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第五十一讲百年孤独及《易中天品三国》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 书号:272 时间:2016/9/13 字数:6946 |
上一章 第五十一讲 百年孤独 下一章 ( → ) | |
画外音: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然而这又一个最另人着磨的人物。他是忠诚的典型、智慧的化身、人臣的楷模,在他身后也留了一个个未解之谜,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会出山吗?刘备称帝以后他为什么还承认孙权称帝,刘备死后他是否大权独揽,架空刘禅,种种猜测没衷一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诸葛亮,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百年孤独》。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焕发人 ![]() ![]() ![]() 易中天:上一集我们讲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我们从这种关系中读出了两个字“孤独”可能有观众朋友会怀疑诸葛亮孤独吗?孤独。凡是伟大的人物都孤独,曹 ![]() ![]() ![]() ![]() ![]() ![]() ![]() ![]() ![]() ![]() ![]() ![]() ![]() ![]() ![]() ![]() ![]() 画外音:有着国士之风的诸葛亮心系天下、忧国忧民,他的出山没有世俗人眼里的故做清高,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出山之后的诸葛亮忠心耿耿,恪尽职守,帮助刘备完成了自己的霸业,然而在刘备称帝的八年以后孙权在武昌称帝,并派使臣到蜀表示二帝并尊,让人吃惊的是诸葛亮不但没有阻止孙权,还派人前去祝贺,他承认孙权称帝,同意二帝并尊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有着正统思想的诸葛亮为什么接受这个现实呢?这也就成了诸葛亮留给后人的第二个谜团。 第二个,并尊之谜。所谓并尊是什么呢?就是承认孙权称帝。我们知道孙权称帝是比较晚的,但是后来还是称帝了。三国时代称帝的这个程序是这样,首先是曹丕称帝,曹 ![]() ![]() ![]() ![]() ![]() ![]() ![]() 画外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位象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丞相了。他的政治韬略让他走出茅庐,辅佐刘备,他又顾全大局承认孙权称帝,恪守与东吴修好。刘备去世以后,他又辅佐幼主刘禅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己任,实行联吴抗魏战略,并亲自率师数出祁山攻打曹魏。在对内治理上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然后就在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背后,又留下了一个大权独揽,架空刘禅的说法,因此这一对君臣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那么诸葛亮是否真的架空了皇帝?他又是否真的大权独揽呢?这也就成了诸葛亮身后的第三个谜团。 第三个,专政之谜。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诸葛亮这一生第一件辉煌的事情就是出山以后,促成了孙刘联盟,但是赤壁之战以后一直到夷陵之战,我们基本上听不到他的声音,真正的大展宏图是在刘备去世以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全面接管了蜀汉政权。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是军、政的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诸葛亮拍板,都是诸葛亮一个说了算,这叫做大权独揽,而且架空皇帝。这在中国古代也是很忌讳的一件事情,因此历史学家对此要作出自己的解释,就觉得非常为难,解释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刘禅弱智,但是看过《非常君臣》一集的观众朋友们应该认同我的一个观点,刘禅并不弱智。另一种观点是诸葛亮贪权,但是事实证明他也并不贪权,他没有象曹 ![]() ![]() ![]() ![]() ![]() ![]() ![]() ![]() ![]() 画外音: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这当然归功于诸葛亮,在内政上诸葛亮厉行法治,使得吏治清明、官吏廉洁。在经济上诸葛亮关心农业生产,重视手工业,促进了坚持四项基本盐、铁、锦业的发展,蜀国的秩序在诸葛亮的手上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然而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又是最短命的,仅仅四十多年,蜀汉政权就拱手让给了司马氏,这多少对不起九泉之下的诸葛亮,但问题是为什么诸葛亮一手治理起来的蜀汉会如此短命呢?在蜀国井然有序的环境背后到底还存在什么问题呢? 第四个谜就是治蜀之谜。诸葛亮的治蜀我在前面的节目里面已经讲过很多了,总起来说就是四个字依法治国,因此在他的治理下,蜀国的情况是最好的。陈寿的《三国志》是这样描述的,说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吏不容*,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这是一个描述,而且陈寿作为良史,我觉得这个描述是靠得住的,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后代很多人纪念他的原因,因为我们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很好的社会环境和治安环境,谁都不愿意社会是 ![]() ![]() ![]() ![]() |
上一章 易中天品三国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易中天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易中天品三国》在线阅读,《易中天品三国(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易中天品三国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