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卷三及《新唐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 书号:10201 时间:2017/3/26 字数:18814 |
上一章 卷三 下一章 ( → ) | |
宗室 江夏王道宗广宁县公道兴 永安王孝基涵 淮 ![]() ![]() 太祖八子:长延伯,次真,次世祖皇帝,次璋,次绘,次祎,次蔚,次亮。 南 ![]() 谯王真,从太祖战殁,无嗣。 毕王璋,仕周为梁州刺史,与赵王祐谋杀隋文帝,不克,死。生二子:曰韶, 曰孝基。韶死隋世,武德时追封东平王,生子道宗。 江夏郡王道宗字承范。⾼祖即位,授左千牛备⾝、略 ![]() ![]() ![]() 出为灵州总管。时梁师都弟洛仁连突厥兵数万傅于垒,道宗闭城守,伺隙出战, 破之。⾼祖谓裴寂曰:“昔魏任城王彰有却敌功,道宗似之。”因封任城王。 始,突厥郁 ![]() ![]() ![]() 侯君集破⾼昌还,颇怨望。道宗尝从容奏言:“君集智小言大,且为戎首。” 帝问所以知必反者,对曰:“见其忌而矜功,聇为房、李下,官尚书,常郁郁不平。” 帝曰:“君集诚有功,材无不堪,朕宁惜爵位琊?弟未及耳。不宜轻亿度,使自猜 危。”既而君集反,帝笑曰:“如公素揣。” 帝将讨⾼丽,先遣营州都督张俭轻骑度辽规形势,俭畏,不敢深⼊。道宗请以 百骑往,帝许之,约其还,曰:“臣请二十⽇行,留十⽇览观山川,得还见天子。” 因秣马束兵,旁南山⼊贼地,相易险,度营阵便处。将还,会⾼丽兵断其路,更走 间道,谒帝如期。帝曰:“贲、育之勇何以过!”赐金五十斤,绢千匹。 乃诏与李勣为前锋,济辽,拔盖牟城。会贼救至,道宗与总管张君乂领骑裁四 千,虏十倍,皆 ![]() ![]() ⾼宗永徽初,房遗爱以反诛,长孙无忌、褚遂良与道宗有宿怨,诬与遗爱善, 流象州,道病薨,年五十四。无忌等得罪,诏复爵邑。道宗晚好学,接士大夫,不 倨于贵。国初宗室,唯道宗、孝恭为最贤。子景恒,封卢国公,相州刺史。 道宗弟道兴,武德初,爵广宁郡王,以属疏降封县公。贞观九年,为 ![]() ![]() 永安壮王孝基,武德初得王,历陕州总管、鸿胪卿,以罪夺官。 二年,刘武周寇太原,夏人吕崇茂以县应贼。诏孝基为行军总管攻之,工部尚 书独孤怀恩、內史侍郞唐俭、陕州总管于筠隶焉。筠请急攻城,绝外援,且当有变。 时怀恩挟异计,绐说孝基曰:“夏城坚,攻之引⽇,宋金刚在近,內拒外強,一败 涂地。不如顿兵待秦王破贼,则夏自孤,此谓不战而屈人也。”孝基谓然。会尉迟 敬德至,与崇茂夹〓官师,遂大败。孝基及筠等皆执于贼,谋亡归,为贼所害。⾼ 祖为发哀,优赐其家。晋 ![]() 无子,以兄子道立嗣,封⾼平王,后降封县公,终陈州刺史。曾孙涵。 涵,简素忠谨,为宗室俊。累授赞善大夫。郭子仪表为关內盐池判官。肃宗至 平凉,未知所从。朔方留后杜鸿渐等条士马仓廥,使涵奉笺驰谒肃宗。涵既见,敷 奏明辩,肃宗悦,除左司员外郞,再迁宗正少卿。 宝应初,河朔平,涵方⺟丧,夺哀持节宣慰,所至州县,非公事未尝言,蔬饭 ⽔饮,席地以瞑。使还,固请终制,代宗见其癯毁,许之。服除,擢给事中,迁兵 部侍郞。 硃希彩杀李怀仙,复宣慰河北,还为浙西观察使。居五岁,⼊朝,拜御史大夫、 京畿观察使。德宗嗣位,以涵和易无所绳举,除太子少傅、山陵副使。以⽗讳徙光 禄卿。未几,迁左散骑常侍,以尚书右仆 ![]() 子鰅,贞元初为饶州别驾。妾⾼以善歌⼊宮,鰅因御医许泳通书,坐诛。 雍王绘为隋夏州总管。子贽,追爵河南王,生道玄。 