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及《新唐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等 | 书号:10201 时间:2017/3/26 字数:30136 |
上一章 卷一百四十八 下一章 ( → ) | |
奷臣上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仕隋为给事中。敬宗幼善属文,大业 中举秀才中第,调淮 ![]() ![]() ![]() 初,太子承乾废,官属张玄素、令狐德棻、赵弘智、裴宣机、萧钧皆除名为民, 不复用。敬宗为言玄素等以直言被嫌忌,今一概被罪,疑洗宥有所未至。帝悟,多 所甄复。⾼宗即位,迁礼部尚书。敬宗饕沓,遂以女嫁蛮酋冯盎子,多私所聘。有 司劾举,下除郑州刺史。俄复官,为弘文馆学士。 帝将立武昭仪,大臣切谏,而敬宗 ![]() ![]() ![]() 帝尝幸故长安城,按跸裴回,视古区处,问侍臣:“秦、汉以来几君都此?” 敬宗曰:“秦居咸 ![]() ![]() 帝东封泰山,以敬宗领使。次濮 ![]() ![]() ![]() ![]() ![]() ![]() ![]() 初,《⾼祖、太宗实录》,敬播所撰,信而详。及敬宗⾝为国史,窜改不平, 专出己私。始虞世基与善心同遭贼害,封德彝常曰:“昔吾见世基死,世南匍匐请 代;善心死,敬宗蹈舞求生。”世为口实,敬宗衔愤。至立《德彝传》,盛诬以恶。 敬宗子娶尉迟敬德女孙,而女嫁钱九陇子。九陇,本⾼祖隶奴也,为虚立门阀功状, 至与刘文静等同传。太宗赐长孙无忌《威凤赋》,敬宗猥称赐敬德。蛮酋庞孝泰率 兵从讨⾼丽,贼笑其懦,袭破之。敬宗受其金,乃称“屡破贼,唐将言骁勇者唯苏 定方与孝泰,曹继叔、刘伯英出其下远甚”然知贞观后,论次诸书,自晋尽隋, 及《东殿新书》、《西域图志》、《姓氏录》、《新礼》等数十种皆敬宗总知之, 赏赉不胜纪。 敬宗营第舍华僭,至造连楼,使诸 ![]() 咸亨初,以特进致仕,仍朝朔望,续其俸禄。卒,年八十一。帝为举哀,诏百 官哭其第,册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陪葬昭陵。太常博士袁思古议:“敬 宗弃子荒徼,女嫁蛮落,谥曰缪。”其孙彦伯诉思古有嫌,诏更议。博士王福畤曰: “何曾忠而孝,以食⽇万钱谥缪丑,况敬宗忠孝两弃,饮食男女之累过之。”执不 改。有诏尚书省杂议,更谥曰恭。 彦伯,昂子也,颇有文。敬宗晚年不复下笔,凡大典册悉彦伯为之。尝戏昂曰: “吾儿不及若儿。”答曰:“渠⽗不如昂⽗。”后又纳婢谮,奏流彦伯岭表,遇赦 还,累官太子舍人。既与思古有憾, ![]() 垂拱中,诏敬宗配飨⾼宗庙廷。 李义府,瀛州饶 ![]() ![]() ⾼宗立,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为长孙无忌所恶,奏斥壁州 司马。诏未下,义府问计于舍人王德俭。德俭者,许敬宗甥,瘿而智,善揣事,因 曰:“武昭仪方有宠,上 ![]() 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 ![]() 永徽六年,拜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又兼太子右庶子,爵 为侯。洛州女子淳于以奷系大理,义府闻其美,属丞毕正义出之,纳以为妾。卿段 窦玄以状闻。诏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鞫治。义府且穷, ![]() ![]() 初,杜正伦为⻩门侍郞,义府才典仪。及同辅政,正伦恃先进不相下,密与中 书侍郞李友益图去义府,反为所诬, ![]() 义府已贵,乃言系出赵郡,与诸李叙昭穆,嗜进者往往尊为⽗兄行。给事中李 崇德引与同谱,既谪普州,亟削去,义府衔之,及复当国,傅致其罪,使杀自于狱。 贞观中,⾼士廉、韦 ![]() 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 ![]() ![]() ![]() 会术者杜元纪望义府第有狱气,曰:“发积钱二千万,可以厌胜。”义府信之, 裒索殊急。居⺟丧,朔望给告,即羸服与元纪出野,冯⾼窥觇灾眚,众疑其有异谋。 又遣子津召长孙延,谓曰:“吾为子得一官。”居五⽇,延拜司津监,索谢钱七十 万。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其赃,诏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杂讯,李勣监按, 有状,诏除名,流巂州,子率府长史洽、千牛备⾝洋及婿少府主簿柳元贞并流廷州, 司议郞津流振州,朝野至相贺。