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一章袁术称帝一及《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作者:雪恋1988 | 书号:23066 时间:2017/6/16 字数:4415 |
上一章 第一章袁术称帝(一) 下一章 ( → ) | |
袁绍兵败青州,但是其麾下却并没有尽数成擒。这些人都是袁阀的人,袁绍被擒最终投降曾炩,他们自然只剩下一条路,南下投靠袁阀的另一大人物袁术。 袁术是袁阀的嫡子,本来袁阀大多数的人都是支持他的。现在袁绍兵败,原来支持袁绍的人也都转而支持袁术。一时间,袁术麾下得到了不少的谋臣武将。 再加上在夏天的时候袁术占领了丹 ![]() ![]() 每逢 ![]() 秦始皇称帝六年后,出派寻仙访道的卢生带回来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这个“胡”是匈奴人,于是让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可他偏偏忘了,自己还有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造反,两人先是在鲤鱼肚子里塞了很多布条,有字曰:“陈胜王”然后吴广半夜里又装狐妖在草丛里大喊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结果这句话把大秦推翻了。 本朝⾼祖出⾝微寒,实在很难唬住人,于是炮制了一个芒砀山斩“⽩蛇”的惊天创举,自此⾼祖威震天下,打下了一片万里江山。⾼祖自己是不是斩杀了“⽩蛇”没人知道,但⾼祖自己相信这些神秘的东西倒是真的。 本朝建立不久,一句宣告它灭亡的谶语登场了“代汉者,当涂⾼也。” 这句话出自《舂秋谶》,这书是何人所作何时流传于世已经不可考,这话在孝武皇帝时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这谶语的意思是说本朝气数已尽,要有新的王朝代替它。不过这个代替者“当涂⾼”却很费解了。这是人名还是隐语?谁是“当涂⾼”?于是就有人费尽心思去猜测。 孝武皇帝晚年乘舟北巡,在汾河上与群臣饮宴,作《秋风》辞。酒醉之后对群臣说,汉有六七之厄,国祚将亡,宗室子孙中不知谁应此劫。六七之厄,按当时的解释就是皇统传承四十二代之后,涂⾼者当代汉。大臣们安慰孝武皇帝,本朝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不要听信这种亡国之言。孝武皇帝很感概,说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国祚延续千秋万代的,我只盼大汉社稷不要丢在朕⽗子手中即可。 这句谶纬之言把孝武皇帝吓住了,自此后此言销声匿迹。后来无论是王莽簒立,公孙述在巴蜀称帝,还是光武皇帝中兴,虽然都屡屡用谶纬之言证明自己乃是“真命天子”但谁也没有用到这句“代汉者当涂⾼也”的谶语。 然而,事隔三百多年后,这句谶言终于再次在关中、中原等地流传开来。很多今文经学大儒和研习谶纬之术的名家再次开始引经据典,予以解释和猜测。其中说法最为广泛的一种认为这个“涂⾼”是指一个姓氏,这个姓氏就是“袁” 袁家的祖宗可以追溯到舂秋时代陈国的大夫辕涛涂,辕涛涂的名字中正好有个“涂”字。“涂⾼”即是指袁氏后代的⾼门之家,也就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这种解释似乎又有点牵強,于是又有人搬出了“五德始终说” “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晚期齐国人邹衍开创的。邹衍是著名的 ![]() ![]() ![]() ![]() 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一德克一德,所以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五德之间的彼此克生,反映到王朝兴替上来,就叫“五行相胜” 但每一个朝代的德又是怎么定的呢?这要看上天降下什么预兆祥瑞了。比如最早的⻩帝,碰见过一条十余丈长,几米耝的大蚯蚓,蚯蚓属土,所以⻩帝是土德。周朝的时候,周王曾经看到很大一个火流星在宮殿上空盘旋一周,变成无数的火鸦,因此周自然就是火德了。 邹衍这个五德始终说本来是为了劝说皇帝节俭,但被这群不学无术的人挥之后,逐渐变质,什么古怪的东西都冒了出来。好端端的一个五德学说被整得面目全非,后来⼲脆成为算命风⽔的理论基础,贻祸后世。 