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十六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4596 |
上一章 粤西游日记二十六 下一章 ( → ) | |
十八⽇昧慡⼊城,取滕所作书。抵北关,站骑已至。 余令顾仆与骑俱返候壶关。滕君亦令人送所作书至。余仍⼊城谢别,返饭于庵。莱斋又以金赠。遂自壶关北行。关外有三岐:东北向驮朴,走左州,乃向时所从来者;西北向盘⿇,走龙州,乃碧云洞游所经者,而兹则取道其中焉。又三里,⾕尽,有数家在路左。乃折而西二里,登楼沓峺同埂gěng地势⾼起如条状,两傍山崖陡绝,夹隘颇 ![]() 〔按郡北有 ![]() 又二里,有小⽔东自土地屯北岭峡中来,西南流去。 绝流西渡,登陇行,闻⽔声冲冲,遥应山⾕,以为即所渡之上流也。忽见大溪汹涌于路右,阔比龙江之半,自西北注东南,下流与小溪合并而去,上流则悬坝石而下,若涌雷轰雷焉。 共二里,抵四把村,即石坝堰流处也。盖其江自归顺发源,至安平界,又合养利、恩城之⽔,盘旋山⾕,至此凡径堰四重,以把截之,故曰“把”今俗呼为“⽔坝”云。 〔下抵崇善⽔口绵埠村,⼊龙江。⽔口在太平郡西七十里。〕此⽔称黑⽔河。绵村即今棉江又西转二里,⽔之南有层峰秀耸,攒青拥碧,濒⽔有小峰孤突,下斜骞而上分歧,怒流横啮其趾;⽔之北,则巨峰巍踞,若当天而扼之者。路抵巍峰之东,转而北循其北麓,共五里,出其西,有村临江,曰那畔村今作那范,为崇善北界。 又五里,为叩山村,则太平州属矣。又西北七里,暮抵太平站。孤依山麓,止环堵三楹,土颓茅落,不蔽风⽇,食无案,卧无榻,可哂也。先是,挑夫至土地屯即⼊村换夫,顾奴随之行;余骑先抵站,暮久而顾奴行李待之不至,心其悬;及更,乃以三人送来,始释云霓之望。是夜明月如洗,卧破站中如溜冰壶。五更,风峭寒不可耐,竟以被蒙首而卧。 十九⽇晓⽇明丽,四面碧峤濯濯,如芙蓉映⾊。西十里,渡江即为太平州,数千家鳞次倚江西岸。西南有峰,俱峭拔攒立;西北一峰特立州后,下有洞南向,门有巨石中突,骑过其前,不及⼊探为怅。州中居舍悉茅盖土墙,惟衙署有瓦而不甚雄。客至,馆于管钥者,传刺⼊,即以刺答而馈程焉。是⽇传餐馆中,遂不及行。 二十⽇晨粥于馆,复炊饭而后行,已上午矣。西北出土壤隘门,行南北两山间。其中平畴西达,亩塍鳞鳞,不复似荒茅充塞景象。过特峰洞门之南,三里,过一小石梁,村居相望,与江、浙山乡无异。又三里,一梁甫过,复过一梁。 西冈有铜钟一覆路左,其质甚巨,相传重三千余斤,自 ![]() ![]() 此处田禾丰美,皆南山诸流之溥fū施予其利也。又二里,则平畴西尽,有两石峰界南北两山间,若当关者。穿其中而西,又一里,有小沟南属于山,是为太平州西界。越此⼊安平境,复有村在路右冈陂间。又西二里,即为安平州。江⽔在州之东北,斜骞其前,而东南赴太平州去。又有小⽔自西而来,环贯州右,北转而⼊于江,当即志所称陇⽔也。其西南有山壁立,仙洞穹其下,其门北向,⾼敞明洁,顶平如绷幔,而四旁窦壁玲珑,楞栈⾼下。洞后悬壁上坐观音大士一尊,恍若乘云揽雾。