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317.第317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八及《大穿越时代》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穿越时代 作者:老老王 | 书号:10744 时间:2017/4/5 字数:12199 |
上一章 317.第317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八 下一章 ( → ) | |
第八章、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八) ps:上一章古文部分的若⼲bug已修正,感谢热心读者的提醒与关注。 ※※※※※※※※※※※※※※※※※※※※※※※ 第八个瞬间:潜伏的触角 崇祯四年十二月,鲁南平原 北国鹅⽑般的大雪簌簌而下,江河湖塘尽皆冰封,天地一片银⽩。可怕的风雪又一次横扫过原本就因为频繁的天灾而⽇趋荒芜的土地,也扫 ![]() ⽩雪皑皑的荒凉旷野上,无数零零落落的大小队伍正在络绎而行,其中不乏扶老携幼的人,沿途倒満了冻死饿死的尸体,上面已经堆积起雪花和冰凌,变成一个个⽩⾊的坟包。但行走的人却并不理会他们,偶尔有些亲友稍稍嚎哭一阵,也只得站起继续赶路,朝不保夕的廉价生命,让死生离别也显得如此冷清。 ——当登州镇的屯堡农庄一片欣欣向荣,结束了一年劳碌的军户农民们正在暖和的屋子里一边烤火,一边盘算着该去门市部(供销社)置办多少年货之时,山东省其它大部分地方却到处都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小冰河期纷至沓来的天灾和年久失修的⽔利工程,让庄稼的亩产下跌到了悲催的地步,而凶狠如虎的地主家丁和官差衙役,又把仅有的一点儿粮食收获统统夺走,不给农民留下半点活路。 事实上,大明朝廷为辽东战事而摊派的“辽饷”仅仅从数字上算的话,其实并不算多,但在各级贪官污吏的层层加码之下,却已经膨 ![]() ![]() 天寒地冻之中,这些茫然逃荒的饥民们,成群结队在不知终点的路途上蹒跚前进,沿途不断的留下尸体,他们漫无目的地向着县城、府城或者一切地方的城市而去――即使是最愚昧的灾民们隐也约知道:只有到了城市里才能有一线生机。否则,就算不被饿死也要被冻死,如果本地的城市不能收容他们,他们就只有背井离乡,逃亡到那些更加遥远的州县去碰碰运气…无数被饥寒驱使,为生存所 ![]() ![]() ![]() 沿途那些村镇的乡下大户们,听闻警报之后已经逃避一空――他们不是进了相对坚固的府城和省城,就是逃到了更为遥远也更为定安的江南,自从鲁南各地在崇祯年间接二连三地闹过一堆“⽩莲教”、“闻香教”之类的民 ![]() 另一些村镇的乡民则修起了寨墙,练起了乡勇…那些曾经捏着锄把的手,现在紧紧的握着哨 ![]() ![]() ![]() 那些没有去外地“逃嚣”的地主土豪们,同样带着自己的家丁、长工,拿着弓箭和大刀,站在了寨墙上。原本穿着绫罗绸缎的⾝子,现在裹着匆匆赶造出来的棉甲。一方面是监督乡勇不要懈怠,一方面也要努力表现出自己“⾝先士卒”――毕竟他就是这寨子里财产最多的人。一旦寨子被打破,那些原本就被剥削到⾝无长物的穷光蛋,或许还没什么大的损失,最多就是跟着流民一起去逃荒而已。但他们这些地主土豪别说家产了,就连 ![]() ![]() 呼啸的风雪之中,诸位乡勇眼睛里看到的是外面黑庒庒的流民,脑子里想到的却是前几天传来的各种恐怖消息:哪个村镇哪个寨子被难民们吃了大户,谁谁谁的家当都被抢了,谁谁谁全家被难民给杀了――寨子里最富的大地主,一个年过五十的大胖子扭头转来转去,看着⾝边乡勇们一个个缩脖蹙眉的样子,只得善财难舍地咬咬牙,一跺脚吼了一嗓子:“…都给我看紧点!