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一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0133 |
上一章 滇游日记一 下一章 ( → ) | |
戊寅(公元1638年)八月初七⽇余作书投署府何别驾,求《广西府志》。是⽇其诞辰,不出堂,书不得达。⼊堂阅其四境图,见盘江自其南界西半⼊境,东北从东界之北而去,不标地名,无从知其何界也。 初八⽇何收书 ![]() 初九⽇余令顾仆辞何,不见;促其《志》,彼言即送至,而终不来。是⽇,复大雨不止。 初十⽇何言觅《志》无印就者,己复命杀青矣。是⽇午霁,始见⻩菊大开。菊惟⻩⾊,不大。又有西番菊。 广西府西界大山,⾼列如屏,直亘南去,曰草子山。西界即大⿇子岭,从大⻳来者。东界峻 ![]() 通海从⽳涌出,此海亦从⽳涌出。 然此海南山复横截,仍⼊太守塘山⽳中,尤为异也。广福僧言,此⽔⼊⽳即从竹园村北龙潭出,未知果否? 恐龙潭自是锡冈业坞⽔,此未必合出也。 矣邦池俗名海子,又曰龙甸。 此泸江非广中泸江也。 泸江在南,而此⽔亦窃其名,不知何故。矣邦池之南,复有远山东西横属,则此中亦一南北中洼之坑,而⽔则去来皆透于⽳矣。此郡山之最远者也。 发果山圆若贯珠,横列郡后。东下一支曰奇鹤峰,则学宮所托,西下一支曰铁龙峰,则万寿寺所倚;而郡城当其中环处。城之东北,亦有一小石峰在其中,曰秀山,上多突石,前可瞰湖,后可揽翠。城南濒湖,复突三峰:东即广福,曰灵⻳山;中峰最小,曰文笔峰,建塔于上;而西峰横若翠焉。 即名翠屏。 此郡山之近者也。 秀山前有伏波将军庙,后殿为伏波像,前殿为郡守张继孟祠。 张,扶风人,以甲科守此。壬申为普酋困,城岌岌矣。张奋不顾⾝,固保城隍,普莫能破,城得仅存。先是张梦马伏波示以方略,后遂退贼。 二月终,亲莅息宰河招抚焉。 州人服其胆略,贼称为“舍命王”云。 新寺即万寿寺当发果西垂之南,其后山石嶙峋,为滇中所无。其寺南向,后倚峭峰,前临遥海,亦此中胜处。前有⽟皇阁,东为城隍庙,但在城外。 泸源洞在城西北四里。新寺后山西尽,环坞而北,其中 ![]() 上洞东南向,前有亭;下洞南向,在上洞西五十步,皆在前山之南崖。后洞在后山之北冈,其上如眢yuān⼲枯井。从井北坠⽳而下二十步,底界而成脊,一⽳东北下而小,一⽳东南下而廓。此三洞之分向也。其中所⼊皆甚深,秉炬穿隘,屡起屡伏,啂柱纷错,不可穷诘焉。 十一⽇大霁。 上午出西门,过城隍庙、⽟皇阁前。 西一里,转新寺西峰之嘴而北。 又北一里,见西壑涨⽔盈盈,而上洞在其西北矣。由岐路一里抵山下,历级游上洞。望洞西有寺,殿两重,⼊憩而瀹⽔为餐。余因由寺西观⽔洞。还寺中索炬,始知为洞有三,洞皆须火深⼊。 下午,強索得炬,而火为顾仆所灭,遍觅不可得。遥望一村,在隔⽔之南,涨莫能达,遂不得为深⼊计。聊一趋后洞之內,披其外扃jiōng门,还⼊下洞之底,探其中门而已。仍从旧路归,北⼊新寺,抵暮而返。 十二⽇早促何君《志》,犹曰即送至;坐寓待之,拟一至即行;已而竟⽇复不可得。 晚谓顾仆曰:“《志》现装钉,俟钉成帙,即来候也。” 余初以为广西郡人必悉盘江所出,遍征之,终无谙者。 其不知者,反谓西转弥勒,既属颠倒。