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七及《金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金史 作者:脱脱等 | 书号:10206 时间:2017/3/26 字数:18804 |
上一章 卷二十七 下一章 ( → ) | |
苏保衡 翟永固 魏子平 孟浩(田珏附) 梁肃 移剌綎 移剌子敬 苏保衡,字宗尹,云中天成人。⽗京,辽进士,为西京留守。宗翰兵至西京,京出降。久之,京病笃,以保衡属宗翰。京死,宗翰荐之于朝。赐进士出⾝,补太子洗马,调解州军事判官。左监军撒离喝驻军陕西,辟幕府,参议军事,累官同知兴中尹。天德间,缮治中都,张浩举保衡分督工役。改大兴少尹,督诸陵工役。再迁工部尚书。海陵治兵伐宋,与徐文等造舟于通州,海陵猎近郊,因至通州视工作。兵兴,保衡为浙东道⽔军都统制,率舟师泛海,径趋临安。宋兵来袭,败于海中,副统制郑家死之。 大定二年,召赴中都。是时,山东盗贼啸聚,契丹攻掠临潢等州郡,百姓困弊。诏保衡安抚山东,前太子少保⾼思廉安抚临潢,发仓粟以赈之,无⾐者赐以币帛,或官粟有阙,则收籴以给之,无 ![]() 仆散忠义伐宋,保衡行户部于关中,兼纠察,许以便宜,黜守令不法者十余人。邠守傅慎微忤用事者,被谗构下狱且死,保衡力救之得免。⼊为太常卿,迁礼部尚书。三年,拜参知政事。宋人请和,诏保衡往南京,与仆散忠义斟酌事宜,行之。⼊奏,进右丞。四年,宋人请和,师还,保衡朝京师。初,宮女称心纵火十六位,延烧诸殿,上以方用兵,国用不⾜,不复营缮。及宋和,诏保衡监护役事,遣少府监张仲愈取南京宮殿图本。上闻之,谓保衡曰:“追仲愈还。民间将谓朕效正隆华侈也。” 六年冬,有疾,求致仕,不许。遣敬嗣晖传诏曰:“卿以忠直擢居执政,齿发未衰,遽以小疾求退。善加摄养,以俟疾间视事。”未几,薨,年五十五。世宗将放鹰近郊,闻之乃还,为辍朝,赙赠,命有司致祭。 翟永固,字仲坚,中都良乡人。太祖与宋约攻辽,事成以燕归宋。宋人以经义兼策取士,永固中第一,授开德府仪曹参军。金破宋,永固北归。中天会六年词赋科,授怀安丞,迁望云令,补枢密院令史,辟左副元帅宗翰府掾。永固家贫,求外补,宗翰爱其能,不许,以钱三千贯周之,荐于朝,摄左司郞中。除定武军节度副使,历同知清州防御使,⼊为工部员外郞。以⺟忧去官,起复礼部郞中,迁翰林直学士。 海陵篡立,宋国贺正旦使至广宁,海陵使使以废立事谕宋使,遣还之。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完颜思恭为报谕宋使,永固为副,且令永固伺察宋人动静。使还,改礼部侍郞。久之,分护燕京宮室役事,永固请写《无逸图》于殿壁,不纳。俄迁太常卿,试考贞元二年进士,出《尊祖配天赋》题,海陵以为猜度己意,召永固问曰:“赋题不称朕意。我祖在位时祭天拜乎?”对曰:“拜。”海陵曰:“岂有生则致拜,死而同体配食者乎?”对曰:“古有之,载在典礼。”海陵曰:“若桀、纣曾行,亦 ![]() 魏子平,字仲均,弘州人。登进士第,调五台主簿,累除为尚书省令史,除大理丞,历左司都事,同知中都转运使事,太府监。正隆三年,为贺宋主生⽇副使。是时,海陵谋伐宋,子平使还,⼊见,海陵问江左事,且曰:“苏州与大名孰优?”子平对曰:“江、湖地卑 ![]() 久之,拜参知政事。上问子平曰:“古者税什一而民⾜,今百一而民不⾜,何也?”子平对曰:“什一取其公田之⼊,今无公田而税其私田,为法不同。古有一易再易之田,中田一年荒而不种,下田二年荒而不种。今乃一切与上田均税之,此民所以困也。”上又问曰:“戍卒逋亡物故,今按物力⾼者补之,可乎?”对曰:“富家弟子騃懦不可用,守戍岁时求索无厌,家产随坏。若按物力多寡赋之,募材勇骑 ![]() 海州捕贼八十余人,贼首海州人,其兄今为宋之军官。上闻之,谓宰相曰:“宋之和好,恐不能久,其宿、泗间汉军,以女直军代之。”子平曰:“誓书称沿边州城,除自来合设置 ![]() 上曰:“前⽇令內任官六品以上,外任五品以上,并举所知。未闻有举之者,岂无其才,盖知而不举也。”子平曰:“请令当举之官,每任须举一人。”