《梦溪笔谈》神奇及《梦溪笔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梦溪笔谈 作者:沈括 | 书号:10121 时间:2017/3/25 字数:6594 |
上一章 神奇 下一章 ( → ) | |
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于震雷之下得之。”而未尝亲见。元丰中,予居随州,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传。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世传雷州多雷,有雷祠在焉,其间多雷斧、雷楔。按《图经》,雷州境內有雷、擎二⽔,雷⽔贯城下,遂以名州。如此,则“雷”自是⽔名,言“多雷”乃妄也。然⾼州有电⽩县,乃是邻境,又何谓也? 越州应天寺有鳗井,在一大磐石上,其⾼数丈,井才方数寸,乃一石窍也,其深不可知,唐徐浩诗云:“深泉鳗井开。”即此也,其来亦远矣。鳗时出游,人取之置怀袖间,了无惊猜。如鳗而有鳞,两耳甚大,尾有刃迹。相传云:“⻩巢曾以剑佛之。”凡鳗出游,越中必有⽔旱疫疠之灾,乡人常以此候之。 治平元年,常州⽇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蔵,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山 ![]() 神仙之说,传闻固多,余之目睹二事。供奉官陈允任衢州监酒务⽇,允已老,发秃齿脫。有客候之,称孙希龄,⾐服甚褴褛,赠允药一刀圭,令揩齿。允不甚信之。暇⽇,因取揩上齿,数揩而良,及归家,家人见之,皆笑⽇:“何为以墨染须?”允惊,以鉴照之,上髯黑如漆矣。急去巾,视童首之发,已长数寸;脫齿亦隐然有生者。余见允时年七十余,上髯及发尽黑,而下髯如雪。又正郞萧渤罢⽩波辇运,至京师,有黥卒姓石,能以瓦石沙土手挼之悉成银,渤厚礼之,问其法,石曰:“此真气所化,未可遽传。若服丹药,可呵而变也。”遂授渤丹数粒。渤饵之,取瓦石呵之,亦皆成银。渤乃丞相荆公姻家,是时丞相当国,余为宰士,目睹此事,都下士人求见石者如市,遂逃去,不知所在。石才去,渤之术遂无验。石,齐人也。时曾子固守齐,闻之,亦使人访其家,了不知石所在。渤既服其丹,亦宜有补年寿,然不数年间,渤乃病卒。疑其所化特幻耳。 熙宁中,予察访过咸平,是时刘定子先知县事,同过一佛寺。子先谓余曰:“此有一佛牙,甚异。”余乃斋洁取视之。其牙忽生舍利,如人⾝之汗,疯然涌也,莫知其数,或飞空中,或堕地。人以手承之,即透过;著 ![]() ![]() ![]() ![]() 天圣中,近辅献龙卵,云:“得自大河中。”诏遣中人送润州金山寺。是歳大⽔,金山庐舍为⽔所漂者数十间,人皆以为龙卵所致。至今匵蔵,余屡见之:形类⾊理,都如 ![]() 內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釦者,银悉镕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而炽,人火得⽔而灾”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 知道者苟未至脫然,随其所得浅深,皆有效验。尹师鲁自直龙图阁谪官,过梁下,与一佛者谈。师鲁自言以静退为乐。其人曰:“此犹有所系,不若进退两忘。”师鲁顿若有所得,自为文以记其说。后移邓州,是时范文正公守南 ![]() ![]() 吴人郑夷甫,少年登笠,有美才。嘉祐中,监⾼邮军税务。尝遇一术士,能推人死期,无不验者。令推其命,不过三十五歳。忧伤感叹,殆不可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久之,润州金山有一僧,端坐与人谈笑间遂化去。夷甫闻之,喟然叹息曰:“既不得寿,得如此僧,復何憾哉!”乃从佛者授《首楞严经》,往还吴中。歳余,忽有所见,曰:“生死之理。我知之矣。”遂释然放怀,无復芥蒂。后调封州判官,预知死⽇,先期旬⽇,作书与 ![]() ![]() 吴僧文捷,戒律精苦,奇迹甚多。能知宿命,然罕与人言。余群从遘为知制诰,知杭州,礼为上客。遘尝学诵《揭帝咒》,都未有人知,捷一⽇相见曰:“舍人诵咒,何故阙一句?”既而思其所诵,果少一句。浙人多言文通不寿,一⽇齐心,往问捷,捷曰:“公更三年为翰林学士,寿四十歳。后当为地下职仕,事权不减生时,与杨乐道待制联曹。然公此时当⾐衰绖视事。”文通闻之,大骇曰:“数十⽇前,曾梦杨乐道相过云:‘受命与公同职事,所居甚乐,慎勿辞也。’”后数年,果为学士,而丁⺟丧,年三十九歳。明年秋,捷忽使人与文通诀别;时文通在姑苏,急往钱塘见之。捷惊曰:“公大期在此月,何用更来?宜即速还。”屈指计之,曰:“急行,尚可到家。”文通如其言,驰还,遍别骨⾁;是夜无疾而终。捷与人言多如此,不能悉记,此吾家事耳。捷尝持如意轮咒,灵变尤多,缾中⽔咒之则涌立。