其知者,第谓东北注罗平,经⻩草坝下,即莫解所从矣。间有谓东南下广南,出田州,亦似揣摩之言,靡有确据也。此地至⻩草坝,又东北四五⽇程。余 ![]() 广西府鹦鹉最多,皆三乡县所出,然止翠⽑丹喙huì嘴,无五⾊之异。 三乡县,乃甲寅萧守所城。 维摩州,州有流官,只居郡城,不往州治。二处皆藉何天衢守之,以与普拒。 广福寺在郡城东二里,吉双乡在矣邦池之东南,与之对。 而弥勒州在郡西九十里。 《一统志》乃注寺在弥勒东九十里,乡为弥勒属,何耶? 岂当时郡无附郭,三州各抵其前为界,故以属之弥勒耶?然今大⿇子哨西,何以又有分界之址也? 十三⽇中夜闻雷声,达旦而雨。初余 ![]() 自省至临安,皆南行。自临安抵石屏州,皆西北。自临安抵阿 ![]() ![]() 十四⽇再令顾仆往促《志》,余束装寓中以待。乍雨乍霁。上午得回音,仍 ![]() 《志》又称为天马峰,以其形似也。既下,还寺中,见右庑之北有停枢焉,询之,乃吾乡徽郡游公柩也。游讳大勋,任广西三府。征普时,游率兵屯郡南海梢,以防寇之冲突。四年四月,普兵忽乘之,游竟没于阵。今其子现居其地,不得归,故停柩寺中。余为慨然。是晚,遇李如⽟、杨善居诸君作醮jiào道场寺中,屡承斋饷。僧千松亦少解人意。是晚月颇朗。 十五⽇余⼊城探游君之子,令顾仆往促何君。 上午,出西门,游城隍庙。既返寺,寺中男妇进香者接踵。有吴锡尔者,亦以进香至,同杨善居索余文,各携之去,约抵暮驰还。抵午,顾仆回言:“何君以吏钉《志》久迟,扑数板,限下午即备,料不过期矣。”下午,何命堂书送《志》及程仪至,余作书谢之。 是晚为中秋,而晚云密布,既暮而大风怒吼。 僧设茶于正殿,遂餔餟búchùo吃喝而卧十六⽇雨意霏霏,不能阻余行⾊。而吴、杨文未至,令顾仆往索之。既饭,杨君携酒一樽,侑yoù佐吃以油饼熏凫,乃酌酒而携凫饼以行。从⽟皇阁后循铁龙东麓而北,一里,登北山而上。一里逾其坳,即发果山之脊也,《志》又谓之九华山。盖东峰之南下者为奇鹤,为学宮所倚;西峰之南下者为铁龙,为万寿寺之脉;中环而南突于城中者,为钟秀山;其实一山也。 从岭上平行,又北三里,始见泸源洞在西,而山脊则自东界大山横度而西,属于西界,为郡城后倚。然泸源之⽔,穿其西⽳而出,亦不得为过脉也。从岭北行,又五里而稍下,有哨在坞之南冈,曰平沙哨,郡城北之锁钥也。其东即紫微之后脉,犹屏列未尽;其西则连峰蜿蜒,北自师宗南下为阿卢山;界坞中之⽔,而中透泸源者也。由哨前北行坞中,六里,有溪自北而南,小石梁跨之,是为矣各桥。溪⽔发源于东西界分支处,由梁下西注南转,坞穷而南⼊⽳,出于泸源之上流也。 又北六里,有村在西山之半,溪峡自东北来,路由西北上山。一里,蹑岭而上,二里,遂逾西界之脊,于是瞰西坞行。坞中⽔浸成壑,有村在其下;其西复有连山自北而南,与此界又相持成峡焉。 从岭上又北四里,乃西北下西峡中,一里抵麓。复循东麓北行十五里,复有连冈属两界之间,有数家倚其上,是为中火铺,有公馆焉,按《志》,师宗南四十里有额勒哨,当即此矣。饭,仍北行峡中。其內石峰四五,离立峥峥。峡西似有溪北下,路从峡东行,两界山复相持而北。坞中皆荒茅沮洳jùrù沼沼,直抵师宗,寂无片椽矣。 闻昔亦有村落,自普与诸彝出没莫噤,民皆避去,遂成荒径。