淮 ![]() ![]() 黑闼再 ![]() 无子,以弟道明嗣王,迁左骁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与武卫将军慕容宝节送 弘化公主于吐⾕浑,坐漏言主非帝女,夺王,终郓州刺史。六世孙汉。 汉字南纪,少事韩愈,通古学,属辞雄蔚,为人刚,略类愈。愈爱重,以子 ![]() 敬宗侈宮室,舶买献沈香亭材,帝受之,汉谏曰:“以沈香为亭,何异瑶台琼 室乎?”是时,王政谬僻,汉言切,多所救补。坐婞讦出佐兴元幕府。 文宗立,召为屯田员外郞、史馆修撰。论次《宪宗实录》,书宰相李吉甫事不 假借,子德裕恶之。会李宗闵当国,擢知制诰,稍进御史中丞,吏部侍郞。初,德 裕贬袁州,汉助为排挤,后德裕复辅政,汉坐宗闵 ![]() 始,汉为中丞,表孔温业为御史,及汉晚见召,温业已为中丞,每燕集,人以 为荣。 郇王祎,为隋上仪同三司。生子叔良、德良、幼良。 长平肃王叔良,武德初,例王,镇泾州,捍薛仁杲。仁杲內史令翟长孙以众降。 于是大饥,米斗千钱,叔良不恤士,损粮以渔利,下皆怨。仁杲知之, ![]() 久之,突厥⼊寇,诏叔良率五将军击之,中流矢,道薨。赠左翊卫大将军、灵 州总管。 子孝协嗣。 孝协,始王范 ![]() 弟孝斌为原州都督府长史。生子思训,为江都令。武后多杀宗室,思训弃官去。 中宗复位,以耆旧擢宗正卿,封陇西郡公,历益州都督府长史。开元初,进彭国公, 加户満四百,进右武卫大将军。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思训善画,世所谓 “李将军山⽔”者。弟思诲,为扬州参军事。子林甫,自有传。 新兴郡王德良,少以疾不任职。薨,赠凉州都督。 孙晋,先天中,为雍州长史,治有名,袭王。坐豫太平公主谋被诛,改氏“厉” 晋就刑,僚吏奔解,唯司功参军李捴从王如它⽇,晋死,哭其尸尽哀。姚元崇叹曰: “栾、向俦琊!”擢为尚书郞。 长乐郡王幼良,资暴急,⾼祖数晓勒,不悛。有盗其马者,辄杀之。帝怒曰: “盗信有罪,王而专杀可乎?”诏礼部尚书李纲召宗室即朝堂杖之百,乃释。出为 凉州都督,啸不逞为左右,市里苦之。 太宗立,或告王 ![]() ![]() ![]() 蔡烈王蔚为周朔州总管,生子安、哲。 西平怀王安,仕隋为右领军大将军,封赵公。武德时,例王。生子琛、孝恭、 瑊、〓。 襄武郡王琛字仲宝。木讷少文。隋义宁初,封襄武郡公,与太常卿郑元〓持女 伎聘突厥始毕可汗,约和亲。始毕礼之,赠遗蕃渥,遣骨吐禄特勒随琛⼊献,授刑 部侍郞。武德初,始王,历利、蒲、绛三州总管。宋金刚陷浍州,稽胡多叛,诏琛 镇隰州,政宽简,为夷夏爱便。薨,子俭袭王,例降为公。 河间元王孝恭,少沈敏,有识量。 ⾼祖已定京师,诏拜山南招尉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馀州。进击硃粲,破之, 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 寇,若获之则杀,后渠有降者乎?”悉纵之。繇是腾檄所至辄下。 明年,拜信州总管,承制得拜假。当是时,萧铣据江陵,孝恭数进策图铣,帝 嘉纳。进王赵郡,以信州为夔州。乃大治舟舰,肄⽔战。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 谋,遂图江陵,尽召巴蜀首领弟子收用之,外示引擢而內实质也。俄进荆湘道总管, 统⽔陆十二军发夷陵,破铣二镇,纵战舰放江中。诸将曰:“得舟当济吾用,弃之 反资贼,奈何?”孝恭曰:“铣之境,南际岭,左薄洞庭,地险士众,若城未拔而 援至,我且有內外忧,舟虽多,何所用之?今铣濒江镇戍,见舻舠蔽江下,必谓铣 已败,不即进兵,觇候往返,以引救期,则吾既拔江陵矣。”已而救兵到巴陵,见 船,疑不进。铣內外阻绝,遂降。