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猫事荟萃及《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作者:莫言 | 书号:38657 时间:2017/8/16 字数:18403 |
上一章 猫事荟萃 下一章 ( → ) | |
数月来⽇夜攻读鲁迅先生的著作——这是一个双目炯炯匪气十⾜的朋友敦促的结果。当时他对我说:“你一定要读鲁迅。”我不以为然地说:“读过了呀。”他说:“读过了还要读!要下死功夫!”随即这“读鲁迅”的话头也就扔掉,喝着酒扯到鲁迅的小说。我马虎地记着前些年一些文章中说鲁迅先生曾计划要写一部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终未写成,是天大的遗憾,云雨云雨。朋友则说一点都不遗憾,鲁迅先生如果真写成了这部小说,也未必就是伟大著作,伟大人物也有他的局限![]() ![]() ![]() ![]() ![]() 鲁迅先生的《狗·猫·鼠》里,写着:“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祖⺟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谜,讲故事。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先生的祖⺟给先生讲了猫如何教虎捕、捉、吃的本领,虎以为全套本领学到,只要灭了猫,老子便天下第一,就去扑猫,猫一跳便上了树。这故事我在⾼密东北乡当天真烂漫的幼儿时,也听老人们说过,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比先生晚听了七十多年。想想这故事倒像一个寓言或讽刺小说。在这故事中,猫是光彩夺目的,虎却不怎么样。 在人的世界里,口头流传或见诸书刊的猫事不比狗事少,鲁迅先生文章中举过一些例子,如EdgarAllanPoe小说里的黑猫,⽇本善于食人的“猫婆”国中古代的“猫鬼”等等。但这都是丑化猫的,美化猫的例子没举,这类猫也是很多的。这类猫或聪明伶俐,如《小猫钓鱼》;或娇憨可爱,如《好猫咪咪》;或执法如铁,如《黑猫警长》。这类猫与“猫婆”、“猫鬼”、“猫精”们成为鲜明的对照,善与恶、正与琊、美与丑,截然对立,前者给儿童心灵留下 ![]() ![]() ![]() 还有一类猫形象,就很难用善或恶来概括了。记得前几年看过戴晴一篇写猫的小说《雪球》,还看过中杰英一篇《猫》,都有些象征意味,固然这两只猫被写得猫⽑毕现,但总让人想到某种人的生存状态,对认识猫世界无多裨益。 还有一类被剥了⽪的猫,最著名的是《三侠五义》中被太监郭槐剥了⽪换出太子的狸猫。这类猫最冤枉,既没寄托作者的⾼尚感情,又没抒发作者的刻毒心理,但被剥⽪的狸猫这形象真不但令童心觳觫,连翁心也觳觫了。《三侠五义》看过多年,故事都忘了,这⾎淋淋的猫形象却历历在目。我认为这剥⽪狸猫实在是该书的精彩象征物,无意之象征实乃大象征。那后被皇帝封为“御猫”的大侠展昭我总感觉他是那匹正在等待太监们剥⽪的狸猫,还没剥⽪是因为⽩⽟堂、卢方、徐庆、韩彰、蒋平这五匹大耗子还在兴风作浪,扰 ![]() ![]() ![]() 换了太子的狸猫和盛在盘里的“猫虎”还是幸运的,起码在它I临被剥杀前,会得到主人精心喂养。