广西李翁为余言:“师宗南四十里,寂无一人,皆因普 ![]() ⻳山督府今亦有普兵出没。路南之道亦梗不通。 一城之外,皆危境云。“⻳山为秦土官寨。 其山最⾼,为弥勒东西山分脉处。 其西即北属陆凉,西属路南,为两州间道。向设督捕城,中渐废弛。秦土官为吊土官所杀,昂复为普所掳。今普兵不时出没其地,人不敢行,往路南澂chéng江者,反南迂弥勒,从北而向⾰泥关焉。益自广西郡城外,皆普氏所慑服。即城北诸村,小民稍温 ![]() 其处路甚泞,蹊⽔ ![]() 老人初言不能抵城,随路有村可止。余不信。至是不得村,并不得师宗,余还叩之。 老人曰:“余昔过此,已经十四年。 前此随处有村,不意竞沧桑莫辩!“久之,渐闻⽝吠声隐隐,真如空⾕之音,知去人境不远。过尖山,共五里,下涉一小溪,登坡,遂得师宗城焉。抵东门,门已闭,而外无人家。 循城东北隅,有草茅数家,俱已 ![]() 老人仍同童子去。余止而谋宿,莫启户者。心惶惶念顾仆负囊,山荒路寂,泥泞天黑,不知何以行? 且不知从何行? 久之,见暗中一影,亟呼而得之,而后喜可知也! 既而见前一家有火,趋叩其门。始固辞,余候久之,乃启户人。瀹汤煮杨君所贻粉糕啖之,甘如饴也。濯尼藉草而卧,中夜复闻雨声。主人为余言:“今早有人自府来,言平沙有沙人截道。君何以行?”余曰:“无之。”曰:“可征君之福也。土人与之相识,犹被索肥始放,君之不遇,岂偶然哉! 即此地外五里尖山之下,时有贼出没。土人未晚即不敢行,何幸而昏夜过之!“师宗在两山峡间,东北与西南俱有山环夹。其坞纵横而开洋,不整亦不大。⽔从东南环其北而西去,亦不大也。城虽砖甃而甚卑。城外民居寥寥,皆草庐而不见一瓦。其地哨守之兵,亦俱何天衢所辖。 城西有通玄洞,去城二里,又有透石灵泉,俱不及游。 译文 戊寅年(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初七⽇我写了信送给广西府代理知府何别驾,向他求要《广酋府志》。这一天是他的生⽇,他不上大堂办公,信没有送到。我进府署大堂上观览广西府全境图,看到盘江从广西府南部边界的西部流⼊境內,往东北从东部边界的北面流出去,地图上没有标出地名,无法知道盘江流经哪些地界。 初八⽇何别驾收到我的信后想和我见面,因为下雨没能前往。初九⽇我让顾仆去向何别驾告辞,何别驾没有接见顾仆;顾仆催促要《广西府志》,他传话说立即送来,但始终没送来。这一天,又是大雨不停。 初十⽇何别驾说找不到印好的《广西府志》,他已经命令重新印刷了。这一天中午天晴后,才看见⻩菊盛开。〔花菊只有⻩⾊一种,花朵不大。另外还有西番菊。〕 广西府西部的大山,⾼⾼耸列、如同屏障,直往南延伸下去,名叫草子山。西部是大⿇子岭,是从大⻳山延伸过来的山脉。东部陡峭狭窄,而西部层山重叠,北面有一座石山,森严可畏地罗列在中间,连接东西两部,这是发果山。发果山东面的支脉往南延伸,结聚为广西府治所在的小山;其西面和西部山横连的支脉中,有股⽔从洞⽳涌出,⽔很大,这股⽔就是沪江的源头,流经西门大桥后成为矣邦池的⽔源。〔通海湖的⽔从洞⽳中涌出,矣邦池的⽔也是从洞⽳中涌出。然而矣邦池南面还有大山横断⽔流,池⽔就从太守塘流⼊山洞中,尤其显得奇特。广福寺的僧人说,矣邦池⽔流⼊山洞后是从竹园村北边的龙潭里流出去,不知道是否当真如此?