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药议及《梦溪笔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八毛小说网
八毛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女人如烟 一世之尊 罪恶之城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神武八荒 官路红颜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梦溪笔谈  作者:沈括 书号:10121  时间:2017/3/26  字数:6021 
上一章   药议    下一章 ( → )
  古方言“云⺟耝服,则著人肝肺不可去”如枇杷、狗脊⽑不可食,皆云“⼊肝肺”世俗似此之论甚多,皆谬说也。又言“人有⽔喉、食喉、气喉”者,亦谬说也。世传《欧希范真五脏图》,亦画三喉,盖当时验之不审耳。⽔与食同咽,岂能就口中遂分⼊二喉?人但有咽、有喉二者而已。咽则纳饮食,喉则通气。咽则咽⼊胃脘,次⼊胃中,又次⼊广肠,又次⼊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为出⼊息。五脏之含气呼昅,正如治家之鼓鞴。人之饮食药饵,但自咽⼊肠胃,何尝能至五脏?凡人之肌骨、五脏、肠胃虽各别,其⼊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二肠。凡人饮食及服药既⼊肠,为真气所蒸,英精之气味,以至金石之精者,如细妍硫⻩、朱砂、啂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穿贯‬金石土木,曾无留碍。自馀顽石草木,则但气味洞达耳。及其势尽,则滓秽传⼊大肠,润渗⼊小肠,此皆败物,不復能变化,惟当退洩耳。凡所谓某物⼊肝,某物⼊肾之类,但气味到彼耳,凡质岂能至彼哉?此医不可不知也。

  余集《灵苑方》,论⾆香以为丁香⺟,盖出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未然。按《齐民要术》云:“⾆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即今丁香是也。《⽇华子》云:“⾆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郞官⽇含⾆香,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又古方五香连翘汤用⾆香,《千金》五香连翘汤无⾆香,却有丁香,此最为明验。《新补本草》又出丁香一条,盖不曾深考也。今世所用⾆香,啂香中得之,大如山茱萸,剉开,中如柿核,略无气味。以治疾,殊极乘谬。

  旧说有“药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之说。其意以谓药虽众,主病者专在一物,其他则节级相为用,大略相统制,如此为宜,不必尽然也。所谓君者,主此一方者,固无定物也。《药论》乃以众药之和厚者定以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此谬说也。设若攻坚积,如巴⾖辈,岂得不为君哉!

  金罂子止遗洩,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今当取半⻩时采,⼲,捣末用之。

  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者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本体达五脏四肢得莫如汤,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又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须用丸。又速者用汤,稍缓者用散,甚缓者用丸。此其大概也。近世用汤者全少,应汤者皆用煮散。大率汤剂气势完壮,力与丸、散倍蓰。煮散者一啜不过三五钱极矣,比功较力,岂敌汤势?然汤既力大,则不宜有失消息。用之全在良工,难可定论拘也。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辩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大率用者,若有宿,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验之,但取芦菔、地⻩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其无宿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生已⾜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鲜泽;花过而采,则⾊黯恶,此其效也。用叶者取叶初长⾜时,用芽者自从本说,用花者取花初敷时,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下之不同也。始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者,有八九月者,有十月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本草注》:“橘⽪味苦,柚⽪味甘”此误也。柚⽪极苦,不可向口,⽪甘者乃橙耳。

  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相反如此。今人用麋、鹿茸作一种,殆疏也。又的刺麋、鹿⾎以代茸,云“茸亦⾎耳”此大误也。窃详古人之意,凡含⾎之物,⾁差易长,其次筋难长,最后骨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唯麋角自生至坚,无两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余斤,其坚如石。计一昼夜须生数两。凡骨之顿成生长,神速无甚于此。虽草木至易生者,亦无能及之。此骨⾎之至強者,所以能补骨⾎,坚道,強精髓也。头者诸之会,众之聚,上钟于角,岂可与凡⾎为比哉!麋茸利补,鹿茸利补。凡用茸,无乐大嫰。世谓之“茄子茸”但珍其难得耳,其实少力。坚者又太老。唯长数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玛瑙、红⽟者,最善。又北方戎狄中有麋、麖、麈。驼鹿极大而⾊苍,尻⻩而无斑,亦鹿之类。角大而有文,莹莹如⽟,其茸亦可用。

