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第四十九讲天下大势及《易中天品三国》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 书号:272 时间:2016/9/13 字数:7449 |
上一章 第四十九讲 天下大势 下一章 ( → ) | |
画外音:三国的历史已告一段落,我们的疑团却依然存在,三国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从本期开始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站在科学历史观的角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为我们理性地反思这段历史,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天下大势》。 百家讲坛从2006年2月开始推出易天中《品三国》节目,到上一集共播出了四部分,分别是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国鼎立和重归一统。易中天先生在这四部分共四十八集中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 ![]() 易中天:三国这段历史呢,是很奇怪的,或者说是很怪异的。从断代史的角度讲,从纪年的角度讲,没有什么三国,如果不是陈寿写了一本《三国志》,那么它独立成为一段历史是不是可能还是一个问题。因为汉或者说东汉最后的一个年头,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就是魏的第一年,就是魏的黄初元年,也就是说,从纪年的角度讲,汉魏是紧接着的,汉以后就是魏,哪来的三国呢?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三国确实存在。所以三国这个历史叫做似汉非汉,似魏非魏,第三者 ![]() ![]() ![]() ![]() ![]() ![]() ![]() ![]() 画外音:易中天先生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历史的大 ![]() ![]() ![]() ![]() ![]() ![]() ![]() 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讲,邦国实行的是封建制,帝国实行的是郡县制,封建制是什么意思,建就是封土也就是划定国界,它的具体做法呢是在国与国之间,那个国境线上犁一条深沟,把这个沟里面的土翻在两边,然后在两边土上面种树,这个动作就叫做“封”什么叫做“建”呢?“建”就是把这个国境划定好以后指定一个国君,建立一个国家,所以封建的意思是什么呢?封土建国。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个封土建国是怎么回事呢?这就牵涉到西周初年,我们中国人的国家观念,我们中国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呢?我们认为我们头顶上这个叫做天,天是圆的。我们脚下的这个叫地,地是方的,叫天圆地方。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地球的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地是平的,这个方方正正的地呢,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最当中的这个地方就是天下之中叫做中国,最当中的国,这个最当中的国住的什么民族呢?华夏民族。那么华夏民族为什么住在正当中呢?因为天最爱它,因此我们的古人就想像天它就是所有生命的创造者,所有的生命都是天孕育的,天要把它下面的这块地方交给一个人去管理,天下面的这块地方叫什么呢?天下,天的下面,当时我们的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地球的另一面还有别的民族,我们认为就这块地方了,所以天下这个概念在我们古人的心目中就是全世界,叫做普天之下,那么天要把这个天下交给谁去管理呢?交给自己的嫡长子,因为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 ![]() ![]() ![]() ![]() ![]() 那么郡县制的特点是什么呢?郡县制是邦国制时代的国和家合并了,变成了国家,国家又和天下合并了,因为秦灭六国以后,天下只剩下一个国家了就是秦国,所以秦始皇才说,我不能再称王了,因为只有一个国家了嘛,我要当什么?我当皇帝,我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叫始皇帝,开始的皇帝,以后叫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百世,千世,万万世,他当时是这么打算,所以这个时候是一个天下,一个国家,那么原来的国和家变成了什么呢?就是诸侯的国,大夫的家,它变成什么呢?变成郡和县,这个时候整个政治体制是中央政府、郡、县,就叫做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这就是帝国制度,因为它是以皇帝为唯一的国家元首的一个制度,所以我们称它为帝国制度。第二点区别政治形态,邦国制的政治形态是什么呢?贵族政治,帝国制的政治形态是什么呢?官僚政治。为什么呢?因为在邦国时代,天子、诸侯、大夫、士都是贵族,治理国家的就是这四个等级的贵族,他们是世袭的,所以是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特点是什么呢?是自己管自己的事,天子为什么要管理天下呢?天下是他的。诸侯为什么要管理国呢?国是他的。大夫为什么要管理家呢?家是他的。士管什么呢?