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0967 |
上一章 闽游日记后 下一章 ( → ) | |
庚午(1630年)舂,漳州司理叔促赴署。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漳南之使络绎于道,叔祖念莪翁,⾼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启行。二十一⽇到武林。二十四⽇渡钱唐即钱塘,今钱唐江,波平不穀hú原意指有绉纹的纱,即处只作“皱”如履平地。二十八⽇至龙游,觅得青湖舟,去衢尚二十里,泊于樟树潭。 三十⽇ 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 八月初一⽇ 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郞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没有成功。越山坑岭,宿于宝安桥。 初二⽇ 登仙霞,越小竿岭,近雾已收,惟远峰漫不可见。又十里,饭于二十八都。其地东南有浮盖山,跨浙、闽、江西三省衢、处、信、宁四府之境,危峙仙霞、犁岭间,为诸峰冠。枫岭西垂,毕岭东障,梨岭则其南案也;怪石拿云,飞霞削翠。余每南过小竿,北逾梨岭,遥瞻丰采,辄为神往。既饭,兴不能遏止,遍询登山道。一牧人言:“由丹枫岭而止,为大道而远;由二十八都溪桥之左越岭,经⽩花岩上,道小而近”余闻⽩花岩益喜,即迂道且趋之,况其近也!遂越桥南行数十步,即由左小路登岭。三里下岭,折而南,渡一溪,又三里,转⼊南坞,即浮盖山北麓村也。分溪错岭,竹木清幽,里号金竹云。度木桥,由业纸者篱门⼊,取小级而登。初皆田畦⾼叠,渐渐直跻危崖。又五里,大石磊落,棋置星罗,松竹与石争隙。已⼊胜地,竹深石转,中峙一庵,即⽩花岩也。僧指其后山绝顶,峦石甚奇。庵之右冈环转而左,为里山庵。由里山越⾼冈两重,转下山之 ![]() 初四⽇ 冒雨为龙洞游。同导僧砍木通道,攀 ![]() ![]() ![]() ![]() ![]() 徘徊久之,复上跻重崖,二里,登绝顶,为浮盖最⾼处。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金竹里以东,崩坑坠⾕,层层如碧⽟轻绡,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郁伏未出。循西岭而下,乃知此峰为浮盖最东。由此而西,蜿蜒数蜂,再伏再起,极于叠石庵在叠石庵终止,乃为西隅,再下为⽩花岩矣。既连越二蜂,即里山趋寺之第三冈也。时余每过一峰,辄一峰开霁,西峰诸石,俱各为披露。西峰尽,又越两峰,峰俱有石层叠。又一峰南向居中,前耸二石,一斜而尖,是名“梨头尖石”二石⾼数十丈,堪为江郞支庶,而下俱浮缀叠石数块,承以石盘,如坐嵌空处,俱可徙倚。此峰南下一支,石多嶙峋,所称“双笋石人”攒列寺右者,皆其派也。峰后散为五峰,回环离立,中蔵一坪可庐,亦⾼峰所罕得者。又西越两峰,为浮盖中顶,皆盘石累叠而成,下者为盘,上者为盖,或数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复平列数石,上下俱成叠台双阙“浮盖仙坛”洵不诬称矣。其石⾼削无级,不便攀跻。登其巅,群峰尽出。山顶之石,四旁有苔,如发下垂,嫰绿浮烟,娟然秀美可爱。西望叠石、石仙诸胜,尚隔三四峰,而⽇已过午,遂还饭寺中。别之南下,十里即大道,已在梨岭之麓。登岭,过九牧,宿渔梁下街。 初五⽇ 下浦城舟,凡四⽇抵延平郡。 初十⽇ 复逆流上永安溪,泊榕溪。其地为南平、沙县之中,各去六十里。先是浦城之溪⽔小,而永安之流暴涨,故顺逆皆迟。 十一⽇ 舟曲随山西南行, ![]() 十二⽇ 山稍开,西北二十里,抵沙县。城南临大溪,雉堞及肩,即溪崖也。溪中多置大舟,两旁为轮,关⽔以舂。西十里,南折⼊山间。右山石骨巉削,而左山夹处,有泉落坳隙如⽟箸。