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十四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1386 |
上一章 粤西游日记三十四 下一章 ( → ) | |
十四⽇晨起,![]() 〔遥见当峰半,一门西向⾼悬,则西洞后穿别窍。〕由南麓上跻,有两门并列,暗洞在东,明岩在西,二门俱南向。先⼊明岩,中⾼敞平豁,后一石蕊中悬。穿蕊而⼊,〔下坠小⽳,上则垂啂窈窕,围成龛,极玲珑纤幻。龛中圆且峻,贮⽔一池,沉映崖壁,光影上照,绀gàn黑红⾊碧夺目。〕转门而西,又开一门,西向,亦明豁⾼慡,下临绝壁,〔即前从坞中遥见⾼悬者。〕其內与南门转接处,石柱或耸而为台,或垂而成龛,攒合透映,真神仙窟宅,雕镂所不能就者也。仍出南门,从其东北向,伛偻⼊暗洞。 〔门外隘中洼,〕少下,洞遂穹然,篝火北⼊数丈,则⽟啂倒垂骈耸,夭矫缤纷,〔底甚平。〕由其腋透隙而⼊,〔岐而西,峡东隙皆不数丈尽,惟直北逾啂隙进,內复宽。〕少东转,垂柱益多。 平底中有堆石一方,土人号为“棺材石”以形似也。更⼊,〔从石东北转,石坡⾼下,啂笋参差立。披窍北⼊,复辟一最巨室,啂柱回环,阖辟莫测。〕从此西北穿隘而下,其⼊甚遥,闻深处有溪成潭,下跨石为梁,上则空〔明〕透影。时误从东转,竟从别窦仍下堆石傍。 ![]() 出洞,仍下山西北行,一里半抵独山。从其北而西,又一里半,饭于后营。杨君统营兵骑而送余,遂下山北行。东西两山,一石一土,相持南下,有小⽔南流于其中,经后营而南,金 ![]() 从此北望,直北甚遥;南望则金 ![]() 北行八里,有土脊自西而东,横属于两界之中,则南北分⽔之脊也,南⼊于杨渡,而北遂⼊罗木渡焉。逾脊北二里,为那力村,又三里为玄岸村。 二村俱在东石峰之下,昔皆民居,今为八寨贼所踞矣。又北三里,⽔从直北去,路西穿土山之腋。一里西下,则土山复东西夹而成坞。又北十里,是为蓝涧,俱贼村矣。贼首蓝海嘲者,家西山下。有涧从其前北流,溯之行,北一里半,有石山突于坞东,由其西麓逾小坡,即为周安界矣。又二里,一村在东山麓,曰朝蓝。前涧中有潭,深汇澄澈,自是而北,遂成拖碧漾翠之流,所云“蓝涧”者,岂以此耶?蓝涧本三里之顺业里属。今南抵那力过脊之地,俱为八寨余孽所踞,而蓝海嘲则其魁也。 由蓝涧而北抵罗木渡,南抵左营,中开天成直夹,皆土山也。其两石山:西为寨垒、都者、剥丁,东为罗洪、那良。东西皆贼薮。朝蓝昔本周安属,今北抵周安亦俱为诸蘁wù逆贼,造反者所踞,并周安亦岌岌矣。 由朝蓝随涧东岸又北五里,转而东逾土山,北下一里,复行坞中。 三里,出坞。又西行一里,始见前溪从土山西畔北注,与石山西峡之涧合而东来,遂有汤汤之势。涉溪北上,溪亦折而北,不半里,是为周安镇。数家之聚,颓垣败址,在溪西岸,而溪东膏腴俱为贼踞,不可为镇矣。所云镇者,是为周安,其西南为古鹏今作古蓬,其北曰苏吉今作思吉,总名三镇。盖界于八寨之中者也。今周安仅存,古鹏全废,惟苏吉犹故,昔有土镇官吴姓者,以青衫平民所⾐服装居宾州,未袭其职。其子甫袭而死。 后委哨官及古零司九司之一。 兼摄之,而古零鞭长不及。 前年,八寨贼由此劫上林库银,为上林县官所申,当道复觅吴氏之遗孤仍袭。其孤名承祚,才十二岁,⽗即前甫袭而死者。其外祖伍姓者号娱心,乃宾州著姓,游大人以成名者。甫自宾州同承祚到镇,见周安凋敝,以承祚随师卒业于苏吉。而伍适返周安,见余至,辄割牲以饷。土司以宰猪一味献客为敬。盖杨君昔曾委署此镇,见其送余,非直重新客,犹恋旧主也。 是晚复同杨、伍二君北二里游罗隐岩。岩在镇之西北隅,乃石峰西断处。盖大溪南经周安之前而北至此,有土垣一周,为旧宾州南丹卫遗址,乃万历八年征八寨而镇此者。后卫移三里,州移故处,而此地遂为丘墟,今且为贼薮,可恨也。