因要换太子,就要肥大些;因要成名菜,自然要有⾁吃。这些猫生前还是享福的。真正受苦的猫是受 ![]() ![]() ![]() ![]() 以上都是书上的猫,不是真猫。 有关猫闹舂的描写或以猫闹舂时发出的恶劣叫声比喻坏女人笑声的字句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可见猫与人生活关系之密切。可见人非但对同类的事情十分地感趣兴,对猫的恋爱也颇为关注。人即便是成了什么“作家”或“灵魂的工程师”也并无超脫到坐怀不 ![]() ![]() ![]() 还是猫事为要,至于 ![]() ![]() ![]() ![]() ![]() ![]() 半夜里的猫叫对于成人,其实并不残酷,对于孩子,才真是精神上的酷刑。我在孩提时代,一听到这凄厉的“恋爱歌曲”就拼命往被窝里缩,全不怕呼昅哥哥姐姐⺟亲⽗亲及我自己的庇臭脚臭与汗臭的——这又不是好的话,怎么哥哥姐姐⽗亲⺟亲都睡一个被窝呢?这只好为读者(一部分)解释了:睡在一个被窝里并不是要为 ![]() ![]() ![]() ![]() ![]() ![]() ![]() 暗夜中之猫叫,是关于猫的最早记忆,真正认识一只猫,并对这只猫有了深刻了解,则是很晚——大概是一九四六年的事情吧。因为那时村里住进了四清工作队,工作队一个队员来我家吃“派饭”时,那只猫突然来了,所以至今难忘。 当时,有资格为工作队员做饭,是一种荣誉,一种政治权利。地主、富农、反⾰命、坏分子、右派家是无权的,大概怕这些坏蛋们在饭菜里放上毒药,毒杀⾰命同志吧。富裕中农(上中农)家庭比较积极的,可以得到这殊荣,比较落后的,就得不到。所以我家得到招待工作队员吃饭的通知时,大人孩子都很⾼兴,很轻松,心里油然生出一片情,大有涕零的意思。那些被取消了“派饭”资格的中农户,可就惶惶不安起来,也有提着酒夜间去村里管事人家求情,争取“派饭”资格的。——这种故事一直延续到一九七六年之后。自四清工作队之后,各种名目的工作队一拨一拨进村来,有“学大寨工作队”“整 ![]() ![]() 四清工作队是最严肃的工作队,⽔平也最⾼,后来的工作队都简直等于胡闹。与其说他们下来搞⾰命,毋宁说他们下来糟践老百姓。我记得派到我们家吃饭的那个四清工作队员是个大姑娘,个子不⾼,黑黑瘦瘦的,戴一副近视眼镜,一口江南话,姓陈,据说是外语学院的生学。家里请来了这尊神,可拿什么敬神呢?那时生活还是不好,⽩面一年吃不到几次的,祖⽗是有些骨气的,愤愤地说:“咱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我们吃什么?霉烂的红薯⼲、棉籽饼、⼲萝卜丝子,这都是好的了,差的就无须说了。祖⺟宽厚仁慈,想得也远,因我⽗亲那时是大队⼲部,请着就不是玩。于是决定尽量弄得丰盛一点。⽩面还有一瓢,虽说生了虫,但终究是⽩面:⾁是多年没吃了,为贵客杀了唯一的一只 ![]() ![]() 我闻着扑鼻的香气,贪婪地昅着那香气,往胃里昅。那时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感觉到香味像黏稠的 ![]() ![]() ![]() ![]() ![]() ![]() ![]() ![]() ![]() ![]() ![]() ![]() 陈同志终于来了,由姐姐领着。 陈同志要来之前,祖⺟和⺟亲恨不得“掐破耳朵”叮嘱我:不要 ![]() ![]() 陈同志进了院,全家人都垂手肃立,庇都憋在肚子里不放,祖⺟张罗着,让陈同志炕上坐。