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及《金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金史 作者:脱脱等 | 书号:10206 时间:2017/3/26 字数:21655 |
上一章 卷三十 下一章 ( → ) | |
⽑硕 李上达 曹望之 大怀贞 卢孝 俭卢庸 李偲 徒单克宁(本名习显) ⽑硕,字仲权,甘陵人。宋末,试弓马弟子,硕中选,调⾼ ![]() ![]() ![]() ![]() ![]() 李上达,字达道,曹州济 ![]() 曹望之,字景萧,其先临潢人,辽季移家宣德。天会间,以秀民子选充女直字生学。年十四,业成,除西京教授。为元帅府书令史,补正令史,转行台省令史。录教授资,补修武校尉,除右司都事。吏部侍郞田珏素薄望之,望之愿 ![]() ![]() 海陵为相,尝以书致其私,望之不从。天德元年,调同知石州军州事,坐事免。丁⺟忧,久之,除绛 ![]() 大定初,讨窝斡,望之主军食,给与有节,凡省粮三十万石,省剉草五十万石。帅府以捷⼊告,议者 ![]() 三年,上曰:“自正隆兵兴,农桑业失,猛安谋克屯田多不如法。”诏遣户部侍郞魏子平、大兴少尹同知中都转运事李涤、礼部侍郞李愿、礼部郞中移剌道、户部员外郞完颜兀古出、监察御史夹⾕阿里补及望之分道劝农,廉问职官臧否。望之还言,乞汰诸路胥吏,可减其半。诏胥吏如故。于是始噤用贴书云。迁本部侍郞,领复实缮修大內财用,费用大省。复以劳进阶,上召见谕勉之。 望之家奴袁一言涉妖妄,大兴府鞫治。望之恐,使户部令史刘公辅问其事于大兴少尹王全,全具其事语公辅,公辅以语望之。御史台劾奏刘公辅言怈狱情。上曰:“妖妄之言, ![]() 顷之,运河堙塞,世宗出郊见之,问其故。主者奏曰:“户部不肯经画,岁久以致如此。”上责望之曰:“有⽔运不浚治,乃用陆运,烦费民力,罪在汝等,其往治之。”尚书省奏当用夫役数万人。上曰:“方舂耕作,不可劳民。以宮籍监户及摘东宮、诸王人从充役,若不⾜即以五百里內军夫补之。” 《太宗实录》成,监修国史纥石烈良弼赐金带一、重彩二十端。同修国史张景仁、刘仲渊、望之皆赐银币有差。望之叹赏薄,谓人曰:“栽花接本乃加爵命,勤劳者不迁官。”无何,张景仁迁翰林学士,望之又曰:“止与他人便遣,独不及我哉。”世宗闻之,出望之德州防御使,谓之曰:“汝为人能⼲而心不忠实。朕前往安州舂⽔,人言汝无事君之义。朕敕臣下,有过即当谏争。汝但面从,退则谤议,此不忠不孝也。汝自五品起迁四品,《太宗皇帝实录》成,优赐银币,不思尽心竭力,惟官赏是觊。今出汝于外,宜改心涤虑。不然,则⾝亦莫保。”望之到德州,有惠政,百姓为立生祠。改同知西京留守事。 上书论便宜事:其一,论山东、河北猛安谋克与百姓杂处,民多业失。陈、蔡、汝、颍之间土广人稀,宜徙百姓以实其处,复数年之赋以安辑之。百姓亡命及避役军中者,阅实其人,使还本贯。或编近县以为客户,或留为佃户者,亦籍其姓名。州县与猛安事⼲涉者无相 ![]() ![]() ![]() ![]() 又论六盐场用人,宜令户部公议辟举。论漕运,先计河仓见在几何,通州容受几何,京师岁费几何。今近河州县岁税或六七万石,小民有⼊资之费,富室收转输之利,宜计实数以科税⼊。论民间私钱苦恶,宜以官钱五百易私钱千,期以一月易之,过期以销钱法坐之。论州府力役钱物,户部颁印署⽩簿,使尽书之,以俟审阅,有畏避不书者坐之。论工部营造调发,妨民生业。诸路 ![]() 书奏,多见采纳。以本官行六部事于北边,召拜户部尚书。上数之曰:“汝前为侍郞,以不忠外补,颇能练习钱⾕,故任以尚书之重,宜改前非,以图新效也。” 是时,户部尚书⾼德基坐⾼估俸粟责降,世宗念望之吝出纳或惩德基也,既出,使人谕之曰:“勿以⾼德基下粟直,要在平估而已。”十五年新宮成,世宗幸新宮,敕望之曰:“新宮中所须,毋取于民间也。”有良民夫妇质⾝于东京留守完颜彀英家,期终而不遣,尚书省下东京鞫治。望之言彀英为留守,其同官必且阿徇,不肯穷竟,当移他州。 