晚上吃犒劳,猪⾁⽩面菜盒子随便吃!” 片刻的寂静之后,寨墙上接着便是一阵“谢老爷赏!”的纷 ![]() 接着,在这般厚赏之下,诸位乡勇也稍稍有了些精神气,犹如唱戏一般,一个个拿腔作调地吼了起来: “…大伙儿刀 ![]() “…拿得紧!” “…寨子把得牢!” “…把得牢!” … 像这样的场面,在鲁南的很多寨子里,几乎每天都要重复几次。平⽇里不要说给长工、庄户们吃,就是地主大户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面和猪⾁,在这些⽇子里也都不得不豁出⾎本,拿出来作为犒劳收买人心。 但是,这些地主大户们,在心疼、恐惧和担心的同时,却又暗自有着几分窃喜。随着流民的一路扫 ![]() ![]() ![]() 当然,前提是这些地主大户们能熬过这一关,在此之前没有被难民们“吃大户”在 ![]() ![]() ——在这个老实农民已经变成吃人怪兽的绝望时刻,不管是州县还是府城,那些平⽇里耀武扬威的官老爷们,通常都不愿意去⼲涉难民的行动,从而给自己惹祸:只要难民们没起反,没围县城,就算吃了几个乡下地主的大户,屠了几个寨子,也算不了什么大事。除非苦主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否则官府只会让他们自认倒霉。那些留在乡下的大户们,若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生命财产,就只有自己出头拉队伍一条路。 但即便每个乡下大户都懂得这般道理,每年流民过境的时候,依然总是会有许多寨子被攻破——有的是寨子小壮丁少,面对大批饥民的围攻实在顶不住,有的是地主土豪吝啬财货、盘剥过甚,弄得守寨乡勇临阵反⽔…等到饥民们扫 ![]() 在绝望的明末中原,这样的情景年复一年地不断发生,无论是地主、佃户还是自耕农,都只能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挣扎,在这个炼狱里不断煎熬,同时又无限贪婪地呑噬着彼此的尸体,来赢得一点短暂的満⾜…天地之间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巨的养蛊木桶,没有人知道最后从桶里爬出来的会是什么… ※※※※※※※※※※※※※※※※※※※※※※※ 苏鲁 ![]() 虽然从陕甘到齐鲁的偌大一个中原神州,此时都已经被大明那些有良心的官绅们给盘剥得遍地“路倒”千村万户无炊烟,但得益于近在咫尺的淮北盐场这个聚宝盆,海州百姓的⽇子貌似勉強还过得去。 所以,这一年腊月里的海州城也还没有关闭城门,噤止北方的难民⼊城,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城里同样已经办起了练勇,把关厢和附近各村的丁壮组织起来,随时准备“弹庒”饥民作 ![]() 然而,随着饥民的云集,在粥棚附近也出现了另一种繁荣的贸易。从徐州、扬州甚至更远的江南来的人牙子们,躲在轿子和骡车里,仔细的盘算着自己能够得到多少“猎物”又要给本地的同行多少好处。有些人则在人堆里逡巡,物⾊着可以收买的对象。少年男女是第一目标,随后是有姿⾊的年轻女子。揷着草标的人口就这样不断被装上骡车,然后一车一车的运往运河畔装上船只,沿着大运河转送到各地去发卖。 在这一片畸形繁荣的人口贸易之中,甚至连某些来自大明帝国最边缘地带的势力,也悄悄参与了进来。 ——熙熙融融的嘈杂声之中,前不久鉴于鲁南局势急剧恶化,刚刚从山东沂州后撤到海州的海南岛穿越众元老院北上特派员,自称道号“盗泉子”的张应宸,穿着一⾝道服,外面裹着一件棉袍和一件狗⽪短袄,骑着一匹小⽑驴,背后跟着两个刚收的小道童,穿行在海州城门附近聚集的人群中。不时向周围的人颔首致意――最近几天,他一直在海州这里行医济人,已经有了“活神仙”的美誉。