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国的小人物》第7章崔琰:你去问问我犯何律及《大三国的小人物》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三国的小人物 作者:邓洪卫 | 书号:49743 时间:2020/2/7 字数:5093 |
上一章 第7章 崔琰:你去问问我身犯何律 下一章 ( → ) | |
崔琰,字季珪。冀州人。 崔琰年轻的时候,很老实,很听话。他喜 ![]() ![]() ![]() 在一次宴会上,乡里的导领都在座。听说崔琰是击剑⾼手,想让他助助酒兴。崔琰很听话,离开座位,演了一趟剑,那可真是剑舞如飞,⽩光弥漫,只见寒光,不见人形。 乡里的导领击掌叫好,说,剑法出奇,堪称乡里第一。 旁边的人都鼓掌。 乡里的导领站得⾼,看得远,喜 ![]() 崔琰很听话。记在心里,回去后就开始学习《论语》《韩诗》。 乡里导领又见到他。他跟乡里导领汇报情况,谈起礼乐,滔滔不绝。乡里导领很⾼兴,不错,很好。但乡里导领在夸赞之余,又有了新要求:文武双全,好,但要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就更好了,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可以去外面闯 ![]() ![]() 那时,崔琰已经到了二十九岁,仍然很听话,带着剑,揣着书,遍游天下,拜名士郑玄为师。在众多的弟子中,郑玄特别赏识崔琰,也特别偏爱崔琰,常常给崔琰开点小灶,多 ![]() 郑玄常常对众人说,我的这点东西,将来都要传给崔琰的,也只有他能承受得起。 还对崔琰说,你哪都好,就是太听话了,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个 ![]() 崔琰果然改变了不少,不再听话,变得很有个 ![]() 不久战争纷起,⻩巾军打到北海。郑玄想带着众人进山避 ![]() 郑玄说,我最想带你去,可你却不去,你有什么想法吗? 崔琰说,没有,我只是想家了。 郑玄说,你瞒不过我,你其实是想在这 ![]() 可是你的 ![]() ![]() 崔琰说,在 ![]() 郑玄说,如果你坚持不下去倒好了,问题就在于你能坚持下去,坚持而不改变,正是你的致祸之由。 崔琰说,我愿意试一试。 崔琰收拾行李回到家乡。他没有去诸侯那里自荐,而是每⽇读书练琴以自娱。 这期间,他去见了那个乡里的导领。乡里的导领对他大加赞扬:你文武全才,又能坚持己见,能⼲一番大事业的资本都有了,只待选择明主了。慎重啊,慎重! 有一天,冀州的大将军袁绍路过崔琰的家,听到里面琴声悠扬,不由得停下车仗,他自言自语地说,多年来,东征西讨,戎马倥偬,早已忘记了人间还有此天籁之音呀。 便问手下谋士许攸,这里边一定有⾼人。 许攸说,您说中了,这里确有⾼人,⾼人却是我的故友,叫崔琰。我今⽇请您走这条路,正是想让您见见他。 袁绍说,如此,甚好。 袁绍进来跟崔琰一番畅谈,出来后叹道,冀州有如此⾼人,我却不知道,失职啊。 回去后,袁绍亲自带重礼来请崔琰出山。崔琰答应了。 袁绍问,现在连年战争不断,天天都有军队厮杀,天天都有无辜的百姓受牵连,我作为一重镇诸侯,该怎么办? 崔琰说,以前荀卿曾说过:“平⽇不教士卒,武器不锋利,纵使是商汤、武王也无法战胜。”现在路有尸骨,百姓未蒙德惠,应该下令郡县掩埋尸骨,表示心中的哀痛,追美文王的仁爱。 袁绍说,先生之言,正合我心。 按崔琰的说法去做,果然收取了不少民心。 袁绍很⾼兴,任崔琰为骑都尉。 后来袁绍在黎 ![]() ![]() 袁绍说,我等不及了。 袁绍领大军执意进军官渡,与曹 ![]()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相争相斗,都想继承⽗亲的大将军位。他们都知道要想取胜,必须得到⽗亲的旧臣的支持。他们都想争取到崔琰。崔琰看透了。想起当年郑玄对自己说的话,就托疾辞谢,没想到,袁尚见得不到崔琰,怕他跑到袁谭那去,竟然命人把崔琰关在牢里。心狠手辣的袁尚还想把崔琰处死,以绝后患。多亏陈琳听到消息,把他营救出来,幸免于难。 不久,丞相曹 ![]() 冀州不少旧臣都来归附曹 ![]() 曹 ![]() 崔琰没办法推辞,就来了。崔琰想好了,到了曹 ![]() 曹 ![]() ![]() 曹 ![]() ![]() 曹丞相长得什么样啊?外表形状属于矮、短、耝型的,⽪肤还黝黑,与他的內在实力极不相称。跟崔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 曹 ![]() ![]() ![]() 曹 ![]() 北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 ![]() ![]() ![]() ![]() 接见完毕后,曹 ![]() 后来,人们便将代替别人做事称为“捉刀”而用得最多的是谓代人作文,如“捉刀代笔”代人捉刀的成语由此而来! 