三子及婿尤凶肆,既败,人以为诛“四凶”或作 《河间道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榜于衢。乾封元年大赦,独流人不 许还,义府愤恚死,年五十三。自其斥,天下忧且复用,比死,內外乃安。 上元初,赦 ![]() ![]() 傅游艺,卫州汲人。载初初,由合宮主簿再迁左补阙。武后夺政,即上书诡说 符瑞,劝后当⾰姓以明受命。后悦,擢给事中。阅三月,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 拜鸾台侍郞。后乃黜唐称周,废唐宗庙,自称皇帝,赐游艺姓武氏,以兄神童为冬 官尚书。游艺尝梦登湛露殿,既寤,以语所亲。有告其谋反者,下狱杀自,以五品 礼葬之。 初,游艺探后旨,诬杀宗室,复请发六道使,后卒用其言。万国俊等既出,天 下被其酷。游艺起一岁,赐袍自青及紫,人号“四时仕宦”然岁中即败,前古少 其比云。 李林甫,长平肃王叔良曾孙。初为千牛直长,舅姜晈爱之。开元初,迁太子中 允。源乾曜执政,与晈为姻家,而乾曜子为林甫求司门郞中,乾曜素薄之,曰: “郞官应得才望,哥奴岂郞中材琊?”哥奴,林甫小字也。即授以谕德,累擢国子 司业。宇文融为御史中丞,引与同列,稍历刑、吏部侍郞。初,吏部置长名榜,定 留放。宁王私谒十人,林甫曰:“愿绌一人以示公。”遂榜其一,曰:“坐王所嘱, 放冬集。” 时武惠妃宠倾后宮,子寿王、盛王尤爱。林甫因中人⽩妃,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妃德之。侍中裴光庭夫人,武三思女,尝私林甫,而⾼力士本出三思家。及光庭卒, 武请力士以林甫代为相。力士未敢发,而帝因萧嵩言,自用韩休。方具诏,武擿语 林甫,使为休请。休既相,重德林甫,而与嵩有隙,乃荐林甫有宰相才,妃 ![]() 皇太子、鄂王、光王被谮,帝 ![]() ![]() ![]() ![]() ![]() ![]() 及帝将立太子,林甫探帝意,数称道寿王,语秘不传,而帝意自属忠王,寿王 不得立。太子既定,林甫恨谋不行,且畏祸,乃 ![]() ![]() ![]() ![]() 林甫善刺上意,时帝舂秋⾼,听断稍怠,厌绳检,重接对大臣,及得林甫,任 之不疑。林甫善养君 ![]() ![]() ![]() ![]() ![]() 时帝诏天下士有一艺者得诣阙就选,林甫恐士对诏或斥己,即建言:“士皆草 茅,未知噤忌,徒以狂言 ![]() 咸宁太守赵奉璋得林甫隐恶二十条,将言之,林甫讽御史捕系奉璋,劾妖言, 抵死;著作郞韦子舂坐厚善贬。帝尝大陈乐勤政楼,既罢,兵部侍郞卢绚按辔绝道 去,帝爱其愬藉,称美之。明⽇林甫召绚子曰:“尊府素望,上 ![]() ![]() 林甫无学术,发言陋鄙,闻者窃笑。善苑咸、郭慎微,使主记书。然练文法, 其用人非谄附者一以格令持之,故小小纲目不甚 ![]() 始厚王鉷,为尽力。及鉷败,诏宰相治状,林甫大惧,不敢面鉷,狱具署名, 亦无所申救。因以杨国忠代为御史大夫。林甫薄国忠材孱,无所畏,又以贵妃故善 之。及是权益盛,贵震天下,始 ![]() ![]() ![]() ![]() 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谏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 者。补阙杜璡再上书言政事,斥为下邽令。因以语动其馀曰:“明主在上,群臣将 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无声,而饫三品刍⾖;一鸣,则黜 之矣。后虽 ![]() 贞观以来,任蕃将者如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皆以忠力奋,然犹不为上将,皆 大臣总制之,故上有馀权以制于下。先天、开元中,大臣若薛讷、郭元振、张嘉贞、 王晙、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自节度使⼊相天子。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积边 劳,且大任, ![]() ![]() ![]() 初,林甫梦人皙而髯,将 ![]() ![]() ![]() ![]() ![]() 博济亦憸薄自肆。为户部郞中,部有考堂,天下岁会计处,博济废为员外郞中 听事,壮伟华敞,供拟丰侈至千品;别取都⽔监地为考堂,擅费诸州籍帐钱不赀, 有司不敢言。 帝之幸蜀也,给事中裴士淹以辩学得幸。时肃宗在凤翔,每命宰相,辄启闻。 及房琯为将,帝曰:“此非破贼才也。若姚元崇在,贼不⾜灭。”至宋璟,曰: “彼卖直以取名耳。”