恐怕龙潭⽔是来自锡冈北部的山坞,矣邦池⽔未必能够和龙潭⽔汇合后流出去。矣邦池俗名海子,又叫龙甸。这条沪江不是广中的沪江。沪江在南方,但这股⽔却也要剿窃它的名字,不知是什么原因。〕矣邦池的南面,远远的又有山脉横贯东西,这样看来,矣邦池也是一个南北走向的中洼之坑,而池⽔则是进出都从山洞中穿过。这是广西府境最边远的山脉。 发果山圆得像连贯的珠子,横着排列在广西府城背后。其往东边延伸的一支叫奇鹤峰,是学宮背靠的山峰;往西边延伸的一支叫铁龙峰,是万寿寺背靠的山峰;而广西府城正位于这两座山峰中的回环处。府城的东北边,还有一座立在其间的小石峰,名叫秀山,秀山上有很多突起的石头,往前可以俯瞰湖⽔,向后可以 ![]() 沪源洞在府城西北四里。新寺后山往西的尽头,环形山坞的北面,其中众多的山峰杂 ![]() ![]() 十一⽇天气十分晴朗。上午从西门出城,经过城陛庙、⽟皇阁前。往西走一里,绕着新寺西边的峰嘴往北走。又往北走一里,看见西边壑沟中⽔涨得満満的,而上洞就在壑沟的西北边了。顺着岔路走一里来到山下,踏着一级级石阶游览上洞。远远看到上洞西边有座寺庙,有两重大殿,进寺庙休息并烧⽔吃饭。我于是顺着寺庙往西观览⽔洞。返回寺中寻找火把,才知道⽔洞有三个,每个洞都必须点着火把才能深⼊。下午,勉強找到火把,但火被顾仆弄熄了,到处找火源而找不到。看到远处有一个村庄,隔在壑沟南岸,因⽔涨而无法去至。,于是想不出深⼊洞里的办法了,姑且去到后洞里,观览外层,再进⼊下洞底,探到它的中门。仍然从原路回去,往北进⼊新寺,傍晚才回到城中。 十二⽇一早就去催促何别驾的《广西府志》,还是说立即就送来,我坐在寓所中等待,准备书一送到就出发;过后又是一整天都没有等到。晚上何别架对顾仆说:“《广西府志》正在装钉,等装钉成册,立即前来问候。” 我当初认为广西府的人一定都知道盘江源头的出处,问遍当地人,始终没有 ![]() 广西府鹦鹉最多,都出自三乡县,然而只是翠⽑红嘴一个品种,没有其它颜⾊。 三乡县城是甲寅年广西府萧知府修建的。 维摩州设有流官,但流官只住在广西府城,不到州治居住。三乡县、维摩州都靠何天衙守卫,以便抵御普名胜。广福寺位于府城东边二里的地方,吉双乡位于矣邦池的东南,和广福寺相对。而弥勒州在广西府西边九十里。《一统志》却注释广福寺在弥勒州东边几十里,吉双乡隶属于弥勒州。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难道当时广西府没有附郭县,三州分别抵到府治跟前分界,所以把吉双乡隶属于弥勒州?但是今天大⿇子哨西边,为什么又有分界的遗址呢? 十三⽇半夜听到雷声,到天亮时下起雨来。当初我多次想出发,却⽇复一⽇地等在这里,像等⻩河⽔清一样遥遥无期!从省城昆明到临安府,都是往南走。从临安府到石屏州,都是往西北走。从临安府到阿 ![]() ![]() 十四⽇再次让顾仆去催《广西府志》,我整理好行装在寓所中等待。天气忽雨忽晴。上午得到回话,说仍要留在这里等到明天早晨。我于是带上行李从西门出城,去⽟皇阁。⽟皇阁很宏伟、壮丽,正殿有铜像,而两边厢房立有众神仙的塑像,塑得极有生气。正殿四周的壁画也都画得精美。随后到万寿寺,把行李放在寺的右厢房。饭后攀登寺左边的铁龙锋山梁,山上石头层层叠叠、棱角分明,完全好似龙鳞象角一样。