帝悦,迁荆州大总管,诏图破铣状以进。 孝恭治荆,为置屯田,立铜冶,百姓利之。迁襄州道行台左仆 ![]() 未几,辅公祏反,寇寿 ![]() ![]() 孝恭再破巨贼,北自淮,东包江,度岭而南,尽统之。 ![]() ![]() 始,隋亡,盗贼遍天下,皆太宗⾝自讨定,谋臣骁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 惟孝恭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子崇义、晦。 崇义嗣王,降封谯国公,历蒲、同二州刺史、益州都督府长史,有威名。终宗 正卿。 晦,乾封中为营州都督,以治状闻,玺书劳赐。迁右金吾将军,检校雍州长史, 摧擿奷伏无留隐,吏下畏之。⾼宗将幸洛,诏晦居守,谓曰:“关中事一以属公, 然法令牵制,不可以成政,法令外苟可以利人者行之,毋须以闻。”故晦治有异绩。 武后时,迁秋官尚书。卒,赠幽州都督。初,晦第起观阁,下临肆区,其人候晦曰: “庶人不及以礼,然室家之私,不愿外窥,今将辞公。”晦惊,遽毁彻之。子荣, 奉吴王恪祀。 济北郡王瑊,武德中,为尚书左丞,例王。终始州刺史。 汉 ![]() 迁左武候将军,代孝恭为荆州都督,政务清静。岭外酋豪数相攻,瑰遣使谕威 德,皆如约,不敢 ![]() 济南郡王哲,为隋柱国、备⾝将军,追王。 子瑗。 庐江郡王瑗字德圭。武德时,例王,累迁山南东道行台右仆 ![]() 时隐太子有 ![]() ![]() ![]() ![]() 郑孝王亮,仕隋为海州刺史,追王。生子神通、神符。 淮安靖王神通,少轻侠。隋大业末在长安。会⾼祖兵兴,吏逮捕,亡命⼊南山, 与豪英史万宝、裴勣、柳崇礼等举兵应太原,约司竹贼帅何潘仁连和,进与平 ![]() 武德初,拜山东安抚大使,⻩门侍郞崔⼲副之,进击宇文化及于魏。化及败走 聊城,神通追北,贼粮尽愿降,神通不肯受,⼲请纳之,神通曰:“师久暴露,今 贼食尽,克不旦暮,正当破之,以⽟帛酬战力。若降,吾何所藉手?”⼲曰:“窦 建德危至,而化及未平,我转侧两贼间,势必危,王又贪其⽟帛,败不⽇。”神通 怒,囚⼲军中。 会士及自济北馈军,化及复振。神通进兵薄其垒,贝州刺史赵君德先登扳堞, 神通忌其功,止军不进。君德怒,诟而还,城复坚。神通遣兵走魏州取攻具,为莘 人所乘,引却。后二⽇,建德拔聊城,势遂张,山东州县靡然归之。神通麾下多亡, 乃退保黎 ![]() ![]() 神通十一子,得王者七人,道彦、孝詧、孝同、孝慈、孝友、孝节、孝义,后 皆降王。孝逸爵公。孝锐不得封,有子齐物显。 胶东郡王道彦,幼孝谨。初,神通避吏于鄠,被疾山⾕间,累旬食尽,道彦羸 服丐人间,或采野实以进;神通未食,不敢先,即有所分,辞以 ![]() 服除,复拜岷州都督。间遣⼊ ![]() ![]() 初,武德五年同封者,孝詧为⾼密王,孝同淄川王,孝慈广平王,孝友河间王, 孝节清河王,孝义胶西王。于是唐始兴,务广支蕃镇天下,故从昆弟子自胜⾐以上, 皆爵郡王。太宗即位,举属籍问大臣曰:“盖王宗子于天下,可乎?”封德彝曰: “汉所封,惟帝子若亲昆弟;其属远,非大功不王。如周郇滕、汉贾泽尚不得茆土, 所以别亲疏也。先朝一切封之,爵命崇而力役多,以天下为私奉,非所以示至公。” 帝曰:“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劳百姓以养己之亲。”于是疏属王者皆降为公, 唯尝有功者不降。故道彦等并降封公。 孝逸,少好学,颇属文。始封梁郡公。⾼宗时,四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后 擅国,⼊为左卫将军,亲遇之。 徐敬业称兵,以孝逸为左⽟钤卫大将军、扬州行军大总管,帅师南讨。