士管自己,因为士没有领地,没有不动产,那他管好的是自己,所以士的工作是什么呢?修身,管自己嘛,他修了身以后干什么呢?他去帮助大夫治理他的家叫做齐家,帮助国君治理他的国叫治国,帮助天子去治理他的天下叫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它就是从这儿来的,所以这是贵族政治。而且贵族政治因为是自己打理自己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不领薪水,也不是职业,现在这个家啊、国啊、天下啊,这个概念变了,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的了,是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官员是一种职业,是领薪水的,那么这样一种政治呢就是官僚政治,由此才形成了什么官场,官场潜规则、官场作风、官僚主义,它都是因为这个制度变化产生出来的,他们是皇权的职业代理人,官僚是皇权的职业代理人,因为这个时候天下一统了,整个天下只有一个国家了,天子就是皇帝,或者皇帝就是天子,皇帝不能亲自来管这么多地方,这么多事情,他要找代理人,这个代理人就是官僚,叫做官员代理,就是帝国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官员代理,他是代行皇权的,这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贵族世袭,官僚任命,这是第二点区别。 画外音:前面易中天先生为我们讲了邦国制和帝国制的两点区别,邦国的国家制度是封建制,帝国的国家制度是郡县制,邦国的政治形态是贵族政治,帝国的政治形态是官僚政治。那么除了这些区别以外,邦国制和帝国制还有什么区别呢? 第三点区别呢是统治阶级的不同。邦国时代的统治阶级是什么呢?领主阶级。帝国时代的统治阶级是什么呢?地主阶级。那么领主和地主有什么不同?领主的特点是有产权、有治权。国是天子封给储侯的,家是诸侯封给大夫的,大夫拥有一个家,就是“采邑”了,这个家就是他的,这个地就是他的,这个地上的人民就是他的子民,他可以统治,他可以治理,他拥有独立主权,所以叫做有产权也有治权,或者说有主权也有政权。地主呢?地主是有产权无治权,到了帝国时代地主这块地是他的,他还可以买卖,当然这个事情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说清楚的,中国历史有一个问题,很严重问题就是产权不清,这个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到底是谁的,一方面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它是皇帝的,另外一方面呢,每个地主都有自己一块地还可以买卖,公开买卖、合法买卖,应该叫做产权不清,但是我们姑且算地主是有产权的,因为他可以买卖,但是无治权,他不能说我这块地上的人是我的子民,那不可以的,所以他是有财权无政权,有产权无治权,这是地主和领主的区别。好了,我们知道了邦国时代和统治阶级是领主阶级,帝国时代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那么在帝国时代,从秦灭六国到辛亥革命,那么这样一个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时代又被划分为三个时代,哪三个时代呢?秦汉是一个时代,魏晋包括南北朝了,魏晋是一个时代,隋唐也包括隋唐以后是一个时代。这三个时代的统治阶级也是不一样的,是什么呢?秦汉时代的统治阶级是贵族地主阶级,魏晋南北朝的统治阶级是士族地主阶级,隋唐和隋唐以后的统治阶级是庶族地主阶级。为什么秦汉地主阶级是贵族地主呢?因为他是从封建领主,是从贵族政治转化过来的,邦国时代的统治阶级是贵族领主,因此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阶段的统治阶级就是贵族地主,他是这样过渡过来的,还带有贵族 ![]() ![]() 画外音:现在我们知道秦汉是贵族地主阶级时代,隋唐是庶族地主阶级时代,秦汉和隋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是士族地主阶级的时代。那么这三大统治阶级的不同统治方式又集中地表现在哪里呢? 表面在帝国的人事制度上,因为一个国家要管理它需要有个管理者,需要官员来管理。那么我前面讲了邦国时代它是世袭的,当然到 ![]() ![]() ![]() 画外音:现在我们知道了秦汉贵族地主阶级时代采取的人事制度是察举,而隋唐庶族地主阶级时代采取的人事制度是科举,在秦汉和隋唐之间就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采取的人事制度是什么呢? 那么在这个秦汉的察举和隋唐的科举之间的魏晋是个什么制度呢?荐举。什么叫做荐举呢?就是由朝廷专门设置的九品中正官来负责推荐官员,这个九品中正官干一个什么事呢?把所有的人才分为三六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中下又分上中下,叫做三六九等,叫做九品,说这个人才是上上等的,马上朝廷给个大官做,这个人才是下下等的,给个小吏做,这个叫荐举。这个荐举制度又叫九品官人法,又叫做九品中正制,谁发明的呢?就是曹 ![]() ![]() ![]() ![]() ![]() ![]() ![]() ![]() |
上一章 易中天品三国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易中天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易中天品三国》在线阅读,《易中天品三国(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易中天品三国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