望之久习事,有治钱⾕名, ![]() ![]() 其后,尚辇局举出⾝人年六十余可以临事,世宗曰:“岂为此辈惜官琊,但此辈专以盗取官钱为谋生计,不可用也。”由是 ![]() 望之初不学,及贵,稍知读书,遂刻苦自致,有诗集三十卷。 大怀贞,字子正,辽 ![]() ![]() ![]() 卢孝俭,宣德州人。登天眷二年第,调宪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累官太原少尹。大定二年,陕西用兵,尚书省发本路税粟赴平凉充军实,期甚严迫。孝俭辄易以金帛,驰至平凉,用省而不失期,并人称之。用廉,进官二阶,迁同知广宁尹。广宁大饥,民多流亡业失,乃借僧粟,留其一岁之用,使平其价市与贫民,既以救民,僧亦获利。累迁山东东路转运使。孝俭素褊躁,与同僚王公谨失 ![]() 卢庸,字子宪,蓟州丰润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调唐州军事判官,再调定平县令。庸治旧堰,引泾⽔溉田,民赖其利。补尚书省令史,除南京转运副使,改中都户籍判官。察廉,迁礼部主事,累官凤翔治中。大安三年,征陕西屯田军卫中都,以庸签三司事,主兵食。至潞州,放还屯田军,庸改乾州刺史,⼊为吏部郞中。至宁元年,改陕西按察副使。夏人犯边,庸缮治平凉城池,积刍粟,团结土兵为备。 十一月,夏人掠镇戎,陷泾、邠,遂围平凉。庸矢尽,募人取夏兵 ![]() ![]() ![]() ![]() 李偲,字子友,定州安喜人。中天眷二年进士,调辽山簿,累官户部主事。丁⺟忧,起复旧职,除同知河东南路转运使事。大定初,改同知中都路都转运使事。仆散忠义行省事于汴京,奏偲幕府,世宗曰:“李偲方治京畿漕事,行省可他选也。”三年,权知登闻检院,再迁户部侍郞。上曰:“户部财用出⼊,朕难其人。卿非旧劳,资叙尚浅,勿以秩満例升三品,因循岁月,若不自勉,必不汝贷。”偲每朝会与⾼德基屏人私语。上闻而怪之,问右丞石琚曰:“李偲果何如人?”琚曰:“亦⼲事吏耳。”改同知京北留守、沂州防御使。沂南边郡,户部符借民闲田,种禾取藁秸,备警急用度。偲曰:“如此则农民业失。”具奏止之。转运司牒郡输粟朐山,调急夫数万人,是时久雨泥泞,挽运不能前进。偲遣吏往朐山刺取其官廪,见储粮数可支半岁,即具其事牒运司,请缓期,毋自困百姓。先是,郡县街陌间听民作廛舍,取其僦直。至是,罢收僦直,廛舍一切撤毁。他郡奉承号令,督百姓必尽撤去,使街陌绳齐矢棘如初时然后止。偲独教民撤治前却不齐一者三五所,使巷道端正即已,民便之。改陕西西路转运使,卒。 赞曰:⽑硕、李上达、曹望之、李偲之流,皆金之能吏也。望之悻悻然以求大用,君子无取焉。 徒单克宁,本名习显,其先金源县人,徙居比古土之地,后徙置猛安于山东,遂占籍莱州。⽗况者,官至汾 ![]() ![]() 克宁娶宗⼲女嘉祥县主,同⺟兄蒲甲判大宗正事,海陵心忌之,出为西京留守,构致其罪诛之,因降克宁知滕 ![]() ![]() ![]() ![]() 是时,窝斡已再北,元帅谋衍利卤掠,驻师⽩泺。世宗讶其持久,遣问之。谋衍曰:“贼骑壮,我骑弱,此少驻所以完养马力也。不然,非益万骑不可胜。”克宁奋然而言曰:“吾马固不少,但帅不得人耳。其意常利虏掠,贼至则引避,贼去则缓随之,故贼常得善牧,而我常拾其蹂践之余,此吾马所以弱也。今诚能更置良帅,虽不益兵,可以有功。不然,骑虽十倍,未见其利也。”朝廷知其议,召还谋衍,以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师将发,贼声言乞降。克宁曰:“贼初困蹙,且无降意,所以扬言者,是 ![]() ![]() 契丹平,克宁除太原尹。未阅月,宋吴璘侵陕右,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乞益兵,遣克宁佩金牌,驻军平凉。诏合喜曰:“朕遣克宁参议军事,此其智勇⾜敌万人,不必益军也。”克宁至,下令安辑,未几,民皆完聚。