因历评十余人,皆当。至林甫,曰:“是子妒贤疾能,举无 比者。”士淹因曰:“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琊?”帝默不应。 至德中,两京平,大赦,唯禄山支 ![]() ![]() 陈希烈者,宋州人。博学,尤深⻩老,工文章。开元中,帝储思经义,自褚无 量、元行冲卒,而希烈与康子元、冯朝隐进讲噤中,其应答诏问,敷尽微隐,皆希 烈为之章句。累迁中书舍人,十九年为集贤院学士,进工部侍郞,知院事。帝有所 撰述,希烈必助成之。迁门下侍郞。 天宝元年,有神降丹凤门,以为老子告锡灵符,希烈因是上言:“臣侍演《南 华真经》至七篇,陛下顾曰:‘此言养生,朕既悟其术,而《德充符》讵无非常应 哉?’臣稽首对:‘陛下德充于內,符应于外,必有绝瑞表之。’今灵符降锡,与 帝意合,宜示史官,著显祥,摛照无穷。”其媮佞类如此。俄兼崇玄馆大学士,封 临颍侯。 林甫颛朝,苟用可专制者,引与共政。以希烈柔易,且帝眷之厚,乃荐之。五 载,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左丞相兼兵部尚书,许国公,又兼秘书省图书使,宠 与林甫侔。林甫居位久,其 ![]() 奷臣下 卢杞,字子良。⽗弈,见《忠义传》。杞有口才,体陋甚,鬼貌蓝⾊,不聇恶 ⾐菲食,人未悟其不情,咸谓有祖风节。藉廕为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仆固怀恩辟朔 方府掌记书,病免。补鸿胪丞,出为忠州刺史。上谒节度府卫伯⽟,伯⽟不喜,乃 谢归。稍迁吏部郞中,为虢州刺史。奏言虢有官豕三千为民患。德宗曰:“徙之沙 苑。”杞曰:“同州亦陛下百姓,臣谓食之便。”帝曰:“守虢而忧它州,宰相材 也。”诏以豕赐贫民,遂有意柄任矣。俄召为御史中丞,论奏无不合。逾年迁大夫, 不阅旬,擢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既得志,险贼浸露。贤者媢,能者忌,小忤己,不傅死地不止。将大树威,胁 众市权为自固者。杨炎与杞俱辅政,炎鄙杞才下,不悦,未半岁,谮罢炎。时大理 卿严郢与炎有隙,即擢郢御史大夫以自助,炎卒逐死。张镒材裕忠懿,帝所倚爱, 未有以间。会陇右用兵,杞乃见帝,伪请行,帝不可,即荐镒守凤翔。既又恶郢。 时幽州硃滔与泚有违言,诬其军司马蔡廷⽟间阋,请杀之。俄而滔反,帝 ![]() ![]() ![]() 是时兵屯河南、北,挐不解,财用⽇急。于是度支条军所仰给,月费缗百馀万, 而蔵钱才支三月。杞乃以户部侍郞赵赞判度支,其 ![]() ![]() ![]() ![]() 帝出奉天,杞与关播从。后数⽇,崔宁自贼中来,以播迁事指杞,杞即诬宁反, 帝杀之。灵武杜希全率盐、夏二州士六千来赴,帝议所从道,杞请道漠⾕。浑瑊曰: “不然,彼多险,且为贼乘,不如道乾陵北,逾 ![]() 李怀光自河北还,数破贼,泚解去。或谓王翃、赵赞曰:“闻怀光尝斥宰相不 能谋,度支赋敛重,而京兆刻损军赐,宜诛之以谢天下。方怀光有功,上必听用其 言,公等殆矣!”二人以⽩杞。杞惧,即谲帝曰:“怀光勋在宗社,贼惮之破胆, 今因其威,可一举而定。若许来朝,则犒赐留连,贼得裒整残馀为完守计,图之实 难,不如席胜使平京师,破竹之势也。”帝然之。诏怀光无朝,进屯便桥。怀光自 以千里勤难,有大功,为奷臣沮间,不一见天子,內怏怏无所发,遂谋反,因暴言 杞等罪恶。士议哗沸,皆指目杞,帝始寤,贬为新州司马。 始,帝即位,以崔祐甫为相,专以道德导主意,故建中初纲纪张设,赫然有贞 观风。及杞相,乃讽帝以刑名绳天下, ![]() ![]() 初,尚⽗郭子仪病甚,百官造省,不屏姬侍。及杞至,则屏之,隐几而待。家 人怪问其故,子仪曰:“彼外陋內险,左右见必笑,使后得权,吾族无类矣!” 崔胤,字垂休,宰相慎由子也。擢进士第,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喜 ![]() ![]() 光化初,昭宗至自华,务安反侧,而胤 ![]() ![]() ![]() 刘季述幽帝东內,奉德王监国,畏全忠強,虽深怨胤,不敢杀,止罢政事。胤 趣全忠以师西,问所以幽帝状。全忠乃使张存敬攻河中,掠晋、绛。神策军大将孙 德昭常忿阉尹废辱天子,胤令判官石戬与游,乘间伺察。德昭饮酣必泣,胤揣得其 情,乃使戬说曰:“自季述废天子,天下之人未尝忘,武夫义臣搏手愤惋。今谋反 者特季述、仲先耳,它人劫于威,无与也。君能乘此诛二竖,复天子,取功名乎? 即不早计,将有无之者。”德昭感寤,乃告以胤谋。德昭许诺,胤斩带为誓。俄而 季述、仲先诛,以功进司徒,不就,复辅政,并还使领。帝德之,延见或不名,以 字呼之,宠遇无比。 天复元年,全忠已取河中,进 ![]() ![]() ![]() ![]() 初,天复后宦官尤屈事胤,事无不咨。