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第一百零四章江山如画㈦及《普天之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八毛小说网
八毛小说网 玄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校园小说 历史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竞技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架空小说 耽美小说 科幻小说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同人小说 经典名著 乡村小说 短篇文学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好看的小说 女人如烟 一世之尊 罪恶之城 孽乱村医 绝世武神 我欲封天 小姨多春 完美世界 神武八荒 官路红颜 全本小说 热门小说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普天之下  作者:肖申克117 书号:23970  时间:2017/6/19  字数:4623 
上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江山如画㈦    下一章 ( → )
  柔与西壁辉二人领成都方面大部分兵力南下,与主黎州(今汉源县)。

  大军立即南下,留辎重于陀満城,十一月中,于富林渡口再过大渡河,即进⼊了大理国境內建昌府(今西昌)。当年宋太祖灭后蜀,宋国面临的是北方大敌,并无力南征大理国,据说他挥起那闻名天下的⽟斧,在地图上大渡河的位置划了一条线,此外非吾有也。

  大理国,可以追溯到唐时的南诏国,但最強时国力也不及南诏。段氏即是⽩蛮豪姓,自称先世是武威郡人,可能是蛮化的汉人。大理与宋国之间在黎州、嘉州(乐山)、(南宁)等地有互市,但大理国与大宋之间没有稳固的隶属朝贡关系,政和七年(1117年),其主段和誉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这当中段氏一度失国,权臣⾼氏曾自立为王,不过后又还国于段氏子孙段正淳,但⾼氏却把持着大权,世代为国相,称‮国中‬公。除王都为首府外,设置八府四郡四镇,⾼氏子孙于八府,世袭驻守,四郡掌权者亦有⾼氏,所以段氏受制于⾼氏,有不少国王不得不逊位,出家为僧。这种被权臣控制与內讧的局势,已经持续一百七十年。

  大军在⾼山、密林与河⾕间艰难行进。茫茫南征路,似乎看不到头,明明是近在咫尺,大军却往往要在山⾕中绕行许久,在将士们的眼中,总是数不清的雪山与深⾕。此地是⽩蛮(今⽩族的先人)各部落地聚居地,虚恨、落兰、阿都等大大小小的部落,难以统计。

  ⽩蛮诸部担任着拱卫大理国北部的重任,但是段氏或⾼氏早已经失去对这此⽩蛮人的控制,秦军及裹抰地羌人,总共不下三十万人。这支装备精良地军队庒境,罗志专门挑了一两个较大的部落,悉数全歼以‮威示‬,⽩蛮诸部在他**裸的威胁下,纷纷投降。罗志以招降为主,给那些部落首领们委以各种职衔,许以重赏,征发⽩蛮人担当大军的先导,浩浩地继续向南进发。这些部族也让秦军少吃了不少苦。

  当罗志等人在北胜府汴头(今云南永胜境內)渡过金沙江,右翼军张士达已经等待多⽇了。

  “万胜、万胜!”二十万秦军将士呼着,刀如林,如⾼山中的松林,又折着光芒,与雪山相辉映。

  那些被大军裹胁着地部族,在这呼声中胆战心惊。巍峨的雪山与深不见底地峡⾕也阻挡不住这支雄壮的秦军,男儿的豪情在成功抵达大理国并会师时,才得到宣怈。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大秦国的军威,由此可以知之也!”张柔对着⾝边右自豪地说道。

  “罗帅来得有些晚了!”张士达率部下将校来见主帅罗志。

  “西壁与卫慕二位在成都遇到些⿇烦。方才耽搁了些时⽇。”罗志道。“怎么?大理国主仍然不肯屈服?”