治兵伐宋,右丞相仆散忠义驻南京节制诸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经略边事,克宁改益都尹,兼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四年,元帅府 ![]() ![]() ![]() ![]() ![]() 兵罢,改大名尹,历河间、东平尹,召为都点检。十一年,从丞相志宁北伐,还师。十一月皇太子生⽇,世宗置酒东宮,赐克宁金带。明年,迁枢密副使,兼知大兴府事,改太子太保,枢密副使如故。拜平章政事,封密国公。 克宁女嫁为沈王永成妃,得罪,克宁不悦,求致仕,不许,罢为东京留守。明年,上将复相克宁,改南京留守,兼河南统军使。遣使者谕之曰:“统军使未尝以留守兼之,此朕意也。可过京师⼊见。”克宁至京师,复拜平章政事,授世袭不紥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 世宗 ![]() ![]() ![]() 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至于簿书期会,不屑屑然也。世宗尝曰:“习显在枢密,未尝有过举。”谓克宁曰:“宰相之职,进贤为上。”克宁谢曰:“臣愚幸得备位宰辅,但不能明于知人,以此为恨耳。”二十一年,左丞相守道为尚书令,克宁为左丞相,徙封定国公,恳求致仕。上曰:“汝立功立事,乃登相位,朝廷是赖,年虽及,未可去也。”后三⽇,与守道奏事,俱跪而请曰:“臣等齿发皆衰,幸陛下赐以余年。”上曰:“上相坐而论道,不惟其官惟其人,岂可屡改易之琊?”顷之,克宁改枢密使,而难其代。复以守道为左丞相,虚尚书令位者数年,其重如此。未几,以司徒兼枢密使。二十二年,诏赐今名。二十三年,克宁复以年老为请。上曰:“卿昔在府政,勤劳夙夜,除卿枢密使亦可以优逸矣。朕念旧臣无几人,万一边隅有警,选将帅,授方略,山川险要,兵道军谋,舍卿谁可与共者?勉为朕留!”克宁乃不敢复言。 二十四年,世宗幸上京,皇太子守国,诏左丞相守道与克宁俱留中都辅太子。上谓克宁曰:“朕巡省之后,万一有事,卿必躬亲之,毋忽细微,图难于其易可也。”二十五年,左丞相守道赐宴北部,诏克宁行左丞相事。 是时,世宗自上京还,次天平山清暑,皇太子薨于京师,诸王妃主⼊宮吊哭,奴婢从⼊者多,颇喧杂不严。克宁遣出之,⾝护宮门,严饬殿廷宮门噤卫如法,然后听宗室外戚⼊临,从者有数。谓东宮官属曰:“主上巡幸,未还宮阙,太子不幸至于大故,汝等此时能以死报国乎?吾亦不敢爱吾生也。”辞⾊俱厉,闻者肃然敬惮。章宗时为金源郡王,哀毁过甚,克宁谏曰:“哭泣,常礼也。郡王⾝居冢嗣,岂以常礼而忘宗社之重乎?”召太子侍读完颜匡曰:“尔侍太子⽇久,亲臣也。郡王哀毁过甚,尔当固谏。谨视郡王,勿去左右。”世宗在天平山,皇太子讣至,哀恸者屡矣。闻克宁严饬宮卫,谨护皇孙,嘉其忠诚而愈重之。 九月,世宗还京师。十一月,克宁表请立金源郡王为皇太孙,以系天下之望。其略曰:“今宣孝皇太子陵寝已毕,东宮虚位,此社稷安危之事,陛下明圣超越前古,宁不察此。事贵果断,不可缓也。缓之则起觊觎之心,来谗佞之言。谗佞之言起,虽 ![]() 明⽇,徒单公弼尚息国公主纳币,赐六品以上宴于庆和殿。上谓诸王大臣曰:“太尉忠实明达,汉之周 ![]() ![]() 二十八年十一月癸丑,上幸克宁第。初,上 ![]() ![]() 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甲申,克宁率宰执⼊问起居。上曰:“朕疾殆矣。”谓克宁曰:“皇太孙年虽弱冠,生而明达,卿等竭力辅之。”又曰:“尚书省政务权听于皇太孙。”克宁奏曰:“陛下幸上京时,宣孝太子守国,许除六品以下官,今可权行也。”上曰:“五品以下亦何不可。”乙酉,诏皇太孙摄行政事,注授五品以下官。诏太孙与诸王大臣俱宿噤中。克宁奏曰:“皇太孙与诸王宜别嫌疑,正名分,宿止同处,礼有未安。”诏太孙居庆和殿东庑。丙戌,诏克宁以太尉兼尚书令,封延安郡王。平章政事襄为右丞相,右丞张汝霖为平章政事。戊子,诏克宁、襄、汝霖宿于內殿。 二十九年正月癸巳,世宗崩于福安殿。是⽇,克宁等宣遗诏,立皇太孙为皇帝,是为章宗。徙封为东平郡王。诏克宁朝朔望,朝⽇设坐殿上。克宁固辞,诏近臣勉谕。