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三十五及《金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金史 作者:脱脱等 | 书号:10206 时间:2017/3/26 字数:16952 |
上一章 卷三十五 下一章 ( → ) | |
裴満亨 斡勒忠 张大节(子岩叟) 张亨 韩锡 邓俨 巨构 贺扬庭阎公贞 焦旭 刘仲洙 李完 马百禄 杨伯珫 刘玑(兄珫) 康元弼移剌益 裴満亨,字仲通,本名河西,临潢府人。其先世居辽海,祖讳虎山者,天辅间移屯东受降城,以御夏人,后徙居临潢。亨 ![]() ![]() 亨 ![]() 斡勒忠,本名宋浦,盖州人也。习女直、契丹字,历兵部、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再转大理寺知法,迁右三部司正。练达边事,尝奉命使北,归致马四千余匹,诏褒谕之。大定二十六年,为监察御史,转尚书省都事。章宗立,迁尚书兵部员外郞,出为沧州刺史。河东路提刑副使徒单移刺古举以自代,改滕州刺史。尝调发⻩河船,数以稽期听赎。授京北副留守,⼊为同签枢密院事,兼沂王傅。承安二年,拜武宁军节度使,致仕。泰和三年卒,年七十一。忠 ![]() ![]()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遽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郞、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郞。卢沟⽔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內司使,推排东京路户藉,人服其平。进工部郞中。时⾩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郞⿇珪莅其事。积铜皆窳恶,或 ![]()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 ![]() 大节素廉勤好学,能励勉后进,自以得学于任倜,待倜子如亲而加厚。又善弈棋,当世推为第一,尝被召与礼部尚书张景仁弈。世宗尝谓宰臣曰:“人多称王翛能官,以朕观之,凡事不肯尽心,一老奷耳。张大节赋 ![]() 岩叟,字孟弼,大节子也。大定十九年进士,调葭州司候判官,再除雄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史,除大理评事,再迁监察御史、同知河东北路转运使事、中都路都转运副使、刑部员外郞、忻州刺史,以⽗忧去官。起复大理少卿、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按察转运副使,累迁刑部侍郞,兼夔王傅,太常卿兼国子祭酒。大安三年,朝廷 ![]() ![]() 张亨,字彦通,大兴漷 ![]() ![]() ![]() 韩锡,字难老,其先自析津徙蓟之渔 ![]() ![]() ![]() 邓俨,字子威,懿州宜民人也。天德三年,擢进士第。大定中,为左司员外郞、右司郞中,寻转左司,掌机务者数年。有司奏使宋者,世宗命选汉官一人,参知政事梁肃以户部侍郞王翛、工部侍郞张大节、左司郞中邓俨对,世宗曰:“王翛、张大节苦无资历,与左右司官辛苦不同,其命俨往。”尝谓宰臣曰:“人言邓俨用心不正,朕视俨奏事其心识甚明,在太府监心亦向公。”宰臣因奏俨明事机、有心力,于是擢户部侍郞。翌⽇,复谓宰臣曰:“吏部掌铨选,当得通练人,可置俨于吏部。”因改命焉。累迁中都路都转运使。明昌初,为户部尚书。上命尚书省集百官议,如何使民弃末务本以广储蓄。俨言:“今之风俗竞为侈靡,莫若定立制度,使贵 ![]() 初,俨致仕复夤缘求进,上问左右:“邓俨可复用乎?”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曰:“俨有才力,第以谋⾝为心。”