至淮, 而敬业已攻润州,遣弟敬猷壁淮 ![]() ![]() ![]() ![]() 武承嗣等忌之,以谗下迁施州刺史。又使人腾恶语闻上,武后信之,以尝有功, 贷死,流儋州,薨。景云初,赠金州大都督。 孝同曾孙国贞。 国贞⽗广业,为剑州长史。国贞刚鲠,有吏才。乾元中,由长安令迁河南尹。 史思明寇东都,李光弼壁河 ![]() 上元初,拜剑南节度使,召为殿中监,以户部尚书持节朔方、镇西、北庭、兴 平、陈郑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治于绛。寻加晋、绛、慈、隰、沁 等州观察处置使。既至,粮乏,而所储陈腐,民贫不忍遽敛,上书以闻。而军中讠 雚谤,突将王振乘众怨绐曰:“具畚锸以待役事。”众皆怒,夜烧牙门。左右奔告, 请避之,国贞曰:“吾被命为将,其可弃城乎?”固请,乃逃狱中。振引众劫取之, 置食其前曰:“食是而役其力,可乎?”国贞曰:“与尔等方讨贼,何事役为?正 缘储食腐俭,已请诸朝,吾何所负?”众服其言,且引去。振曰:“都统不死,吾 曹殆矣!”遂害之,并杀其二子及三大将。 有诏以郭子仪代之。国贞清⽩善用法,世称办吏,然峻于 ![]() ![]() 子锜,自有传。 孝节曾孙暠,少孤,事⺟孝。始为枝江丞,荆州长史张柬之曰:“帝宗千里驹, 吾得其人!”累擢卫尉少卿。居⺟丧,柴瘠,讫除,家人未尝见言笑。与兄昇、弟 晕相友。 开元初,为汝州刺史,政严简,有治称。昆弟繇东都候之,辄羸服往,州人无 知者,其清慎举如此。四迁至⻩门侍郞,检校太原以北诸军节度使。太原俗为浮屠 法者,死不葬,以尸弃郊饲鸟兽,号其地曰“⻩坑”有狗数百头,习食胔,颇为 人患,吏不敢噤。暠至,遣捕群狗杀之,申厉噤条,约不再犯,遂⾰其风。二十一 年,以工部尚书持节使吐蕃,既还,金城公主请明疆场,表石⾚岭上,盟遂坚定。 还,以奉使有指,再迁吏部。 暠,美风仪,以庄重称,当时有宰相望。累为太子少傅、武都县伯。卒,赠益 州大都督。 晕至太仆少卿。晕子进亦知名,好从当世贤士游,赒人之急,累擢给事中。至 德初,从广平王东征,以工部侍郞署雍王元帅府行军司马,为回纥鞭之几死。迁兵 部。卒,赠礼部尚书。 孝节四世孙说,字岩甫。⽗遇及,天宝时为御史中丞、东畿采访使。说以廕补 率府兵曹参军。马燧节度太原,辟署少尹,迁汾州刺史。李自良代燧,复奏为少尹。 大将张瑶得士心,尝请告未许,而自良卒,说与监军王定远秘其丧,前给瑶告,以 ⽑朝 ![]() 定远自以有劳于说,颇横恣,请别赐印,监军有印自定远始。于是擅补吏,易 置诸将。彭令茵者,以久劳不服,定远怒,杀之,埋马矢中,其家请尸,不许,举 军怨。说上其事,德宗以奉天扈从功,恕死免官。诏未至,定远谋刺说,说走而免。 定远召诸将,出笥中诏书绐曰:“诏以李景略知留后,召说还。公等皆有除。”诸 将 ![]() ![]() 说精于职,筑天成军,边备积完。晚被疾,不能事,军几 ![]() ![]() 齐物字道用。天宝初,擢累陕州刺史。开砥柱,通漕路,发重石,下得古铁戟 若铧然,铭曰“平陆”上之,诏因以名县。迁河南尹,坐与李适之善,贬竟陵太 守,还,还京兆尹,太子太傅,兼宗正卿。卒,赠太子太师。 ![]() 子复。 复字初 ![]() ![]() ![]() ![]() ![]() 从⽗若⽔,为左金吾大将军,兼通事舍人,容貌瑰伟,在朝三十年,多识旧仪, 每宣劳揖赞,进止闲华,有可观者。 襄邑恭王神符字神符,少孤,事兄谨。⾼祖兵兴,神符留长安,为卫文昇所囚。 京师平,封安吉郡公。帝受禅,例王。迁并州总管。 颉利可汗盗边,神符与战汾东,斩级五百,获马二千。又战沙河,获乙利达官, 得可汗所乘马及铠。召为太府卿。迁扬州大都督,自丹杨度江,治隋江都故郡,扬 人利之。