每议政噤中,至继以烛,请尽诛中官, 以宮人掌內司事。韩全诲等密知之,共于帝前求哀。乃诏胤后当密封,无口陈。中 官益恐,滋 ![]() ![]() 居华时,为全忠数画丑计。全忠引兵还屯河中,胤 ![]() ![]() ![]() 帝之在凤翔,以庐光启、苏检为相,胤皆逐杀之,分斥从幸近臣陆扆等三十余 人,惟裴贽孤立可制,留与偕秉政。帝动静一决于胤,无敢言者。胤议以皇子为元 帅,全忠副之,示褒崇其功。全忠內利辉王冲幼,故胤藉以请。帝曰:“濮王长, 若何?”还噤中,召翰林学士韩偓以谋。偓 ![]() 自凤翔还,揣全忠将篡夺,顾己宰相,恐一⽇及祸, ![]() ![]() ![]() ![]() ![]() 胤罢凡三⽇死,死十⽇,全忠胁帝迁洛,发长安居人悉东,彻屋木自渭循河下。 老幼系路,啼号不绝,皆大骂曰:“国贼崔胤导全忠卖社稷,使我及此!”先是, 全忠虽据河南,顾強诸侯相持,未敢决移国。及胤间內隙,与相结,得梯其祸,取 朝权以成強大,终亡天下,胤⾝屠宗灭。世言慎由晚无子,遇异浮屠,以术求,乃 生胤,字缁郞。及为相,其季⽗安潜唶曰:“吾⽗兄刻苦以持门户,终为缁郞坏之!” 崔昭纬字蕴曜,其先清河人。及进士第。至昭宗时仕浸显,以户部侍郞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居位凡八年,累进尚书右仆 ![]() ![]() ![]() ![]() ![]() ![]() ![]() 柳璨字炤之,公绰族孙也。为人鄙野,其家不以诸柳齿。少孤贫,好学,昼采 薪给费,夜然叶照书,強记,多所通涉。讥诃刘子玄《史通》,著《析微》,时或 称之。颜荛判史馆,引为直学士,由是益知名。迁左拾遗。昭宗好文,待李磎最厚, 磎死,內常求似磎者。或荐璨才⾼,试文,帝称善,擢翰林学士。 崔胤死,昭宗密许璨宰相,外无知者。⽇暮自噤中出,驺士传呼宰相,人皆大 惊。明⽇,帝谓学士承旨张文蔚曰:“璨材可用,今擢为相,应授何官?”对曰: “用贤不计资。”帝曰:“谏议大夫可乎?”曰:“唯唯。”遂以谏议大夫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起布⾐,至是不四岁,其暴贵近世所未有。裴枢、独孤损、崔远皆宿 望旧臣,与同位,颇轻之,璨內以为怨。硃全忠图篡杀,宿卫士皆汴人,璨一厚结 之,与蒋玄晖、张廷范尤相得。既挟全忠,故朝权皆归之。进中书侍郞、判户部, 封河东县男。 天祐二年,长星出太微、文昌间,占者曰:“君臣皆不利,宜多杀以塞天变。” 玄晖、廷范乃与璨谋杀大臣宿有望者。璨手疏所仇媢若独孤损等三十余人,皆诛死, 天下以为冤。全忠闻之,不善也。其后急于九锡,宣徽北院使王殷者构璨等,言其 有贰,故礼不至。玄晖惧,自往辨解。全忠怒骂曰:“尔与柳璨辈沮我,不由九锡, 作天子不得琊?”璨惧,即胁哀帝曰:“人望归元帅矣,陛下宜揖让以授终。”璨 请自行,进拜司空,为册礼使,即⽇进道。及玄晖死,而全忠恚璨背己,贬登州刺 史,俄除名为民,流崖州,寻斩之。临刑悔吒曰:“负国贼柳璨,死宜矣!”弟瑀、 瑊皆榜死。 玄晖者,少 ![]() ![]() ![]() ![]() ![]() 帝自出关,畏不测,常默坐流涕。玄晖与张廷范內讠冋,必以告全忠。全忠恨 帝无传禅意,乃谋弑以绝人望,因令其属李振谕玄晖。玄晖与龙武统军硃友恭、氏 叔琮夜选勇士百人叩行在,言有急奏,请见帝。宮门开,门留十士以守。至椒兰院 中,夫人裴贞一启关,杀之,乃趋殿下。玄晖曰:“上安在?”昭仪季渐荣曰: “院使毋伤宅家,宁杀我!”士持剑⼊,帝闻,遽单⾐走,环柱,遂弑之。渐荣以 ⾝蔽帝,亦死。复执后,后求哀。玄晖以全忠所弑者帝也,乃释后。明⽇,宰相请 对,⽇晏不出。玄晖矫遗诏,言帝夜与昭仪博,为贞一、渐荣所弑,出二人首。全 忠自河中来朝,振曰:“晋文帝杀⾼贵乡公,归罪成济。今宜诛友恭等,解天下谤。” 全忠趋西內临,对嗣天子自言弑逆非本谋,皆友恭等罪,因泣下,请讨罪人。是时 洛城旱,米斗直钱六百,军有掠籴者,都人怨,故因以悦众,执友恭、叔琮斩之。 全忠邀九锡,玄晖自持诏趋汴言之。还洛不淹⽇,全忠矫诏收付有司车裂之,贬为 凶逆百姓,焚尸都门外。 廷范者,以优人为全忠所爱,扈东迁为御营使,进金吾卫将军、河南尹。全忠 ![]() 叔琮亦汴州人,中和末隶感化军,以骑士奋, ![]() ![]() ![]() 全忠 ![]() 友恭者,本李彦威也。寿州人,客汴州。殖财任侠,全忠爱而子畜之。领长剑 都,积功,表为检校尚书左仆 ![]() 赞曰:木将坏,虫实生之;国将亡,妖实产之。故三宰啸凶牝夺辰,林甫将蕃 ⻩屋奔,鬼质败谋兴元蹙,崔、柳倒持李宗覆。呜呼,有家国者,可不戒哉! 部分译文 李义府,瀛州饶 ![]() ![]() ![]() ⾼宗即位,升李义府为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进弘文馆学士。