陈同志未上炕,⺟亲就把 ![]() ![]() 陈同志惊讶地说:“你们家生活⽔平这样⾼?” 站在院里的⽗亲一听到这句话,脸都吓⻩了,两只大手也哆嗦起来。 我是后来才悟出了⽗亲骇怕的原因的。⽗亲早年念过私塾,是村里的识字人,⾼级合作社时就当会计,后来“民人公社化”了,虽然上边觉得让一个富裕中农的儿子当生产大队的会计掌握着贫下中农的财权不太合适,但找不到识字的贫下中农,也只好还让⽗亲⼲,对此⽗亲是受宠若惊的,⽩天跟社员一块在田里死⼲,夜里回来算账,几十年如一⽇,感 ![]() ![]() 所以陈同志那句可能是随便说的话把⽗亲吓坏了。全村贫下中农都吃烂地瓜⼲子,你家里却吃 ![]() ![]() ⽗亲吓得不会动了。 ⺟亲和我们都是不准随便说话的。 祖⺟真是英雄,她说:“陈同志,您别见笑,庄户人家,拿不出什么好吃的。看你这姑娘,细⽪嫰⾁的,那小肚,肠子也和俺庄户人不一样,让你吃那些东西,把你的肚和肠就磨毁了。所以呀,大娘要把那只 ![]() ![]() 祖⺟说完了话,就听到陈同志说:“大家一起吃吧!” 祖⺟说:“他们都吃 ![]() 我站在院子里,痛恨祖⺟的撒谎,心中暗想:你们大人天天教育我不要撒谎,可你们照样撒谎。这世界不成样子。 陈同志走出来,请我们一起去吃,⽗亲和⺟亲他们都说吃过了,很⾼兴地撒着谎,我却死死在盯着陈同志的眼,希望她能理解我。 她果然理解我啦。她说:“小弟弟,你来吃。” 我往前走了两步,便感到背若芒刺,停步回头,果然发现了⽗亲⺟亲尖利的目光。 陈同志有些不⾼兴起来,这时祖⺟出来,说:“狗娃子,来吧!” ⺟亲抢上前几步,蹲在我面前,拍拍我⾝上的土,掀起她的⾐襟揩揩我的鼻涕,小声对我说:“少吃!” 我知道这顿饭好吃难消化,但也不顾后果,跟随着陈姑娘进了屋,上了炕。 在吃饭的开始,我还战战兢兢地偷看一下祖⺟浮肿着的森严的脸,后来就死活也不顾了——陈同志走后,因我狼呑虎咽,吃相凶恶,不讲卫生,嘴巴呱唧,嘴角挂饭,用袄袖子揩鼻涕,从陈姑娘碗前抢⾁吃,吃饭时放了一个庇,吃了六张饼三段⻩鳝大量 ![]() 进了⺟亲的屋,⺟亲流着泪骂我,骂我不争气,骂我没出息,骂我是个天生的穷 ![]() ![]() ![]() ![]() ![]() ![]() ![]() 就在那次吃饭的时候,我即将吃 ![]() ![]() ![]() “猫是打不得的!猫能成精。” 陈同志微笑不语。 “早年间,东村里一个闲汉,养了一只黑猫,成了精,那闲汉想吃鱼啦,只要心里一想,不用说话,就有一盘煎好的大鱼,从半天空里飘飘悠悠,飘飘悠悠,落在闲汉眼前,酒盅、酒壶、筷子也跟着飘来。那闲汉想吃⾁啦,只要一想,就看到一盘切成 ![]() ![]() ![]() ![]() ![]() ![]() 陈姑娘笑起来。 蹲在炕前的狸猫叫了一声。 陈姑娘夹起一段鱼,扔给了猫。 祖⺟的腮帮子哆嗦起来。 二哥踢了一脚猫,说:“连你都吃了一块鱼!”——这是以后的事。 这匹狸猫在我家待着,任你踢,任你骂,它都不走啦。 这是匹女猫。 ![]() 那是一个傍晚,祖⺟刚烧完晚饭,祖⽗他们尚未从田野里归来,我和叔叔家的姐姐在院子里架起一 ![]() 祖⺟奋兴得很,飞速地移动着两只小脚,跳到院子里,把那匹大鼠夺过去。 “啊咦!这么大个耗子!”祖⺟说“拿秤去!” 我们赶快拿来了秤。看着祖⺟用秤钩挂住鼠肚⽪称它。 “九两,⾼⾼的九两!”祖⺟说。(那是一杆旧秤,十六两为一市斤) “孩子们,该犒劳你们了。”祖⺟说。 