  枸杞,陕西极边生者,⾼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无刺,⽪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乾如饼,极膏润有味。

  “淡竹”对“苦竹”为文。除苦竹外,悉谓之淡竹,不应别有一品谓之淡竹。后人不晓,于《本草》內别疏淡竹为一物。今南人食笋有苦笋、淡笋两⾊,淡笋即淡竹也。

  东方、南方所用细辛,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也:⻩⽩,拳局而脆,乾则作团,非细辛也。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深紫⾊,味极辛,爵之习习如椒,其辛更甚于椒。故《本草》云:“细辛,⽔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为之也。襄、汉间又有一种细辛,极细而直,⾊⻩⽩,乃是鬼督邮,亦非细辛也。  《本草注》引《尔雅》云:“蘦,大苦。”注:“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茎青⾚。”此乃⻩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甘草枝叶悉如槐,⾼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实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则角坼。子如小匾⾖,极坚,齿啮不破。

  胡⿇直是今油⿇,更无他说,余已于《灵苑方》论之。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国中‬之⿇,今谓之大⿇是也。有实为苴⿇;无实为枲⿇,又曰牡⿇。张骞始自大宛得油⿇之种,亦谓之⿇,故以“胡⿇”别之,谓汉⿇为“大⿇”也。

  ⾚箭,即今之天⿇也。后人既误出天⿇一条,遂指⾚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乾”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箭为第一。此神仙补理、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谓其茎如箭,既言⾚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耳,何⾜疑哉!

  地菘即天名精也。世人既不识天名精,又妄认地菘为火蔹;《本草》又出鹤虱一条,都成纷。今按,地菘即天名精,盖其叶似菘,又似名精,名精即蔓精也。故有二名。鹤虱即其实也。世间有单服火蔹法,乃是服地菘耳,不当用火蔹。火蔹,《本草》名稀蔹,即是猪膏苗。后人不识,亦重復出之。  南烛草木,记传、《本草》所说多端,多少有识者。为其作青精饭,⾊黑,乃误用乌柏为之,全非也。此木类也,又似草类,故谓之南烛草木,今人谓之南天烛者是也。南人多植于延槛之间,茎如蒴藋,有节;⾼三四尺,庐山有盈丈者。叶微似楝而小。至秋则实⾚如丹。南方至多。

  太玄精,生解州盐泽大中,沟渠土內得之。大者如杏叶,小者如鱼鳞,悉皆六角,端正如刻,正如⻳甲。其裙襴小堕,其前则下剡,其后则上剡,正如穿山甲相掩之处全是⻳甲,更无异也。⾊绿而莹彻;叩之则直理而折,莹明如鉴;折处亦六角,如柳叶。火烧过则悉解折,薄如柳叶,片片相离,⽩如霜雪,平治可爱。此乃禀积之气凝结,故皆六角。今天下所用玄精,乃绛州山中所出绛石耳,非玄精也。楚州盐城古盐仓下土中,又有一物,六棱,如马牙硝,清莹如⽔晶,润泽可爱,彼方亦各太玄精,然喜暴润,如盐碱之类。唯解州所出者为正。

  稷乃今之穄也。齐、晋之人谓即、积皆曰“祭”乃其土音,乃无他义也。《本草注》云:“又名穈子。”穈子乃黍属。《大雅》:“维秬维秠,维穈维芑。”秬、秠、穈、芑皆黍属,以⾊别,丹黍谓之穈,音门。今河西人用穈字而音穈。

  苦耽即《本草》酸浆也。《新集本草》又重出苦耽一条。河西番界中,酸浆有盈丈者。  今之苏合香,如坚木,⾚⾊,又有苏合油,如胶,今多用此为苏合香。按刘梦得《传信方》用苏合香云:“⽪薄,子如金⾊,按之即少,放之即起,良久不定如虫动。气烈者佳也。”如此则全非今所用者,更当精考之。  薰陆即啂香也。本名薰陆,以其滴下如啂头者,谓之啂头香;熔塌在地上者,谓之塌香。如腊茶之有滴啂、⽩啂之品,岂可各是一物?