上曰:“朕亦知之。然俨可以谁比?”守贞曰:“临事则不后于人,但多务自便耳。俨前乞致仕,陛下以其颇黠故许之,甚合众议。今使复列于朝,恐风化从此坏矣。”上然之,遂不复用云。 巨构,字子成,蓟州平⾕人。幼笃学,年二十登进士第。由信都丞察廉为石城令,补尚书省令史,授振武军节度副使。改同提举解盐司事,以课增⼊为少府监丞。再迁知登闻检院,兼都⽔少监。时右司郞中段珪卒,世宗曰:“是人甚明正可用,如巨构每事但委顺而已。”二十五年,除南京副留守,上谓宰臣曰:“巨构外淳质而內明悟,第乏刚鲠耳。佐贰之任贵能与长官辨正,恐此人不能尔。若任以长官,必有可称。”章宗即位,擢横海军节度使。承安五年致仕,卒。 构 ![]() ![]() ![]() 贺扬庭,字公叟,曹州济 ![]() ![]() ![]() 赞曰:裴満亨以进士选奉御,能陈唐、虞致治之道于宮庭燕私之地,又能斥中贵梁道儿之奷。斡勒忠以吏道致⾝,始终不 ![]() 阎公贞,字正之,大兴宛平人。大定七年擢进士第,调朝邑主簿。由普润令补尚书省令史,察廉,升同知亳州防御事,改中都左警巡使。以政绩闻,迁同知武定军节度使。明昌初,召为大理正,累进大理卿。承安元年,迁翰林侍读学士,仍兼前职,命与登闻检院贾益同看读陈言文字。公贞居法寺几十年,详慎周密,未尝有过举。被命校定律令,多所是正,金人以为法家之祖云。 焦旭,字明锐,沃州柏乡人。第进士,调安喜主簿。再转大兴令,摄左警巡事,以杖亲军百人长,有司议其罪当杖决,世宗曰:“旭亲民吏也,若因杖有官人复行杖之,何以行事?其令收赎。”改良乡令。世宗幸舂⽔,见石城、⽟田令皆年老不治,谓宰臣曰:“县令最亲民,当得贤才。畿甸尚如此,天下可知矣。”平章政事石琚荐旭⼲能可甄用,上然之,召为右警巡使。旭为人刚果自任,不避权势。初,旭部民诉良,旭以无文据付本主,道逢监察御史诉其事,语涉讹 ![]() ![]()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大定三年,登进士第。历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县近滹沱河,时秋成,⽔忽暴溢,仲洙极力护塞,竟无害。有盗夜发,居民震惊,仲洙率县卒生执其一,余众遂溃,旦⽇掩捕皆获。寻以廉能进官一阶,升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为刑部主事,六迁右司员外郞,俄转吏部。世宗谓宰臣曰:“人有言语敏辩而庸常不正者,有语言拙讷而才智通达、存心向正者,如刘仲洙颇以才行见称,然而口语甚讷也。”右丞张汝霖曰:“人之若是者多矣,愿陛下深察之。”二十九年,出为祁州刺史,以六善为教,民化之。章宗即位,除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先是,田珏等以 ![]() ![]() ![]() 仲洙 ![]() 李完,字全道,朔州马邑人。经童出⾝,复登词赋进士第。调澄城主簿,有遗爱,民为立祠。用廉,迁定襄令,召补尚书省令史。时以县令阙人廉问,世宗选能吏八人按行天下,完其一也。明昌初,为监察御史。故事,台令史以六部令史久次者补,吏皆同类,莫肯举劾。完言:“尚书省令史,正隆间用杂流,大定初以太师张浩奏请,始纯取进士,天下以为当。令乞以三品官子孙及终场举人,委台官辟用。”上纳其言。擢尚书省都事,出为同知横海军节度使事、河间府治中。提刑司言:“完习法律,有治剧才,军民无间语。”升沁州刺史,仍以玺书褒谕。迁同知广宁府。初,辽滨民崔元⼊城饮不归,求得尸于⽔中。有司执同饮者讯之,皆诬服,提刑司疑其冤,以狱畀完。完廉得其贼乃舟师也,遂免同饮人。改京北临潢路提刑副使。承安二年,迁陕西西路转运使,寻授南京路按察使,卒。完长于吏治,所至奷恶屏迹,民皆便之。 马百禄,字天锡,通州三河人。⽗柔德,天会初第进士,累迁翰林修撰,坐田珏 ![]() ![]() ![]() 杨伯元,字长卿,开封尉氏人。登大定三年进士第,调郾城主簿。