祖⺟把老鼠埋在锅灶里的余烬里。 我和姐姐蹲在灶门前,直眼盯着黑洞洞的灶膛。 猫在我们⾝后走来走去。 香味渐渐出来了。 我和姐姐每人坐一小板凳,坐在也坐着小板凳的祖⺟面前吃耗子⾁的情景已过去了几十年,但我没忘。烧 ![]() ![]() “老”了就是死了。 ⺟亲说姐姐死前三天还来赶集卖菜,回家后就说⾝上不舒坦,姐夫找了辆手推车推她去医院,走出家门不远,就见她歪倒了脖子,紧叫慢叫就“老”了。 人真是瞎活,说死就死了,并不费多少周折。 我想起了和她一起坐在祖⺟面前分食老鼠的情景,就像在眼前一样。 祖⺟十几年前就死了。她是先死了,打了一针,又活过来,活过来又活了一个月,又死了,这次可是真死了,真“老”了。 祖⺟说,猫抓耗子,并不需要真扑真抓,猫一见到耗子,就竖起⽑大叫一声,老鼠一听猫叫,立刻就菗搐起来,猫越叫老鼠越菗搐,猫上去咬死就行了, ![]() 祖⺟还讲过一个故事:明朝时,有五个千斤重的大耗子成了精,变成人,当了皇帝的宰相一类的大官,他们扰 ![]() ![]() ![]() ![]() 后来我和姐姐天天盼望猫捕鼠,可再也没见到过。只见到那家伙每⽇懒洋洋地晒太 ![]() 鲁迅先生在《狗·猫·鼠》里,开玩笑般地引用一外国童话里所说的狗猫相仇的原因。引用完毕,先生接着写道:“⽇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 鲁迅先生所引童话里说,动物们要开大会,鸟、鱼、兽都齐集了,单缺象。大家决定派一伙计去 ![]() 这童话里猫是很冤的。动物大会,鸟、鱼都去了,偏不请它,它如何能舒服?正在发怒弓背,巧被狗请,于是放平脊梁赴会,到会后又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它又被陷进一个尴尬的泥潭里,狗与猫都是受害者,不知那动物大会的主席是谁,如果是百兽之王老虎,那虎主席就是怕见猫老师,便故意不发给猫请帖,虎怕猫把它当年 ![]() 这童话真该烧焚,不知编这童话的覃哈特博士是不是“现代派”如果是“现代派”又写了这坏童话,那就岂止该烧书! 比较之后,还是我祖⺟讲的猫狗成仇的原因对头。 祖⺟说,很早很早以前啦,有一个人养了一条猫和一匹狗。主人是开劈柴店的,外出时,就吩咐狗和猫劈柴。狗埋头苦⼲,猫偷懒耍滑。主人回来,猫就蹦到主人肩头上,把劈柴之功据为己有,然后又说狗如何如何奷猾不卖力气。猫一边说一边用爪子轻轻搔着主人的耳垂——那纤细的小爪子挠着耳垂庠庠的实在是舒服——主人就痛打狗一顿,连分辩都不许。分配饮食时,主人自然就偏着猫。狗只好生闷气。第二次,狗为赎罪,更努力地劳动。主人回来,猫更快地跳到主人肩上——那纤细的小爪子挠着耳垂庠庠的实在是舒服——猫哭诉道:“主人啊,主人!你不要表扬我啦!也不要嘉奖我啦!狗今天对我冷嘲热讽,我受不了啦!”主人大怒,打了狗一顿。分配饮食的时候,一丁点儿也不给狗。猫吃食时,狗蹲在一边,生着闷气挨着饿。第三次,狗⼲脆罢工了,猫更不⼲。主人回来,一看,一 ![]() ![]() ![]() 我自认为祖⺟的故事比覃哈特博士的童话要⾼明得多,这也是“外国月亮没有国中月亮圆”的一条证据。 其实,现代生活中的狗和猫看不出有什么仇。你捉你的耗子我看我的门,又无共同的异 ![]() ![]() 偶尔还有猫狗死斗的情形,但这并不是狗猫之间自发的战斗,而是人的挑唆。 我家那只猫生第二窝猫的时候,已是初夏,家家户户都赊了⽑茸茸的小 ![]() ![]() 我经常发现猫蹲在黑暗的角落里,目光炯炯地窥测着 ![]() 猫咪呜着,好像懂了祖⺟的意思。 