又西南二十里,泊洋口。其地路通尤溪。东有山曰里丰,为一邑之望。昨舟过伏狮崖,即望而见之,今绕其西而南向。 十三⽇ 西南二十里,渐⼊山,又二十五里,至双口。遂折而西北行,五里,至横双口。溪右一⽔自北来,永安之溪自南来,至此合。其北来之溪,舟通岩前可七十里。又五里⼊永安界,曰新凌铺。 十四⽇ 行永安境內,始闻猿声。南四十里为巩川。上大滩十里,东南行,忽望见溪右峰石突兀。既而直 ![]() ![]() 循涧而⼊,两崖仅裂一罅,竹影 ![]() ![]() ![]() ![]() 还至大士殿,昏黑不可出。道人命徒碎木燃火,送之溪旁,孤灯穿绿坞,几若 ![]() 十五⽇ 抵城西桥下,桥已毁。而大溪自西来,桥下之溪自南来,依然余游⽟华时也。绕城西而南,溯南来之溪以去,五十里,至长倩。溪出山右,路循山左,乃舍溪登岭。越岭两重,西南过溪桥,五里,南过溪鸣桥。又五里,直凌西南山角,以为已穷绝顶,其上乃更复穹然。不复上,循山半而南,纡折翠微间,俯瞰山底,溪回屈曲,惟闻吼怒声,而深不见⽔,盖峻峦削岫,错立如 ![]() ![]() 十六⽇ 沿山二里,有峰自南直下。峰东有小溪,西为大溪,俱北会林田,而注于大煞岭西者。渡小溪,循峰南上,共五里,到下桥。逶迤南跻,又八里,得上桥。一洵飞空,悬桥而度,两旁⾼峰揷天。度桥,路愈峻,十里,从山夹中直跻两⾼峰之南,登岭巅。回视两⾼峰已在履下,计其崇峻,大煞、浮盖,当皆出其下。南下三十五里,抵宁洋县。 十七⽇ 下舟达华封。 十八⽇ 上午始抵陆。渐登山阪,溪从右去,以滩⾼石阻,舟不能前也。十里,过山麓,又五里,跨华封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叠,⽔势腾 ![]() ![]() ![]() ![]() ![]() 译文 庚午年(崇祯三年,630)舂季,任漳州府推官的族叔催促我们去他的官署。我计划今年暂时停止出游,但漳州的使者不断地来请,叔祖念获翁,年岁已⾼,还冒着酷暑,来家中坐着催促,于是在七月十七⽇启程出发。二十一⽇到达杭州。二十四⽇渡钱唐江,⽔面平静,不起波浪,犹如走平地。二十八⽇到达龙游县,找到去青湖的船,距离衙县还有二十里,船在樟树潭停泊。 三十⽇过了江山县,抵达青湖,于是下船上岸。顺着溪流寻访名胜,在北边的小洲上有石崖。石崖面临 ![]() ![]() 八月初一⽇冒着雨行走三十里。一路上眺望江郞山片状的岩石,咫尺不能看见。打算先到江郞山下,等走到路口,发现不行。翻山坑岭,在宝安桥住下。 初二⽇登上仙霞岭,越过小竿岭,近处的云雾已收敛散开,只是远处的山峰还模糊不明、看不清楚。又走了十里,在二十八都吃饭。这里东南边的浮盖山,跨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以及衙州、处州、广信、建宁四府的辖境,⾼⾼耸立在仙霞岭、犁岭之间,为群峰之首。枫岭从西边垂下去,毕岭像屏障一样横在东边,犁岭则是浮盖山的南案;浮盖山 ![]() ![]() ![]() ![]() ![]() ![]() ![]() ![]() ![]() ![]() 在洞中逗留了很长时间,又往上攀登重叠的山崖,二里,登上绝顶,为浮盖山的最⾼处。盘坐在岩石上,西北边的云雾顿时散开,往下看金竹里以东,石坑崩塌、山⾕深坠,一层层像碧⽟堆砌、绸缎轻绕,远处近处态态万千;只有绝顶以南,还隐蔽着不露出来。沿着西边的山岭往下走,才知道这座峰是浮盖山最东部。从这里往西,曲折连绵的群峰,两次低伏两次耸起,到叠石庵为尽头处,是浮盖山的西部边沿,再下去是⽩花岩了。不久接连翻过两座山峰,是从里山到大寺的第三道冈。当我每翻越一座峰时,这座峰就晴朗开了,西边峰上众多的岩石,都尽情地各自显露。走完西边的山峰,又翻过两座峰,峰上都有层叠的岩石。又有一座朝南位于正中的山峰,峰前耸立着两块岩石,一块斜而尖,名叫“犁头尖石”两块岩石⾼达数十丈,称得上是江郞山的支派,而且岩石下面都连缀有数块层叠的石头,下面像石盘承托。假如坐到嵌空的地方,都会留连不想走。这座山峰往南延伸的一道支脉,岩石大多嶙峋,被称为“双笋石人,",聚集排列在大寺右边的峰峦,都是它的支派。