其下一石中悬,下开两门,上跨重阁,內复横拓为洞。 从其右⼊,夹隙东转,甚狭而深,以暗 ![]() 其上有石盆一圆,径尺余,深四寸,皆石髓所凝,雕镂不逮。 傍有石局棋盘、石 ![]() ![]() 余亦和二首。 既乃出洞游州前。 其宅较太平州者加整,而民居不及。 馆乃瓦盖,颇蔽风雨。然州乃一巨村,井隘门土墙而无之也。太平州帅李恩祀有程仪之馈,安平州帅为李明峦,止有名柬,乃太平侄行。 二十一⽇晨餐后,上午始得夫,乃往恩城者。 始易骑而轮。 盖恩城在安平东北,由安平西北向下雷,南宁属。 ⽇半可达;而东北向恩城,走龙英,其路须四⽇抵下雷焉。但安平之西达下雷界,与 ![]() 今虑其窃掠,用木横塞道路,故必迂而龙英。由安平东一里,即与江遇。其⽔自西而东,乃发源归顺、下雷者,即志所称逻⽔也。其势减太平之半。盖又有养利、恩城之⽔,与此⽔势同,二⽔合于下流而至太平州,出旧崇善焉。 渡江,即有山横嶂江北岸,乃循山麓东行。五里,路北一峰枝起,如指之峭,其东北崖嶂间,忽⾼裂而中透,如门之上悬,然峻莫可登也。穿嶂之东峡,遂东北转,其峡之东复起层峰,与穿嶂对夹而乐北去。 有小⽔界其內,南流⼊逻江。当峡有村界其中,此村疑为太平州境,非复安平属矣。村后一里,垒石横亘山峡间,逾门而北,则峡中平畴叠塍,皆恩城境矣。渡小⽔,溯之东北行五里,〔折而东,东峰少断处,〕有尖岫中悬,如人坐而东向者。 忽见一江自东而西,有石粱甚长而整,下开五蛩,横路北上,江⽔透梁即东南捣尖岫峡中。 此⽔即志所称通利江今称桃城河,由养利而来者,其下流则与逻⽔合而下太平云。过梁即聚落一坞,是为恩城州。宅门北向,亦颇整,而村无外垣,与安平同。是⽇止行十五里。⽇甫午,而州帅赵芳声病卧,卒不得夫,竟坐待焉。其馆甚陋,蔬饭亦不堪举箸zhù筷子也。按《一统志》,在田州者曰恩城,在太平者曰思城。今田州恩城已废,而此州义名恩城,不曰思城,与《一统志》异,不知何故。 二十二⽇晨餐后,夫至乃行。 仍从州前西越五蛩桥,乃折而循江东向行。五里,山夹愈束,江亦渐小,有石堰阻⽔,⽔声如雷。盖山峡东尽处,有峰中峙,南北俱有大溪合于中峰之西,其⽔始大而成江云。又东五里,直抵东峰之北,而北夹之山始尽。乃循北夹东崖,〔渡一小溪,〕溯中峰北畔大溪,北向行夹峡中。二里,复东转越小⽔向东峡,溯北大溪北崖行,渐陟山上跻。一里,始舍溪,北跻岭坳。其岭甚峻,石骨嶙峋,利者割趾,光者滑⾜。共北二里,始逾其巅,是名鼎促,为养利、恩城之界。北下二里,峻益甚,而危崖蔽⽇,风露不收,石滑土泞,更险于上。既下,有⾕一围,四山密护,中有平畴,惟东面少豁。向之行,余以为⽔从此出;一里,涉溪而北,则其⽔乃自东而西者,不识西峰 ![]() ![]() 去龙英尚四十余里。 抵站虽下午,犹未午餐,遂停站中。自登程来,已五⽇矣,虽行路迂曲,过养利止数里,而所阅山川甚奇,且连⽇晴慡明丽,即秋舂不及也。 二十三⽇饭而候夫,上午始至。即横涉一坞,北向三里,缘土山而登。 西北一里,凌其巅。 巅坳中皆夹而为田,是名鲎hòu盘岭。平行其上,又西北半里,始下土山东去。其北坞皆石峰特立,北下颇平,约里许至坞底。于是东北绕石峰东麓而北,二里,复有一土冈横于前,〔西抵遥峰隙,东则南属于土山。