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第十七讲日升月恒皇天后土——颜釉上及《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 作者:马未都 | 书号:44585 时间:2017/12/4 字数:1743 |
上一章 第十七讲 日升月恒 皇天后土—&md 下一章 ( → ) | |
我们这一讲开始讲颜⾊釉。这一讲主要讲蓝、⻩、红、⽩四个颜⾊。首先要说跟这四个颜⾊相关两种古代制度。 祭祀制度 第一个是祭祀制度。从远古时期起,古人就开始祭天地⽇月。京北现存的天坛、地坛、⽇坛、月坛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祭祀之地。天坛是蓝⾊,地坛是⻩⾊,⽇坛是红⾊,月坛是⽩⾊。那么,这四个坛在历史上都分别烧过相同颜⾊的祭祀瓷器。《大明会典》有这样的记载:"洪武九年定,四郊各陵瓷器,圜丘青⾊,方丘⻩⾊,⽇坛⾚⾊,月坛⽩⾊。行江西饶州府,如式烧造解。"此处的陵是第祭祀的郊坛。圜丘就是天坛,我们去天坛去看,那个天坛的主建筑是圆的。方丘即是地坛,取天圆地方之意。国中人一说就是天圆地方,比如,我们的古钱,外轮廓是圆形的,中间的孔是方的。那么,天坛的蓝⾊就是代表天的颜⾊;地坛的⻩⾊那肯定是代表土的颜⾊。那下面就不用说了,⽇坛的红⾊就是太 ![]() 八旗制度 第二个制度是八旗制度。清太祖努尔哈⾚最初起兵。他把士兵分为小队,每十个人一队。第个人拿出一支箭给这个队长,所以这个小队就叫"牛录",队长就叫"牛录额真"。"牛录"是什么意思呢?在汉语中就是大箭的意思。到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的时候,当时努尔哈⾚才有一千二百人,分成四个牛录——就是四个小队。用旗⾊划分,他选择的颜⾊就是⻩、⽩、红、蓝,就是这四个自然之⾊。 这四⾊就是八旗之初。随着努尔哈⾚不断地东征西讨,增加了満洲、蒙古、汉人的士兵,实力不断地增強,于万历四十六年增编四旗,他没再选其他的颜⾊。他仍在这四个颜⾊中镶一个边,来区别那四个本⾊。红旗镶的是⽩边,其他三⾊都镶的是红边,这样就凑成了又四旗,加上原来的四旗,这就是八旗的来历。那么,到皇太极做皇帝的时候增加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从以上两个制度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蓝、红、⽩这四种颜⾊在宮廷中的一个重要 ![]() 元人尚⽩ 我们先从⽩釉讲起。⽩釉是一切瓷器的一个基础,尤其优质量的⽩釉。 景德镇元代⽩瓷的出现中导致景德镇瓷器最终坐上第一把 ![]() 元代以后⽩釉的流行,很大程度上跟元人的统治有关。元人是提倡⽩⾊的,尚⽩,崇尚⽩⾊。究其原因呢,有人认为,蒙古人以 ![]() 那么,元代还烧过什么⽩的东西呢?⽩琉璃瓦。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今天没有看到一件实物。所以当你碰见一块⽩琉璃瓦的时候一定元朝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琉璃瓦主要是⻩⾊的、绿⾊的、蓝⾊的、少量有黑⾊的,没有见过⽩⾊的琉璃瓦,但史书上记得清清楚楚,元朝人烧过⽩⾊的琉璃瓦。我们的建筑最有名的是京北的⽩塔寺,都是元代所建造的。元代人对⽩的追求是一种精神追求。这个精神穿贯到他的物质上,那么元代⽩釉就应运而生。 枢府釉 元代的⽩釉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枢府釉"。那么,"枢府"是什么呢?枢府是元代枢密院的一个简称。枢密院是掌管着家国的军事。枢府釉中呢,一般情况下,枢府瓷是在盘子或碗中间对应地写两个字"枢府"。有龙纹的,少量的凤纹以及大量的花卉纹的。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这样记载,说:"元朝烧小⾜印花者,內有枢府字者⾼。"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马未都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在线阅读,《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下)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