(《广西府志》又称铁龙峰为天马峰,因为山的形状像天马。〕下山后返回万寿寺,看到右厢房北头停放着棺材,询间后才知道是我的家乡的徽州人游公的灵枢。游公的名字叫游大勋,出任广西府三府。征讨普名胜时,游公率领军队驻守在府城南的矣邦池尾,以防备敌寇的冲锋、攻打。崇祯四年(1631)四月,普名胜的军队突然乘机进攻官军,游公最后战死在阵地上。如今他的儿子住在这里,不能回故乡,所以将灵枢停放在寺中。我为游公叹息。这一天晚上,遇上李如⽟、杨善居等人到寺里作道场,我多次承蒙他们招待斋饭。僧人千松也很善解人意。晚上月亮很明。 十五⽇我进城探望游大勋的儿子,让顾仆去催何别驾送书。上午,从西门出城,游览城陛庙。返回万寿寺后,看到来寺中进香的男男女女接连不断。有个叫吴锡尔的人,也因为进香来到万寿寺,他和杨善居一起求借我的文章,后各自带着文章离去,约定当天晚上赶来归还。到了中午,顾仆回来说:“何别驾因为属吏装钉《广西府志》时间长、速度慢,打了他好几板,限他今天下午就装钉完,想来不会超过这个期限了。”下午,何别驾命府中的书吏送来《广西府志》以及所赠送的礼物,我写信向他道谢。这天晚上是中秋节,但傍晚时层云密布,天黑以后就大风怒吼。僧人在正殿上摆设了茶点,于是吃喝之后就觉睡了。 十六⽇天可能继续下雨,却不能阻止我启程的心愿。但吴锡尔、杨善居借走的文章没有送还,我让顾仆前往索取。吃过饭后,扬善居带来一蹲酒以及下酒的油饼、烤野鸭,于是饮完酒,然后带着烤鸭、油饼就出发了。从⽟皇阁背后顺着铁龙峰东麓往北走,一里,攀登北面的山而上。一里越过山坳,就到了发果山脊,《广西府志》又称发果山为九华山。原来发果山东峰往南延伸为奇鹤峰,是学宮所背靠的山峰;西峰往南延伸为铁龙峰,是万寿寺所在的山峰;回环中往南突立在城中的,是钟秀山;基实都源于一座山。顺岭上平走,又往北三里,才看见沪源洞在西面,而发果山脊则从广西府东部大山往西横穿过去,和西部山相连,成为广西府城背靠的山脉,而沪源洞的⽔,从山脉西边的洞⽳穿出,其脊也没能成为过脉。顺着山岭往北走,又走了五里,然后逐渐下山,有哨所位于山坞南边的山冈上,这是平沙哨,是广西府城北面的军事要地。平沙哨东边是紫微山背后的山脉,仍然像屏障一样地耸列下去,没有尽头;西边则是连绵不断、蜿蜒曲折的山峰,从北边师宗州往南延伸为阿卢山,山阻挡了坞中⽔流,使⽔从沪源洞中穿过。顺着平沙哨前的山坞往北行,六里,有股溪⽔从北往南流,一座小石桥横跨在溪⽔上面,名叫矣各桥。溪⽔发源于东西部山脉分界的地方,从桥下流向西边后再转南流,流出山坞就往南注⼊山洞,出洞后就是沪源洞⽔流的上游。又往北走六里,有村庄在西边的山 ![]() ![]() ![]() ![]() ![]() ![]() ![]() 师宗州位于两山之间的峡⾕里,东北和西南都有山夹绕。州城所在的山坞纵横开阔,不整齐,也不大。河⽔从东南边绕到州城北边,然后往西边流去,也不大。城墙虽然是砖墙却很低。城外民房稀少,全是草房而看不见一片瓦。这一地区哨所的守军,也都属于何天衙管辖。 州城西边有通玄洞,距离城二里,还有透石灵泉,都来不及游览。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