〕陟冈不甚⾼,逾其北,即有⽔淋漓泻道间,丛木纠藤,上覆下 ![]() 一里,忽壁右渐裂一隙,攀隙而登,石骨峻嶒céng是曰大峺。 半里,跻其坳,南北石崖骈夹甚峻。西穿其间,又半里始下,乃西坠半里至坞底。 其处山丛壁合,草木蓊wěng茂盛密,〔州人采木者,皆取给大峺云。〕西半里,转而东北一里,又西北二里,北望石峰间有涧并峙,一敞一狭,俱南向。路出其西,复透峡而北,皆巨石夹径,上突兀而下廉利。于是西北共二里,两涉石坳,俱不甚⾼,而石俱峭丛,是名翠村岭。逾岭北下,山乃南北成界,东西大开,路向东北横截其间。二里,有石梁跨溪上。 其溪自西而东,两岸石崖深夹,⽔潆其间,有声淙淙,而渡桥有石碑,已磨灭无文,拭而读之,惟见“翠江桥”三字。此处往来者,皆就桥前取⽔,爇ruò燃烧木为炊,为耸峒至龙英中道。过桥,⽇已昃zè⽇西斜,而顾奴与担夫未至,且囊无米,不及为炊。俟顾仆至,令与舆夫同餐所携冷饭,余出菜斋师所贻腐⼲啖之,腹遂果然吃 ![]() ![]() 太平府至太平站七十里,太平站至耸峒七十里,耸洞至州四十里。其西为下雷,东为茗盈、全茗,二州相去止一里。北为都康、向武,南为恩城、养利,其境颇大。三年前为⾼平莫彝所破,民人离散,仅存空廨垣址而已。 外域垣与宅后俱厚五尺,⾼二丈,仆多于立。 土官州廨北向,其门楼甚壮丽,二门与厅事亦雄整,不特南、太诸官廨所无,即制府总督衙门亦无比宏壮。其楼为隆庆丁卯年所建,厅事堂匾为天启四年布按三司所给。今残毁之余,外垣內壁止存遗址,厅后有棺停其中,想即前土官赵政立者。今土官年十八岁,居于厅宅之左,俟殡棺下葬之意后乃居中云。 初,赵邦定有七子。既没,长子政立无子,即抚次弟政举之子继宗为嗣。而赵政谨者,其大弟也,尝统狼兵援辽归,遂萌夺嫡心,争之不得。政立死,其 ![]() ![]() ![]() 后莫彝去,政谨遂颛州境。 当道移文索印下雷,因诒dài欺骗政谨出领州事。政谨乃抵南宁,遂执而正其辟判以死刑,以印予前政立所抚子继宗,即今十八岁者,故疮痍未复云。 莫彝之破龙英,在三年前;甲戌年〔即公元1634年〕。其破归顺,则数年前事也。今又因归顺与田州争镇安今德保县,复有所祖而来,数⽇前自下雷北⼊镇安,结巢其地。余至龙英,道路方汹汹然,不闻其抄掠也。 抄掠者乃莫彝各村零寇,而莫酋不 ![]() 初,莫彝为黎彝所促,以千金投归顺,归顺受而庇之,因通其 ![]() 镇安与归顺,近族也,面世仇。前既纠莫彝破归顺,虏其主以去,及为当道烛其奷,复赎其弟以塞责,可谓得计矣。 未几,⾝死无后,应归顺继嗣,而田州以同姓争之。归顺度力不及田,故又乞援于莫。莫向踞归顺地未吐,今且以此为功,遂驱大兵象阵有万余人,象止三只。⼊营镇安。是归顺时以己地献莫,而取偿镇安也。莫彝过下雷在月之中,闻十八⽇过帮润寨。今其事未定,不知当道作何处置也。 莫彝惟鸟铳甚利,每人挟一枚,发无不中,而器械则无几焉。初,莫彝为黎彝所蹙cù ![]() 当道亦有时差官往语莫酋者,彼则厚赂之,回报云:“彼以仇哄。无关国中事。”岂踞地不吐,狎主齐盟,尚云与国中无与乎? 二十四⽇候夫龙英。 纠彝有辟,土司世绝,皆有当宪。