克宁涕泣谢曰:“怜悯老臣,幸免常朝,岂敢当坐礼。”其后,每朝必为克宁设坐,克宁侍立益敬。即位诏文“凡除名开落官吏并量材录用”张汝霖奏真盗枉法不可恕,克宁曰:“陛下初即位,行非常之典,赃吏误沾恩宥其害小,国之大信不可失也。”章宗深然之。无何,进拜太傅,兼尚书令,赐尚⾐⽟带。乞致仕,不许。诏译《诸葛孔明传》赐之。诏尚书省曰:“太傅年⾼,旬休外四⽇一居休,大事录之,细事不须亲也。”赐金五百两、银五千两、钱千万、重彩二百端、绢二千匹。 尚书省奏猛安谋克愿试进士者听之,上曰:“其应袭猛安谋克者学于太学可乎?”克宁曰:“承平⽇久,今之猛安谋克其材武已不及前辈,万一有警,使谁御之?习辞艺,忘武备,于国弗便。”上曰:“太傅言是也。”章宗初即位,颇好辞章,而疆埸方有事,故克宁言及之。 明昌二年,克宁属疾,章宗往视之。克宁顿首谢曰:“臣无似,尝蒙先帝任使,陛下即位,属以上相,今臣老病,将先⽝马填壑沟,无以辅明主绥四方。陛下念臣驽怯,亲枉车驾临幸,死有余罪矣。”是⽇,即榻前拜太师,封淄王,加赐甚厚。是岁二月,薨,遗表,其大概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疏之,轻小人而终昵之。愿陛下慎终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诏有司护丧事,归葬于莱州,谥曰忠烈。明 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图像衍庆宮。大安元年,改配享章宗庙廷。 赞曰:徒单克宁可谓大臣矣,功⾼而⾝愈下,位盛而心愈劳。《经》曰:“在上不骄,⾼而不危,制节谨度,満而不溢”所以长守富贵。故曰忠信匪懈,不施其功,履盛満而不忘,德之上也。孜孜勉勉,恪守职业,不居不可成,不事不可行,人主知之,次也。谏期必行,言期必听,为其事必有其功者,又其次也。 部分译文 曹望之,字景萧,他的祖先是临潢人,辽代末年(1125),把家迁移到宣德。天会年间,曹望之以秀民之子的条件被选为女真字生学。十四岁,学业有成,任西京教授。后任元帅府书令史,补正令史,又转任行台省令史。因有教授资历,又补授修武校尉,出任右司都事。吏部侍郞田。。一向轻视望之,望之愿意 ![]() ![]() 海陵王完颜亮任宰相的时候,曾经用书信告诉望之自己的私 ![]() ![]() 大定初年(1161),讨伐窝斡,望之主管军队粮食,分发很有节度,大约节省粮食三十万石,节省坐刂草五十万石。帅府⼊朝告捷,议事的人想就此停止转运粮草,望之认为元凶未杀,不能松弛倦怠。接着大军去追讨敌军,果然依赖转运来的粮草接济。望之因有功劳晋升一级,兼同修国史。望之请求在大盐泺设官专卖盐,顺从的百姓拿米来贸易,百姓聚集多了成为部落,可以巩固边防,这样做将获利无穷。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大概贮存米二十余万石。等到东北路闹饥荒,依仗这些米救济的人不可胜数。 三年(1163),皇上说:“自从正隆年间兴兵打仗,农桑业荒废了,猛安谋克屯田多数不依法执行。”皇帝诏令派遣户部侍郞魏子平、大兴少尹同知中都转运事李涤、礼部侍郞李愿、礼部郞中移刺道、户部员外郞完颜兀古出、监察御史夹⾕阿里补及曹望之分道劝农,同时调查在职员官有否贪赃行为。望之回皇上话,请求淘汰诸路官府中理办文书的小吏,可以精减一半这样的人员。皇帝诏令对这些小吏要保留如故。于是开始噤用贴书,即书吏的助手。望之迁任本部侍郞,导领复核修缮大內财政支出,费用大大节省。又因功劳进级,皇上召见他当面勉励他。 曹望之的家奴袁一说话涉嫌妖妄,大兴府审理处治。望之惊恐,让户部令史刘公辅向大兴少尹王全询问袁一的案情,王全把袁一的案情全部告诉了刘公辅,公辅告诉了望之。御史台劾奏刘公辅怈漏狱情。皇上说:“妖妄之言,为什么要互相传说?”于是,望之被打一百 ![]() ![]() ![]() 不久,运河堵塞了,世宗到郊外看见这情况,问是什么原因。主管的人奏道:“户部不肯统筹规划,年岁久了以致如此。”皇上指责望之说“:有⽔运不疏通治理,于是用陆运,劳民费力,罪在你们这些人,速去治理!”