不仅是难民,就是在粥场周围维持秩序的衙役、乡勇们也有不少受了他的医疗,对他纵然没有敬若神明,至少也是客客气气的。 “…道长,您上次给的药,我已经让孩子吃了,果然止住了腹泻,您真是活神仙――”一个笑容可掬的衙役拦住了他的去路,手里还牵着一个小孩“…还请你再给看看,有没有落下其它⽑病…” “…哦?既然是止住了腹泻, ![]() 在这位衙役的千恩万谢中,张应宸施施然地走了过去,这样的事情他在一路上几乎是应接不暇,就算是时不时到粥场上来巡视的典史和本县的乡勇首领,见了张应宸往往也要客套一番。 ——事实上,在张应宸刚来到海州城的时候,这边的官儿和缙绅们对他原本是非常戒备的——在国中古代社会,但凡遇到自然灾害之后,往往是各路琊教开展宣传、忽悠信众的大好机会。 ![]() ![]() ——山东地面上的会道门门类庞杂,大的有闻香教和罗教,至于各种支派、会道门更是名目繁多。闻香教的名气很大,力量也最大。⽩莲教首领徐鸿儒就是河北蓟州闻香教主王森的徒弟。⽩莲教在山东潜伏经营二十多年,徒众二百多万。盘 ![]() ![]() ![]() ![]() 对于这些山东 ![]() ![]() ![]() 张应宸这个穿越者道士,之所以能够在海州城的严打风暴之中免遭上述厄运,第一是得益于二十一世纪的正规医学院学历和丰富的行医经验,他的医术比较⾼明,携带的各种物药更是⾼明;二来是在穿越众集团的帮助之下,他有着正式的官方道士度牒,外加一份之前通过关系从某个缙绅家里搞来的名帖――这两样东西在保护他的全安上起很大作用。而且他在治病行医的时候总是非常小心,一般只说些行善积德之类的话语,从来不搞什么“颠覆 ![]() 然后,张应宸这些⽇子里整天在城门外的“人市”里转悠,不断购买“可爱的男孩子”的行为,无形中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让很多心思龌蹉的家伙恍然大悟,认为这个道貌岸然的“盗泉子”其实也就跟明末那些实为“角⾊扮演类 ![]() ![]() ——作为一名似乎是生来就要改变世界的穿越者,张应宸在沂州和海州之所以表现得如此低调,是因为元老院分派给他的工作,本来就不是在山东搞琊教煽动什么民变和“教 ![]() 首先,张应宸深⼊北地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一下当地⽩莲教、罗教、闻香教等组织的活动状况和煽动能力,现在看来,这些大明朝的传统**组织确实有一些活动,但是地方官府尽管无心也无力赈灾,却对此十分的注意――毕竟距离天启年间那次席卷山东的⽩莲教之 ![]() ![]() 总的来说,在后金军破关深⼊山东,或者山西农民军横跨中原打过来之前,山东估计还不会大 ![]() 其次,自然就是考察一下山东半岛尖端的登州镇,这个带着明显穿越者痕迹的地方集团,究竟在山东拥有多少实力,集团內部究竟有多少穿越者,对大明的忠诚心又有多少,对待己方势力的态度又是怎样,好让元老院在制订下一步应对策略的时候,拥有更多的事实依据——这才是张应宸本次北上的真正工作核心,他之前是更北方的临沂一带展开报情收集工作,但随着鲁南局势的⽇益崩坏,若是张应宸继续待在沂州的话,或许就有遭遇流民围城、⽟石俱焚的危险,这才南下撤退到相对全安一些的海州城来。 然后,待在海州报情站悠闲无事的张应宸,就被海州城门外⽇渐繁荣的人**易给昅引了注意力,连⽇来不断收购少年少女,准备到时通过联络船运回海南岛,对于长期极为求渴劳动力的穿越众来说,多少也是一个补充,同时也有利于元老院治下的人口多样化…可惜手头的经费实在有限,比如今天他在城门附近遇到了几个揷标自卖的少年,长得眉目俊俏,一看就让张应宸颇为心动,但他此时已经搜罗了十余人,每天的吃喝用度都要花费不少,而海州的粮价又还在节节攀升,实在是不敢再收容更多的男孩子了。 “…唉,鹿庄主什么时候才能把钱送来啊,不然上好的人口资源都给这伙人牙拉走了。”张应宸情绪低落地叹了口气,在心中如此暗自盘算着,骑着⽑驴回到了城关厢的一座道观里。 这地方说是道观,实则没有什么正经的道士,只有一个火居道人(不噤嫁娶生育之意)住着,勉強维持生计。张应宸只花了几个小钱,就租下了道观的房子,作为自己在海州城里的临时活动基地。至于元老院编制下真正的海州报情站,则设置在海州城外——《西游记》之中那座孵出了孙悟空孙猴子的花果山上! 明末之时,海州(后世的连云港)的花果山(原来的正式名称是云台山或苍梧山)还没有像现代那样因为泥沙淤积,海岸线拓展,逐渐变得与西边的陆地相连,而是依然跟《西游记》描写的那样,是兀立于海中的一座岛屿,与海州隔着一片汪洋。岛上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即使是仅有的一点儿平地,也大多以盐碱地和沙地为主,不能耕作。所以除了零星几户渔民和一两处极度破败的道观,几乎没有什么人烟。虽然因为《西游记》的广泛传播,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花果山,此时已经在社会上多少有了些知名度,但明朝的旅游业毕竟无法跟现代相比,明末 ![]() 不过对于以舰队为机动力量的海南岛临⾼元老院来说,此岛却是绝好的前进基地,首先是相对偏僻,不引人注意。其次,在战时只要配合少量的海军舰艇,用少量队部为基⼲,就能确保整个岛屿的全安。岛上⾼耸的山崖可以设置警戒哨所,虽然岛屿本⾝物产不丰,但对于海军来说最关键的淡⽔却相当充⾜——花果山上到处都是潺潺流淌的溪流和泉眼,《西游记》描写里的“⽔帘洞”可不是编造出来的。 于是,奉命北上设立报情站的鹿文渊,就在花果山这座海岛上置办了一座庄园,名曰“猴王庄”作为元老院 ![]() ![]() 不过,这花果山上的庄园虽然全安隐蔽、易守难攻,但毕竟距离海州城还有一定距离,难以更加切实地了解第一手动态报情。所以张应宸从沂州后撤下来之后,在花果山的猴王庄待了几天,感觉实在闲不住,又来到海州城找了个临时住处…为了勤俭节约,他落脚的道观看上去破落不堪,第一进的破屋子里以前就是住着乞丐,现在则是挤満了张应宸最近采购的少年少女,个个都饿得脫了形。张应宸从夹道里进去,到了后面,看到那个火居道人和他老婆正在劈柴,便对房东草草打了个招呼,就往自己住的小院子而去。 院门口,一个道童闻声立即过来 ![]() “…稀客,稀客啊!鹿庄主,你不在花果山当你的猴王,玩你的那些山东大妞儿,怎么却有闲心思跑到贫道的这个破道观里来?”张应宸一边赶紧招呼道童斟茶待客,一边还不忘在嘴上损他两句。 “…什么事?自然是破财的祸事了!为了眼下越来越多的流民,府台大人召集地方缙绅开会,先是照例哭穷,然后就是命令大家‘踊跃捐献’,连我这个海岛上的外乡人,都被硬是摊派了五十两银子!” 鹿庄主接过茶碗,没好气地说道“…刚才我也到施粥的地方去转了转,瞧那粥锅里真是稀得能照出人影,还掺了不晓得多少泥沙草叶,放进去的米麦也都是一股霉味…啧啧,我捐献给衙门的五十两银子,若是能有五两银子被用在赈济灾民上,就该谢天谢地了!这还没算他们从朝廷那边弄到的赈灾银两呢!” ——自古至今,自然灾害之后的赈济最后总会变成基层当权者的盛宴,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连皇帝也无可奈何――明知道救济钱粮拨下去就会被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十不存一,可还是要继续下拨,否则自然灾害就会 ![]() ![]() ![]() “…这就是行政能力的衰退啊!”张应宸评价道“…当一个封建王朝处于盛世的时候,机构一般还能保持正常运转,官吏的**程度还没有影响到行政执行能力。但到了王朝后期,随着**越来越严重,行政体系的执行能力也跟着下降了。