按《一统志》,罗洪洞在上林县东北四十五里,为韦旻mín隐居之地,则罗洪昔亦上林属,而后沦于贼者也。由土垣北直去为苏吉、罗木渡大道,由土垣西向⼊石峰隘,有数家倚隘侧,为罗寨村。村前石峰特起,岩⽳颇多,但浅而不深。其西麓为罗隐岩,岩横裂如榻。昔有儒生过此,无托宿处,寄栖此中,题诗崖上,后人遂指为罗隐。其题句鄙俚,而诸绕戎巡逻的军官过之,多有继题其下者,岂以其为崔浩耶?是晚还宿周安,作谢陆君书畀杨。 十五⽇早雨霏霏,既饭少霁,遂别杨君,伍君骑而送余,俱随大溪西岸北行。 〔石峰西突路左,峰四面多开⽳窍,中空,第⾼莫能上。北又有荔枝岩,深黑,须炬⼊,闻中有荔枝盆。〕于是东西两界俱石峰,无复土山中间矣。 〔先北涉一小⽔,又北涉一涧,⽔皆东向⼊大溪。共四里,小峰当坞立,嵌空多⽳,乃下流镇山,亦如三里之独山,但南北易位耳。〕北六里,山峡中拓,聚落倚西峰下,是为苏吉镇。伍君留余⼊头目栏,令承祚及其师出见, ![]() 江阔与太平之左江、隆安之右江相似,而两岸甚峻,江嵌深崖间,渊碧深沉,盖当⽔涸时无复浊流渰漫上⾊也。 其江自曲靖东山发源,径沾益而北,普安而南,所谓北盘江是也。土人云自利州、那地至此,第不知南盘之在阿 ![]() 堡兵五十余家,其头目为王姓,泣而诉予,为土贼⻩天台、王平原所侵,近伤其人,掳其赀,求余⼊府乞示。余以其送人少,不之许。其地已属忻城,而是堡则隶于庆远,以忻城土司也。 宾庆之分南北,以江为界。 堡北,东西两界石山复遥列,而土山则盘错于中。北复有小江,北自山寨而来,山寨者,即永定土司也。循东山而南⼊都泥。路循西畔石山北上二十里,有村倚西山之麓,曰龙头村。村后石山之西,皆瑶人地。盖自都泥江北,罗木堡西已然矣。龙头村之东有⽔,一自北来者,永定之⽔也;一自东来者,忻城之⽔也。二⽔合于村前,即南流而合罗木下流者也。又北二里为古勒村,村在平坞中。村北三里,复 ![]() 截流渡小⽔北,又东上土坡,是为⾼ ![]() 是站在小江之西,渡江东逾峰隘而⼊,共十五(里)而抵忻城;溯小江北五十里抵永定,又六十里而至庆远,亦征八寨时所置。站乃忻城头目所管者。其地石峰之后即为瑶窟。其西有彝江、想即罗木渡之上流。其內有路,自东兰、那地走南宁者从之。东石峰之后即忻城。其东界接柳州。 其站始用竹肩舆(即“滑竿”),盖土俗然也。 自三里马至周安,周安马至⾼ ![]() ![]() 此地无虞,可行矣。 是⽇共行五十余里,以渡罗木难也。 十六⽇晨起, ![]() 夫自龙头村来,始缚竹为舆,既而北行。 十里,东西两界石山中土山渐无,有石山突路左,小江由其东,路出其西。又北十里,西界石山突而东出,是为横山,乃忻城、永定分界处也。缘山嘴盘崖北转,巉石嵚崎,中独淋漓滑淖,间有行潦停隙中,崖路颇⾼而独若此者,以上有重崖⾼峙,故⽔沥其下耳。然磊石与密树蒙蔽,上下俱莫可窥眺。 间从隙间俯见路石之下,石裂成潭,碧波渊澄,涵影深閟,又或仰见上有削云排空之嶂,透丛而出,或现或隐,倏⾼倏下,令人恍惚。 既北,两界石山犹拓而北。 又八里,有石峰一枝中悬,坞分而为二,其一通西北,其一通东北。余循西北坞溯流⼊,又五里,复有峰中突,小江缘其东出,路逾其西⼊。又二里,有数十家倚中峰之北,是为头奎村今作头盔以中突峰形若兜胄dōuzhòu古代士兵的头盔也。饭于头目何姓者家。自横山之北,皆为山寨今作三寨地。弘治间,都御史邓迁瓒奏置永定长官司,长官韦姓,隶府。其西又有永顺司,土官名邓宗胜。 嘉靖间调二土司兵至吾乡剿倭者,所云狼兵是也。 既饭,⽇⾊忽霁。 北向坞中行,始循东界石山矣。五里,抵永定司,即所谓山寨也。土官所居村在西界石山下, ![]() ![]() 〔⽔由地行,此其中坠去,一如太平府所见。〕北行五里,始下土山坞中。其⽔东北去,路复北透石峰之隘,此处又石峰一支自西而东。一里出隘,又一里,于东峰之麓得一村,曰草塘,乃冯挥使之家丁也。头目曰东光,言其主在青塘今作清塘,今且往南乡。