升榆次令,召为大理评事,累除定海军节度副使,用廉,超授同知河东北路转运事,⼊为尚书刑部员外郞,以忧免,起为辽州刺史。明昌元年,移涿州。久之,擢工部侍郞,四迁安武军节度使。泰和三年致仕,卒。 伯元以才⼲多被委注,凡两为推排定课使,累为审录官,人称其平。每有疑狱,必专遣决,明辩多中理。赐谥曰达。 刘玑,字仲璋,益都人也。登天德三年进士第。大定初,为太常博士,改左拾遗,兼许王府文学。玑奏王府事,世宗责之曰:“汝职掌教道,何预奏事!”因命近侍谕旨永中曰:“卿有长史,而令文学奏事何也?后勿复尔。”累除同知漕运司事,尝奏言:“漕户顾直太⾼,虚费官物,宜约量裁损。若减三之一,岁可省官钱一十五万余贯。”世宗是其言。授户部员外郞,条上便宜数事,世宗谓宰臣曰:“玑言河堤种柳可省每岁堤防之费,及言官钱利害,甚可取。前后户部官往往偷延岁月,如玑者不可多得,卿等议其可者行之。玑向言漕运省费事,尽心公家,不厚赏无以劝来者。”乃赐钱三千贯。擢濰州刺史,徙知济州。未几,迁同知京北留守事,坐曲法放免奴婢诉良者,左降管州刺史。世宗谓宰臣曰:“玑为人何如?”参知政事程辉曰:“玑执強跋扈,尝追济南府官钱,以至委曲生意而害及平民。”上曰:“朕闻玑在京北,凡奴隶诉良,不问契券真伪,辄放为良,意 ![]() ![]() 珫字伯⽟,幼名太平。以功臣子补阁门祗候,遭⽗丧求终制,会海陵篡立,不许,改充护卫。海陵忌宗室,珫坐与往来,斥居乡里。世宗即位,珫昼夜兼驰上谒,世宗大悦,以为护卫十人长。往招宗叙、⽩彦敬、纥石烈志宁,皆相继来附。还报,上喜其有功,呼其小字而谓之曰:“太平所至,庶几能赞朕致太平矣。”改御院通进。与乌居仁等往南京发遣六宮百司,珫建议留尚书右丞纥石烈良弼经略淮右,余皆北来,诏从之。丁⺟忧,起复,三迁武库署令。车驾幸西京,留珫为中都总管判官。再转近侍局使,迁太子少詹事,兼引进使,赐袭⾐。未几,为陕西统军都监,赐厩马、金带,皇太子以马与币为赆。召为同知宣徽院事,迁太子詹事、右宣徽使,与张仅言典领昭德皇后园陵,襄事,太子赠以厩马。转左宣徽使,以疾求补外,除定海军节度使,以其弟太府监玮为同知宣徽院事。珫朝辞,上曰:“卿旧臣,今补外,宁不恻然。东莱濒海,风物亦佳,卿到必得调养。朕用卿弟在近密,如见卿也。”仍赐厩马、金带、彩十端、绢百匹。卒官,年五十七。珫柩过京畿,敕有司致祭,赙银三百两、重彩三十端。 康元弼,字辅之,大同云中人。幼敏学,善属文,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汝 ![]() 大定二十七年,河决曹、濮间,濒⽔者多垫溺,朝延遣元弼往视,相其地如盎,而城在盎中,⽔易为害,请命于朝以徙之,卒改筑于北原,曹人赖焉。出为弘州刺史,阅岁授大理少卿。先是,卫州为河所坏,增筑苏门以寓州治。⽔既退,民不乐迁, ![]()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也。以荫补国史院书写,积劳调徐州录事,召为枢密院知法,三迁翰林修撰。时北边有警,诏百官集尚书省议之,太尉克宁锐意用兵,益言天时未利,宜俟后图。御史台举益刚正可任,遂兼监察御史。未几,改户部员外郞。明昌三年,畿內饥,擢授霸州刺史,同授刺史者十一人,既⼊谢,诏谕之曰:“亲民之职,惟在守令,比岁民饥,故遣卿等往抚育之。其资序有过者有弗及者,朕不计此,但以材选,尔其知之。”既至,首出俸粟以食饥者,于是倅以下及郡人递出粟以佐之,且命属县视以为法,多所全活。郡东南有堤久颓圮,⽔屡为害,益增修之,民以为便,为益立祠。升辽东路提刑副使。五年,宋主新立,诏以泗州当使客所经,守臣宜择人,宰臣进拟数人,皆不合上意,上曰:“特末阿不安在?此人可也。”即授防御使。召为尚书户部侍郞,寻转兵部。属群牧人叛,命益同殿前都点检兖往招降之。承安二年,边鄙弗宁,上御便殿,召朝官四品以上⼊议,益谓“守为便。天子之兵当取万全,若王师轻出,少有不利,非惟损大国之威,恐启敌人侵玩之心。”出为山东西路转运使。有敕使按鹰于山东,益奏:“乞止令调于近甸,何必惊远方耳目。”书闻,上命有司治使者罪。迁河东南北路按察使。旧制,在位官有不任职,委所属上司体访。