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军略及《六韬》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六韬 作者:姜子牙 | 书号:10164 时间:2017/3/26 字数:2091 |
上一章 军略 下一章 ( → ) | |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诸侯之地,遇深溪、大⾕、险阻之⽔,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有舟梁之备,又无又草之资,吾![]()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素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__、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強弩,卫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远望,立五⾊旌旗;夜则设云火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__;济大⽔,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三军用备,主将何忧?”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人敌国境內,遇到深溪大⾕和难以通过的河流,我军尚未完全渡过,忽然天降暴雨,洪⽔涌来,⽔位大涨,后面的军队被⽔隔断,既没有船只、桥梁、又没有堵⽔用的草料物资。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全军渡过,使军队不至滞留太久,应当怎么办?” 太公答道:“大凡率领军队作战,如果计划不预先拟定,器械不事先准备,平时训练没有落实,士卒技术不 ![]() ![]() ![]() 例证 “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人和武器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战斗力。在渡过江河作战时,离不开桥梁等装备器材。宋初渡江灭亡南唐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宋朝建立后,先后翦灭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四大割据势力,占据了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江北地区以及珠江下游地区,并控制了建都于杭州的吴越,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南唐的四面包围。南唐后主李煜,在宋灭南汉之后,深感局势危急,遣使主动削去南唐国号,称江南国主,表示臣服宋朝。但同时又暗地募兵备战,企图利用长江天险,阻止宋军南下,保持苟且偷安的局面。宋在灭南汉后,对江南己是志在必得,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允许南唐继续存在下去。因此,立即从各方面进行进攻南唐的准备工作。开宝五年(972 年)初,用离间计除掉了南唐重要将领林仁肇。开宝六年四月,以重修天下图经为名,派使向南唐索取诸州图志,以了解江南山川形势,屯戍 ![]()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赵匡胤发兵讨伐南唐。十月,京师⽔军沿汴、淮向江南进发,荆湖⽔军携带预作浮桥用的舰船沿长江靠北岸一侧顺江东下。南岸唐军以为宋军是例行巡江,未加阻击,因而未军顺利通过南唐屯兵十万的要地湖口。宋军突然渡过长江,袭占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陆并进,直取池州。在石碑口(今安徽安庆西)把巨舰大船连接起来,按照采石矾一带江面宽度,试搭浮桥,获得成功。然后继续东下,攻取长江下游重要渡口采石矾(今安徽马鞍山长市江东岸)。十一月,宋军将石碑口试搭的浮桥移至呆石矶“系缆三⽇而成。不差寸尺,大兵过之,如履平地。”江北宋军迅速跨过长江,直扑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当宋军在采石矶架设浮桥时,南唐君臣认为自古以来,未闻此事,不过儿戏而已,仅派二万人 ![]() 灭亡南唐是北宋统一南方的最后一战,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宋军的胜利,是因为“虑先设”、“器械备”“教素信”、“士卒习”长江自古号称天堑。南北相战历来以渡江为难。宋重视制造船舰和⽔军的训练,由于准备充分,特别是采纳了樊若⽔预制浮桥之策,对保证宋军主力迅速渡江起了很大作用。樊若⽔对采石矶一带地形非常 ![]() |
上一章 六韬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姜子牙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六韬》在线阅读,《六韬(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六韬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