然少威严,不为下所畏。累擢宗正卿,以⾜不良改光禄大夫,归第,月给 羊酒。太宗就第尉问,又令乘小舆⼊紫微殿,三卫挟舆以升。迁开府仪同三司。永 徽二年薨,年七十三,赠司空、荆州都督,陪葬献陵。 子七人,并爵郡王,例降公。惟德懋、文暕知名。德懋,官少府监、临川郡公。 五世孙从晦。文暕,幽州都督、魏国公。垂拱中,坐累贬藤州别驾,诛。子 ![]() ![]() 从晦祖模,仕至德中为猗氏令。史思明陷洛 ![]() 从晦宝历初及进士第,擢累太常博士。甘露之祸,御史中丞李孝本被诛,从晦 以族昆弟贬郞州司户参军。改澶王府谘议,分司东都。忌者重发前坐,下迁亳州司 马。久乃转吏部朗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常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李琢表 其政,赐金紫。历京兆尹、工部侍郞、山南西道节度使。又以最就进银青光禄大夫。 卒,年六十三,赠吏部尚书。 从晦姿质伟岸,所至以风力闻。少与崔⻳从、李景让、裴休善。奖目后进,名 知人,杨收方布⾐,进谒,从晦一见如雅识,即待以公辅,后果宰相。 世祖四子:长曰澄,次湛,次洪,次⾼祖神尧皇帝。 梁王澄,蚤薨,无嗣。武德初,与二王同追封。 蜀王湛,生子博义、奉慈。 陇西恭王博义,武德初,与奉慈例王。⾼宗时,擢累礼部尚书,特进。骄侈不 循法度,伎妾数百,曳罗纨,甘粱⾁,放于声乐以自娱。其弟奉慈亦荒纵,皆为帝 所鄙。尝曰:“吾仇人有善且用之,况亲戚乎?王等昵小人,专为不轨,先王坟典 不闻学,何以为善哉?”各赐市书绢二百疋,以愧切之,然不自克也。薨,赠开府 仪同三司、荆州都督。 渤海敬王奉慈,显庆时,为原州都督,薨。 七世孙戡。 戡字定臣,幼孤。年十岁所即好学,大寒,掇薪自炙。夜无然膏,默念所记。 年三十,明《六经》,举进士,就礼部试,吏唱名乃⼊,戡聇之。明⽇,径返江东, 隐 ![]() ![]() ![]() ![]() 赞曰:景、元子孙,当草昧之初,乘运而奋,方⾼祖攘除四方,所以宣力,皆 显显为世豪英。至河间之功,江夏之略,可谓宗室标的者也。 始,唐兴,疏属毕王,至太宗,稍稍降封。时天下已定,帝与名臣萧瑀等喟然 讲封建事, ![]() ![]() 至名儒刘秩目武氏之祸,则建论以为设爵无土,署官不职,非古之道,故权移 外家,宗庙绝而更存。存之之理,在取顺而难逆;绝之之原,在单弱而无所惮。至 谓郡县可以小宁,不可以久安。大抵与曹、陆相上下。而杜佑、柳宗元深探其本, 据古验今,而反复焉。 佑之言曰:“夫为人置君, ![]() 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然而历尧、舜、三王莫能去之,非不 ![]() 观诸儒之言,诚然。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概责也。救土崩之难, 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唐有镇帅,古诸侯比也。故王者视所救为 之,勿及于敝则善矣。若乃百药推天命、佑言郡县利百姓而主胙促,乃臆论也。 部分译文 江夏郡王李道宗字承范,是毕王李璋之孙,东平王李韶之子。⾼祖即皇帝位之后,授职任左千牛备⾝,封为略 ![]() ![]() 后来出任灵州总管。时遇梁师都之弟洛仁引突厥兵马数万 ![]() 起初,突厥郁 ![]() 侯君集击破⾼昌返回后,心中颇为怨恨不満。道宗曾从容上奏说:“君集智小而言大,必为祸首。”太宗问为什么说他必会谋反,道宗回答说:“见其忌嫉而矜其功勋,聇其位在房玄龄与李靖之下,官为尚书,而常怀郁郁不平之气。”