长孙无忌厌恶其人品,上奏斥他为壁州司马,诏书还未下发,义府知道后,与舍人王德俭商议对策。王德俭,是许敬宗的外甥,颈上长个瘤,但人很聪明,善于看风使舵,乃对义府说“:武昭仪现在正得宠,皇上想立她为皇后,又害怕宰相们否定,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君如果在这事上提出建议,推助一把,定能转祸为福。”于是李义府就替代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要求废王皇后而立昭仪为后。皇帝很⾼兴,召见义府与他谈话,又赐珍珠一斗,停发要他出京任司马的诏书,留下复为侍。 武则天已立为皇后后,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及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互相吹捧,在私心⼲坏事上推波助澜。诛杀贬弃⾚诚忠耿之臣,因此武后得以称心如意地制造夺取威势权柄,天子也只得俯首听命。 李义府看上去随和有礼,与人谈话,总是和言悦⾊,但心里却 ![]() 永徽六年(655),委任为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又兼太子右庶子,爵为侯。有个洛州女子淳于犯了奷 ![]() ![]() ![]() 为庒制王义方,将他逐出。不久,进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加太子宾客,改封河间郡公,诏许建造私宅。义府的儿子们即使还在襁褓中的,都补为清官。 当初,杜正伦为⻩门侍郞,李义府不过是个典仪。及至一同辅政,杜正伦自恃先进瞧不起李义府,秘密与中书侍郞李友益商议设法除去义府,事情怈露,反被李义府诬告,两人在皇帝面前争论。 皇帝将两人都贬谪出京:杜正伦任横州刺史,李义府任普州刺史,将李友益流放峰州。第二年,召回李义府任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丧而免,另又夺丧起用为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改葬其先人于永康陵侧,役使县里的人及牛车运土筑坟,来⼲活的民工征调自七个县,⾼陵县令竟劳累而死。公卿们争赠奠仪。⼊葬⽇,诏令御史前往哭吊。 送车及从骑相连,奠帐帷绶等物自灞桥连三原七十里不断,柩车及草人等的规格僭越侈大,人臣送葬之盛礼没有谁能比得上。殷王出京师去所封藩,义府又兼府长史,渐升为右相。 李义府地位显赫了,自称是出⾝赵郡,就与各李姓人叙起辈份来,那些好巴结想借此进⾝的人往往尊李义府为⽗兄辈。给事中李崇德自称与义府是同宗。 至义府被贬普州时,又亟亟地否认与他同宗。义府记恨在心,到他再次当权时,就罗致其罪名,将李崇德投⼊牢狱,最后李崇德在狱中杀自。贞观年间,⾼士廉、韦 ![]() 而许敬宗提出该《氏族志》没有载⼊武后家族,李义府也因此志中没记⼊他的先世而不満,奏请重新删正。于是委任孔志约、杨仁卿、史玄道、吕才等人修订,凡是在唐任官至五品的都升为“士”兵卒因立功而升官的也都⼊册,改书名为《姓氏录》,望族缙绅们都鄙弃聇笑,称改后的《姓氏录》为“勋格”李义府奏请将以前的《氏族志》全部收回烧毁。自从魏太和年间确定望族,七姓子孙互为婚姻,后来虽说有些渐衰,但依旧相互以⾝份门第自豪。李义府替儿子向他们求婚而不得,于是奏请噤止所有门阀等第界限。 皇帝让李义府主管选拔人才。一则他自己无品,无以鉴别人才,二则贪 ![]() ![]() ![]() ![]() 有个术士名杜元纪,望见李义府的宅第有狱气。还说:“拿出二千万积储来,可以庒住狱气。”李义府相信了,却去向百姓搜刮。在他⺟丧期间,初一十五都给哭假,他就微服与杜元纪去郊野登⾼窥察灾气,众人怀疑他将有异图。李义府又派儿子李津去召来长孙延,对长孙说:“我为你谋得一个官职。”五天后,就任长孙延为司津监,索钱七十万。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说了他所得赃款,诏令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三司共同审讯此事,李责力监讯,审出许多罪状,诏命⾰职除名,流放隽州。其子率府长史李洽、千牛备⾝李洋及女婿少府主簿柳元贞一并流放廷州,司议郞李津流放振州,朝野均相庆贺。他的三个儿子及女婿尤其凶残肆 ![]() 乾封元年(666)大赦,独流放的罪人不许回来,李义府愤恨而死,年五十三岁。自从李义府被斥,天下仍有些担心他会再度起用,到他死了,內外才完全安心。 