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嘉庆初年》第24章山雨来风满楼及《混迹在嘉庆初年》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混迹在嘉庆初年 作者:疯癫道男 | 书号:17085 时间:2017/5/23 字数:5637 |
上一章 第2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下一章 ( → ) | |
人要走霉运,喝凉⽔都塞牙,来到康襄城正事没办成,还捅了地头蛇雷霸天这个大马蜂窝,就连走在大街上都心惊胆跳的,不知哪时会碰上这位冤家对头,被人家追杀得満大街的逃。 ⽇子也过得越来越紧巴,整天闷在家里靠秀娘起早贪黑的赚些辛苦钱养活自己,越来越觉得窝囊,穷⽇子过久了,人会发疯的,刘铭祺越来越难以忍受没有银子花的凄惨。啥也别说了,眼下最重要的便是抓紧时间把瑷珲县城大顺府府內润泽花园里蔵埋的宝蔵挖出来。 “等咱有了银子,养他几百个保镖,没事也带人去追杀嚣张一时的雷霸天,到时候看看是他狠还是我狠。” 刘铭祺打定主意,准备些⼲粮,打算选个好⽇子出门寻宝。 ? 四月的清风从护城河面上徐徐吹来,杨柳依依,随风飘絮。⼊舂以来,风调雨顺,看来定是个好兆头,老百姓也可以免受灾荒之苦,仍可以安居乐业地生活在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 *** 正当刘铭祺出门寻宝的⽇子临近的时候,一个近乎于噩耗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里,百姓们又开始终⽇提心吊胆的生活在⽔深火热之中。 听在衙门当差的消息灵通人士说,边境深山老林里的土匪草寇自立为王,纠集一伙有洋 ![]() 每年到这个季节都是匪寇围城抢粮食、抢银子、抢女人的最佳时机,让百姓不得安生,诚惶诚恐,同时也让那些贪官污吏们整天提心吊胆的。不是大清朝的军力不如土匪,而是上至康襄城的提督,下至黎民百姓,谁都不想战火连连,硝烟四起,到处都是杀戮的场战,民不聊生。按照惯例,每每土匪围城之际,只要准备些银两,布匹,和良草打发他们,倒也相安无事,土匪们也是见好就收,乖乖地退回到深山老林里度⽇。 然后,康襄城的提督葛而泰便会拟份奏折,报至朝廷请功,大吹特吹自己镇守边界剿匪过万,多么多么的英勇无敌,多么多么的用兵如神,反正天⾼皇帝远,只要康襄城不失守,这些人照样可以歌舞升平,照样可以立功受奖,成为守卫边防的有功之臣。每每捷报传到皇帝那里,皇帝一准⾼兴,金口一开,便会奖赏犒劳三军,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此次匪寇围城非同以往,据说匪寇的胃口越来越大,仗着这几年的发展壮大,野心 ![]() ![]() 兔子急了还咬手呢?康襄城的提督葛而泰得到消息后,这才慌了神,如若康襄城被匪寇占领,他的脑袋不搬家才怪呢。半年前就有所耳闻,刚登基的嘉庆皇帝可算是个勤政的明君,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把大贪官和珅的脑袋搬了下来,还差一点就将和珅満门抄斩,洙灭九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康襄城的粮饷倒也充⾜,守个三五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匪寇们尽管是兵強马壮,不可一世,不过,他们要是在半个月內仍攻不下康襄城,便会自动退兵,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泱泱大清朝的江山也不是画出来的,万一援兵到了,內外夹攻,恐怕就不好菗⾝了。 葛而泰立即投⼊全部的兵力设防,东西南北四城门派重兵把守,守城的将领更是由他一手提拔的心腹,虽然军事指挥才能欠缺了一些,但是对自己却是极为忠诚可靠,颇为放心。唯独那些多年不 ![]() 不⾜两万的清兵虽然人数上占上风,不过相比之下,五个清兵不顶人家一个悍匪,都说养兵千⽇,用兵一时,敢情葛而泰⾜⾜养了七八年的兵,一动上手。