泽州刺史刘德裕、祁州刺史斜哥、沧州同知讹里也、易州同知讹里剌、楚丘县令刘舂哥以赃污抵罪,上 ![]() 宋人于襄 ![]() ![]() ![]() ![]() 上问宰臣曰:“祭宗庙用牛。牛尽力稼穑有功于人,杀之何如?”子平对曰:“惟天地宗庙用之,所以异大祀之礼也。” 十一年,罢为南京留守,未几致仕。十五年,起为平 ![]() 孟浩,字浩然,泺州人。辽末年登进士第。天会三年,为枢密院令史,除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选⼊元帅府备任使,承制除归德少尹,充行台吏、礼部郞中,⼊为户部员外郞、郞中。韩企先为相,拔擢一时贤能,皆置机要,浩与田珏皆在尚书省,珏为吏部侍郞,浩为左司员外郞。既典选,善铨量人物,分别贤否,所引用皆君子。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皆小人,求与珏相结,珏薄其为人拒之。松年,蔡靖子。靖将兵不能守燕山,终败宋国,珏颇以此讥斥松年,松年初事宗弼于行台省,以微巧得宗弼意,宗弼当国,引为刑部员外郞。望之为尚书省都事,霖为省令史。皆怨珏等,时时毁短之于宗弼,凡与珏善者皆指以为朋 ![]() ![]() ![]() 浩笃实,遇事辄言,无所隐。上嘉其忠,每对大臣称之。有疾,求外补,除祁州刺史,致仕,归。七年,起为御史中丞,而浩已年老,世宗以不次用之,再阅月,拜参知政事。故事,无自中丞拜执政者,浩辞曰:“不次之恩,非臣所敢当。”上曰:“卿自刺史致仕,除中丞,家国用人,岂拘阶次?卿公正忠勤,虽年⾼犹可宣力数年,朕思之久矣。”浩顿首谢。 世宗敕有司东宮凉楼增建殿位,浩谏曰:“皇太子义兼臣子,若所居与至尊宮室相侔,恐制度未宜,固宜示以俭德。”上曰:“善。”遂罢其役,因谓太子曰:“朕思汉文纯俭,心常慕之,汝亦可以为则也。”未几,皇太子生⽇,上宴群臣于东宮,以大⽟杓、⻩金五百两赐丞相志宁,顾谓群臣曰:“卿等能立功,朕亦褒赏如此。”又曰:“参政孟浩公正敢言,自中丞为执政。卿等能如是,朕亦不次用之。”世宗尝曰:“女直本尚纯朴,今之风俗,⽇薄一⽇,朕甚悯焉。”浩对曰:“臣四十年前在会宁,当时风俗与今⽇不同,诚如圣训。”上曰:“卿旧人,固知之。”上谓宰臣曰:“宋前废帝呼其叔湘东王为‘猪王’,食之以牢,纳之泥中,以为戏笑。书于史策,所以劝善而惩恶也。海陵以近习掌记注,记注不明,当时行事,实录不载,众人共知之者求访书之。”浩对曰:“良史直笔,君举必书。帝王不自观史,记注之臣乃得尽其直笔。”浩复奏曰:“历古以来,不明赏罚而能治者,未之闻也。家国赏善罚恶,盖亦多矣,而天下莫能知。乞自今凡赏功罚罪,皆具事状颁告之,使君子知劝以迁善,小人知惧以自警。”从之。进尚书右丞,兼太子少傅。罢为真定尹,上曰:“卿年虽老,精神不衰,善治军民,毋遽言退。”以通犀带赐之。十三年,薨。 田⾕自大理丞累官同知中京留守,终于利涉军节度使。 二十九年,章宗诏尚书省曰:“故吏部侍郞田珏等皆中正之士,小人以朋 ![]() ![]() ![]() ![]() 梁肃,字孟容,奉圣州人。自幼勤学,夏夜读书,往往达旦,⺟葛氏常灭烛止之。天眷二年,擢进士第,调平遥县主簿,迁望都、绛县令。以廉,⼊为尚书省令史。除定海军节度副使,改中都警巡使,迁山东西路转运副使。营治汴宮,肃分护役事。摄大名少尹。正隆末,境內盗起,驱百姓平人陷贼中不能自辨者数千人,皆系大名狱。肃到官,考验得其情谳,出者十八九。大定二年,宛平赵植上书曰:“顷者,正隆任用阉寺,少府少监兼上林署令胡守忠因缘巧幸,规取民利。前蓟州刺史完颜守道、前中都警巡使梁肃,勤恪清廉,愿加进擢。”于是守忠落少监,守道自滨州刺史召为谏议大夫,肃中都转运副使改大兴少尹。 肃上疏言:“方今用度不⾜,非但边兵耗费而已。吏部以常调除漕司僚佐,皆年老资⾼者为之,类不称职。臣谓凡军功、进士诸科、门荫人,知钱⾕利害,能使国用饶⾜而不伤民者,许上书自言。就择其可用,授以职事。每五年委吏部通校有无⽔旱屯兵,视其增耗而黜陟之。自汉武帝用桑弘羊始立榷酤法,民间粟麦岁为酒所耗者十常二三。宜噤天下酒曲,自京师及州郡官务,仍旧不得酤贩出城。其县镇乡村,权行停止。”不报。 三年,坐捕蝗不如期,贬川州刺史,削官一阶,解职。上御便殿,召左谏议大夫奚吁、翰林待制刘仲诲,秘书少监移剌子敬,访问古今事。