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学》第23章厚黑丛话卷四2及《厚黑学》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厚黑学 作者:李宗吾 | 书号:320 时间:2016/9/13 字数:5422 |
上一章 第23章 厚黑丛话卷四(2) 下一章 ( → ) | |
国中的圣人,是专横极了,他莫有说过的话,后人就不敢说,如果说出来,众人就说他是异端,就要攻击他。朱子明了一种学说,不敢说是自己明的,只好把孔门的格物致知加一番解释,说他的学说是孔子嫡传,然后才有人信从。王![]() 韩非子说得有个笑话:“郢人致书于燕相国,写书的时候,天黑了,喊:‘举烛。’写书的人,就写上举烛二字,把书送去。燕相得:‘举烛是尚明,尚明是任用贤人的意思。’以此说进之燕王。燕王用他的话,国遂大治。虽是收了效,却非原书本意。”所以韩非说:“先王有郢书,后世多燕说。”究竟格物致知四字作何解释,恐怕只有手著《大学》的人才明⽩,朱王二人中,至少有一人免不脫“郢书燕说”的批评。岂但格物致知四字,恐怕《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宋元明清学案內面许多妙论,也逃不脫“郢书燕说”的批评。 学术上的黑幕,与政治上的黑幕,是一样的。圣人与君主,是一胎双生的,处处狼狈相依。圣人不仰仗君主的威力,圣人就莫得那么尊崇。君主不仰仗圣人的学说,君主也莫得那么猖獗。于是君主把他的名号分给圣人。圣人就称起王来了。圣人把他的名号分给君主,君主也称起圣来了。君主钳制民人的行动,圣人钳制民人的思想。君主任便下一道命令,民人都要遵从;如果有人违背了,就算是大逆不道,为法律所不容。圣人任便一种议论,学者都要信从;如果有人批驳了,就算是非圣无法,为清议所不容。国中的民人,受了数千年君主的摧残庒迫,民意不能出现,无怪乎政治紊 ![]() 我不敢说孔子的人格不⾼,也不敢说孔子的学说不好,我只说除了孔子,也还有人格,也还有学说。孔子并莫有庒制我们,也未尝噤止我们别创异说,无如后来的人,偏要抬出孔子,庒倒一切,使学者的思想不敢出孔子范围之外。学者心坎上,被孔子盘踞久了,理应把他推开,思想才能立独,宇宙真理才研究得出来。前时,有人把孔子推开了,同时达尔文诸人就闯进来,盘踞学者心坎上,天下的言论,又热衷于达尔文诸人,成一个变形的孔子,执行圣人的任务。有人违反了他们的学说,又算是大逆不道,就要被报章杂志骂个不休。如果达尔文诸人去了,又会有人出来执行圣人的任务。他的学说,也是不许人违反的。依我想,学术是天下公物,应该听人批评,如果我说错了,改从他人之说,于我也无伤,何必取军阀态度,噤人批评。 凡事以平为本。君主对于民人不平等,故政治上生纠葛。圣人对于学者不平等,故学术上生纠葛。我主张把孔子降下来,与周秦诸子平列,我与阅者诸君一齐参加进去,与他们平坐一排,把达尔文诸人 ![]() ![]() 我对于圣人既已怀疑,所以每读古人之书,无在不疑。因定下读书三诀,为自己用功步骤。兹附录天下: 第一步,以古为敌:读古人之书,就想此人是我的劲敌,有了他,就莫得我,非与他⾎战一番不可。逐处寻他 ![]() ![]() 第二步,以古为友:我若读书有见,即提出一种主张,与古人的主张对抗,把古人当如良友,互相切磋。如我的主张错了,不妨改从古人;如古人主张错了,就依着我的主张,向前研究。 第三步,以古为徒:著书的古人,学识肤浅的很多。如果我自信学力在那些古人之上,不妨把他们的书拿来评阅,当如评阅生学文字一般。说得对的,与他加几个密圈;说得不对的,与他划几 ![]() ![]() 我虽然定下三步功夫,其实并莫有做到,自己很觉抱愧。我现在正做第一步功夫,想达第二步,还未达到。至于第三步,自量终⾝无达到之一⽇。譬如行路,虽然把路径寻出,无奈路太长了,脚力有限,只好努力前进,走一截算一截。 以上就是《我对圣人之怀疑》的原文。这原是我満清未年的思想,民国十六年才整理出来,刊⼊《宗吾臆谈》內。因为有了这种思想,才会明厚黑学。此文同《厚黑学》,在我的思想上,算是破坏工作。自民国九年著《心理与力学》起,以后的文字,算是我的建设工作。而《心理与力学》一文,是我全部思想的中心点。 民国九年,我定出一条公例:“心理变化,循力学公例而行。”又绘出甲乙两图,以后一切议论,都以之为出点。批评他人的学说,就以之为基础,合得到这个方式的,我就说他对,合不到的,我就说他不对。