上元初年,赦免李义府的 ![]() ![]() 李林甫,是长平肃王叔良的曾孙。 最初任千牛直长,舅舅姜皎很喜 ![]() 开元初年升任太子中允。源乾曜执政,与姜皎是姻亲,乾曜的儿子源挈为李林甫求官司门郞中,乾曜一向看不起他,说“:郞官应有才⼲和声望,哥奴哪里是任郞中的材料呢?”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乃任他为谕德,逐步升到国子司业。 宇文融为御史中丞时,引李林甫与之同列,渐渐历任刑、吏部侍郞。当初,吏部置长都要列名榜示,以定留放,宁王心中有十人希望能⼊选,李林甫说:“希望能黜一人以表示公正。”于是在一个人名旁注“:恐与王嘱有连,宜放冬集。” 当时武惠妃专宠,儿子寿王、盛王尤得玄宗宠爱。李林甫借中人⾼力士告知惠妃,愿保护寿王为万岁,于是惠妃对他感恩。侍中裴光庭的夫人,是武三思的女儿,与李林甫有私情,⾼力士本是出自武三思家的。至裴光庭死,武氏就请⾼力士推荐李林甫代为相。⾼力士因相位重大,未敢说话。皇帝此时正因中书令萧嵩的举荐,任用了韩休,正要写诏令,武氏告诉林甫,要他去为韩休请官。韩休任宰相后,很感 ![]() 皇太子、鄂王、光王被诬陷,皇帝 ![]() ![]() ![]() ![]() ![]() 如今刑部断狱,死罪的一年才五十八人,乌鹊都在狱户上做窝了,死刑几乎弃置了。”群臣祝贺皇帝,皇帝又说这是大臣的功劳,于是封李林甫晋国公,封牛仙客豳国公。 皇帝将要重立太子了,李林甫探得皇帝的心思,就多次称道寿王。皇帝对此秘而不传,皇帝心中属意忠王,终于,寿王未能立。太子已定,李林甫一则恨自己的谋划未能得逞,再则也从此事悟出自己恐会有祸,于是表面上与韦坚亲善。韦坚,是太子妃的哥哥,让他任要职,准备扳倒他家以动摇东宮的地位。 于是设计使韦坚犯罪⼊狱,太子上表请求与韦妃离婚以示与韦坚绝无往来。李林甫的计谋未达目的。杜良娣之⽗杜有邻与女婿柳责力彼此看不惯。柳责力生 ![]() ![]() ![]() ![]() 李林甫善于刺探皇帝的心意。那时,皇帝年事已⾼,亲自听事做决断渐渐倦怠,不大耐烦以法规来检校事理,却重视接对大臣,有了李林甫任宰相后,对他十分信任,毫不猜疑。李林甫又善于培养皇帝的个人 ![]() ![]() ![]() 李适之的儿子李雨言曾设盛筵招待宾客,但终一天都没一个人敢去。李林甫有个堂形状像半弦月,称之为“月堂”每遇到想排挤诬陷哪个大臣了,就住到那里,思考设计如何中伤人家。假若他⾼兴地出堂来,那个人就要家破人亡了。其子李岫任将作监,见⽗亲权势熏天灼人,悚然而惊心,曾随从⽗亲游后园,看见一挽重车的人,就跪着流泪对⽗亲说:“大人长久以来位居宰相,树敌甚多,以致前途満是荆棘,哪一天祸事临头,想与这个人一样恐怕还不能呢。”林甫听了很不⾼兴,说:“形势已然如此,又有什么办法?” 那时,皇帝诏令天下士有一艺之长的都到京师来备选,李林甫担心士人面对皇帝谈话时,会有人责斥自己,就建议说“:这些士人都是些草野之人,不懂宮噤,只会胡言 ![]() ![]() 咸宁太守赵奉璋收集了李林甫所⼲坏事二十条,准备揭发。林甫暗示御史将赵奉璋治罪,检举他妖言惑众,罪当死。著作郞韦子舂也因与赵奉璋友善而牵连遭贬。皇帝曾在勤政殿大陈乐舞,结束后,兵部侍郞卢绚乘马横道而去,皇帝见他温雅有英气,赞美了几句。第二天,林甫将卢绚的儿子召来,对他说“:你⽗亲一向声望很⾼。现在皇帝想让他到 ![]() 曾经诏令百官在尚书省检阅一年来所得之贡物,参观完后,把所有贡物都赐给他,还让车辇将东西送到他家。李林甫随皇帝去华清宮,赐给御马,还有武士一百人、女乐两部。薛王的别墅其胜景秀丽在京师要数第一,也赐给林甫,其他的宅第、田园、⽔磨等都是最好的、最肥腴的、最便捷的。李林甫的车马⾐服极其奢侈靡丽,他尤其喜 ![]() 李林甫没什么学问,说起话来俚俗浅薄,听到的人往往在背后聇笑。他看中了苑咸、郭慎微,让他们主管记书。他们精 ![]() ![]() 不久又兼任单于副大都护,后因朔方副使李献忠反叛,让还节度之职。 当初,李林甫厚待王钅共,王钅共也为他尽力。后来王钅共出事了,诏令宰相审讯,林甫十分害怕,不敢见钅共,案件审讯结果送上来,也没有为之申辩救援。后来就让杨国忠代为御史大夫,李林甫瞧不起杨国忠,所以无所畏惧,只因贵妃的缘故与杨国忠亲善。及至杨国忠权势⽇盛,地位之显赫,天下侧目,这才与他合不来且势如仇敌。那时,杨国忠正兼任剑南节度使,而南蛮⼊侵,李林甫趁机建议要杨国忠到剑南镇守,好让杨国忠离开京都。国忠无奈,⼊朝向皇帝告辞,皇帝安慰说“:你去那里,待你处置军事完毕,我就召你回京的。”李林甫得知后既忧且恨。这时李林甫已有病在⾝,加上这事,病⽇渐沉重。此时皇帝赴温泉,诏令车马载林甫同行,御医诊治,珍膳调养,皇帝不时存问,中官照顾起居,真是无微不至。病危了,巫者看了病后说:“见天子一面将有起⾊。”皇帝想再见林甫,左右劝阻。