几天之后,邻居一个孙姓的老太太,我要呼之为“姑 ![]() ![]() ![]() ![]() 祖⺟与这孙姑 ![]() ![]() ![]() ![]() ![]() ![]() ![]() ![]() ![]() 孙老姑 ![]() ![]() ![]() 祖⺟那群庇股上染上鲜红颜⾊的金⻩⾊小 ![]() ![]() 猫卧在门旁一个蒲盘上,团着⾝体觉睡。 “反正是你家的猫吃了我的 ![]() ![]() ![]() 有些愠⾊上了祖⺟的脸。她把小 ![]() ![]() ![]() ![]() 祖⺟冷笑一声,说:“姑 ![]() ![]() ![]() ![]() 孙姑 ![]() ![]() ![]() ![]() ![]() 祖⺟说:“‘抓贼拿赃,捉奷拿双’,你说我家猫吃了你的小 ![]() 孙姑 ![]() ![]() 祖⺟说:“我亲眼看见你吃了我家一条牛!” 孙姑 ![]() ![]() 祖⺟抄起扫地笤帚,扑了猫一下子,说:“你要再出去闯祸,我就打杀你。” 几天之后,又有一个人提着一只鲜⾎淋淋的小 ![]() ![]() 祖⺟无法,只好捉了一只小 ![]() ![]() 祖⺟抄起 ![]() 后来又接二连三地有人骂上门来,我们本是积善之家,竟因一只猫担了恶名,并不仅仅赔偿人家几只 ![]() 祖⺟惶惶起来,先是以涂満辣椒的小死 ![]() ![]() ![]() ![]() ![]() ![]() ![]() 再以后,凡有人找上门,祖⺟便说:“这原本不是俺家的猫,它赖着不走。现在俺更不管了,谁有本事谁就打死它。”再要祖⺟把自己的 ![]() 这只猫作恶多端,但无人敢打杀它,是有原因的。乡村中有一种动物崇拜,如狐狸、⻩鼠狼、刺猬,都被乡民敬做神明,除了极个别的只管当世不管来世的醉鬼闲汉,敢打杀这些动物食⾁卖⽪,正经人谁也不敢动它们的⽑梢。猫比⻩鼠狼之类少鬼气而多仙风,痛打可以,要打杀一匹猫,需要非凡的勇气。这里本来还蕴蔵着起码十个故事,但为了怕读者厌烦,就简言一个Ⅱ巴。 也是祖⺟对我说过的:从前,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家养的猫伸爪偷⾁,女人一刀劈去,斩断了一只猫前腿,那只猫蔫了些⽇子就死了。女人斩断猫腿时,正怀着孕,后来她生出一子,缺了一只胳膊,此子虽缺一臂,但极善爬树,极善捕鼠。此子乃那猫转胎而生。 这故事也不太恐怖,那缺臂的男孩也可爱,也有大用处,在这鼠害滥泛的年代,他不愁没饭碗,多半还要发大财。关于念咒语,拘出全村的老鼠到村前跳河杀自的故事,是祖⺟紧接着“猫转胎”的故事讲的,因与猫少牵连,只好不写了。 但我家的猫实属罪大恶极,村人皆⽇该杀,可谁也不肯充当杀手,聪明者便想出⾼招:让狗来咬杀它。 事情发生在一个炎热的中午,柳树上的蝉发了疯一样叫着,一群人远远地围着一条健壮的大狗和我家的猫,看它们斗法。他们如何把我家的猫骗出来,又如何煽动起狗对猫的战斗热情,我一概不知道。 大狗的主人是个比我大三或二岁的男孩,啂名“大响”据说他出生时驻军火炮营在河北边打靶,炮声终⽇不断,为他取名“大响”是为了纪念那个响炮的⽇子。 围观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青年、中年和老年,他们看到狗和猫对峙着,奋兴得直 ![]() 那条狗叫“花”大响连声说着:“花花花,上上上,咬咬咬!” 