这是我自己造出一把尺子,用以度量万事万物。我也自知不脫我见,但我开这间铺子,是用的这把尺子,不能不向众人声明。 我们试就甲乙两图,来研究孟荀杨墨四家的学说:孟子讲“差等之爱”层层放大,是很合天然现象的,便他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与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类话,总是从第二圈说起走,对于第一圈之我,则浑而不言。杨子主张为我,算是把中心点寻出了,他却专在第一圈之我字上用功,第二以下各圈,置之不论。墨子摩顶放踵,是抛弃了第一圈之我,他主张“爱无差等”是不分大圈小圈,统画一极大之圈了事。杨子有了小圈,就不管大圈;墨子有了大圈,就不管小圈。他两家都不知:天然现象,是大圈小圈层层包裹的。孟荀二人,把层层包裹的现象看见了,但孟子说是层层放大,荀子说是层层缩小,就不免流于一偏了。我们取杨子的我字,作为中心点,在外面加一个差等之爱,就与天然现象相合了。孟言 ![]() ![]() 孟子言“乍见孺子将⼊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是自己畏死,恻隐是悯人之死。孟子知道人之天 ![]() ![]() 怵惕是利己心之表现,恻隐是利人心之表现。怵惕扩大即为恻隐,利己扩大即为利人。荀子知人有利己心,故倡 ![]() ![]() 王 ![]() ![]() 孟子的学说,虽不以怵惕为出点,但人有为我之天 ![]() ![]()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吾字其字,俱是我字的代名词。孟子讲学,不脫我字;宋儒讲学,舍去我字。所以孟子的话,极近人情;宋儒的话,不近人情。例如程子说:“妇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舍去了我字。韩昌黎里 ![]() 孟子的学说,不脫我字,所以敢于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敢于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敢于说:“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宋儒的学说,舍去我字,不得不说:“臣罪当诛,天王圣明。” 宋儒创出“去人 ![]() ![]() ![]() ![]() 我们研究古今人之学说,先要研究他对于人 ![]() ![]() 小孩与⺟亲生关系,共有三个场所:(1)一个小孩,一个⺟亲,一个外人,同在一处,小孩对乎⺟亲格外亲爱。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亲;(2)一个小孩,一个⺟亲,同在一处,小孩对乎⺟亲依恋不舍。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亲;(3)一个小孩,一个⺟亲,同在一处,生了利害冲突,例如:有一块糕饼,⺟亲吃了,小孩就莫得吃,⺟亲放在口中,小孩就伸手取来,放在自己口中。这时候,断不能说小孩爱亲。 孟子看见前两种现象,忘了第三种,故创 ![]() ![]() ![]() ![]() ![]() ![]() ![]() 孟子创 ![]() ![]() ![]() ![]() ![]() ![]() 苏东坡作《荀卿论》,以为:荀卿是儒家,何以他的门下会有李斯,很为诧异,其实不⾜怪。荀卿以为人之 ![]() ![]() ![]() 学问是进化的,小孩对于⺟亲有三种现象,孟子只看见前两种,故倡善 ![]() ![]() ![]() ![]() ![]() ![]() ![]() ![]() ![]() ![]() |
上一章 厚黑学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李宗吾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厚黑学》在线阅读,《厚黑学(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厚黑学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