  山⾖味极苦,《本草》言味甘者,大误也。

  蒿之类至多。如表蒿一类,自有两种:有⻩⾊者,有青⾊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陕西绥、银之间有青蒿,在蒿丛之间,时有一两株,迥然青⾊,土人谓之香蒿,茎叶与常蒿悉同,但常蒿⾊绿,而此蒿⾊青翠,一如松桧之⾊。至深秋,余蒿并⻩,此蒿独青,气稍芬芳。恐古人所用,以此为胜。

  按,文蛤即吴人所食花蛤也,魁蛤即车螯也,海蛤今不识。其生时但海岸泥沙中得之,大者如棋子,细者如油⿇粒。⻩、⽩或⾚相杂,盖非一类。乃诸蛤之房,为海⽔砻砺光莹,都非旧质。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不适指一物,故通谓之海蛤耳。

  今方家所用漏芦,乃飞廉也。飞廉一名漏芦,苗似箬叶,如牛蒡、绵头者是也。采时用。今闽中所用漏芦,茎如油⿇,⾼六七寸,秋深枯黑如漆,采时用苗。《本草》自有条,正谓之漏芦。

  《本草》所论赭魁,皆未详审,今赭魁南中极多,肤黑肌⾚,似何首乌。切破,其中⾚⽩理如槟榔。有汁⾚如赭,南人以染⽪制靴,闽、岭人谓之余粮。《本草》禹余粮注中所引,乃此物也。

  古龙芮今有两种:⽔中生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而末锐。⼊药用生⽔者。陆生亦谓之天灸,取少叶系臂上,‮夜一‬作大泡如火烧者是也。

  ⿇子,海东来者最胜,大如莲实,出屯罗岛。其次上郡、北地所出,大如大⾖,亦善。其余皆下材。用时去壳,其法取⿇子帛包之,沸汤中浸,候汤冷,乃取悬井中‮夜一‬,勿令著⽔。明⽇,⽇中暴⼲,就新瓦上轻挼,其壳悉解。簸扬取⾁,粒粒皆完。

  
部份译文

  古代的药方书上说,云⺟不经过加工就直接服用,便会附着到人的肝肺上去不掉。譬如枇杷和狗脊,有绒⽑而不可食,都说它们的绒⽑吃下去会刺⼊肝肺。世俗类似这样的言论很多,都是荒谬的说法。又说人有⽔喉、食喉、气喉三个喉咙,也是荒谬的言论。世上流传的《欧希范真五脏图》,也把人的喉咙画成三个,大概当时解剖检验得不仔细。⽔与食物一同下咽,怎么能就在口中分开而咽⼊两个喉咙呢?人只是有咽有喉这两者而已,咽是用来输送饮食的,喉则用来通气。咽输送饮食是先咽⼊食管,其次进⼊胃中,又其次进⼊广肠,又其次⼊大小肠;喉则下通五脏,用来昅气和呼气。五脏包含气体而有呼有昅,正如冶炼用的鼓风的⾰囊;人的饮食和服用的药饵,则只是从咽部进⼊肠胃,又何尝能到五脏?人的肌骨、五脏、肠胃虽各有分别,而凡是进⼊肠胃的食物和‮物药‬,它们的精华部分都能畅通无阻地到达⾝体的各处,只有渣滓和秽物进⼊大小肠。人的饮食及服用的药饵既⼊肠胃,为人体的精气所蒸化,其精华部分以至金石之物的精华成分——如经过精细加工的硫⻩、朱砂、钟啂石之类——凡是能够流动融合的,都随着精气畅达肌骨,犹如天地间的精气贯通金、石、土木等万物,从未有滞留和阻碍;其余的不能被精气所蒸化的部分,譬之顽石、草、木,则只是某些气味随着精气畅达各处,及其气味的功能也用尽,就变成渣滓和秽物传⼊大肠,又润渗透于小肠,这些都是废物,不能再转变消化,只能被排怈出去。凡是所谓某物⼊肝、某物⼊肾之类的话,只是说它的气味到达了那一器官,构成某物的物质又怎能到达那里呢?这是医家所不能不了解的。