州府长贰幕职,许互相举申。益上言以为:“伤礼让之风,亦恐同官因之不睦,别生奷弊。乞止令按察司纠劾,似为得体”又言:“随路点军官与富人饮会,公通献遗,宜依准监临官于所部內犯罪究治。”上皆纳焉。泰和二年,卒于官。 赞曰:阎公贞定金律令,杨伯元定金推排,人皆以平称之,难矣。焦旭畿內小官,听断不受御史风指,遂罹深宪。大臣请人主游猎,劾奏其非,为之罢猎,诚有古人之风焉。李完、康元弼无他⾜称,完论台令史一事,元弼论曹、卫两城,各当其可。马百禄初坐 ![]() ![]() 部分译文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儿孤,由叔⽗梁宁收养。梁襄生 ![]() ![]() 世宗打算巡游金莲川,有司已在理办,梁襄上疏极力劝谏说: “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 ![]() ![]() ![]() “臣听说⾼城、峻池、深居、邃噤,是帝王的屏障;壮士、健马、坚甲、利兵,是帝王的爪牙。现在行宮的所在地金莲川,没有⾼殿广宇城池的坚固设施,是废了帝王的屏障啊!披挂整齐常被坐骑的马,太 ![]() ![]() “以陛下神武善骑 ![]() ![]() ![]()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庒西夏,如坐堂隍,俯视庭宇,本地所生,人马勇劲,已亡辽国虽然是小国,仅仅因为得到燕地所以能控制南北,坐江山,直到宋朝 ![]() ![]() “臣听说汉、唐的离宮,距离长安才一百里左右,然而汉武帝巡幸甘泉却中了江充的奷计,唐太宗在九成居住几次导致结社之变。太康在洛。。打猎,后羿在⻩河边抗拒而使他丧失了家国。魏帝在近郊谒拜祖宗陵寝,司马懿趁机窃权而篡国。隋炀帝、海陵王虽然恶贯満盈,哪个人敢议论?只因为离弃宮阙,远事巡征,灾祸才速加来临,这些都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臣曾经论述过安抚民心,普济众人,唐、虞尚且难以做到。而今⽇的黎民百姓,仰仗陛下的英武,没有兴兵打仗的忧虑,仰仗陛下的圣明,没有贪官污吏的肆 ![]() “况且燕京的凉慡是济南不能比的,陛下视察济南期间,每当遇到炎热的天气就不离开府署,现在陛下居住的范围之內,台榭⾼耸明亮,就餐⼊寝肃穆清静,什么样的暑气能侵⼊这里?一些人议论说陛下往北巡幸时间长了,每年随驾出行的大小员官前歌后舞而归,现在再要出行,难道有必要非这样急于行动不可吗?臣愚蠢地认为后患生于不戒备的情况太多了!西汉推崇重用外戚,而发生了王莽的祸 ![]() ![]() ![]() “议论的人又说往年辽国的君主,舂⽔、秋山、冬夏四时各有行在之所,秋冬避寒,舂夏避暑,随⽔草,就畋渔,年以为常,老人们仍然喜 ![]() ![]() ![]() “议论的人说,前世遵守成法的君主,生长在深宮怕被风吹⽇晒, ![]() ![]() “现如今四海之內定安图治,朝廷至尊威严,圣人做事,本来是臣下要顺从的时候,然而臣却以蝼蚁似的 ![]() 世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取消了这次出行金莲川的计划,并且晓谕辅臣们说“:梁襄劝说朕不要驾幸金莲川,朕认为他的意见是可取的,所以取消了这次行动。然而梁襄极力所说的隋炀帝因为巡游败国,不也是过分了吗!像隋炀帝这样的君主是由于失道 ![]() ![]() ![]() 梁襄由于这件事而以直言闻名。他被提升为礼部主事、太子司经。选为监察御史,因为漏察宗室弈事而受牵连获罪,被罚一个月的俸禄。世宗指责他说:“监察,是君王的耳目,有了传闻即行弹劾是可以的。等到朕亲自发现了那件事,还要你监察⼲什么?”调梁襄任中都路都转运户籍判官,不久,迁通远军节度副使,因丧事离职。服丧期満,被授予安军国节度副使,同知定武军节度使事,回避他⽗亲的忌讳改震武军。太常卿张⽇韦、曹州刺史段铎举荐梁襄学问广博, ![]() 梁襄精通《舂秋左氏传》,以至于对于地理、氏族,无不贯通。