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第四十八讲殊途同归及《易中天品三国》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易中天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 书号:272 时间:2016/9/13 字数:7562 |
上一章 第四十八讲 殊途同归 下一章 ( → ) | |
画外音:汉末大![]() ![]() ![]() 上一集讲到陆逊之死深层的原因是孙权与士族的矛盾冲突所致,这种情况在曹 ![]() ![]() ![]() 曹魏的道路呢?我称之为非和平演变,也可以叫非宮廷政变。为什么呢?因为曹魏的天下实际上是他用武力打下来的,是武装夺取权政,但是最后 ![]() ![]() ![]() ![]() ![]() 就是他批得这块土地上有一栋房子,东汉嘛,这个房子不能拆了,他拆了这个房子他就要失去这块土地,所以他不但不能拆房子,他还要装出一副很维护这栋旧房子的样子,象一个精心呵护这个家的老管家,而不能充当一个強行拆迁的开发商,他不能強行拆迁,那他怎么办呢?他想出个办法搞装修,你不让我拆房子呢?我装修总可以吧,破了吧,快倒了嘛,那么这个房子是一个什么房子呢?是个框架结构的房子,你装修你可以敲墙,只要不是承重墙,你也可以把厨房挪动一下,你也可以把厕所挪动一下,你都可以做,曹 ![]() ![]() ![]() ![]() ![]() ![]() ![]() ![]() 他搞装修不是真搞装修,他是要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你动不动柱子?你动不动?不能不动吧,那么你动了这个柱子以后,这个屋子不就要塌下来了嘛,这是他的难题。同时士族作为柱子也有问题了,就是我们本来是柱子,现在屋顶到曹 ![]() ![]() ![]() ![]() ![]() ![]() 画外音:东汉末年,天下大 ![]() ![]() ![]() ![]() ![]() ![]() ![]() ![]() ![]() 实际上我们看,当时来到许都的这些士族或者说名士,他其实是形形⾊⾊的,不可以一刀切的,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三种,一个是只认大屋顶,不认装修工,那我就是冲皇上来的,也不准你瞎搞装修,看到你动墙动什么,他就出来议抗,以孔融为代表,被曹 ![]() ![]() ![]() ![]() ![]() ![]() 陈群,陈群是表面上看是拥曹派,荀彧反对曹 ![]() ![]() ![]() ![]() ![]() ![]() 他还是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实现了本阶级的目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曹丕的想法不等于曹 ![]() ![]() ![]() ![]() ![]() ![]() ![]() ![]() ![]() ![]() ![]() ![]() ![]() ![]() 画外音:自从汉天子被曹 ![]() ![]() ![]() ![]() ![]() ![]() 如果说曹 ![]() ![]() ![]() ![]() ![]() ![]() 张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那么这些人在江东没有 ![]() ![]() ![]() ![]() ![]() 画外音: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建国,孙权只得昅取曹 ![]() 那么蜀国呢?我前面讲曹魏是非和平演变或者说曹魏是非和平过渡,孙吴是本土化生存,那么蜀汉我就称之为“计划外单列”因为历史原本没有它的计划,我前面讲过长江流域三州,三个州牧都是宗室,刘繇扬州牧,刘表荆州牧,刘焉益州牧,北边还有一个刘虞幽州牧,刘备也是宗室州牧,豫州牧,但是他那个豫州牧是空的啊,豫州也不归他。所以鲁肃为孙权做规划的时候说三分天下没有刘备,是孙权、刘表、曹 ![]() ![]() ![]() ![]() ![]() ![]() ![]() ![]() 那么他是这样的一个出⾝,碰上了一个历史的机缘,应该说是,因为当时曹 ![]() ![]() ![]() ![]() ![]() ![]() ![]() ![]() ![]() ![]() ![]() ![]() ![]() ![]()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公子哥儿,纨绔弟子,养尊处优,不懂民间疾苦,因此也不懂人 ![]() ![]() ![]() 画外音:刘备深知自己是没有资格建国的,他虽然有宗室的⾝份以及将军的头衔,但都是空头支票,并不管用的,所以刘备在建国之路上就盯着曹 ![]() ![]() 因为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曹 ![]() 不依人,因为法治和人治是相对的,而士族地主阶级要的是什么,依人,不但依人,还依人的家族,不但依人的家族还要依家庭的门第、门望、阀阅,只要我出⾝好,哪怕我是个猪呢,我蠢得象头猪我也得做大官,对不对,你们那些寒民、庶族出⾝的再聪明,再有能力你也不能去做,这是士族要士的事情啊,那么诸葛亮公开、公正、公平就和这个是矛盾的,实际上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就是要建设一个⾼效、廉洁的府政,和公平、清明的社会,这在今天看来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你要⾼效你就不能看出⾝,你要公平你就不能偏袒士族,你要廉洁你就不能容忍贪腐,你要清明你就不能允许霸道,所以诸葛亮做的这些在我们今天看值得肯定的事情都是当时士族不満意的,都是士族地主阶级不満意的,他就把士族得罪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诸葛亮治蜀立独自主,所谓立独自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曹魏立独自主,第二个就是坚持荆州集团第一的这样一个原则,你看他指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姜维都不是益州人,也就是说他坚决不象孙权搞吴人治吴那样搞蜀人治蜀,我们可以看出吴、蜀两国的区别就在于,吴国是吴人治吴,蜀国是绝不是蜀人治蜀,不但不蜀人治蜀,诸葛亮对于本土的土著那些豪強、士族还在政治上排挤,经济上盘剥,法律上制裁,不能让他们造了反,不但不让他们造反还让他们出钱,出钱⼲什么呢?北伐啊,你想军费从哪里来,一大笔,而且诸葛亮他执法是公平的,他公平你就可以想象最后出钱多的是谁?肯定是谁的钱多,谁出得多,公平摊派嘛,所以这些土豪们恨死他了,恨死他了以后不合作,何况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兴复汉室,这个兴复汉室一直是诸葛亮的旗号、口号,但是这是一个过时的口号,你说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天底下还有谁想兴复汉室,谁都不想,士族地主阶级也不想,是平民老百姓也不想,那个汉室还要它⼲嘛,而且曹魏那边,曹丕已经接受陈群的建议在搞九品官人法,士族觉得这会儿比东汉还好,东汉那个蛋糕三家分着吃,外戚、宦官、我们,现在曹魏这个蛋糕是我们士族一家吃,我⼲嘛要兴复汉室,有病啊。那蜀汉的这些土著的士族一想,你看诸葛亮依法治国把我们弄得这么苦,你看曹丕那个地方,是吧,我们这些人多开心,赶快来解放我们吧,我们 ![]() ![]() 所以蜀汉在诸葛亮的导领下治理得最好,最先灭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魏、蜀、吴三国都是非士族权政,从这个角度讲它们都是逆流而上,但是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他坚持,所以它最先灭亡,正因为曹魏放弃所以他也要灭亡,正因为孙吴是妥协当然也要灭亡,所以三国都灭亡了。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灭魏,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家都归于西晋,天下重归一统,国中历史在国全范围內进⼊了士族地主阶级时代。 画外音:易中天先生用一年半的时间以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壁之战、夷陵之战为主线为我们细致点评了三国这段历史中的各⾊人物的 ![]() ![]() |
上一章 易中天品三国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易中天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易中天品三国》在线阅读,《易中天品三国(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易中天品三国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