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名言》第29卷月明和尚度柳翠及《喻世名言》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喻世名言 作者:冯梦龙 | 书号:12630 时间:2017/4/18 字数:8264 |
上一章 第29卷 月明和尚度柳翠 下一章 ( → ) | |
万里新坟尽少年,修行莫待鬓⽑斑。 前程黑暗路头险,十二时中自著研。 这四句诗,单道著禅和子打坐参禅,得成正果,非同容易,有多少先作后修,先修后作的和尚。自家今⽇说这南渡宋⾼宗皇帝在位,绍兴年间,有个官人姓柳,双名宣教,祖贯温州府永嘉县崇 ![]() ![]() ![]() ![]() ![]() 当⽇府堂公宴,承应歌 ![]() ![]() ![]() 如了事,就将所用之物前来照证,我这里重赏,判你从良;如不了事,定当记罪。”红莲答言:“领相公钧旨。”出府一路自思如何是好,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回家将柳府尹之事一一说与娘知,娘儿两个商议夜一。 至次⽇午时,天 ![]() ![]() 那老道人关了山门,领著红莲到僧房侧首一间小屋,乃是老道人卧房,教红莲坐在房內。那老道人连忙走去长老禅房里法座下,禀覆长老道:“山门下有个年妇少人,一⾝重孝,说道丈夫死了,今⽇到坟上做羹饭,风雨大作,关了城门,进城不得,要在寺中权歇,明蚤⼊城,特来禀知长老。”长老见说,乃言:“此是方便之事,天⾊已晚,你可教他在你房中过夜,明⽇五更打发他去。”道人领了言语,来说与红莲知道。 红莲又拜谢:“公公救命之恩,生死不忘大德。”言罢,坐在老道人房中板凳上。那老道人自去收拾,关门闭户已了,来房中土榻上和⾐而睡。这老道人⽇间辛苦,一觉便睡著。 原来⽔月寺在桑菜园里,四边又无人家,寺里有两个小和尚都去化缘,因此寺中冷静,无人走动。这红莲听得更鼓已是二更,心中想着:“如何事了?”心 ![]() ![]() ![]() ![]() 红莲走到禅 ![]() ![]() ![]() ![]() ![]() ![]() ![]() ![]() 长老虽然如此,心中疑惑,乃问红莲曰:“姐姐此来必有缘故,你可实说。”再三 ![]() ![]() ![]() 却说这⽟通禅师教老道人烧汤:“我要洗裕”老道人自去厨下烧汤,长老磨墨捻笔,便写下八句《辞世颂》,曰:自⼊禅门无挂碍,五十二年心自在。 只因一点念头差,犯了如来 ![]() 你使红莲破我戒,我欠红莲一宿债。 我⾝德行被你亏,你家门风还我坏。 写毕摺了,放在香炉⾜下庒著。道人将汤⼊房中,伏侍长老洗浴罢,换了一⾝新禅⾐,叫老道人分付道:“临安府柳府尹差人来请我时,你可将香炉下简帖把与来人,教他回覆,不可有误。”道罢,老道人自去殿上烧香扫地,不知⽟通禅师已在禅椅上圆寂了。 话分两头。却说红莲回到家中,吃了蚤饭,换了⾊⾐,将著布衫袖,径来临安府见柳府尹。府尹正坐厅,见了红莲,连忙退⼊书院中,唤红莲至面前,问:“和尚事了得否?”红莲将夜来事备细说了一遍,袖中取出衫袖递与看了。柳府尹大喜,教人去堂中取小小墨漆盒儿一个,将⽩布衫袖子放在盒內,上面用封⽪封了。捻起笔来,写一简子,乃诗四句,其诗云: ⽔月禅师号⽟通,多时不下竹林峰。 可怜数点菩提⽔,倾⼊红莲两瓣中。 写罢,封了简子,差一个承局:“送与⽔月寺⽟通和尚,要讨回字,不可迟误。”承局去了。柳府尹赏红莲钱五百贯,免他一年官唱。红莲拜谢,将了钱自回去了,不在话下。 却说承局赍著小盒儿并简子来到⽔月寺中,只见老道人在殿上烧香。承局问:“长老在何处?”老道人遂领了承局,径到禅房中时,只见长老已在禅椅上圆寂去了。老道人言:“长老曾分付道:‘若柳相公差人来请我,将香炉下简子去回覆。’”