于是诏令李林甫走出廷来,皇帝登上降圣阁,手举红巾对林甫挥招。林甫已不能起⾝了,左右代为拜谢。不久,杨国忠从四川回来,即到林甫家,谒拜 ![]() 李林甫居宰相位共十九年,邀宠揽权,欺瞒天子的耳目,谏官们都居其位而养其资,没有一个敢主持正义的,补阙杜。。两次上书议论政事,结果被斥为下圭阝县令。李林甫借此事说给其他的人听:“明主在上,我们当臣子的顺着皇帝的心意还来不及,还要议论些什么?你们难道没看见立仗马(在仪仗队里的马)?整天默不做声,能得到三品的饲料;若一声嘶鸣,马上就逐出队伍。以后即使想不叫了,还能有机会吗?”从此,谏争之路断绝。 贞观以来,蕃人而任将职的如阿史那社人小、契必艹何力,都极忠心效力,但总不能当上将,皆由大臣控制,所以上面还有余权可以节制下属。先天、开元年间,大臣中如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张说、萧嵩、杜暹、李适之等人,都是从节度使而升为宰相的。李林甫嫉恨儒臣因筹划方略而得靖边的功劳,又得⾼位,因而想杜绝这一条升官接近皇帝的路,好巩固自己的权势,于是劝说皇帝:“以您陛下的雄才大略,家国富強,而夷狄竟然未能剿灭的原因,都是由文官为将,他们不敢冒矢石而⾝先士卒。不如任用蕃将,他们出生于雄健的⽗⺟,哺养在马背上,成长在行阵中,天 ![]() 天子很満意李林甫的策略,安然不疑,终究让安禄山统兵动 ![]() 起先,李林甫曾梦见一个人⽩⽩的而有胡须, ![]() ![]() ![]() 于是把这事 ![]() 张博济也是个奷佞自肆的人,曾任户部郞中,户部有考堂,天下一年的会计均在此处。张博济被废为员外郞中听事,别取都⽔监地为考堂,擅自取用诸州上缴的钱很不少,有司不敢声张。 皇帝至蜀,给事中裴士淹因辩才博学而得重视。那时,肃宗在凤翔,每任命宰相都要启禀太上皇。肃宗任房。。为将,太上皇评论说:“他不是个能破贼兵的人,假如姚元崇还在,这些贼人全不在话下。”选拔宋瞡,太上皇说:“他只是靠耿直取得声望罢了。”前后评论了十多人,都十分准确精当。及至评论到李林甫,太上皇说:“这家伙嫉贤妒能,荐举的人都是比他更下的人。”裴士淹接着问:“陛下全然知道,但为什么任用他这么久呢?”太上皇默然不答。 肃宗至德年间,两京的变 ![]() ![]() ![]() 卢杞,字子良,⽗亲卢弈,被安禄山杀害,卢杞有口才,但十分丑陋,脸如鬼,呈蓝⾊。居常⾐食寒碜不以为聇,人们不知其矫情,都说他有乃祖卢怀慎遗风。 靠⽗荫任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仆固怀恩曾召他为朔方府掌记书,因病而免,补为鸿胪卿,出任忠州刺史,曾去谒见节度府卫伯⽟,伯⽟不喜 ![]() 卢杞得志以后, ![]() ![]() ![]() ![]() 李洧带领徐州归顺,还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卢杞就设计让人将此事先报告张镒,卢杞大怒,不让该建议施行,不让李洧有功。卢杞的 ![]() 此时,兵屯于河南、河北,战事相持不下,财政十分紧张,仅军事所需,每月约一百多万缗,府库里的钱仅够支付三个月。卢杞让户部侍郞赵赞管理财政收支,太常博士韦都宾等人建议:“商人们资产一千万的,听任他们自己经营,资产超过一千万的,把多的借出来助军费。 待战争结束再还给他们。”皇帝同意。京城中严格规定 ![]() ![]() ![]() ![]() ![]() ![]() ![]() ![]() ![]() 皇帝避 ![]() 几天后,崔宁从贼攻陷处来,指责使皇室颠沛流离都是卢杞造成的,卢杞即诬告崔宁反叛,皇帝将崔宁杀了。灵武杜希全率领盐、夏二州的兵六千人来赴国难,皇帝与大家商议让他们从哪儿走。卢杞要他们道经漠⾕。浑蠨说:“不行,那里路险,且已被贼人所占,不如经乾陵北,越过 ![]() 李怀光从河北回来,多次击败贼人,朱氵此兵退走。有人对王罖、赵赞说:“听说李怀光曾经斥责宰相不善于出谋划策,财政上赋敛很重,京师克减军赐,应该诛杀以向天下人致歉。现在怀光正建了功,皇上必定听他的话,公等的地位可就危险了。”两人将此话告诉卢杞,卢杞害怕了,就对皇帝说:“李怀光为社稷建立了大功劳。贼人听到他的名字就丧胆奔逃。现在可以趁其威势,一举而彻底歼灭贼人,假若要他来朝,那么犒劳赏赐等要留连很多⽇子,贼人就能得暇招集残部,修筑工事,调整部署。那时再去打他们就难了,不如让他乘胜去攻克京师,定会势如破竹的。”皇帝认为他说得有理,就诏令李怀光不必还朝,而进屯便桥。李怀光认为自己千里来赴难,建立了大功,却被奷臣阻挠,不能见天子一面,心內忧郁又无可发怈。于是打算反抗,公开揭发卢杞等人的罪恶。他的揭发,引起汹汹的士议,大家都指斥卢杞,皇帝才开始醒悟,将卢杞贬为新州司马。 当初,德宗皇帝刚即位,任崔。。