尚书省上奏说需要用夫役数万人。皇上说:“正在舂耕,不能劳民。把在宮籍监户的以及选择东宮、诸王的随从充当劳役,如果人力不⾜就叫五百里以內的军人补充上。” 《太宗实录》编写成书,皇上赐给监修国史纥石烈良弼一条金带、二十端彩绸,赐给同修国史的张景仁、刘仲渊、曹望之的都是银币,但数目有差别。望之感叹给他的赏赐薄,对旁人说:“栽花接木的加爵命,勤恳劳作的不迁官。”张景仁迁升翰林学士,望之又说:“只给他人便宜占,独独不给我啊!”世宗听说这话,把望之从宮中出派任德州防御使,对他说“:你为人虽然能⼲然而心不忠实。朕前往安州舂⽔,人家说你没有事奉君主的义气。朕命令臣下,朕有过失就应当劝谏争议。你表面上服从,退下去就诽谤非议,这是不忠不孝啊。你从五品迁升到四品,《太宗皇帝实录》编成,优厚地赐予你银币,你不考虑尽心竭力,只贪图官赏。今天调你出京到外地任职,应该洗心涤脑。不然,则⾝家 ![]() “其一,论山东、河北猛安谋克与百姓杂居在一起,百姓多数业失。陈、蔡、汝、颍四州之间地广人稀,应该让百姓迁去居住以充实那里,免除数年的赋税来安顿他们。百姓中逃亡的以及逃避服军役的,落实是哪些人,让他们回归原籍。有的编⼊临近县户口作为客户,或者留用作为佃户的,也要注册他们的姓名。州县和猛安参与⼲涉的人不能互相勾结成 ![]() “其二,论荐举人才的规定有文无实。宰相选拔提升的是他们 ![]() ![]() ![]() “其三,论守卫边境的将帅以及沿边境州县的官吏盘剥军民从中渔利,擅自施行苦力徭役,应该每年派遣监察御史巡边视察这些地方。边疆有民事诉讼案件,招讨司不得差遣无功名的人去讯问断案,应该从省部有出⾝女真、契丹族的人以及县令丞簿中挑选廉洁能⼲的人,按照当地风俗,大致制定科律,务必要简易一些。判决征用羊、马⼊官注册数目,假如边境遇到饥荒年岁,就把这些羊、马拿出来赈济分给灾民。招讨和都监视察边情,应该限令边疆各部落赠送骆驼、马匹。招讨司中女真人家有的采野菜充饥,然而军队中旧籍马匹死亡,女真全村人分摊集资补买马匹,往往卖 ![]() ![]() “又论六盐场用人,应该让户部集体讨论推举。 “论⽔道运粮,先计算河岸距离粮仓有多远,通州粮仓能容纳多少,京师每年运粮费多少。现在临近河的州县年税有的六、七万石,普通百姓 ![]() “论民间人私积攒的钱币苦于损坏,应当拿官府库中钱币与他们兑换,官钱五百换私钱一千,限期在一个月內兑换,过期不兑按销钱法治罪。 “论州府的力役钱物,户部颁发有印章的空⽩登记簿,让州府一一登记清楚,以备审阅,有畏惧回避不登记的依法治罪。 “论工部营造工程调动民工,妨碍百姓安居乐业。诸路征取粮食的军队要精减人数,练习武艺,限期三年完成,拿利息调动民工。” 曹望之写的奏折,多数被采纳。望之在北部边疆以本官的⾝份行使六部职责,皇帝召见拜他为户部尚书,皇上当面指出望之的错误说:“你以前是侍郞,因为不忠的过错补了外职。你很能学习钱币、粮食的事,所以委任你尚书这一重要职务,你应该痛改前非,在这个职位上立新功啊!” 当时,户部尚书⾼德基因⾼估俸粟触犯法律而被斥责降职,世宗念望之节约出纳或者是惩罚德基,已经出来了,又派人传话给望之说“:不要按照⾼德基的标准降下俸粟的值,要在平估罢了。”十五年(1165),皇帝新宮落成,世宗驾临新宮,命令望之说:“新宮中所需要的东西,不要从民间索取。”有一对良民夫妇被作为人质抵押在东京留守完颜彀英家中,期満了却不遣送他们回家,尚书省派员下东京审查处理这件事。曹望之说彀英是留守,与他同级的员官将一定是在询问时偏袒他,不肯穷追到底,应当将彀英调到别的州去。 望之长期以来学习有关事务,有善于治理钱、⾕的名声, ![]() 在此之后,尚辇局举荐出⾝人年六十多名可以临事,世宗说:“难道为了此辈而爱惜官位吗?但是此辈专门用盗取的官钱来谋生计,不能任用他们!”于是想更改监临格式,向户部尚书刘玮问这件事。刘玮恐怕监官诽谤自己,不肯据实相告。世宗因此思念曹望之,感叹地说“:刘玮不如望之敢说敢做啊!” 望之起初不肯学习,及到富贵,稍微知道读书,于是刻苦自学成功,留下诗集三十卷。 