  按传统的习惯,采草药多在二月、八月,这十分不恰当。只不过二月草已发芽,八月草叶未枯,采集的人容易辨识罢了,在药上都不是好时候。大抵用⼊药的,如果有隔年生的,应该在尚无茎叶的时候采集,这时汁都在上。想验证这一点的话,只要观察一下芦服、地⻩一类就知道,无茎叶时采来的就结结实实而沉甸甸的;有茎叶时采来的则空落落而轻飘飘的。那些没有隔年生的的,就等到茎叶长成而还没有开花时采集,这时的已经充分生成而又未衰退。如现在用的紫草,未开花时采集的就颜⾊鲜亮有光泽;花谢了之后再采集的就颜⾊黯淡而耝糙,这就是证明。用叶⼊药的,要在叶刚长得充分时采集;用芽⼊药的,可以依从过去的说法;用花⼊药的,要在花刚刚开放时采集;用籽实⼊药的,要在籽或果成实时采集:这些都不可限定时月。因为土气有早晚,天时有失常,如平地三月开花的,在深山则四月开花。⽩乐天(居易)的《游大林寺》诗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差不多是常理。这是由地势⾼下的不同引起的。又如筀竹笋,有二月份生的,有三四月份生的;还有五月份才生的,叫做晚筀。⽔稻也有七月份的,有八九月份的;还有十月份的,叫做晚稻。同一种作物以及同一块地的作物之间,成都各有早晚,这是由物的不同引起的。五岭以南的小草隆冬季节也不凋零,并汾地区的乔木临近秋天已先落叶,南方百越之地的桃李冬天结果,北方荒漠的桃李则夏天开花,这是由地气之不同引起的。同一亩地的庄稼得施肥灌溉的先发芽,同一丘坡的⾕物后种的晚结实,这是由人力的不同引起的。怎么能一切都拘泥于固定的月份呢?

  太玄精石,形成于解州盐泽含盐量很⾼的卤⽔地中,在这里沟渠內的土中能够找到。大的如杏叶,小的像鱼鳞,全都是六角的,端正得像是刻出来的,形状很像⻳甲。其中部两边突出的部分稍微下落,前端的斜面向下,后端的斜面向上,正如穿山甲的背甲与腹甲相遮掩之处,完全是⻳甲的形状,几乎没有差异。其颜⾊是绿的,而晶莹透彻;敲打它就会沿着笔直的纹理折断,透明得像镜子,而折断处的截面也是像柳叶那样的六角形。如果用火来烧,它就会全都分解成薄片而折断,薄如柳叶,一片一片分离,⽩如霜雪,平滑光洁,令人喜爱。这是禀受久积的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都是六角。如今天下所用的玄精石,不过是绛州山中所出的绛石,并不是玄精石。在楚州盐城古盐仓下面的土中还见到一种东西,六个棱,像马牙硝,清莹如同⽔晶,也润泽可爱。那里的人们也叫它太玄精石,然而这种东西喜露出地面受嘲,如同盐碱之类,只有解州所出产的才是正宗的玄精石。  wWW.bAmXs.cOm
上一章   梦溪笔谈   下一章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沈括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梦溪笔谈》在线阅读,《梦溪笔谈(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梦溪笔谈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