山峰背后分散为五座峰,五座峰环围而分开耸立,中间蔵有一块能建盖房屋的平地,也堪称⾼峰上罕见的地势。又往西越过两座峰,为浮盖山的中顶,全是巨石层层堆积而形成的,底部的像盘,顶部的像盖,有的是数块石头扛一块石头,有的又是一块石头上平横列着数块石头,上下都形成叠台双胭。取名为“浮盖仙坛”确实不是诬称啊。这些巨石⾼峻,没有石阶,不利于攀登。登到顶上,群峰全部浮现出来。山顶上的石头,四周都长有青苔,如同头发一样地往下垂,嫰绿的颜⾊仿佛漂浮的青烟,秀美可爱。往西遥望叠石、石仙等名胜,还隔着三四座山峰,但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于是返回寺中吃饭。告别大寺后往南下,走十里就是大路,已经到犁岭山麓了。登岭,经过九牧,在渔梁下街住宿。 初五⽇从浦城县乘船,一共四天到达延平府。初十⽇又逆流沿永安溪而上,船在榕溪停泊。这地方位于南平县、沙县的中间,距离两县都是六十里。在这之前,浦城县的溪⽔小,而永安溪⽔暴涨,所以船顺流、逆流都慢。 十一⽇船顺着山往西南曲折地航行,两岸 ![]() ![]() 十三⽇往西南航行二十里,渐渐进⼊山区,又航行二十五.里,到双口。于是转头往西北航行,五里,到横双口。溪流右边有一股⽔从北边流来,永安溪从南边流来,都流到横双口汇合。顺那条北边流来的溪⽔,船航行到岩前大约还有七十里。又航行五里便进⼊永安县境內,名新凌铺。 十四⽇在永安县境內航行,开始听到猿声啼鸣。往南行四十里到巩川。驶上大滩航行十里,往东南航行,忽然看到溪流右岸石峰突兀。.不一会,船直接驶到石峰下面,于是突兀的石峰变得⾼低错落了,形成崩塌陡削的山崖、石壁,都盘绕相连而壁立,有的形成山峰,有的形成岩石,有的像屏风,有的像柱子,一个接一个地显现出来。当中的一座山峰峰壁直削到底,有人在壁上题写了“凌霄”两个大字。从这里开始,溪流左岸的奇异风光,也好像要和右岸山峰比美似地的涌出。不久船转向西北航行,溪流左岸的山崖比较奇异,然而还有更比溪左奇异的地方,这就是桃源涧。那里的山峰一排排地突立在溪流南边,往上直 ![]() ![]() ![]() ![]() ![]() ![]() ![]() ![]() ![]() ![]() 返回到大士殿,天黑得无法出门。道士让他的徒弟砍碎木头点起火,送我到溪旁,一盏孤灯穿过绿⾊山坞,几乎有点像墓地的磷火。道士说:“从长舂圃走二里,有不尘馆,旁边还有一道百丈岩,都是值得游览的胜景。”我点头赞同。回到船上,催船夫夜航,船夫不同意,于是我和奴仆合力撑船。幸好滩中没有岩石,月⾊渐渐明朗,二更天时,在一座废石桥下停泊。航行了二十里,距离永安县城只有二里了。 十五⽇来到永安县城西的桥下,桥已经毁坏。而大溪从西边流来,桥下的溪从南边流来,依然是我游⽟华洞时的情景。绕着城西往南走,顺着南边流来的溪⽔溯流而行,五十里,到长倩。溪⽔从右边流出来,道路沿山左边走,于是离开溪⽔攀登山岭。越过两道岭,往西南过溪桥,走五里,往南过溪鸣桥。又走五里,直接登上西南山角,以为已经穷尽了绝顶,上面则还有更⾼的山。不再往上走,顺山 ![]() ![]() 十六⽇沿山走二里,有座峰从南边直直延伸下来。山峰东边有条小溪,西边则是大溪,都往北流到林田汇合,然后注⼊大煞岭西边。渡过小溪,顺着山峰往南上,一共五里,到下桥。盘旋曲折地往南攀登,又行八里,到上桥。一道涧⽔飞流,吊桥⾼架,两旁的⾼峰揷向云天。过了桥,路更陡,走了十里,从山⾕中直上两座⾼峰南部,登上岭巅。回头看两座⾼峰已在脚下,估计此岭⾼峻,大煞岭、浮盖山都应当在它之下。往南下三十五里,到达宁洋县。十七⽇乘船到华封。 十八⽇上午才到达,上岸。渐渐地登上山坡,溪⽔从右边流去,因为滩⾼石阻,船不能往前航行。走十里,过了山麓,又走五里,越过华封的最⾼处,溪⽔从下面转向西去。遥望西边数里之外,河滩上岩石层层叠叠,⽔势奔腾 ![]() ![]() ![]() ![]() ![]()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