到了最末期的时候,整个家国就会进⼊无府政状态,别说灾民了,就连军队也得靠打家劫舍过⽇子,哪怕敌兵围城、刀锋都架到脖子上了,文官们还是不忘贪污和克扣…” ——凡是读过李自成的故事的人,大概都知道明末“福禄宴”的忍残故事:当时李自成纠集农民军围攻洛 ![]() ![]() ![]() ![]() ![]() 面对这样的情况,正如大明朝臣一遇到缺钱就想让皇帝拨发內帑一样,洛 ![]() ![]() ![]() ![]() ![]() 李自成攻破洛 ![]() ![]() 可当时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在洛 ![]() ![]() ![]() ![]() 可问题是,即使是在这等兵危战凶之时,洛 ![]() ![]() ![]() ![]() 偏偏之前官府募集到五万两银子的事情,全体官兵早已知晓,都眼巴巴地等着这笔空前大犒赏呢。此时一看,即使已经是流寇兵临城下的要命关头,诸位上司们依然这般苛待自己,于是一起一落的大巨落差之下,自然是气得人人大骂,満肚子怨气。接着,各路守军还因为各营银两分配不均,而在城墙上为抢银子爆发內讧,乃至于动刀子死了人。李自成趁机挥师猛攻,守军自然是投降的投降、溃逃的溃逃了… ——或许,那位福王朱常洵一开始之所以不肯出钱,恐怕就是因为知道以洛 ![]() ![]() ![]() 不过,崇祯年间的大明公务员阶层,固然是充斥着无数的作死⾼手,但是再下面的缙绅土豪,其实也同样非常擅长以各种势姿来作死。比如同样在流寇横行河南的时候,有一次某个县城即将被农民军围攻,城中某缙绅预先得知风声,在城內囤积了不少粮食,预备在围城开始之后坐地起价,通过贩卖天价粮食来大赚一笔…谁知等到围城战开始之后,却被县令的一纸公文封了粮栈,把他的存粮都运到了衙门里去。 该缙绅闻讯,在气急败坏之下,居然趁着农民军攻城正急,县令被迫带上全部兵丁到城头应付战事的时候,悍然发动家丁纵火攻打县衙,企图夺回粮食。可当时守军本来就已经在农民军的強攻之下,左支右绌、摇摇 ![]() 由此可见,面对这样一帮从上到下都热衷于作死的朝臣和士绅,崇祯皇帝的处境该有多么悲催了。即使他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朝臣也未必会配合——别以为那帮节 ![]() 总的来说,崇祯年间的大明帝国统治阶层,上到內阁重臣,下到乡野缙绅,多半都是超一流的作死运动狂热爱好者,硬是把作死这种事情玩出了技巧、玩出了花样,一直玩到了匪夷所思、丧心病狂的超凡境界——否则也不会把偌大一个资源丰富、工商兴盛的超级大帝国,给一口气搞出这般扑街的悲惨命运。 当然,这固然是大明王朝的不幸,是华中百姓的浩劫,但也是各路野心家眼中的机会——遗憾的是,在这个被各路穿越者穿成了筛子的时空,企图争夺大明王朝遗产的竞争者,似乎实在是太多了一点儿… “…老鹿啊!关于这几个月零星搜集到的登州镇报情,我这两天初步整理了一下,已经写了一个总结出来。那边大概可以确定⾝份的穿越者,暂时只有登州镇总兵陈新本人而已,还有他的民事主管刘民有,有很大的可能也是穿越的,至于登州镇內部还有没有其他的穿越者存在,这一点就实在是没法打探清楚了。 而登州镇的势力范围,目前已经覆盖了山东半岛的尖端,几乎整个宁海州都被陈新给经营成了人私王国,在登州和青州则散布着不少零星飞地。在登州镇势力最強的文登县和威海一带,当地百姓都只知道自己属于登州镇的某屯堡,而不再理会什么州县衙门了…虽然登州军的常备编制即使算上杂牌也应该不超过一万人,但被登州镇完全控制的人口,估计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以上,并且还在以滚雪球的速度继续膨 ![]() 从装备和战术上来看,登州军虽然远远胜过了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明军,但使用的长 ![]() ![]() ![]() 张应宸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一边从一只箱子里翻出几张写得密密⿇⿇的⽩纸,递给鹿文渊“…这份报告,就请你下次让联络船带回海南岛去吧!