少间,吁从容请曰:“梁肃材可惜,解职太重。”上曰:“卿言是也。”乃除河北东路转运副使。是时,窝斡 ![]() 七年,⽗忧去官。起复都⽔监。河决李固,诏肃视之,还奏:“决河⽔六分,旧河⽔四分。今障塞决河,复故道为一,再决而南则南京忧,再决而北则山东、河北皆可忧。不若止于李固南筑堤,使两河分流,以杀⽔势便。”上从之。 改大理卿。尚辇局本把石抹阿里哥与钉铰匠陈外儿共盗宮中造车银钉叶,肃以阿里哥监临,当首坐。他寺官以陈外儿为首,抵死。上曰:“罪疑惟轻,各免死,徒五年,除名。”于时,东京久不治,上自择肃为同知东京留守事。迁中都都转运使,转吏部尚书。上疏论台谏,其大旨谓:“台官自大夫至监察,谏官自大夫至拾遗,陛下宜亲择,不可委之宰相,恐树私恩,塞言路也。”上嘉纳之。复请奴婢不得服罗,上曰:“近已噤奴婢服明金矣,可渐行之。”肃举同安主簿⾼旭,除平 ![]() 宋主屡请免立受国书之仪,世宗不从。及大兴尹璋为十四年正旦使,宋主使人就馆夺其书,而重赂之。璋还,杖一百五十,除名。以肃为宋国详问使,其书略曰:“盟书所载,止于帝加皇字,免奉表称臣称名再拜,量减岁币,便用旧仪,亲接国书。兹礼一定,于今十年。今知岁元国信使到彼,不依礼例引见,辄令迫取于馆,侄国礼体当如是耶?往问其详,宜以诚报。”肃至宋,宋主一一如约,立接国书。肃还,附书谢,其略曰:“侄宋皇帝谨再拜,致书于叔大金应天兴祚钦文广武仁德圣孝皇帝阙下。惟十载遵盟之久,无一毫成约之违,独顾礼文,宜存折衷。矧辱函封之贶,尚循躬受之仪,既俯迫于舆情,尝屡伸于诚请,因岁元之来使,遂商榷以从权。敢劳将命之还,先布鄙悰之恳,自余专使肃控请祈。”肃还至泗州,先遣都管赵王府长史驼満蒲马⼊奏。世宗大喜, ![]() 久之,为济南尹,上疏曰:“刑罚世轻世重,自汉文除⾁刑,罪至徒者带鐐居役,岁満释之,家无兼丁者,加杖准徒。今取辽季之法,徒一年者杖一百,是一罪二刑也,刑罚之重,于斯为甚。今太平⽇久,当用中典,有司犹用重法,臣实痛之。自今徒罪之人,止居作,更不决杖,”不报。 未几,致仕,起复彰德军节度使,召拜参知政事。上谓侍臣曰:“梁肃以治⼊异等,遂至大任,廉吏亦可以劝矣。”肃奏:“汉之羽林,皆通《孝经》。今之亲军,即汉之羽林也。臣乞每百户赐《孝经》一部,使之教读,庶知臣子之道,其出职也,可知政事。”上曰:“善,人之行,莫大于孝,亦由教而后能。”诏与护卫俱赐焉。复上奏曰:“方今斗米三百,人已困饿,以钱难得故也。计天下岁⼊二千万贯以上,一岁之用余千万。院务坊场及百姓合纳钱者,通减数百万。院务坊场可折纳⾕帛 ,折支官兵俸给,使钱布散民间,稍稍易得。”上曰:“悬欠院务,许折纳,可也。” 肃上疏论生财舒用八事。一曰罢随司通事;二曰罢酒税司杓栏人;三曰天⽔郡王本族已无在者,其余皆远族,可罢养济;四曰裁减随司契丹吏员;五曰罢榷醋,以利与民;六曰量减盐价,使私盐不行,民不犯法;七曰随路酒税许折纳诸物;八曰今岁大稔,乞广籴粟麦,使钱货流出。上曰:“赵氏养济一事,乃家国美政,不可罢。其七事,宰相详议以闻。”上又曰:“朕在位二十余年,鉴海陵之失,屡有改作,亦不免有缪戾者,卿等悉心奏之。”肃论“正员官被差,权摄官有公罪,及正员还任,皆准去官勿论,往往其人苟且,不事其事。乞于县令中留十人备差,无差正员官。”上曰:“自今权摄有公罪,正员虽还而本职未替者,勿以去官论之。”肃曰:“诚如圣旨。”肃与宰相奏事,既罢,肃跪而言曰:“四时畋猎,虽古礼,圣人亦以为戒。陛下舂秋⾼,属时严寒,驰聘于山林之间。法宮燕处,亦⾜怡神,愿为宗社自重,天下之福也。”上曰:“朕诸子方壮,使之习武,故时一往尔。” 同知震武军节度使邓秉钧陈言四事,其一言外多阙官,及循资拟注不得人,上以问宰相张汝弼,曰:“循资格行已久,仍旧便。”肃曰:“不然。如亡辽固不⾜道,其用人之法有仕及四十年无败事,即与节度使,岂必循资哉。”上曰:“仕四十年已衰老。察其政绩,善者升之,后政再察之,善又升之,如此可以得人,亦无旷事。”肃曰:“诚如圣训。”肃论盗贼不息,请无噤兵器。上曰:“所在有兵器,其利害如何?”肃曰:“他路则已,中都一路上农夫听置之,似乎无害。”上曰:“朕将思之。” 凡使宋者,宋人致礼物,大使金二百两,银二千两,副使半之,币帛杂物称是。