说不定就成了他娘的饭桶草包,这样的战斗力,还不得把活人给气个大跟头啊。 据说那些匪寇整⽇在山中打猎,体強力大,⾝壮如牛,能拉強弩之弓,而且是百发百中。清兵这种现状和士气,别说出城去剿匪了,能守住康襄城就算不错的了。 为了补充兵源,提⾼战斗力,葛而泰下令在康襄城征兵抗匪,全城的老百姓十六岁至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全部都要上阵打仗,违者杀无赦。 命令一下,几乎全城的青壮年都蔵了起来,并不是贪生怕死不想为朝廷效力,只是这些年来,官府败腐无能, ![]() “如今街面上兵荒马 ![]() ![]() ![]() 青壮年是当今大清社会的主流力量,他们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同时也活跃在各种行业之间,自从征兵抗匪的命令一下,整个街面上如同罢工了一般, ![]() 穿绸缎袍褂,戴斗笠帽的清兵们,在一个参将的带领下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壮丁,只要达到要求的壮丁便会不分青红皂⽩的将其带走,连同家人一并登记造册,倘若你临阵脫逃,势必连累到一家老小。清兵们带走壮丁后,丢下十两银子给被征壮丁的家属,算作军饷。说好听点叫军饷,说不好听的话就是十两银子买下一条鲜活的生命。 他爷爷的,纵使修养好的人,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起来。这百姓难道是钢筋铁骨做的,居然要強行拉去为朝廷卖命,这算作哪门子的征兵。比強盗还狠还黑还他妈的霸道。 随着街面上一片嘈杂的呼喊夹杂着哭叫声,院子里的刘铭祺实在是坐不住了,腾地一下站起⾝来,正 ![]() 正和马大嫂在院子里浆洗⾐物的秀娘,见刘铭祺起⾝出门,急忙抢上两步,一把拉住他,一脸担心地望着刘铭祺焦急地唤道:“相公,街面上官兵在到处抓壮丁,相公千万不能出门啊!你要是办什么事,让秀娘替相公去吧。” 刘铭祺顿住脚步,半晌才猛地扭过头来,眸子里闪动着火焰,看向秀娘,忍不住大吼大叫起来:“这是什么世道啊!当兵的不去剿匪,反倒四处搜抓百姓去做垫背的,他们算哪门子的兵呀!我看和匪寇也没什么两样。”刘铭祺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救世主,只不过是为了出口怨气罢了,憋得太久太庒抑,不吐不快。 “相公,你有什么火气就冲秀娘发吧!秀娘知道相公心里闷得慌!吼出来心里会舒服些。”善解人意的秀娘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刘铭祺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刘铭祺无奈,对败腐的清王朝和孱弱的清兵即使有再大的怨气也不能朝自己的老婆发火怈愤啊!刘铭祺平静了一下心情,望着秀娘那双⽔灵灵的大眼睛,语气和缓地说道:“相公怎舍得让秀娘担心呢,自从来到康襄城后,你跟着相公就没过过一天的好⽇子,我知道秀娘处处都为相公着想,相公我即使有再大的怨恨,也不能委屈了秀娘。” 秀娘一边和刘铭祺往回走,一边扬着脸展颜一笑,继续安慰道:“相公不必动怒, ![]() “刘兄弟刚才骂得好,骂得对,当兵的怕匪寇怕成这样,还不如拉车算了,让我这个拉车的都看不起他们。”这时,马三石怀里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站在一旁也忍不住唠叨两句。 “你懂个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兵的软弱,完全是当官的没骨气,没本事造成的。对了,昨天我还从大户人家那里听说,被抓去的壮丁全编到了清兵的各个营里。正在东门教弩台 ![]() “大嫂,言之有理。” 刘铭祺点点头,不由赞同道。 正在闲聊之时。忽听门外传来一阵马嘶声,伴随着急促的拍门声,噼里啪啦的响作一团,直拍的两扇院门摇晃不停,摇摇 ![]() “谁啊?”马大嫂惊问道。转⾝冲刘铭祺和自己的相公马三石使了个眼⾊,示意他俩赶紧躲蔵起来。刘铭祺和马三石心领神会,正 ![]() 秀娘手疾眼快,上前一把接过马三石怀里的孩子,小声催道:“快,来不及了。” “我们是提督府征兵办的,是来你家征兵的,快点开门。”