余以陆君书令其速传去。 冯名润,二年前往泗城(今凌云县),而泗城土官岑云汉加衔副总兵, ![]() 此地明官至土俱以宾主论,冯不从。 岑拘其从者送狱中,冯亦淹留不听行,复不给粮,从者半毙。陆君以出巡至,始带出之。陆君之第三郞并两仆亦死其中。故陆君不听余从泗城行,而送余由此,托冯与南丹导余焉。是晚宿东光栏上。 十七⽇天甚晴霁。从草塘北行,其地东西两界复土出排闼。 先从东麓横过西麓,坞中有⽔成塘,而断续不成溪,亦犹山寨之北也。塘之北始成溪北流,路从其西。从西峰北行五里,有山中坞突,⽔由其东,路由其西。⼊峡二里,东逾一隘又一里,复北行七里,又一小⽔横亘两山北口,若门阈然。由其西隘出,于是东西两界山俱北尽,其外扩然,又成东西大坞矣。西界北尽处,有石突起峰头,北龛独有红⾊一方內嵌,岂所谓“⾚心北向”者耶?又北竟土坂五里,乃下坠土夹中,一里抵夹底。又从夹中行一里,得五蛩桥,有⽔自西而东出桥下,其势颇大,乃土山中之巨流也。逾桥北又三里,复有石山一支自西而东,穿隘北出,其东即为南山寺,龙隐洞在焉。有⽔自其东⾕来,即五蛩桥东流之⽔,至⻩冈而分为二流,一东径油罗村⼊龙江下流,一西北经龙隐之前,而北过庆远东门⼊龙江。出隘北又皆土山矣。又五里,抵庆远〔府之〕南门今宜山县。于是开东西大夹,其南界为龙隐、九龙诸山,北界即龙江北会仙、青鸟诸山,而江流直 ![]() 其城东西长而南北狭。 从城南西抵西城外,税驾于香山寺。⽇才午,候饭,乃⼊城,复出南门,抵南山,游龙隐。先是,余过后营,将抵蓝涧,回顾后有五人者追而至。问之,乃 ![]() ![]() 译文 十四⽇早晨起 ![]() ![]() ![]() ![]() ![]() ![]() ![]() ![]() 出洞来,仍下山往西北行,一里半抵达独山。从山北往西,又走一里半,到后营吃饭。杨君率领营兵骑马送我,于是下山往北行。东西两面的山,一面是石山一面是土山,相对向南下延,有小溪向南流在其中,经后营往南流,到金 ![]() ![]() ![]() ![]() ![]() ![]() ![]() ![]() ![]() ![]() ![]() ![]() ![]() ![]() ![]() ![]() ![]() 十六⽇早晨起 ![]() ![]() ![]() ![]() ![]() ![]() 十七⽇天十分晴朗。从草塘往北行,此地东西两列又有土山似门扉样排列。先从东麓横过到西麓,坞中有⽔积成塘,但断断续续不成溪流,也像山寨的北面一样。⽔塘的北面开始形成溪流往北流去,路从它西边走。从西峰下往北行五里,有座山突立在山坞央中,⽔由它东面流,路由它西面走。⼊峡后走二里,向东越过一个隘口又走一里,再往北行七里,又有一条小溪横亘在两座山北面的山口前,好像门槛一样。由它西边的隘口出去,在这里东西两列山都到了北面的尽头,这以外十分宽广,又成了东西向的大山坞。西面一列山在北面的尽头处,有岩石突起在峰头,北面的石完中单独有一块红⾊嵌⼊里面,莫非是所谓的“⾚心向北”的地方吗?又向北五里走完土坡,于是下坠到土山峡⾕中,一里到达峡⾕底。又从峡⾕中行一里,走到五拱桥,有⽔流自西往东流出桥下,⽔势相当大,是土山中的巨流。越过桥往北又走三里,又有一支石山自西延向东,穿过隘口向北出来,它东面就是南山寺,龙隐洞在这里。有⽔流从它东边的山⾕中流来,就是五拱桥下往东流的⽔,到⻩冈便分为两条支流,一条往东经油罗村流⼊龙江的下游,一条向西北流经龙隐洞之前,而后向北经过庆远府东门流⼊龙江。出到隘口北边又都是土山了。又走五里,抵达庆远府的南门。在这里拓开为东西相夹的大峡⾕,它南面一列是龙隐洞、九龙洞诸山,北面一列就是龙江北面的会仙山、青鸟山诸山,而江流直 ![]() ![]()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