秦王赢政相信 ![]() ![]() ⾼祖出⾝寒门,大概常年征战,不清楚这“五德始终说”对国祚的影响。他推翻大秦国后,做了一件贻笑大方的事。 大汉一切承袭秦制,连这个朝代的“德”也继承了大秦国的“⽔德”朝堂內外还是黑庒庒的一片。按说大汉推翻了大秦,大秦是“⽔德”至少要选个能克⽔的“德”才行,但⾼祖稀里糊涂的竟然还是选择了“⽔德”留下了一个很大笑话。 ⽔德寓意“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无仁恩和义”非常不得人心。北平候张苍原来是大秦朝的御史,精通历数,对“五德始终说”很有研究。但他不敢直言相谏,于是想了个主意唬弄⾼祖,说暴秦不算朝,大汉才是继承周朝的正统。周是火德,大汉当然是⽔德。 到了孝文皇帝的时候,这个错误包不住了。先是声名显赫的贾谊上书孝文皇帝,说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土克⽔,大汉应该是土德,这样才能克掉⽔德的秦朝。并建议孝文皇帝立刻改德,把⾐服的颜⾊改成⻩⾊。孝文皇帝没理他,一脚把他踢到长沙去了。 后来一个叫公孙臣的鲁国人也现了这个错误,于是他给孝文皇帝上了份奏表。预言说 ![]() 过了几天,有人上奏说在成纪看到⻩龙了,然后又飞了。这事让张苍倒了霉,他回家了,而公孙臣却被封了博士,奉旨按照土德编制历法。(这种现祥瑞的事 ![]() 赵国人新垣平是个著名的 ![]() ![]() 到了孝武皇帝的时候,太史令司马迁,大中大夫公孙卿,壶遂三个人上书天子,说要重整历法。孝武皇帝请来御史大夫儿宽,让他们四个人商量着办。四人一看机会不错,建议奉土德。汉武帝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恩准。改制,并 ![]() 这时,出了一件⿇烦事。鸿儒董仲舒在《舂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中提出了一个三统说,他认为“商为⽩统,建丑;周为⾚统,建子;当有新王,为黑统,建寅”这个“三统说”和“五德始终说”之间有很大矛盾。孝武皇帝雄才大略,取了三统说中的正朔和五德说中的服⾊,钦定大汉为土德,着⻩⾊⾐服,用“三统五德说”自此推演五德的事 ![]() 汉承土德之事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到了孝成皇帝时,汉德一事再次掀起波澜。这波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震动,甚至对后世千年都有极大影响,其始作俑者就是刘向、刘歆⽗子俩。 这两⽗子乃是汉室宗亲,楚王刘 ![]() 刘氏⽗子为此专门写了一本叫《世经》的书,重新设计了一个更为恢弘的世系表。 ![]() 改“德”牵扯到天子和朝廷的体面,而且当年从⽔德改到土德花了一百零二年的时间,这一次当然没有必要轻信“汉应火德”的说法,所以此事无人理睬。但过了一段时间,它却被王莽所青睐。王莽建立新朝后,立即迫不及待地宣布, ![]() 本来“汉应火德”只在儒士之间流传,王莽拿这个做了簒位的借口后,这学说立即名震天下,人人皆知。 当时天下人非常痛恨王莽,凡是王莽反对的都坚决支持,凡是王莽灭掉的都要重新光复。王莽以土德簒掉的“火德”原来是不被朝廷承认的,但现在刘秀等中兴者认准了大汉应承的就是火德,土德没人提了。 光武皇帝刘秀中兴大汉后,定都洛 ![]() ![]() ![]() “五德始终说”从光武皇帝朝开始,演变成了两套算法:一套是邹衍从⻩帝起算的五行相胜法,还有就是刘歆开出来从伏羲起算的五行相生法。这两套五德系统并行不悖,都流传到后世。不过“五行相生”法后来居上,逐渐演变成主流。 按照“五行相生法”的推演。辕涛涂是大舜的后裔,舜是土德,袁家也就是土德,火生土,恰好可以取代大汉的火德。也就说,袁家应该建立一个王朝以取代刘家的大汉天下。 ![]() 这个传言到了今年(193年)正月的时候,已经流传的非常广泛了,各地州郡大吏好象没有听到一样,保持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默。 当时,袁家有两股很大的势力。一个是南⽪的袁绍,一个是南 ![]() ![]() ![]() ![]() [奉献]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雪恋1988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在线阅读,《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