及推排物力,肃自以⾝为执政,昔尝使宋,所得礼物多,当为庶民率先,乃自增物力六十余贯,论者多之。 二十三年,肃请老,上谓宰臣曰:“梁肃知无不言,正人也。卿等知而不言,朕实鄙之。虽然,肃老矣,宜从其请。”遂再致仕。诏以其子汝翼为阁门祗候。二十八年,薨。谥正宪。 移剌綎,本名移敌列,契丹虞吕部人。通契丹、汉字,尚书省辟契丹令史,摄知除,擢右司都事。正隆南伐,兼领契丹、汉字两司都事。大定二年,除真定少尹,⼊为侍御史。⺟忧去官。起复右司员外郞,累官陈州防御使。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致仕,上问:“谁可代卿者?”对曰:“陈州防御使移剌綎,清⼲忠正,臣不及也。”遂召为太府监。改刑部侍郞。 十九年,以按出虎等八猛安,自河南徙置大名、东平之境。还为大理卿,被诏典领更定制条。初,皇统间,参酌隋、唐、辽、宋律令,以为皇统制条。海陵 ![]() 移剌子敬,字同文,本名屋骨朵鲁,辽五院人。曾祖霸哥,同平章事。⽗拔鲁,准备任使官。都统杲克中京,辽主西走,留拔鲁督辎重,已而辎重被掠,拔鲁乃自髡,逃于山林。子敬读书好学,皇统间,特进移剌固修《辽史》,辟为掾属。《辽史》成,除同知辽州事。旧本厅自有占地,岁⼊数百贯,州官岁取其课,地主以为例,未尝请辩。子敬曰:“已有公田,何为更取民田。”竟不取。秩満,郡人请留于行台省,不许。天德三年,⼊为翰林修撰,迁礼部郞中。 正隆元年,诸将巡边,诏子敬监战,军帅以战获分将士,亦以遗子敬,子敬不受。及还,⼊见,海陵谓之曰:“汝家贫而不苟得,不受俘获,朕甚嘉之。”凡同行官僚所取者,皆没⼊于官。其后诏子敬宴赐诸部,谕之曰:“凡受进,例遣宰臣,以汝前能称职,故特命汝。”使还,迁翰林待制。大定二年,以待制同修国史。是时,窝斡余 ![]() 是时,仆散忠义伐宋,宋请和,而书式、疆界未定。子敬与秘书少监石抹颐、修起居注张汝弼侍便殿,上曰:“宋主求成,反覆无信,喜为夸大。”子敬对曰:“宋人自来浮辞相欺,来书言海陵败于采石,大军北归,按兵不袭,俾全师而还。海陵未尝败于采石,其谲诈多此类也。回书宜言往者大军若令渡江,宋国境土,必为我有。”上曰:“彼以诡诈,我以诚实,但当以理折之。”迁右谏议大夫,起居注如故。 上幸西京,州县官⼊见,猛安谋克不得随班。子敬奏军民一体,合令猛安谋克随班⼊见,上嘉纳之,于是责让宣徽院。及端午朝会,诏依子敬奏行之。子敬言山后噤猎地太广,有妨百姓耕垦,上用其言,遂以四外猎地与民。迁秘书监,谏议、起居如故。 子敬举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兵部侍郞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乌古论三合自代,上不许。子敬与同签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侍,上曰:“亡辽不忘旧俗,朕以为是。海陵习学汉人风俗,是忘本也。若依家国旧风,四境可以无虞,此长久之计也。”世宗将如凉陉,子敬与右补阙粘割斡特剌、左拾遗杨伯仁奏曰:“车驾至曷里浒,西北招讨司囿于行宮之內地矣。乞迁之于界上,以屏蔽环卫。”上曰:“善。”诏尚书省曰:“招讨斜里虎可徙界上,治蕃部事。都监撒八仍于燕子城治猛安谋克事。” 上与侍臣论古之人君贤否,子敬奏曰:“陛下凡与宰臣谋议,不可不令史官知之。”上曰:“卿言是也。”转签书枢密院事,同修国史,出为河中尹,请老。河中地热,上恐子敬不耐暑,改兴中尹。子敬女自懿州来兴中省谒,遇盗途中,剽掠其行李且尽,既而还之,谢曰:“我辈初不知为府尹家也,尹有德于民,尚忍犯侵琊。”徙咸平、广宁尹。二十一年,致仕,卒于家,年七十一。子敬尝使宋,及受诸部进贡,所受礼物,皆散之亲旧。及卒,家无余财,其子质宅以营葬事。 赞曰:金制,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是谓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是谓执政。大抵因唐官而稍异焉,因⾰不同,无⾜疑者。《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隳哉。”