太宗说:“君集确实有功,也有才⼲,我怎会吝惜爵位呢?只是还未轮到他。你不应该随意猜测,让人猜疑自危。”不久君集谋反事发,太宗笑着说:“正如您所推测的那样。” 太宗将要征讨⾼丽,先派营州都督张俭率轻骑渡过辽河侦察形势,张俭畏敌,不敢深⼊其境。道宗奏请率百骑前往,太宗表示同意,与他商讨返回的⽇期,他说:“臣请用二十天奔走于路,留驻十天观览山川形势,然后还见天子。”随即喂 ![]() 随后下诏道宗与李责力为前锋,渡过辽⽔,攻拔盖牟志城。时逢贼寇救兵大至,道宗与总管张君耣从骑仅为四千,虏寇十倍于我,众人都 ![]() ![]() ![]() ⾼宗永徽初年,房遗爱因谋反罪被诛死,长孙无忌、褚遂良因与道宗有宿怨,诬奏道宗与遗爱友善,因而被流放象州,结果在道上病逝,时年五十四岁。无忌等人得罪失势之后,下诏恢复其爵位封邑。道宗晚年颇为好学,接近贤士大夫,不以势贵骄人。建国初期宗室之中,唯有李道宗、李孝恭最为贤明。其子景恒,受封为卢国公,任官至相州刺史。 道宗之弟道兴,武德初年被封为广宁郡王,后因疏属降封为县公。贞观九年(635),出任 ![]() ![]() 河间元王李孝恭,小时沉着机敏,有见识气量。⾼祖既已平定京师之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孝恭说:“不能这样。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赦罪释放。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第二年,就任信州总管,承受制命可以权益授官。当此之时,萧铣据有江陵,孝恭多次献策图攻萧铣,⾼祖采纳其议。后晋爵为赵郡王,改信州名为夔州。随即大造船舰,教习⽔战。恰遇李靖出使江南,孝恭依仗其计谋,准备攻取江陵,尽召巴蜀地区首领弟子收录任用,对外表示引荐擢用,而內心本是将他们作为人质。不久任职为荆湘道行军总管,统率⽔陆十二支军队从夷陵出发,击破萧铣二镇之兵,开解战舰放于江中。诸将说:“所获船舰应当为我军所用,弃船就会资助贼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孝恭说:“萧铣的辖境,南至岭表,东达洞庭,地势险要战士众多,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将士众多,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来,我军就会內外 ![]() 孝恭治理荆州有方,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以便利百姓。不久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 ![]() 不久,辅公礻石起兵造反,进犯寿 ![]() ![]() ![]() ![]() ![]() 孝恭两次击破大寇,北起淮河,东包长江,越岭而南,尽归他统管。因而想以威名夸示远俗,便修筑宅第于石头城中,设立哨所往来巡察以护卫自己。有人诬告他谋反,因此被召还京师,颇受有关部门追究盘问,既无证据,便被赦免为宗正卿。赐予实封一千二百户。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年,迁任礼部尚书,改封为河间郡王。 孝恭 ![]() 起初,隋亡之后,盗贼遍布天下,都是太宗亲自率军讨伐平定,其谋臣猛将全都隶属麾下,没有单独率军建立功勋者,惟独孝恭建有方面之功以表现其雄才。其子有李崇义、李晦。 淮安靖王李神通,年少时轻慢而尚侠义。