狗颈⽑直竖,龇着一口雪⽩的牙,绕着猫转圈,似乎有些胆怯。猫随狗转,猫眼始终对着狗眼,也是耸着颈⽑,呜呜地叫着,像发怒又像恐惧。狗和猫转着磨。 众人也叫着:“花花花,上上上,咬咬咬!” 狗仗人势,一低头,就扑了上去,猫凄厉地叫一声,令人周⾝起粟。地上一团黑影子晃动看。 狗不知何故退下来,猫⾝上流着⾎,瞅着空,蹿出圈外。 人声如浪,催着狗追猫。我忽然可怜起猫来了,毕竟它在我家住了好几年了。 猫腿已瘸,跑得不快,看看就要被狗赶上时,它一侧⾝,钻进了一个麦秸垛上的小孩子蔵猫猫时掏出的洞⽳里。洞⽳不大,猫在里边蹲着,人在外面看得很清楚。 狗 ![]() 狗占了一些小便宜、翘起尾巴,气焰十分⾼昂,在人的唆使下,它一次次往洞⽳里突袭着。狗每突袭一次,猫就发出一阵惨叫。 狗又退下来,耷拉着⾆头,哈达哈达 ![]() “花花花,上上上,咬咬咬!”人们吼着。 狗闭住嘴——这是狗进攻前的习惯动作——正要突袭,就见那洞⽳中的猫眼里 ![]() ![]() ![]() ![]() ![]() 大响挥动木 ![]() ![]() 猫从狗头上跳起来,眼里又放着绿光,比正午的 ![]() 惊魂甫定的人们看那狗。这条英雄好汉已经狗脸破裂,耳朵上鼻子上流着⾎,一只黑⽩分明的狗眼已被猫爪抠出,挂在狗脸上,悠悠 ![]() ![]() 狗在地上晃晃 ![]() ![]() ![]() 猫获大捷之后,在家休养生息,我因钦佩它的勇敢,背着祖⺟偷喂了它不少饭食。那时,三只小猫都长得有二十公分长了(不含尾巴),生动活泼可爱无比,它们跟我嬉戏着,老猫也不反对。 几天之后,猫养好了伤,能上街散步了,又有猫食 ![]() 猫被扔进拖拉机后斗里,拖拉机后斗颠颠簸簸,把猫给拖到潍坊去了。 这下子好了。 村里的 ![]() 潍坊的 ![]() 潍坊离我们村子有多远? 三百零二十里。 失去⺟亲的四只小猫彻夜呜叫, ![]() 祖⺟腾出一个筐子,絮上一些细草,做成了一个猫窝。又吩咐我从厢房里把四只小猫抱到家里来。 梅雨时节到了,半月雨⽔淋漓,连绵不断。我无法出家门,百无聊赖,便逗着四只小猫玩,便用土⾖糊糊喂它们。老猫已被送走半月多,那条⿇袋,拖拉机手也给捎了回来。拖拉机手姓邱,四十多岁,是个“右派”人忠实可靠。 我看着生満绿苔的房檐下明亮的雨帘,想象着笼罩田野的云雾,想象着那一片片⽟米,一片片⾼粱,成群的青蛙癞蛤蟆,泥泞不堪的田间道路,被淋 ![]() ![]() 雨大一阵小一阵,但始终不停,屋子里也一阵晦暗一阵明亮c当晦暗时,四只小猫的八只眼睛绿绿地闪着光,好像鬼火一样。树叶沙沙响着,是风在吹,我想象着那只老猫的情景,它在那遥远的潍坊,生活得怎么样? 农村的 ![]() ![]() 朦胧中看到那只猫穿越河流与道路,出没郁郁青纱帐,顶风冒雨,向家乡奔来… 一阵喧闹吵醒了我,我 ![]() ![]() ![]() ![]() ![]() 我大叫着:“猫回来啦!猫回来啦!” 家里人纷纷起来,看着猫儿女与猫⺟亲生离死别又重逢的情景,这情景委实有点动人。祖⺟立刻吩咐⺟亲给猫备食,它吃 ![]() ![]() 猫离家十七天,如果不走弯路,跋涉三百余华里,它是被装进暗无天⽇的⿇袋里运走,老邱又忠实地履行了祖⺟“左转右抡”的嘱咐,它是靠着什么方法重返家园的呢?这个谜我始终解不开。 祖⺟看着急急进食的猫,感叹道:“猫老多啦!” 多年来,我一直珍蔵着对这只猫的敬佩,一直认为这只猫创造了猫国的奇迹,并一直存着写篇文章歌颂这只猫的这段光荣的念头。