宰相、执政,岂异道琊?苏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肃皆当时之贤执政也。移剌綎、子敬有其才,适其时,而位不及者,亦命也夫。 部分译文 魏子平字仲均,弘州人。进士及第,调升五台主簿,屡次升迁被授予尚书省令史,任大理丞,历任左司都事、同知中都转运使事、太府监等职。正隆三年(1158),为贺宋主生⽇副使。这时,海陵王正在图谋攻打宋朝,魏子平出使宋朝回来后,⼊朝拜见海陵王,海陵王问他江左的事情,且说:“苏州与大名哪一个城市更好?”魏子平回答说:“长江、太湖地势低凹嘲 ![]() 很久以后,魏子平官拜参知政事。皇帝问魏子平说“:以前收十分之一的税而百姓富⾜,现在收百分之一的税百姓反而不富⾜,为什么?”魏子平回答说:“十分之一的税是从公田收⼊中提取的,现在没有公田而从私田中收税,做法不同。以往有第一次整田第二次整田,中等田一年荒芜不种,下等田二年荒芜不种。现在一切都按上等田征税,这是百姓贫困的原因。”皇帝又问“:戍边士卒逃跑死亡,今天用物力雄厚的人补充,可以吗?”魏子平回答说“:富家弟子愚笨懦弱不可以使用,戍边时无厌地求取,家产随即衰败。如果按物力的多少征赋,招募勇敢善骑 ![]() 海州逮捕了八十多个盗贼,盗贼头是海州人,其兄现在宋朝做军官。皇帝听说此事,对宰相说:“宋朝同我们和好可能不会长久,宿、泗两地之间的汉人军队,用女真军队代替它。”魏子平说:“盟约说沿边疆的州城,除双方合设置 ![]() 皇帝说:“前⽇令內任官六品以上、外任官五品以上,一同推荐所了解的人。但没有听说有推荐的人,难道没有人才,大概是了解而不推荐。”魏子平说“:请命令应当推荐的官,每任必须推荐一人。”泽州刺史刘德裕、祁州刺史斜哥、沧州同知讹里也、易州同知讹里剌、楚丘县令刘舂哥因为贪赃犯罪,皇帝想把此事公布出去,丞相守道认为不可以,皇帝因此问魏子平说:“你的意下如何?”魏子平说:“我听说惩一儆百,陛下应该那样做。”皇帝说“:说的对。”于是降下了诏示。 宋朝人在襄 ![]() ![]() ![]() ![]() 皇帝问宰臣说:“祭祀宗庙需要用牛。牛尽力稼穑对人有功,为什么要杀了它?”魏子平回答说“:只有天地宗庙用它,这就是大祭祀礼节的不同之处。”大定十一年(1171),魏子平罢免别职任南京留守,不久退休。 大定十五年(1175),他复出任平 ![]() 孟浩字浩然,滦州人。辽国末年登进士第。天会三年(1125),为金朝枢密院令史,授职为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年,选拔进元帅府做备任使,按规定被授为归德少尹,充行台吏、礼部郞中,进朝为户部员外郞、郞中。 韩企先做丞相时,选拔提升当时的贤能人才后,都把他们放置在机要处,孟浩与田珏都在尚书省,田珏为吏部侍郞,孟浩为左司员外郞。选择人才后,衡量考核人才,区分贤与不贤,所推荐使用的人都是君子。然而蔡松年、曹望之、许霖都是小人,他们请求与田珏相互结 ![]() 蔡松年是蔡靖的儿子,蔡靖带兵没能守住燕山,最后被宋朝打败,田珏常用此事讥讽蔡松年。蔡松年跟随宗弼在行台省做事,他用小花招博得了完颜宗弼的満意,完颜宗弼掌握国政,推荐他做刑部员外郞。曹望之做尚书省都事,许霖做省令史。他们都怨恨田珏等人,常常在宗弼面前诋毁田珏他们,凡是与田珏关系好的人都说他们在拉帮结 ![]() ![]() 金世宗在熙宗执政的时候,知道田珏结 ![]() 孟浩诚实,遇事敢说,不隐瞒。皇帝很赞赏他的忠实,常常在大臣们面前称赞他。孟浩有病,请求到外面做官,授予祁州刺史,后退休回家。大定七年(1167),起用他为御史中丞,而孟浩年纪已大,金世宗破格提拔任用他,又过一个月,授予他参知政事。按过去的先例,没有从中丞直接授职为执政的人,孟浩推辞说:“破格提拔之恩,不是我敢担当的。”皇帝说:“你自刺史退休,被授予中丞,家国用人,难道还拘束于等级。你公正忠诚勤勉,虽然年纪大还可以出力几年,考我虑已经很久了。”孟浩叩头谢恩。 金世宗告诫有司在东宮凉楼增建殿位,孟浩劝谏说:“皇太子又是臣子,如果他住的与至尊宮室相同,恐怕不合制度,因此应该勤俭为德。”皇帝说“:好。”