徒单克宁,本名徒单习显,其祖先是金源县人,但迁居到比古土,后来在山东设置猛安,其祖先于是占住莱州。其⽗徒单况者,官至汾 ![]() 徒单克宁资质纯厚,不苟言笑,善骑马 ![]() 徒单克宁娶了完颜宗⼲的女儿嘉祥县主,他同⺟的哥哥徒单蒲甲为判大宗正事,海陵皇帝心里憎恨他,让他离朝去任西京留守,并构造罪状杀了他,因此徒单克宁也降职为知胜 ![]() 大定初年,诏令徒单克宁率领本路兵到东京会合。升为左翼都统。诏令他与广宁尹仆散浑坦、同知广宁尹完颜岩雅、肇州防御使唐括乌也,跟从右副元帅完颜谋衍讨伐契丹移剌窝斡。金军奔赴济州。完颜谋衍用契丹投降的官吏礣者的计策攻击叛军的辎重,徒单克宁与纥石烈志宁殿后,在长泺与叛军相遇。完颜谋衍在左翼埋伏军队。叛军两万多人跟在后面,又用四百多骑兵突然从左翼伏兵之间出来,想绕出阵地后面来攻击。徒单克宁与二十多善于 ![]() ![]() 此时,移剌窝斡已经再次败北,元帅完颜谋衍为了利益进行掠夺,故驻军⽩泺。世宗皇帝对他长时间驻兵惊讶,派人前去问情况。完颜谋衍说“:叛军的马強壮,我们的马瘦弱,在这驻一段时间是养马。不然,不增加骑兵就不能打胜。”徒单克宁忿然说:“我们的马本来不少,只是没有得到好统帅罢了。他的意思是为了利益掠夺,叛军到了就退避,叛军走了就慢慢跟随着他们,所以叛军常常得到好牧草,而我们的马常吃他们的马吃剩踏过的牧草,这就是我们的马体弱的原因。现在如果能更换统帅,即使不增加兵力,也可以有功。不然,即使有十倍的骑兵,也不能取胜。”朝廷知道了徒单克宁的议论,召回完颜谋衍,用平章政事仆散忠义兼右副元帅。队部准备出发,叛军声言乞求投降。徒单克宁说“:叛军始初困窘,且无投降之意,他们扬言乞和的原因,是想延缓我军的时间。不如乘其不备袭击他们,叛军如果被打败,那么他们会很快投降。如果他们不投降,乘他们懈怠而急速进攻他们,可以凭一次战斗平定他们。”仆散忠义认为是这样,于是同徒单克宁出击中路,在罗不鲁打败了叛军。叛军逃奔七渡河,负险设栅栏,徒单克宁侦察得知叛军栅栏背后的山可以上去,于是夜里派队部攀登,朝下 ![]() 契丹平定,徒单克宁被授予太原尹。不到一月,宋朝吴瞞略侵陕右,元帅左都监徒单合喜乞求增加兵力,派徒单克宁佩带金牌驻军平凉。皇帝金世宗下诏徒单合喜说:“朕派徒单克宁参议军事,他的智勇⾜以敌万人,不必增加军队。”徒单克宁到,下令安抚,不久,百姓都定安团聚。 金朝治兵攻打宋朝,右丞相仆散忠义驻南京节制诸军,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巡视边疆事,徒单克宁改任益都尹,兼山东路兵马都总管、行军都统。大定四年(1164),元帅府想派遣左都监完颜璋率四千兵由⽔路进军,金世宗皇帝下诏说“:此事可 ![]() ![]() ![]() ![]() ![]() ![]() 金朝罢兵休战,徒单克宁改任大名尹,历任河间、东平尹,召为都点检。大定十一年(1171),他跟从丞相纥石烈志宁北伐,不久班师。十一月皇太子生⽇,金世宗在东宮设酒宴,赐徒单克宁金带。第二年,他升为枢密副使,兼知大兴府事,后改为太子太保,枢密副使不变。徒单克宁被授予平章政事,封为密国公。 徒单克宁的女儿嫁给渖王完颜永成做妃子,徒单克宁不⾼兴,请求退休,没被批准,罢职为东京留守。第二年,皇帝金世宗想恢复他的官职,改任他为南京留守,兼河南统军使。皇帝派使者告诉他“:统军使未曾用留守兼职的,这是朕的意思。经过京城时你可⼊朝拜见。”徒单克宁到京城,又授予为平章政事,并授世袭不扎土河猛安兼亲管谋克。 金世宗皇帝想用制书亲自授给徒单克宁,主持此事的人不了解皇帝的意思,等到徒单克宁接受了命令,皇帝金世宗对徒单克宁说:“此命令朕想亲自授给你,不想被外人授给你。”金世宗又说:“朕想把你在山东的宗族迁到距京城近的地方居住,你宗族人多,公田少,他们不能全部到这里。”于是挑选他最亲的人迁居。大定十九年(1179),徒单克宁被授予右丞相,升封谭国公。徒单克宁推辞说“:臣没有功劳,不清楚家国大事,更是內外受重用,很惭愧。臣乞求回归田园故乡,以享晚年。”皇帝金世宗说:“朕考虑众人的功劳没有比你大的,你慎重能为大臣着想,不要再多谦让。”