但偶然翻阅今年的参考消息,看到一则题为《一只猫孤⾝穿越⽇本》的珍闻,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猫外更有猫。抄录珍闻如下: ⽇本《朝⽇新闻》三月三十一⽇报道:一只⺟猫为了寻找她的家,从东往西穿越⽇本,走了三百七十公里的惊险旅程,花了一年七个月的时间。 这只五岁的⺟猫名叫米基,一九八四年八月随主人乘火车到须知夫人的故乡旅行。她被装在一个纸盒子里随主人从东到西通过了整个⽇本,即从太平洋沿岸的平冢到⽇本海岸的系鱼川。 但是到达目的地后不久,这只猫就跑掉了,须知一家只好返回。从此,这只猫就“失踪了”直到一九八六年二月九⽇,猫的主人在花园里发现了这个小家伙,可是她已经变瘦了,尾巴上的⽑也被拔掉了,耳朵也被弄破了,但它仍安然无恙。有关方面为了表彰她的功绩,特授予她“模范猫奖”即免费供给她一年多的食物。 东京动物园的一位兽医说,这11,猫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因为家猫的活动半径只有二百米至五百米。 初读此文,我不免沮丧。好像不但人间奇迹多由外国人创造,连猫间奇迹也是外国猫创造得多。读过之后一想,我不沮丧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简直不可同⽇而语! 这又是一个外国月亮不如国中月亮圆的铁证。 猫别:国中猫跋涉路程:320华里跋涉时间:17⽇⽇均跋涉路程(≈):18。82353华里 猫别:⽇本猫跋涉路程:740华里跋涉时间:575⽇⽇均跋涉路程(≈):1。2081华里 ⽇本猫得了“模范猫奖”我家那只猫因为得不到⾜够的饲料,重犯偷食 ![]() ![]() 大响把猫拉到河滩上去,只一镰,就把猫头削落⻩沙。 我为此难过了好久。 大响斩猫之后,⽇子很不好过。村里那些恨猫的人,这时却把同情赐给了猫。有关猫的神话鬼话流传很盛,人们见了大响,都换了一种眼光,好像大响不⽇就要遭到天谴或被猫鬼所祟。 大响却始终安然无恙。去年我探家时,听说他成了“灭鼠养猫专业户”这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故乡人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可见一斑。我带着満肚⽪趣兴去找他“铁将军把门”他不在,邻人说他赶集卖猫去了。三只大猫在他家墙上徘徊着,満院子猫叫。几天后我见到了他,发现他已成了一个“通仙人魔”的奇人,奇人须有奇文,愿家猫在地之灵佑我佐我,赐我成就奇文的奇思妙想。 文章本已写完,忽然想到京北土语“猫儿腻”我总认为这话与“猫盖屎”的行为有关系。我亲眼见过猫盖屎,也就是拉过屎后用后爪子象征 ![]() “猫盖屎”——“猫盖腻”——“猫儿腻” wWW.bAmXs.cOm |
上一章 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莫言最新创作的免费短篇文学《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在线阅读,《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的免费短篇文学,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