于是停止了基建,因此对太子说:“朕想汉文纯俭,心中常慕,你也可以以此为准则。”不久,皇太子过生⽇,皇帝在东宮大宴群臣,用大⽟杓、五百两⻩金赐给丞相纥石烈志宁,并环顾群臣说:“你们能立功,朕也这样褒赏你们。”又说“:参政孟浩公正敢言,从中丞一下提为执政。你们能这样,朕也破格提拔任用你们。”金世宗曾经说“:女真原本崇尚纯朴,今天的风俗一天不如一天厚淳,朕很忧愁。”孟浩回答说“:我四十年前在会宁,当时风俗与今天不同,正像圣上训释。”皇帝说:“你是旧时人,所以知道。”皇帝对宰臣说:“宋朝前废帝叫他叔叔湘东王为‘猪王’,让他在栏圈中吃饭,作为戏笑。写在史册中,以劝善惩恶。海陵王用亲信掌管记注,记注写的不清楚,当时的行动大事,实录不记载,大家都知道的要询问写上它。”孟浩回答说:“良史直笔,君主的行动要写上。帝王自己不看史,记注官才能都写下它。”孟浩又奏说:“自古以来,不明确奖赏惩罚而能治理好的,没有听说过。家国奖赏好的惩罚恶的,大概也很多,而天下人不知道。请求从今开始凡是赏功罚罪,都把事情公布出去,使大臣们知道勤勉而努力工作,小人知道害怕而警惕。”皇帝听从了孟浩的建议。 孟浩进升为尚书右丞,兼太子少傅。后罢此职而任真定尹,金世宗皇帝说:“你年纪虽然大了,精神却还很好,又善于管理军民,不要急忙说退。”皇帝用通犀带赐给他。大定十三年(1173),孟浩死去。 田珏从大理丞直升为同知中京留守,最后官为利涉军节度使。 大定二十九年(1189),金章宗下诏尚书省说“:已故吏部侍郞田珏等人都是中正之士,小人用拉朋结 ![]() ![]() ![]() ![]() 梁肃字孟容,奉圣州人。他从小勤奋学习,夏天夜里读书常常通宵达旦,他的⺟亲葛氏经常熄灭蜡烛阻止他学习。 天眷元年(1138),梁肃选拔为进士第,调任平遥县主簿,升为望都、绛县令。他廉洁奉公,进朝任尚书省令史。后他被授予定海军节度副使,改任中都警巡使,升为山东西路转运副使。建造汴京宮殿时,梁肃分管工程建设。代理大名少尹。正隆末年,国內发生盗贼作 ![]() 大定二年(1162),宛平赵植上书说:“不久前,正隆年间任用宦官,少府少监兼上林署令胡守忠因为巧言得宠,且巧取民利。前蓟州刺史完颜守道、前中都警巡使梁肃,勤勤恳恳清正廉洁,希望得到提升。”于是胡守忠被降去少监职,完颜守道从滨州刺史召为谏议大夫,梁肃由中都转运副使改任大兴少尹。 梁肃上奏说:“今天家国开支不富⾜,这不仅仅是戍边军队的耗费。吏部授予的漕司员官,都是年老资⾼的人,他们大多不称职。我认为凡是有军功、考取进士各科、享受荫恩的人,知道金钱粮食的利害关系,能使家国开支宽裕而不损害民人的人,允许他们上书陈述建议。然后择其善者而用,授予他们职务。每五年委托吏部通报比较他们任职期间辖区內有无⽔旱兵灾,视其增值与消耗而罢免提升他们。自从汉武帝用桑弘羊开始建立榷酤法,每年民间粮食有十分之三被耗费掉。应该噤止天下酒的生产,从京城到州郡的官府,仍旧不能买卖酒出城。县镇乡村,权且停止买卖酒。”皇帝金世宗对此没有答复。 大定三年(1163),梁肃因为不能按期捕杀蝗虫,贬为川州刺史,降职一级,解除职务。金世宗皇帝驾御便殿,诏令左谏议大夫奚吁、翰林待制刘仲诲、秘书少监移剌子敬,询问古今大事。一会儿,奚吁从容请求说“:梁肃是个人才应当爱惜,解职惩罚太重。”皇帝说:“你说的对。”于是授予梁肃为河北东路转运副使。此时,移剌窝斡叛 ![]() 大定七年(1167),梁肃⽗亲去世他辞官服孝。再次出任时为都⽔监。⻩河在李固渡决口,皇帝金世宗诏令梁肃前去视察,回朝后他上奏:“决口的那条河道有六分⽔,旧河道有四分⽔。现在是河道阻碍导致决口,把旧河道修复,第二次决口南面的南京就很危险,第三次决口北面的山东、河北都很危险。不如在李固渡南修一道大堤,使两条河道分流,以减缓⽔势。”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梁肃改任大理卿。尚辇局本把石抹阿里哥,与钉铰匠陈外儿,共同盗窃宮中造车银钉叶。梁肃认为石抹阿里哥是监工,应当是首犯。其他官认为陈外儿是首犯,用他抵偿死罪。金世宗皇帝说:“罪行不重,都免死,判五年徒刑,官府除名。”在那时,东京很长时间没有治理好,皇帝亲自选拔梁肃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梁肃升为中都转运使,转为吏部尚书。