自少年成才至晚来尊贵,⾐食常年简单平淡,然而舆论者却讥笑他太节俭了等等。 路伯达,字仲显,冀州人。他 ![]() 先前,右丞相完颜襄上奏把天寿节移到九月一⽇去庆贺,路伯达论述了它时间的不妥,平章政事张汝霖、右丞相刘玮及台谏也都说那样不行,下到尚书省议论,路伯达说:“皇帝初即位,应当施行正直、信用之道,今天改变生辰不正直,因为哄骗四方没有信义。况且祝贺又不适时,这是轻礼而重物。”因此陈述正名从谏之道。路伯达升为尚书刑部郞中。皇帝世宗问群臣“:方今用什么方法能使民人务本业、广储蓄?”路伯达回答说:“从现在开始宣布德行流传教化。请罢免境內打猎,扩大农业以督促本职,轻币重⾕,去奢存俭,遵从时节耕种,像这样就不会有农不勤的人、粟不广的地。”此时,采捕噤严,从京郊至真定、沧、冀,北到飞狐,几百里內都为噤地,老百姓有捕杀狐兔的人有罪,所以路伯达逮捕他。路伯达多次升迁为刑部侍郞、太常卿,授予安军国节度使,不久,改为镇安武。 路伯达曾经出使宋朝回来,上 ![]() ![]() 路伯达的儿子路铎、路钧。路钧,字和叔,登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第,终于莱州观察判官。路铎最知名,另外有传。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提为天德三年(1151)进士及第,调任崞县丞。改任东京市令。世宗让他兼任留务,非常喜爱看重他。海陵修汴京,用大节主管此工程。世宗在辽东登位,有人劝大节去跟他,富贵荣华即刻可以到手。大节说:“命运注定,何必着急呢!”按例补为尚书省令史,升秘书郞、大理司直。正好遇上左警巡使空缺,世宗对宰臣说:“我得到任此职的人了。”于是授职给大节。不久因为杖杀恶霸被有司弹劾,削一级官职。没过多久,授予同知。。州防御使事。 大节⼊朝后担任太府丞、工部员外郞。卢沟⽔侵蚀安次,奉命护视城堤。提为修內司使,编排东京路户籍,人们信服他的公平。升工部郞中。那时⾩通监铸造钱币的方法有弊病,大节和吏部员外郞⿇皀管理这事,见堆积的铜都耝劣有⽑病,有人想收回原先付给百姓的钱。大节说“:这是有司收进的过失,老百姓怎么能参与呢?”把这事报告了上去,终于免于追究。随即改任户部郞中,定襄的辞职官吏捏造说县民蔵铜的有十八村,大节查访到事实情况,判吏有罪,百姓刻石歌颂他。皇帝召见并授予他工部侍郞,又改任户部。世宗东巡时,任太府监,对他说:“侍郞和太府监同品,因随行供给与应付要凭借你办罢了。”不久担任宋生⽇使,回来授予横海军节度使,经过皇宮到东宮拜谢,显宗安慰抚问很久,说“:一切事只要中就行了。”因而把“惟中”写在自己公堂的匾额上。郡內有大盗长久没被捕获,大节用计擒住了他。后来⻩河在卫决口,横流向东,沧境內有不少⻩河故道,大节立即相应采取修补河堤的措施,使洪⽔没有造成灾害。 章宗即位,大节升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就说河东赋重应减,商议的人有的不同意,大节用其他路的田赋标准质问他们,于是章宗命令减少它。大节请求辞官退休,皇帝不允许,任知太原府,因为并、代是他家乡的郡,所以优待他。有次,靠城墙一男子被杀,大节听他 ![]() ![]() 经过几年,改任知广宁府,又请求告老辞官,授予震武军节度使。辖区內有银矿可冶炼,有司认为争斗抢劫由此产生, ![]() ![]() 大节一向廉洁勤奋好学,能鼓励后辈,自以为从任倜那里得到学问,对待任倜的儿子比亲生的还好。又善下棋,当世推为第一,曾被召与礼部尚书张景仁下棋。世宗曾对宰臣说“:人们大多说王袺是有才能的官,依我看,他凡事不肯尽心,是一个老奷巨猾的人罢了。张大节禀 ![]() 韩锡,字难老,他的祖先从析津迁移到蓟州的渔 ![]() 韩锡因为先代当官补任。。门祗候。天会中,讨伐宋朝,锡随军掌管礼仪,不久因⺟亲年老于是成了监差。过了较长一段⽇子,授神锐军都指挥使,⼊朝为宮苑使。天德元年(1149),提拔为尚书工部员外郞,管理燕都的建造修缮。特别赏锡他为胡砺那一榜进士及第,四次调动为尚书户部侍郞,因为⺟亲去世而解除。 