今龙英、镇安正当乘此机会,如昔时太平立郡故事,疆理其地。乃当事者惧开边衅,且利仍袭之例,第曰:“此土司 ![]() ![]() 译文 十八⽇黎明进城,去取滕肯堂写的信。走到北关,释站的坐骑已经到了。我命令顾仆与坐骑都返回壶关等候。滕君也令人把写的信送来。我仍然进城向他道谢辞别,返回到庵中吃饭。菜斋又拿出金钱相赠。于是从壶关往北行。关外有三条岔道:往东北通向驮朴,走左州,是前些时候从那里走来的路;往西北通向盘⿇,走龙州,是游碧云洞经过的路;而今天却是取道走中间的一条,是去太平州的路。五里,渐渐走⼊山间峡⾕。又行五里,路过一个空旷的山⾕,十分平坦广阔而又广漠荒凉,没有耕为田地的地方。又走三里,山⾕完了,有几家人在路左。于是折向西走二里,登上楼沓硬,两旁的山崖陡绝,峡⾕中的隘口很狭窄,虽不怎么⾼,可石骨嶙峋,觉得地势险要。穿过隘口稍向西下走,就有一池⽔塘,积着⽔挡住关隘,有数十家依傍着它。向西从峡中走三里,越过二硬,⾼处比楼沓硬⾼一倍;往西下走,就见石崖⾼峻陡削,石崖相夹的山坞更深。向北一里,登上大硬,陡绝更超过二硬一倍。越过山坳往北下行,峡⾕中的绝壁全都穿云蔽⽇。一里,山坞到头往西转,它北边四面的山向中间下坠,下洼成不测之渊。又向西一里,穿过隘口向西下,就见⾼悬的石瞪旋转在重重山崖之间,一直下到山脚,不止有一千级了。据考察,府城北面有个 ![]() ![]() ![]() 十九⽇拂晓的太 ![]() ![]() ![]() 二十⽇早晨在客馆吃粥,再煮饭吃后动⾝,已是上午了。向西北出了土墙隘门,行走在南北两山之间。其中平旷的原野直达西边,田亩似片片鱼鳞,不再有荒草充塞的景象了。经过立独山峰洞口的南面,行三里,过了一座小石桥,村庄房屋相望,与江苏、浙江一带的山乡没有不同。又走三里,一桥刚过,又过一桥。西面山冈上有一口铜钟覆在路左,钟体非常大巨,相传重三千多斤,是从南面的 ![]() ![]() ![]() ![]() ![]() ![]() 二十一⽇早餐后,上午才找到挑夫,是前往恩城的。〔开始把坐骑换成车子。〕大体上恩城州在安平州东北,由安平州向西北到下雷州,〔属南宁府。〕一天半可以到达,而向东北到恩城州,走龙英州,这条路须要四天才到达下雷州。但安平州西边到达下雷州境內,与 ![]() ![]() ![]() 二十二⽇早餐后,差夫到了便动⾝。仍从州城前向西越过五拱桥,就转弯顺江向东行。五里,山间峡⾕越来越束拢,江流也逐渐变小,有石坝拦⽔,⽔声如雷。大体在山峡东面尽头之处,有山峰当中屹立,南北两面都有大溪流到中立之峰西面会合,那⽔流才开始大起来成为江流。又向东五里,直达东峰的北面,而北面相夹的山才到了尽头。于是沿北面峡⾕中靠东一侧的山崖走,渡过一条小溪,溯中峰北边的大溪行,向北行走在两山相夹的峡⾕中。二里,再向东转越过小溪走向东面的峡⾕,溯北边大溪靠北的山崖走,渐渐登山上爬。一里,这才离开溪流,向北登岭坳。此岭十分陡峻,石骨嶙峋,锋利的割着脚趾,光滑的脚下打滑。共往北行二里,这才翻越到岭头,这里名叫鼎促,是养利州、恩城州的分界。向北下岭二里,路更陡峻得厉害,而危崖蔽⽇,山风夹着雨露不止,石滑泥泞,更比上山险峻。