承局大惊道:“真是古佛,预先已知此事。” 当下承局将了回简并小盒儿,再回府堂,呈上回简并原简,说长老圆寂一事。柳宣教打开回简一看,乃是八句《辞世颂》,看罢吃了一惊,道:“此和尚乃真僧也,是我坏了他德行。”懊悔不及。差人去叫匠人合一个龛子,将⽟通和尚盛了,教南山净慈寺长老法空禅师与⽟通和尚下火。 却说法空径到柳府尹厅上取覆相公,要问备细。柳府尹将红莲事情说了一遍。法空禅师道:“可惜,可惜,此僧差了念头,堕落恶道矣。此事相公坏了他德行,贫僧去与他下火,指点教他归于正道,不堕畜生之中。”言罢别了府尹,径到⽔月寺,分付抬龛子出寺后空地。法空长老手捻火把,打个圆相,口中道: 自到川中数十年,曾在毗卢顶上眠。 ![]() 桃红柳绿还依旧,石边流⽔冷沅沅。 今朝指引菩提路,再休错意念红莲。 恭惟圆寂⽟通大和尚之觉灵曰:惟灵五十年来古拙,心中皎如明月;有时照耀当空,大地乾坤清⽩。可惜法名⽟通,今朝作事不通。不去灵山参佛祖,却向红莲贪 ![]() ![]() ![]() 却说柳宣教夫人⾼氏,于当夜得一梦,梦见一个和尚,面如満月,⾝材肥壮,走⼊卧房。夫人吃了一惊,一⾝香汗惊醒。自此不觉⾝怀六甲。光 ![]() 窗外⽇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 这柳翠翠长成八岁,柳宣教官満将及,收拾还乡。端的是: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柳宣教感天行时疫病,无旬⽇而故。这柳府尹做官清如⽔,明似镜,不贪贿赂,囊箧淡保夫人具棺木盛贮,挂孝看经,将灵柩寄在柳州寺內。 夫人与仆赛儿并女翠翠 ![]() 不数⽇,杨孔目⼊赘在柳妈妈家,说:“我养你⺟子二人,丰⾐⾜食,做个外宅。” 不觉过了两月,这杨孔目因蚤晚不便,又两边家火,忽一⽇回家与 ![]() ![]() ![]() ![]() ![]() 原来南渡时,临安府最盛,只这通和坊这条街,金波桥下,有座花月楼,又东去为熙舂楼、南瓦子,又南去为抱剑营、漆器墙、沙⽪巷、融和坊,其西为太平坊、巾子巷、狮子巷,这几个去处都是瓦子。这柳翠是⽟通和尚转世,天生聪明,识字知书。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女工针指,无有不会。这邹主事十⽇半月来得一遭,千不合,万不合,住在抱剑营,是个行首窟里。这柳翠每⽇清闲自在,学不出好样儿,见邻 ![]() ![]() ![]() ![]() 莫道自⾝侥幸免,子孙必定受人欺。 后来直使得一尊古佛,来度柳翠归依正道,返本还原,成佛作祖。 你道这尊古佛是谁?正是月明和尚。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孝寺住持。当先与⽟通禅师俱是法门契友,闻知⽟通圆寂之事,呵呵大笑道:“阿婆立脚跟不牢,不免又去做媳妇也。”后来闻柳翠在抱剑营⾊艺擅名,心知是⽟通禅师转世,意甚怜之。一⽇,净慈寺法空长老到显孝寺来看月明和尚,坐谈之次,月明和尚谓法空曰:“老通堕落风尘已久,恐积渐沉 ![]() ![]() 原来柳翠虽堕娼流,却也有一种好处,从小好的是佛法。 所得 ![]() 又制下布⾐一袭,每逢月朔月望,卸下铅华,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断不接见,以此为常。那月明和尚只为这节上,识透他 ![]() 却说法空长老当⽇领了月明和尚言语,到次⽇假以化缘为因,直到抱剑营柳行首门前,敲著木鱼,⾼声念道: ![]() ![]() 一旦无常,四大消歇。及早回头,出家念佛。 这⽇正值柳翠西湖上游耍刚回,听得化缘和尚声口不俗,便教丫鬟唤⼊中堂,问道:“师⽗,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道:“贫僧没甚本事,只会说些因果。”