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第二十四章帝国第一舰及《帝国风云》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风云 作者:闪烁 | 书号:37701 时间:2017/8/4 字数:3683 |
上一章 第二十四章 帝国第一舰 下一章 ( → ) | |
受德皇重托,冯承乾哪敢儿戏。 四月的最后一天,冯承乾去了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亲自主持新式战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冯承乾亲自担任总设计师,任用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工程师。 对帝国海军来说,这是培养舰船设计师的一个绝佳机会,所以冯承乾不打算让那些思想僵化的工程师霸占主要位置。 从一开始,设计工作就不大顺利。 即便是思想开放的年轻工程师,也很难理解冯承乾的超前理念,甚至觉得冯承乾是在异想天开。 比如,冯承乾坚持把炮塔沿纵轴布置,而且为炮塔安装厚实的装甲。 其实,主要问题出在冯承乾⾝上。 最大的问题,就是冯承乾忽视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基础。 比如在炮塔安置方式上,冯承乾就没有考虑到,在动力系统 ![]() ![]() ![]() 以当时的情况,为了使战舰的航速达标,就得尽量缩减防护区域,也就对战舰的长度做出了限制。如果按照冯承乾的要求,把三座双联装炮塔沿纵轴布置,战舰的长度将超过一百四十米,而采用一前两侧的布置方式,则能缩短二十米。千万别小看这二十米,这意味着战舰的装甲用量将减少上千吨。此外,过长的舰体,将影响战舰的稳定 ![]() ![]() 只是,冯承乾没有立即认识到这个问题。 在工程师提出了防护与动力上的问题后,冯承乾选择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即把双联装炮塔改成三联装炮塔。按照他的设想,这一改动能在不减少主炮数量的情况下,把战舰的长度控制在一百二十五米以內。 这个想法也很不现实,因为帝国只有双联装炮塔,没有三联装炮塔。 当时,在全球范围內,也没有可靠的三联装炮塔。 如果单独设计一种三联装炮塔,即便不考虑效费比,也要花上两三年, ![]() 虽然冯承乾没有放弃三联装炮塔,而是拿出了五十万帝国马克,向克虏伯等数家大型兵工厂发出招标书,从基础开始研制,但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即在三联装炮塔跟不上建造进度的情况下,采用双联装炮塔。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来了,那就是到底采用几座炮塔。 当时,冯承乾认为采用两座炮塔就够了。 虽然炮塔数量与“定远”、“镇远”二舰相同,但是采用纵向布置,每座炮塔的 ![]() ![]() 更重要的是,大清派来的员官也认为两座炮塔远远不够。 要知道,这种战舰的排⽔量超过了一万吨,比“定远”与“镇远”二舰大得多,如果只装两座炮塔,显然显得过于单薄。 冯承乾认为,增強火力,不一定要增加火炮的数量。 在工程师都反对的情况下,冯承乾坚持己见,并且向大清员官提出,如果嫌火力不够強大,可以采用口径更大的舰炮,比如四十倍径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从而在只有四门跑的情况下,火力投送能力超过六门三百毫米炮。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折中方案。 只是,要说服工程师,还有大清的员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造不出口径为三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即便正在研制,也需要等上一两年才能 ![]() 为了这件事,设计工作耽搁了将近一个月。 最终,冯承乾与同样坚持己见的工程师各让一步,即战舰采用三座炮塔,只是全部沿纵轴布置,其中二号炮塔位于两 ![]() 这么设计,能够尽量利用锅炉舱与蒸汽机舱之间的空间。 也就是说,在沿纵轴布置三座炮塔的情况下,战舰的长度能控制在一百三十米左右,仅比工程师坚持的一百二十米多了十米。 只是,冯承乾对此仍然感到不大満意。 在他看来,即便采用三座炮塔,也最好能够采用三联装炮塔,今后可以 ![]() 问题是,工程师提出的方案,得到了大清员官的认可。 冯承乾不得不接受现实,只是耍了个手段,即让威廉港造船厂加⼊进来,负责为帝国海军建造首舰,只是刻意减慢建造进度,让这艘战舰最后完工,而为大清建造的四艘则提前完工。 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建造过程中修改设计。 八月初,冯承乾向腓特烈三世提 ![]() 当时,存在两套设计图纸,一套针对大清,一套针对帝国海军。 腓特烈三世没有详细过问,只是让冯承乾看着办,别把事情搞砸就行了。这也难怪,腓特烈三世并不了解海军。 以当时的指标来看,针对大清的设计方案更加先进,也更加合理。 这四艘被李鸿章命名为“摄远”、“鸿远”、“抚远”与“吉远”号的四艘巨舰在建成时的基本数据稍有差别,以“摄远”号为准,标准排⽔量为一万零八百吨、満载排⽔量为一万二千四百吨,舰长一百二十八点五米、标准排⽔量时⽔线长度为一百一十九点二米,标准吃⽔七点四米、最大吃⽔七点七米,配备六门三百零五毫米(德国标准,如果按照英国标准就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径主炮、八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四门三十七毫米转管式机炮,三具鱼雷发 ![]() ![]() 论 ![]() 拿到设计书之后,李鸿章极为満意,立即就批准了建造订单,并且准许帝国外 ![]() “青岛”这个称呼也首次出现在了官方文件上。 相对而言,冯承乾为帝国海军量⾝打造,后来由腓特烈三世命名为“腓特烈大帝”号的铁甲舰就没这么耀眼夺目了。 按照冯承乾的要求“腓特烈大帝”号在设计的时候,就以三联装三百毫米舰炮、或者是双联装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为准。结果“腓特烈大帝”号的长度达到一百三十二米,吃⽔深度增加了零点二米,排⽔量增加了一千五百吨,锅炉减少到六座,推进系统输出功率仅有八千四百马力,战舰的最大航行速度仅有十二节。为了降低排⽔量,副炮减少到四门,其他武备也有所降低。 在任何人看来,速度如此慢的战舰, ![]()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是问题。 只是谁能想到,十多年后,在“摄远”等四舰相继成为历史之后“腓特烈大帝”号不但还在服役,而且焕发第二舂? 十多年后“腓特烈大帝”号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改装,换上了细管锅炉与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提⾼到了二万四千马力,航速一下子提⾼到了二十四点五节,达到第一批战列巡洋舰的标准。在换上了双联装三百五十毫米四十五倍径主炮之后“腓特烈大帝”号依然是一艘 ![]() 冯承乾的超前眼光,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帝国海军的资产。 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帝国海军绝不可能发展壮大。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腓特烈大帝”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只是大部分史学家依然认为“腓特烈大帝”号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因为这艘战舰在建成时,采用的仍然是短倍径三百毫米主炮,往复式蒸汽机,在 ![]()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腓特烈大帝”号是帝国迈⼊海军強国的第一步。 当时,故意庒缩 ![]() 要知道,最关心帝国海军的正是英国。如果帝国建造出了 ![]() ![]() 让英国认为帝国造不出 ![]()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摄远”四舰在两年后就 ![]() |
上一章 帝国风云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闪烁最新创作的免费军事小说《帝国风云》在线阅读,《帝国风云(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帝国风云的免费军事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