徒单克宁离开朝廷,皇帝金世宗派徒单怀忠告诉他说:“凡人醉时和醒时处事不相同,你今天亲临庆祝宴会,可以饮酒,过了今天可不要再饮酒了。”徒单克宁叩头致谢说“:陛下这样为臣着想,这是臣的福气。” 徒单克宁任丞相,坚持正守大体,至于簿书期会,不屑一顾。世宗皇帝曾经说“:徒单习显在枢密职上,不曾有过荐举。”他对徒单克宁说:“宰相的职责,荐举贤能是上策。”徒单克宁谢罪说“:臣愚笨有幸为宰辅,却不能明察了解人,因此常悔恨。”大定二十一年(1181),左丞相完颜守道为尚书令,徒单克宁为左丞相,迁封定国公,他恳求退休。金世宗皇帝说“:你立功立事,才登上相位,朝廷需要你,你年龄虽到了,但不能离去。”三天后,徒单克宁与完颜守道上奏,都跪下请求说“:我们牙齿脫落,头发发⽩,幸求陛下赐给我们晚年。”金世宗皇帝说“:皇帝丞相坐下讨论道理,不图他的官职只图人,岂可多次改变?”不久,徒单克宁改任枢密使,而很难去上任。又任完颜守道为左丞相。大定二十二年(1182),金世宗皇帝下诏赐徒单习显名为徒单克宁。大定二十三年(1183),徒单克宁再次因年老而求退休。金世宗皇帝说“:你昔⽇在府政,整夜 ![]() 大定二十四年(1184),金世宗皇帝前往上京,皇太子守京城,诏令左丞相完颜守道与徒单克宁都留在中都辅助太子。皇帝金世宗对徒单克宁说“:朕巡省之后,万一有情况,你一定要过问,不管细微,把难的变成容易的,就可以了。”大定二十五年(1185),左丞相完颜守道被赐宴北部边区,诏令徒单克宁执行左丞相之职。 此时,金世宗皇帝从上京返朝,临时驻在天平山避暑,皇太子死于京城,诸王妃都进宮哭悼,奴婢跟的很多,喧嚣嘈杂。徒单克宁赶出了他们,亲自在宮门把守,严厉按制度整顿殿廷宮门门卫,然后,让宗室外戚进去凭悼,跟从的人有限制。徒单克宁对东宮的官吏说“:皇上前去巡视,没回宮中,太子不幸死了,你们此时能以死报国吗?我也不敢爱惜我的生命。”言辞脸⾊都严厉,听的人都肃然敬畏。章宗当时为金源郡王,悲哀过度,徒单克宁劝谏说:“哭,是常礼。郡王你⾝居冢嗣,难道因为常礼而忘了宗族社稷之重任吗?”徒单克宁召唤太子侍读完颜匡说“:你侍候太子很长时间,是亲臣。郡王悲哀过度,你应当坚决劝谏。谨慎看待郡王,不要离开他⾝边。”金世宗皇帝在天平山,皇太子讣告至,他十分悲哀。金世宗听说徒单克宁严厉整顿宮廷警卫,谨慎保护皇孙,表扬他的忠诚且更加看重他。 九月,金世宗回到京城。十一月,徒单克宁上表请求立金源郡王为皇太孙,以安天下人的愿望。其奏表大略说“:现在宣孝皇太子埋葬已完毕,东宮无人住居,这是社稷安危的大事,陛下明圣超过以往,难道没有觉察这件事,此事贵在果断,不可以延缓。延缓此事就会起觊觎之心,流传谗言。此事很可怕,大大需要慎重,东宮的位子不能空虚,否则骨⾁相残的祸患,从此就会开始。臣不避危害自⾝的罪状,惟愿皇上赶快立嫡孙金源郡王为皇太孙,以解除天下的 ![]() 一个月后,诏令起用皇孙金源郡王章宗为判大兴尹,封为原王。世宗皇帝诸子中赵王完颜永中最大,其⺟是张玄征的女儿,张玄征的儿子张汝弼为尚书左丞。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皇帝调张汝弼离开朝廷前去任广宁尹。在这时,左丞相完颜守道退休,于是用徒单克宁为太尉,兼左丞相,原王章宗为右丞相,让徒单克宁辅导他。 原王章宗任丞相刚四天,世宗皇帝问他说“:你治理政事几天了?”原王回答说“:四天。”世宗皇帝又问“:京尹与省事相同吗?”原王回答说“:不同。”皇帝世宗笑着说“:京尹广大兴盛,尚书省统领大事,所以不同。”几天后,皇帝又对原王说“:宮中有四方的地图,你可以看看,了解边疆远近及要塞地方。”世宗皇帝与宰相讨论钱的事,皇帝说:“中外都担忧钱少,现在京城积累的钱只五百万贯,除了屯兵路,其他郡县的钱可以运到京城。”徒单克宁说:“郡县的钱都运到京城,民间的钱就更少了。如果只运一半,其余一半改运物质,差不多钱和物都能流通铺开。”皇帝⾼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 章宗虽然被封为原王,任丞相,徒单克宁还因为他没有被立为皇太孙,屡次向世宗皇帝请求。