隋朝大业末年居于长安。恰遇⾼祖起兵于太原,隋官搜捕其族人,神通便逃亡到户县终南山中,与其豪杰英雄史万宝、裴责力、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太原,与司竹贼帅何潘仁相约连结,进与平 ![]() 武德初年,任职为山东安抚大使,命⻩门侍郞崔⼲为副手,进击宇文化及于魏州。化及败退于聊城时,贼众粮尽愿降,神通不予接受,崔⼲请求纳降,神通说:“大军长久暴露于外,如今贼寇粮尽,早晚必败,应当力战破敌,夺其⽟帛以奖赏战士。如果受降,我们又能到手什么呢?”崔⼲说:“窦建德将至,而宇文化及未平,我军辗转于两贼之间,其势必危,大王又贪图其⽟帛财物,必会败亡的啊!”神通大怒,囚噤崔⼲于军中。 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饣鬼送粮草,因此化及军势复振。神通进兵 ![]() ![]() ![]() 神通有子十一人,其中七人得到王爵,即道彦、孝察、孝同、孝慈、孝友、孝节、孝义,后来全都随例降其王号。孝逸得封公爵。孝锐未得封爵,而有子李齐物位至通显。 胶东郡王李道彦,幼时孝顺恭谨。起初,神通逃避隋官搜捕,在户县山⾕中生病,数十⽇后食物罄尽,道彦换上破旧⾐服乞食于民间,或是采摘野果进奉其⽗。神通未食时,不敢先尝;其⽗分以食物,他常以已 ![]() 服孝期満后,再次任职为岷州都督。其间派人前往 ![]() ![]() 起初,武德五年(622)与道彦一道受封的兄弟中,孝察为⾼密王,孝同为淄川王,孝慈为广平王,孝友为河间王,孝节为清河王,孝义为胶西王。那时唐朝初建,务求广封支族以镇抚天下,因此同族兄弟之子自孩童已上全都封为郡王。太宗即位之后,拿着宗室属籍问大臣说:“尽封同宗弟子为王于天下,行吗?”封德彝说:“汉代所封,仅为皇帝之子及亲兄弟;其属疏远者,非立大功者不得封王。以至于周代的郇、滕,汉代的贾、泽尚且不得封王,就是为了分别亲疏的缘故。先朝一律封王,爵命尊崇而力役繁多,以天下财力私自奉养,非所以显示至公之义。”太宗说:“我治理天下是为了定安百姓,怎能劳累民众以供养自己的亲属呢。”由此疏属封王之人全都降爵为公,惟独曾建大功者不降爵。因此道彦等人全都降封为公。 崇义承袭王爵,后来随例降封为谯国公,历任蒲州、同州刺史,益州都督府长史,很有威名,去世于宗正卿任上。 李晦在乾封年间就任为营州都督,以善治政事著闻,玺书予以慰劳,并给予奖赏。后迁任右金吾将军,兼领检校雍州长史,纠发奷恶毫不留情,属吏畏服。⾼宗将要出巡洛 ![]() 庐江郡王李瑗字德圭,是济南郡王李哲之子。武德年间,援例封王,累迁至山南东道行台右仆 ![]() 那时隐太子将有密谋,因而厚结李瑗。太子死后,太宗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召李瑗⼊京,李瑗害怕事有不测。而君廓內怀险恶用心,想用计陷害李瑗而成己功,便对李瑗说:“京师事变未知结果,大王是家国宗亲,受命守边,拥兵十万,怎能跟从一使召还呢?况且赵郡王前已 ![]() ![]() ![]() ![]() ![]() ![]() ![]() |
上一章 新唐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欧阳修、宋祁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新唐书》在线阅读,《新唐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新唐书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