门外的清兵大声吆喝道。 “唉呀,轻点敲,我家的娃都被你们给吓着了,火上房了不成。”马大嫂一边⾼声嘟囔一边将院门打开。 门刚一开,一下子冲进来二十几名手拿宽刀长矛的清兵,分为左右,站成两排,领头的一⾝光鲜的官袍,手拿马鞭,在左手上轻轻地拍打着。来者正是提督府护卫营的参将宣德武,此人极为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仗着自己是提督大人护卫营的参将,更是拿着 ![]() 这时,一名清兵跑上前来,展开盖有大红官印的军令一张,大声宣道:“征兵剿匪,匹夫有责,凡是符合应征条件的成年男子均须服临时兵役,抗击外匪,违令者杀无赦。” 马大嫂心里咯噔一下子,家里的那口子老实巴 ![]() 宣德武不屑地看了马大嫂一眼,用他手里的马鞭将她推到了一旁,令道:“少罗嗦,给我搜!” 一声令下,清兵们立即四下散去,院里院外,屋里屋外,墙角旮旯,翻箱倒柜,知道的是在征兵,不知道的,以为是官府带兵来抄家来了呢! 马大嫂心想:只要他们搜不到人,就算把房子拆了,自己也认了。 腾折了半天也没搜到人,清兵们纷纷返回来报道:“报告参将大人,没有搜到壮丁。” “没有?”宣德武満怀狐疑, ![]() 一听清兵们没搜到人,马大嫂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故装无奈地摇头摇,低声回道:“大人,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我家的确没有男人啊。” 宣德武围着马大嫂踱了一圈,哼哼冷笑了起来,突然顿住,破口骂道:“你个死娘老们,嘴还 ![]() 宣德武 ![]() ![]() “喳!”清兵们得令后,齐声应道。 “你们这是⼲什么,孩子的爹难道去江南做买卖,也犯法吗?”正这时,秀娘怀抱着婴儿,愤然冲了过去,挡在马大嫂的⾝前,面无惧⾊地喝止道。 “啧啧,小丫头片子,嘴还 ![]() “国有国法,容不得你们胡来。你们仗势欺庒民女,算什么⽗⺟官?”秀娘不卑不亢,反 ![]() “哼,公然违抗朝廷军令,罪不可赦。全都给我带走。”宣德武 ![]() 清兵‘哗啦’一声,亮出铁制的刑具锁,正 ![]() ![]() ![]() “住手。”骤闻一声断喝,刘铭祺已经赫然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蔵在地窖里的刘铭祺耳闻宣德武不依不饶,不但要带秀娘和王大嫂去衙门,还要治她们的罪,手段实在是 ![]() 宣德武瞥了一眼刘铭祺,冷笑道:“终于出来了吧!” 刘铭祺赶忙快步来到宣德武的面前,心里早盘算好了应对之策,假惺惺地笑着拱手施礼道:“宣大人息怒息怒,刚才我只不过是去了趟茅房,家里便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家 ![]() 宣德武冷笑几声,低哼道:“哼,早该如此,就不必费这么多的工夫了,我们走” “喳!” 刘铭祺在几个清兵的带领下离开家门,⾝后却传来秀娘那一声比一声悲恸哀凄的哭唤声:“相公…相公…” 刘铭祺顿住脚步,转⾝大声安慰道:“秀娘,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老天爷会保佑相公的。”说这番话,只不过是为了安慰秀娘而已,刘铭祺跟老天爷又不 ![]() 清兵将刘铭祺带走后,府政按例丢下十两银子,算作军饷。登名造册的名单上同时也写上了秀娘和马大嫂的名字。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混迹在嘉庆初年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疯癫道男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混迹在嘉庆初年》在线阅读,《混迹在嘉庆初年(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混迹在嘉庆初年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