随后起用恢复原来的职务,给金牌一面、银牌十面,到山东登记⽔手。当时苏保衡为⽔军都统制,赶到杭州,让锡统率三百战船在广陵会合,恰好保衡战败回来,丧失船只过半,命令韩锡补⾜数量。当时⽔浅,船只不能前进,海陵派使者加急责问他,众人稍有逃亡,锡召见各部有威信的人告诉他们说“:现在连坐法很严,逃跑后将要到哪里去?即使一人偶然逃脫,那把 ![]() 世宗在辽东改元大定,锡跑到世宗所在地方,下诏恢复原先的职务。第二年,授予同知河间府事,世宗在香。。接见他,告诫他说:“听说皇族住在那儿的十分放纵,你应当依法纠正他们。”锡下车宣布皇帝的话,之后没有打扰政事危害百姓的人。升任孟州防御使,累进拜为绛 ![]()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历任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县城靠近滹沱河,当时是秋天庄稼成 ![]() 章宗即位,授予刘仲洙为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先前,田珏等因为结 ![]() ![]() 仲洙 ![]()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因祖上当官补任国史院书写,累积功劳后调为徐州录事,接着召任枢密院知法,第三次升为翰林修撰。当时北边有紧急情况,皇帝诏令百官在尚书省商议,太尉克宁力主用兵,益说天时不利,应等待以后再谋划。御史台推荐益刚強正直可担重任,于是兼监察御史。没多久,改为户部员外郞。 明昌三年(1192),京城地区饥荒,提拔任命益为霸州刺史,同授刺史的有十一人,不久⼊朝谢恩,下诏告诉他们说:“亲近百姓的职务只有郡守县令,连年百姓饥荒,所以派你们前去安抚养育他们。你们中的资历有超过的有没有达到的,我不考虑这些,只按照才能选用,你们应知道这些。”不久移剌益到达霸州,首先拿出俸禄中的粮食给饥饿的人吃,于是副职以下和郡中人依次拿出粮食来帮助饥民,而且命令属下县视之为法,多处地方百姓全活了下来。郡东南有河堤长久坍塌,大⽔多次成灾,益加修了它,百姓生活变为安逸,为益建立祠堂。升任辽东路提刑副使。五年(1194),宋主刚登位,皇帝下诏说泗州处在使臣经过的地方,防守的员官应挑选好,宰臣拟定几人,都不合皇上心意,皇上说“:特末阿不在什么地方?这人可以。”马上授予防御使。 移剌益被召任尚书户部侍郞,不久转兵部。隶属的众牧人反叛,命令益和殿前都点检兖前去招降他们。承安二年(1197),边疆不安宁,皇帝亲临便殿,召集四品以上朝官来商议,益提出:“防守有利。天子的军队应取得绝对全安,如果我军轻易出动,稍遭受不利,不只损害大国的威严,恐怕引发敌人轻视及犯侵之心。”他出任山东西路转运使。有皇帝的使者在山东试鹰,益进言说:“请求只在都城郊外训练,何必惊动远方人呢?”听到报告,皇帝命有司惩处使者。升任河东南北路按察使。原先制度,在职的员官有不胜任的,委托他的上司据实查访。州府的正副职和幕府员官,允许互相举报申述。益上言认为“:这损害礼让之风,也恐怕同官为此不和,另外生出弊病来。请求仅令按察司纠正揭发,似乎更为恰当。”又说“:随路点军官和富人饮酒聚会,公开通报进献赠送,应得到准许由监察官在所部內追究当事人的犯法行为。”皇上都采纳了。泰和二年(1202),在官任上去世。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金史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脱脱等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金史》在线阅读,《金史(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金史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