畜一舍利,昼夜常转于琉璃缾中。捷行道绕之,捷行速,则舍利亦速;行缓,则舍利亦缓。士人郞忠厚事之至谨,就捷乞以舍利,捷遂与之,封护甚严。一⽇忽失所在,但空缾耳。忠厚斋戒,延捷加持,少顷,见观音像⾐上一物,蠢蠢而动,疑其虫也,试取,乃所亡舍利。如此者非一。忠厚以余爱之,持以见归,予家至今严奉,盖神物也。 郢州渔人掷网于汉⽔,至一潭底,举之觉重。得一石,长尺余,圆直如断椽,细视之,乃群小蛤,鳞次相比,绸缪巩固。以物试抉其一端,得一书卷,乃唐天宝年所造《金刚经》,题志甚详,字法奇古,其末云:“医博士摄比 ![]() ![]() ![]() ![]() 张忠定少时,谒华山陈图南,遂 ![]() 熙宁七年,嘉兴僧道亲,号通照大师,为秀州副僧正。因游温州雁 ![]() ![]() ![]() ![]() 庐山太平观,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中创建。元丰二年,道士陶智仙营一舍,令门人陈若拙董作。发地忽得一缾,封鐍甚固,破之,其中皆五⾊土;唯有一铜钱,文有“应元保运”四字。若掘得之,以归其师,不甚为异。至元丰四年,忽有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遣內侍廖维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同。时知制诰熊本提举太平观,具闻其事,召本观主首,推诘其详,审其无伪,乃以其钱付廖维表献之。 祥符中,方士王捷,本黥卒,尝以罪配沙门岛,能作⻩金。有老锻工毕升,曾在噤中为捷锻金。升云:“其法为炉灶,使人隔墙鼓鞲,盖不 ![]() 部份译文 传闻世人有拾得雷斧、雷楔的,说是天上的雷神所遗落,多可在震雷之下的地面上拾到,而我未曾亲自见过。元丰年间,我在随州,夏天发生大雷震,下面一棵树被劈断,我也找到一件楔子,果然如世人所传。凡是雷斧,多用铜铁制造,而楔是石制的,像斧而没有孔。世传雷州多雷,那里建有雷祠,祠中就多有雷斧、雷楔。我翻查《图经》,雷州境內有雷、擎两条河,雷⽔经过城下,因此其地就因⽔名而叫雷州。如果这样的话,则这个“雷”自是⽔名,说雷州之名得自多雷乃是妄说。然而⾼州又有电⽩县,与雷州是邻境,这个“电⽩”又是什么意思呢? 治平元年间,常州有一天傍晚时分,天空响起雷鸣一般的声音,原来是一颗大星,差不多像月亮那么大,出现在天空的东南方。过了不多久又发出一声震响,大星移到了西南方,接着又震了一下便坠落到了宜兴县一个姓许人家的园子里。远近的人们都看到了,熊熊火光照亮天空,许家园子的篱笆都被火烧毁了。这时火光熄灭了,看到地里有一个像杯口大小的洞,非常深。往下看去,落下的星在里面还荧荧地发着光亮。很长时间才慢慢暗下来,不过还是热得无法接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挖开那个洞三尺多深,于是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是热的,像拳头般大小,一头略微有点尖,颜⾊像铁,分量也像铁。知州郑伸得到了这块陨石,把它送到了润州的金山寺,直到现在还用匣子收蔵着,有游客来了就打开匣子让人观赏。王无咎对这件事作了很详细的记载。 內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內有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会更炽烈,人火得⽔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 ![]() ![]() 人有号称能“前知”的,世传这种人就连数十百千年之后的事都能预言,就是梦寐中的事或者将来也会发生,以此知道万事无不是“前定”的。我对这些说法不以为然。万事并没有“前定”的,当所谓将来的某件事被人们知道的时候,它便已是“今⽇”的事;从“今⽇”到预言的将来的年岁,这中间所有的时间都与“今⽇”同时,原没有先后。这道理看似曲折,仔细体察就会明⽩。有人说:假如能够“前知”那么将来事情有不利的就可以躲避。这说法也不是那么回事。假如可以躲避,那么人们在“前知”的时候,就已看出所要躲避的事;若是看不出所要躲避的事,那就说明人们不能“前知”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梦溪笔谈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沈括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梦溪笔谈》在线阅读,《梦溪笔谈(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梦溪笔谈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