梁肃上奏讨论台谏,其大意是:“台官从大夫到监察,谏官从大夫到拾遗,陛下应该亲自选拔,不可以把此事委托给宰相,那样恐怕会树起私怨,阻塞言论自由。”皇帝金世宗嘉奖了他并接纳了他的意见。梁肃又请求皇帝说奴婢不得穿丝织⾐服,皇帝金世宗说:“近来已经噤止奴婢穿明金了,对此可逐渐实行。”梁肃推荐同安主簿⾼旭,⾼旭被授予平 ![]() 宋朝君主多次请求免去设立接受国书的仪礼,金世宗不同意。等到大兴尹完颜璋为十四年正旦使,宋朝君主派人在靠近宾馆的地方抢去了他的文书,然后又重重贿赂他。完颜璋回去,被打一百五十下,官府除名。任梁肃为宋国详问使。梁肃到宋朝,宋朝君主一一如约,立接国书。梁肃准备回金朝,宋让他捎信致谢。梁肃回到泗州,先派都管赵王府长史礥満蒲马进朝⼊奏。金世宗很⾼兴,想任梁肃为执政,左丞相良弼说“:梁肃才能完全可以做相,但只刚刚出使宋朝回来就任命他,宋朝人从此会小看我们。”金世宗皇帝于是停止了任命。 很久以后,梁肃为济南尹,他上奏说“:刑罚时轻时重,自从汉文帝除掉摧残人⾁体的刑罚,犯罪达到判刑的人带镣服刑,期満释放,家里没有成年男子,加倍打他。现在借鉴辽末的法律,判刑一年的人再打一百下,这是一罪两次惩罚,刑罚之重,这表现的最甚。现在太平⽇子应当用中等刑法,有司还用重刑法,我实在痛心。从现在开始犯罪的人,只让他们服刑,不要再打他们。”金世宗皇帝没有批复。 不久,梁肃退休。出山后又为彰德军节度使,授予参知政事,金世宗皇帝对侍臣说“:梁肃因为管理人很优异,于是被重用,廉吏也可以勉励。”梁肃上奏说:“汉人的羽林军,都通晓《孝经》,我们现在的亲军,就是汉人的羽林军。我请求每百户赐给一部《孝经》,让他们学习,这样差不多能知道做臣子的道理,出任官职,可知道行政事务。”金世宗皇帝说:“好,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大的,这也是先学习后才知道的。”皇帝金世宗诏令赐赏梁肃和护卫。梁肃又上奏说“:当今三百斗米,人们仍然困窘饥饿,因为钱难得的缘故。计天下每年收⼊二千万贯以上,一年开支后还剩一千万。院务坊场及百姓 ![]() ![]() ![]() 梁肃上奏章论生财用人八件事。一、废去随司通事。二、废去酒税税司杓栏人。三、天⽔郡王的本族已经没人了,其余的人都是远族,可免去他的供给。四、裁减随司的契丹员官。五、废除食醋专营,以利民人。六、适量降低盐价,让私盐卖不出去,这样民人就不会犯法。七、随路酒税允许折合物质 ![]() ![]() 同知震武军节度使邓秉钧陈述四件事,其中一件事是说外面多宮阙官府,按照资格有人不该有,皇帝金世宗以此问宰相张汝弼,张说:“此事按资格推行已久,仍然按旧例。”梁肃说:“不行。如果灭亡的辽国固不值得称道,但他们用人的法则———做四十年官没有失败的事,即升他为节度使———值得称道,难道一定要遵循资格吗?”皇帝金世宗说“:做官做四十年已经衰老了。要观察他的政绩,好的就提升他,再观察他的政绩,好的又提他,如此可以得到人才,也没有空缺的事。”梁肃说:“正如圣上训诫的那样。”梁肃说盗贼不灭,请求不要噤止兵器。金世宗皇帝说“:所有的地方都有兵器,利害关系怎么样?”梁肃说:“其他路就不说了,中都一路上农夫随便搁置它,似乎没有害。”金世宗皇帝说“:朕将考虑这件事。” 凡是出使到宋朝的人,宋人都送礼物,大使送二百两⻩金、二千两⽩银,副使减半。等到展示物力,梁肃自认为⾝为执政,以前曾出使宋朝,所得礼物多,应当为他人的表率,于是自己再增加物力六十余贯献给家国,议论这件事的人很多。 大定二十三年(1183),梁肃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金世宗对宰臣说:“梁肃知无不言,是个正直的人。你们却知而不言,朕实在是看不起。即使这样,梁肃已经年纪大了,应该批准他的请求。”于是梁肃退休。皇帝下诏任命梁肃的儿子梁汝翼为。。门祗候。大定二十八年(1188),梁肃死去。谥号正宪。 移剌子敬,字同文,本名叫屋古朵鲁,辽国五院人。他的曾祖⽗是霸哥,官做到同平章事。他的⽗亲拔鲁,准备任使官。