甫为宰相,总是以道与德来引导皇帝的思想,所以建中初年纲纪肃然,赫然有贞观之风,及至卢杞为宰相,劝说皇帝以刑名来要求天下,叛 ![]() ![]() ![]() 卢杞最后死在澧州。 当初,尚⽗郭子仪病得很重,百官都来他家探望,郭子仪的姬侍们都不回避。 及至卢杞来看望,郭子仪让姬妾们全都回避,自己靠着小几等卢杞。家里人很奇怪,问这是为什么。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外貌丑陋,內心 ![]() 崔胤字垂休,是宰相慎由的儿子。 考中进士,升官至中书舍人、御史中丞。 喜弄 ![]() 其时王珙兄弟争河中之职,派胤为节度使,不能赴任。半年后,仍以中书侍郞职留京辅政。及至崔昭纬犯罪被杀,胤被贬为武安节度使,陆。。执政。其时王室孱弱,南、北司各树 ![]() ![]() 光化初年,昭宗自华州返都,力求抚平內部,而崔胤暗中为朱全忠撑 ![]() 当初,崔昭纬之死,都是王抟等人揭发其罪状的,胤连累遭贬,心中记恨。待到与王抟同为宰相,胤建议罢黜所有宦官,王抟不支持并劝说皇帝慢慢来。如今皇帝又把他外调了,就把王抟对皇帝说的话告诉全忠,要他揭发弹劾王抟依附宦官共谋害国,其罪该杀。其时崔胤在湖南,皇帝召回,仍居司空、门下侍郞、平章事,兼领度支、盐铁、户部使,而赐王抟自尽。 中尉宋道弼、景务。。等人也都被诛。从此崔胤权震天下,虽宦官亦皆侧目屏息。 到此,胤四次拜相,人称“崔四⼊” 中尉刘季述将皇帝幽噤在东內,拥戴德王执政。刘季述虽深恨胤,但惧怕全忠的強悍,不敢杀胤,只是罢免了他的府政职务。胤催促全忠发兵西进,责问季述幽噤皇帝的罪状。全忠派张存敬攻河中,掠取晋、绛。神策军大将孙德昭常表现出对阉人软噤侮辱天子的事十分愤懑,胤指使判官石戬与德昭 ![]() 如果你能诛杀这两个混蛋, ![]() 天复元年(901),全忠已攻陷河中,进 ![]() ![]() 胤恨皇帝被挟持,不肯跟去,召全忠领兵来 ![]() ![]() ![]() 全忠上表说:“过去写诏书都由宰相执笔,如今得知不是陛下的本意,臣已被他误引。现军队已经⼊关,请求能与李茂贞相约消除误会,共同 ![]() 茂贞却弹劾道:“崔胤畜养玩命之徒,竟然支用专利之款,又令亲信陈班与京兆府募兵保卫其私宅。天子出巡,派五位使者去召他,他安卧不动,只是上表辞谢。”当时皇帝见了全忠的表也很生气,于是下诏书严责崔胤,命他为工部尚书,免除其政职,胤出京居于华州。 当初改元天复后,宦官们对崔胤委屈听命,无事不先和他商议。每次皇帝与他在宮中议论军政大事,往往谈到天黑。胤建议除绝所有宦官,令宮人掌管宮內事宜。韩全诲等探知后,一起到皇帝面前乞求哀怜。皇帝于是诏令胤以后有所奏请时,都用书面密封,免被听窃。 宦官们越发恐惧,更加想知道胤的计谋。 于是找到识字的美女宗柔等人,安排在皇帝左右,侦察他们的计划。胤的计谋渐渐怈露出去,宦官们或哭泣或怨恨,人人自危。劫持天子的计策就这样确定了。 崔胤在华州时,多次替全忠筹划歹计。全忠率兵回驻河中,胤到渭桥 ![]() 皇帝急召崔胤,墨笔诏书发了四道,朱笔御札也发了三封,但胤却称有病而辞谢。 及至皇帝离开凤翔到全忠军中,胤才在路上 ![]() 皇帝在凤翔时,用卢光启、苏检为宰相,胤都把他们赶走杀掉。对跟随去凤翔的近臣陆。。等三十多人也都罢斥,只有裴贽一向孤立可控制,留下共掌政事。 至此,皇帝的动静全取决于胤,没人敢说一句话。胤建议由皇子为元帅,全忠为副帅,以示褒奖他 ![]() ![]() 胤回去,还赐两个宮女,胤坚持辞谢才作罢。这时,天子孤危无助,威严全失,胤的挟持皇帝竟到了这地步。又进官侍中,封爵魏国公。 自凤翔回京,崔胤揣度全忠有篡夺之心,自己位居宰相,担心哪一天祸发,因此想掌握一部分兵权。他假意对全忠说“:京师太靠近李茂贞,不可不防,需要募兵守卫。如今左右龙武军、羽林军、神策军徒有虚名。请每军设置四名步将,每将率领二百五十人;设置一名骑将,率领一百人。让他们轮番值卫。”派京兆尹郑元规为六军诸卫副使,陈班为威远军使,在京师市井募兵。全忠明⽩他的意思,表面同意。胤于是拆毁佛塔,取铜铁做兵械。全忠暗中让手下的汴人几百个来应募,又派儿子朱友伦⼊宿卫军。一次玩球,友伦不幸从马上跌下⾝死,全忠怀疑是胤的 ![]() ![]() ![]() 崔胤罢官后三天被杀。死后十天,全忠胁迫皇帝迁居洛 ![]() |
上一章 新唐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欧阳修、宋祁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新唐书》在线阅读,《新唐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新唐书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