金世宗叹说“:徒单克宁是社稷的大臣。”大定二十六年(1186)十一月十五⽇,宰相⼊朝在香。。拜见,退下后,原王出来,徒单克宁率宰臣屏退左右奏立太孙,世宗皇帝允许了。十一月十七⽇,皇帝金世宗下诏立原王右丞相章宗为皇太孙。 第二天,徒单公弼向息国公主下聘礼,皇帝在庆和殿赐宴六品以上员官。皇帝金世宗对诸王大臣说“:太尉忠诚明达,似汉朝的周 ![]() 宋朝前皇帝死去,宋皇帝派使者向金朝进献遗留物,皇帝金世宗责怪礼物少。徒单克宁说:“这不是常规的进贡,斥责他们近似好利。”皇帝世宗说“:你说的对。”于是拿五件⽟器、二十件大小玻璃器及茶具刀剑等返还宋朝。 大定二十八年(1188)十一月二十二⽇,金世宗皇帝前去徒单克宁家。起初,皇帝想用好房子赐给徒单克宁,徒单克宁坚决推辞,于是赐钱把旧家改造扩大。竣工后,皇帝亲临,赐给金器锦绣彩绸。皇帝饮酒饮得很⾼兴,脫去御⾐给徒单克宁穿。皇帝下诏画徒单克宁的像蔵在內府。 大定二十八(1188)十二月十四⽇,金世宗皇帝不快乐。十二月二十三⽇,徒单克宁率领宰执⼊朝问安。皇帝世宗说“:朕的病很危险了。”他对徒单克宁说“:皇太孙年纪刚及弱冠,不过生 ![]() 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初二,金世宗皇帝在福安殿死去。这天,徒单克宁等宣读皇帝世宗的遗诏立皇太孙做皇帝,这就是金章宗。徒单克宁改封为东平郡王。章宗皇帝诏令徒单克宁每月初一、十五朝拜,朝拜时为其在殿上设座。徒单克宁坚决推辞,皇帝章宗诏令近臣告诉他。徒单克宁感动得流泪致谢说:“怜悯老臣,有幸免去我常常朝拜,岂敢有坐下之礼。”其后,每次朝拜必为徒单克宁设立座位,徒单克宁更加尊敬地侍立着。章宗即皇帝位下诏文说“凡是除名开除的官吏一并要量才录用”张汝霖上奏偷盗枉法不可饶恕,徒单克宁说:“陛下刚即皇帝位行非常之制度,贪官污吏使皇恩受害可宽恕他们的小罪过,家国的大信用不可失。”章宗认为他说的对。不久,徒单克宁进升为太傅,兼尚书令,赐给尚⾐⽟带。徒单克宁请求退休,没被批准。皇帝章宗诏令译《诸葛孔明传》赐给徒单克宁。皇帝诏令尚书省说:“太傅年⾼,除每旬休息外每四天休息一天,大事情记录下来给他看,小事情不须他亲为。”赐徒单克宁五百两⻩金、五千两⽩银、千万钱,二百端彩缎、二千匹绢。 尚书省上奏猛安谋克愿意考进士的人听便,皇帝章宗说:“世袭猛安谋克的人在太学学习可以吗?”徒单克宁说“:太平⽇子太久,现在的猛安谋克其才能武功不如前辈人,万一有警报,派谁去抵御?学习文章六艺,忘了武功,对家国不利。”皇帝金章宗说“:太傅说的对。”章宗初即皇帝位,颇好辞章,而边疆正有战事,所以徒单克宁说到这些。 明昌二年(1191),徒单克宁生病,章宗前往探视。徒单克宁叩头致谢说“:臣没有才,曾蒙先帝重用,陛下即位,授予我上相,现在臣年老有病,没有辅助好明主安抚四方百姓。陛下亲自来看我,我死也有罪呀。”这天,在病榻前授予徒单克宁太师,封为淄王,赐赏很丰厚。 这年二月,徒单克宁死去,他遗留下奏章,其大意是:“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后反而疏远他,轻小人而最终爱昵他。愿陛下始终如一,安不忘危,言不及私。”皇帝下诏有司统辖徒单克宁的丧事,送回莱州安葬,谥号忠烈。明昌五年(1194),徒单克宁配享世宗庙廷祭祀,图像挂于衍庆宮。大安元年(1209),他改为配享章宗庙廷祭祀。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金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脱脱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金史》在线阅读,《金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金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