都统杲攻克中京,辽国君主向西逃跑,留下拔鲁督运辎重,不久辎重被掠夺,拔鲁于是自己剃去了头发,逃进山林。 子敬读书好学,皇统年间,皇上特地召移剌固进官编撰修订《辽史》,移剌固辟举移剌子敬为掾属,《辽史》编修完毕,子敬被任命为同知辽州事。按旧的规定,本厅自有所属土地,每年收⼊数百贯钱,州官每年收取税捐,地主们以此为例,不曾请求辩解。子敬说:“已经有公田,有什么理由再从民田中收取税金?”竟然不去收取民田税金。子敬任期満了,郡人请求将子敬留在行台省,圣上不允许。天德三年(1151),⼊朝任翰林修撰,迁任礼部郞中。 正隆元年(1156),诸将巡边,皇帝诏令子敬监战,军中元帅拿战利品分给将士,也送给子敬,子敬不接受。还朝⼊见皇上,海陵王对他说:“你家贫而不贪利,不接受俘获战利品,朕很是赞赏你。”凡是与子敬同行官僚所获取的战利品,都被没收进了官府库中。之后皇上诏令子敬设宴赏赐诸部员官,向他们宣布:“凡受进封的,按常规是派宰相大臣去办,因为你以前的表现才能称职,所以特别直接对你下命令。”让子敬回去了,升迁他为翰林待制。 大定二年(1162),以待制⾝份同修国史。当时,窝斡的余 ![]() 当时,仆散忠义攻伐宋国,宋国请求讲和,而文书、疆界都未确定。子敬和秘书少监石抹颐、修《起居注》的张汝弼正在偏殿侍候,皇上说:“宋主求和,但宋人反复而不讲信义,喜 ![]() 圣上驾临西京,州县官奉诏⼊见,猛安谋克不准跟班。子敬禀奏说军民是一体,应该同时命令猛安谋克跟班⼊见,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个意见,于是责备宣徽院。到了端午朝会,皇上诏令依照子敬的奏议去办。子敬说山后噤止出⼊留做打猎的地方划得太广了,对百姓耕垦有所妨碍,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于是把四外打猎的噤地 ![]() 子敬推举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兵部侍郞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乌古论三合自荐要取代他们,皇上不同意。子敬和同签宣徽院事移剌神独斡侍奉皇上,皇上说:“辽国虽已灭亡却不忘旧俗,朕认为是这样的。海陵学习汉人风俗,是忘本。如果依照家国旧风,四境可以没有失误,这是长久之计。”世宗将到凉陉,子敬与右补遗粘割斡特剌、左拾遗杨伯仁上奏说:“车驾到曷里浒,西北招讨司正好圈在行宮的內地。请求把它迁到界上,用来作为遮蔽环卫的屏障。”皇上说“:好。”皇帝下令在尚书省说“:招讨斜里虎可以迁徙到界上,治理蕃部的事情。都监撒八仍然在燕子城做猛安谋克之事。” 皇上和侍臣讨论古代的人君是否贤君,子敬上奏说:“陛下凡是和宰相大臣议论策划,不可不叫史官知道讨论內容。”皇上说“:卿说的对。”批转签书给枢密院事,让子敬同修家国历史,出任河中府尹,请求退休养老。河中地方气候炎热,皇上担心子敬不耐暑热,改任他为兴中府尹。子敬的女儿从懿州来兴中探视,在途中遇到強盗,把她的行李掠夺一空,事后又归还了她,并谢罪说“:我辈开始不知道是府尹家的人,府尹对民人有恩德,还能忍心犯侵他吗?”子敬又奉命迁任咸平、广宁府尹。二十一年(1181),子敬辞官,在家中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子敬曾经出使宋国,以及接受诸部落的进贡,所接受的礼物,全部分给了亲戚朋友。到逝世时,家里没有富余钱财,他的儿子典当家宅用来料理丧葬之事。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金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脱脱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金史》在线阅读,《金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金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