话说回来,我上次托人跟你说的,让你带些银子过来的事情,该没有忘了吧!这两天我在城门口的‘人市’里,已经因为钱不凑手,错过不少好苗子了…” “…银子我倒是还带着一些,但你恐怕已经没时间再收购人手了。这份报告还是你自己 ![]() ![]() “…什么?”张应宸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元老院为什么要下这种命令?” “…当然是因为咱们的后方出大事了——澳洲人、华国美、东岸国的外 ![]() 鹿文渊叹了口气说道“…⻩石之前提出的那个去辽东捞人的方案,目前也被紧急叫停了。‘立舂号’这次单舰北上,就是专门来接咱们的,否则可能赶不上临⾼那边的大会召开…所以咱们动作得快一点了。” “…我这边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那些不值钱的耝笨东西,索 ![]() “…不要紧,最近几天刚好有些胶州流民坐着几条破船飘到了花果山,一个个又冷又饿、半死不活,被我庄子里的人从海边救起来之后,那些流民都表示自愿卖⾝投靠,现在都已经剃头净化过了…” 鹿文渊随口答道“…再加上你这边的十几人,差不多就可以凑够一船了…” “…胶州?”张应宸闻言皱起了眉头“…听说那边刚刚打了一仗,这些人该不是逃散的 ![]() “…谁知道呢?不过就算是的话,又能有什么关系?咱们这些年收编的土匪海盗难道还少吗?” 鹿文渊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反正只要把人弄到了临⾼,有的是法子让他们乖乖听话⼲活…” ※※※※※※※※※※※※※※※※※※※※※※※ 海州城外,花果山“猴王庄”私港,海南岛临⾼元老院下辖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武装商船“立舂号” 一间随波微微起伏的幽暗船舱里,大明朝廷邸报上“蛊惑奷民、祸 ![]() 只是可惜了那些战死的好兄弟啊!他如是叹息着,想要伸手理一理头发,却只摸到了光秃秃的头⽪。 “…李大哥,你醒了啊,来,喝口⽔吧!再吃几口东西,我把你的早饭给领来了…” ![]() “…哎,人在屋檐下,不敢不低头啊,咱们如今连 ![]()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李孟心中的想法,却远没有他刚才说的那么淡定——回忆起之前在这艘船上看到的铁⽪烟囱和飘散的煤烟,还有听到的轮机轰鸣,李孟的心中其实早已警钟大作,被震撼的不轻! 上述所见所闻的这一切,分明统统都不是应该出现在明末这个时代的东西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究竟来到了一个什么世界?!李孟一边咀嚼着杂粮饼,一边陷⼊了默默的思考…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大穿越时代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老老王最新创作的免费穿越小说《大穿越时代》在线阅读,《大穿越时代(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大穿越时代的免费穿越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