柳翠问道:“何为因果?”法空长老道:“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假如种瓜得瓜,种⾖得⾖,种是因,得是果。不因种下,怎得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所以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 柳翠见说得明⽩,心中 ![]() ![]() ![]() ![]() ![]() ![]() ![]() ![]() ![]() ![]() ![]() ![]() ![]() ![]() ![]() 这席话,说得柳翠心中变喜为愁,翻热作冷,顿然起追前悔后之意,便道:“奴家闻师⽗因果之说,心中如触。倘师⽗不弃 ![]() ![]() ![]() 追 ![]() 终是法缘前世在,立谈因果倍嗟呀。 再说柳翠自和尚去后,转展寻思,夜一不睡。次早起⾝,梳洗已毕,浑⾝上下换了一套新⾐,只说要往天竺进香,妈妈谁敢阻当?教丫鬟唤个小轿,一径抬到皋亭山显孝寺来。那法空长老早在寺前相候,见柳翠下轿,引⼊山门,到大雄宝殿拜了如来,便同到方丈参谒月明和尚。正值和尚在禅 ![]() ![]() ![]() ![]() 柳翠被月明师⽗连喝三遍,再不敢开言。慌忙起⾝,依先出了寺门,上了小轿,分付轿夫径抬到⽔月寺中,要寻⽟通禅师证明。 却说⽔月寺中行者,见一乘女轿远远而来,內中坐个妇人。看看抬⼊山门,忽忙唤集火工道人,不容他下轿。柳翠问其缘故,行者道:“当初被一个妇人,断送了我寺中老师⽗ ![]() ![]() ![]() 柳翠又问道:“你可记得他偈语么?”行者道:“还记得。”遂将偈语八句,念了一遍。柳翠听得念到“我⾝德行被你亏,你家门风还我坏”心中豁然明⽩,恰像自家平⽇做下的一般。 又问道:“那位老师⽗唤甚么法名?”行者道“是⽟通禅师。” 柳翠点头会意,急唤轿夫抬回抱剑营家里,分付丫鬟:“烧起香汤,我要澡洗。”当时丫鬟伏侍浴沐已毕,柳翠挽就乌云,取出布⾐穿了,掩上房门。卓上见列著文房四宝,拂开素纸,题下偈语二首。 偈云: 本因⾊戒翻招⾊,红裙生把缁⾐⾰。 今朝脫得⾚条条,柳叶莲花总无迹。 又云: 坏你门风我亦羞,冤冤相报甚时休? 今朝卸却恩仇担,廿八年前⽔月游。 后面又写道:“我去后随⾝⾐服⼊殓,送到皋亭山下,求月明师⽗一把无情火烧却。”写毕,掷笔而逝。丫鬟推门进去不见声息,向前看时,见柳翠盘膝坐于椅上。叫呼不应,已坐化去了。慌忙报知柳妈妈。柳妈妈吃了一惊,呼儿叫⾁,啼哭将来。 ![]() 闻知坐化之事,无不嗟叹。柳妈妈先遣人到显孝寺,报与月明和尚知道,就与他商量埋骨一事。月明和尚将皋亭山下隙地一块助与柳妈妈,择⽇安葬。合城百姓闻得柳翠死得奇异,都道活佛显化,尽来送葬。造坟已毕,月明和尚向坟合掌作礼,说偈四句。 偈云: 二十八年花柳债,一朝脫卸无拘碍。 红莲柳翠总虚空,从此老通长自在。 至今皋亭山下,有个柳翠墓古迹。有诗为证: 柳宣教害人自害,通和尚因⾊堕⾊。 显孝寺三喝机锋,皋亭山青天⽩⽇-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喻世名言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冯梦龙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喻世名言》在线阅读,《喻世名言(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喻世名言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