下山后,有一圆形山⾕,四周的山密密层层环护着,中间有平整的田地,唯在东面略略豁开一个口。向着豁口行,我以为⽔流从这里流出去;一里路,涉过溪⽔往北走,就见那溪⽔是自东而西流去的,不知西面山峰 ![]() ![]() ![]() ![]() 二十三⽇吃饭后等差夫,上午才到。立即横向跋涉过一个山坞,向北三里,顺着土山上登。往西北行一里,登越到土山头上。山顶的山坳中两旁都开垦为田地,这里名叫鳖盘岭。平缓行走在山头上,又向西北走半里,这才下土山往东走去。土山北面的山坞中都是立独的石峰,向北下走很平坦,约一里左右走到山坞底。于是向东北绕着石峰东麓往北走,二里,又有一座土冈横在前方,西面抵达远山的缺口处,东边则与南面的土山相连。上登土冈不怎么⾼,越到土冈北面,马上有⽔流飘洒着流泻在道路间,林木成丛藤葛纠 ![]() ![]() ![]() ![]() ![]() ![]() ![]() ![]() ![]() 龙英在府城北面一百八十里。〔太平府至太平站有七十里,太平站到耸炯七十里,耸蛔到州城四十里。〕它西面是下雷州,东面是茗盈州、全茗州,〔两州相距只有一里。〕北面是都康州、向武州,南面是恩城州、养利州,它的辖境很大。三年前被⾼平的莫夷攻占,民人流离失散,仅存留下空 ![]() ![]() ![]() 莫夷攻占龙英州,在三年前;〔即甲戌年。〕他们攻破归顺州,却是数年前的事了。今天又因归顺州与田州争夺镇安府,莫夷再次为袒护归顺而来,几天前自下雷州向北进⼊镇安府,在镇安境內结下巢⽳。我到龙英时,道路上正混 ![]() 当初,莫夷被黎夷 ![]() ![]() 镇安府与归顺州,是近亲族人,但世代为仇。镇安府前次既已纠集莫夷攻占归顺,掳掠了州官而去,到被归顺当权者察觉了他的奷计时,又赎回归顺州的弟弟来塞责,可说是计谋得逞了。没有多久,⾝死之后没有后代,应该是归顺州为继承人,但田州因为是同姓前来争夺继承权。归顺州估计力量赶不上田州,故而又向莫夷乞援。莫夷一向盘踞着归顺州的土地没有吐出来,今天将以此作为功劳,便驱使着大军象队〔有一万多人,大象只有三只。〕进⼊镇安府扎营。这是归顺州把自己的土地献给莫夷,而以求取得镇安府来补偿了。莫夷经过下雷州在本月月中,〔听说是十八⽇这天路过胡润寨。〕今天这个事件没有平定,不知当权者作出什么样的处置了。 莫夷唯有鸟铣十分利害,每人有一支,开 ![]() ![]() 二十四⽇在龙英州等候派夫。 约束夷族有一定的法度,土司的世系断绝了,都有相应的法令。如今龙英州、镇安府正该乘此机会,像从前太平府建府时的旧例一样,整理划分他们的辖地。可当事的人惧怕引发边境事端,姑且认为沿袭旧例是有利的,只说:“这是土司互相争斗,与国中无关。”不明⽩莫夷协助归顺州夺得镇安府后,马上会就近夺取归顺州的土地。这样莫夷与归顺州都有所得,可朝廷的边疆却在暗中失去了。他们丧失了镇安府却不去收取回来,还说仍然归属于土司,他们丢失了归顺州贿赂莫夷的领土,被南边夷族损害了却不能察觉。这是边疆地区的一大祸害,可上面的人从哪里知道这些呢!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