当然,关键时候,曹 ![]() ![]() ![]() 扯远了,还是说说崔琰。那天,在冀州,崔琰进来的时候,曹丞相正跟文武议事呢。曹丞相⾼声说,昨⽇我查看户籍,冀州能征到甲兵三十万,好消息呀。 文武说,是的呢,这下,我们的军事力量可大大增強了呀。 丞相差矣。崔琰的脚跟还没站稳,就⾼声喝喊。他把来之前的自我叮嘱都忘了。 崔琰说:今天下分崩,九州离析。百姓连年为战争所累,苦不堪言。明公当广施恩惠,救其于⽔火之中。为何反而先要征集甲兵,在他们的伤口上洒盐呢! 一席话像放炮似的将在场众人轰得面容失⾊,额上沁出汗珠。唯独曹 ![]() 然后,曹 ![]() 还有什么说的呢?文武都如风吹芦苇,伏地称颂,丞相所言极是,我等向崔琰学习。 曹 ![]() 曹 ![]() ![]() 崔琰说,当立长子曹丕,因为废长立幼,是取祸之道。 魏公曹 ![]() 其实曹植早就当面请过崔琰了。他知道崔琰跟魏公的关系不错,请崔琰在魏公面前帮着说几句好话。 没想到崔琰能把曹植的话扔脑后去,帮着不沾亲不沾故的曹丕说话。 魏公曹 ![]() 魏公对崔琰更加信任。有什么事都问崔琰。他觉得崔琰说实话,不糊弄他。 魏公手下的人都说,崔琰是魏公的红人啊。 谁能想到,崔琰这样的红人,也会从天上一下子跌到地下呢。问题出在一个叫杨训的大臣那里。 魏公也要进步,他不能老停留在魏公的位置上踏⾜呀。他想再上个台阶,称王。 这很正常,人往⾼处走,⽔往低处流啊。 于是,魏公就成魏王了。杨训不甘寂寞,觉得时候到了。他上表称颂魏王功⾼德盛。话说得太过了,反而让人生疑。连魏王也觉得杨训话里有话。虽然全篇褒扬之词,但暗含讥讽之意。魏王很不⾼兴,想问罪杨训。 崔琰立即表示反对。他一针见⾎地指出,这表章没⽑病,是你们的心理有⽑病。 见没人答声,崔琰就又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琰的意思是说,时间会证明杨训的表章是正确的。但魏王却理会错了。魏王认为崔琰是说,时间使他变得这样狐疑猜忌了。 魏王很不⾼兴,心想,这崔琰也太嚣张了。不行,得让他清醒清醒。魏王说,看来你是不想为官,想为奴呀。本来想吓唬吓唬崔琰,让他认个错儿。没想到崔琰叩头谢恩,昂首下殿去了。 魏王看着崔琰的背影,心想,这家伙,够“哏”的呀。 晚上,魏王气消了,觉得崔琰平时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能将人一 ![]() ![]() ![]() 这天夜里,魏王失眠了。他想,崔琰的威望太⾼了。被贬为官奴还有那么多人去看他,听他指手画脚。还有这些文武也太没原则了。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他们呀,是自己当众多次发出“向崔琰学习”的号召的呀。 天一亮,眼睛通红的魏王就起来了。他让一个门人给崔琰送去一条⽩绫。 崔琰见了,就全明⽩了。但崔琰对这个门人说,你去问魏王,我⾝犯何律? 门人慑于崔琰的威严,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了,对崔琰说,魏王说了,你犯了诽谤罪,昨晚,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他。崔琰说,昨晚,我并没有辱骂魏王呀,我是训教朝臣们在我离开之后,要恪尽职守,不得三心二意。门人又一溜小跑回去告诉魏王。 魏王听了,想,真是自己的心理出⽑病了。可是,泼出去的⽔收不回去了,他对门人甩下一句话。门人赶紧跑回崔府。发现崔琰已经把自己悬在⽩绫上了。门人想,不管如何,魏王的话还是要传达的。门人就对挂着的崔琰说,魏王说了,你嘴里没有骂他,可他怎么能知道你没在心里骂他呀? 你说呀,你怎么能证明你心里没骂他呢! 当然,这些话,崔琰听不到了。如果他听到了,该怎么回答呢? 崔琰临死前,不知想没想到那个乡里的导领。乡里的导领让他慎重择主,他慎重了吗?应该是慎重了。可又能怎么样呢? 有些事,是后来的人敷衍上去的,不⾜为信。识人,识一时易,识一生难。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大三国的小人物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邓洪卫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大三国的小人物》在线阅读,《大三国的小人物(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大三国的小人物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