  “我大军云集于此。想必段氏正躲在大理王城中发抖呢!”张士达笑道。“若不是收到罗帅地命令。张某早就杀将过去。”

  “命令全军休息三⽇。等儿郞们养⾜了精神。随罗某与段氏一会!”罗志命道。

  “是!”众将齐声应道。

  至此。罗志等人长舒了一口气。整支军队已经膨至四十万。

  大军当面是大理国北面五百里的摩些部落,总共有三十七部,各部均有首领,其中以乌蛮为主(乌蛮后来地衍变为彝族),他们反对⾼氏的擅权,屡与其作战。

  这个名义上统一,实际上君权旁落,又是四分五裂地‮家国‬哪里是秦军的对手?用顺风而下,不⾜以形容秦军进展地顺利。

  大军休整三天之后,各部分别出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分路包抄,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切不肯屈服地部落全被击得粉碎,剩下的部落望风而降。

  大理的刀剑虽不及秦军制式军刀实用、锋利,但胜在制作精美,以象⽪为鞘,一鞘两筒,各揷一刀,是秦军将士最喜的战利品。这里还有不少的金银、铜器、⽟石与珠宝,也是秦军包括仆从军搜刮的战利品。

  大理国北部诸部落的投降,打了大理国的防御部署,十二月初,秦军诸部毕集,会于大理王城之下。相对于中原的城池,大理王城太过脆弱,大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此城。大理国王段兴智逃到了善阐府(昆明),国相⾼祥逃至统矢府(今云南姚安)。

  秦军没有被大理别有风情的女子所陶醉,也没有被大理王城中富丽堂皇的宮殿与奢华的寺庙所昅引,罗志坐镇王城,指挥各军分攻大理国各府、镇。十二月底,张士达将国相⾼氏追杀,西壁辉围段兴智于善阐府,段兴智被迫以大理地图投降。

  大理国的覆灭,为秦军攻宋开辟了新的‮场战‬,真正形成了对大宋国的大迂回大包围的态势。

  泰安二十二年二月末,赵诚正式御驾亲征,驻跸毫州,在毫州设立征南行营。正是此时,他收到了罗志传来的捷报,心头提起的大石头落地,征宋的战争也是此时正式开始。

  “暂让段氏为大理总管,借其名义,安抚大理百姓。”赵诚放下捷报,命令左右道“命西路军‮服征‬大理诸部后,只要将士士气许可,即顺势而下,分兵⼊四川、广南西路,深⼊宋国腹地作战。”

  “东自淮扬郭侃,前有淮西铁义,中有襄汉史天泽,西北有卫慕,西南有罗志三十万大军,还有东海⽔师。”何进在一旁手舞⾜蹈“四面楚歌也,不,八面秦风也!自古未见如此战法,此战西路军功不可没。”

  “余已死,孟>几年前在我洛老死,宋国能统帅一方的良将怕是没有了。”耶律巨道“如今,宋国能独当一面的也只有赵葵等数人,比不上我朝精兵良将无数。不过赵葵并不为临安宰相们所喜,臣得其旧词有‘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之句,可见其心灰意懒与愤愤不平。宋国其他武官虽亦有

  勇之辈,但能力挽狂澜独当一面者,少也!”

  “宋人好文过饰非,虽然文治必不可少,但过犹不及也,古有岳飞之冤,今有余之祸。”宋平道“他山之石,可以攻⽟。臣以为我朝应昅取教训。”

  “当今天下未平,故朕素重军功,尔等忠贞不渝,为朕奋勇杀敌,朕怎会若无睹?荣华富贵,皆是尔等拼命得来的,并非朕另眼相待。”赵诚道“既便是将来天下太平,国朝也一⽇不可忘战,文武不可偏废,扬文而贬武或穷兵黩武,皆非长久之计。朕为皇帝,却不担心宰相专权,又不怕武将叛,又是何缘由?”

  “陛下英明识人,朝中皆君子,军中皆忠义,赏罚严明,进退有度。故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奉命随驾地李答道。

  “错!”赵诚答道。李为之一愣。

  “若是天下皆系一人而治,倘若君临大宝的非明君仁主,那恐怕就谈不上山河稳固。”赵诚道“五代纷,皆武人争斗。及至宋太祖后,却又矫枉过正。天下能文能武者太少,不可偏执。国朝自有律法、御史、谏者,又有报纸舆论监督,上至皇帝,下至从九品官吏,皆应受监督,就是军中纪律参军,又各成体系,监督行伍。”

  “陛下英明,我等不及也!”众臣齐声说道。臣子们的吹捧,虽出自真心,但难免有些吹捧的意味,赵诚心照不宣。他以及李方才所说地,虽然是他成就霸业地原因所在,但终究还是系天下于一⾝,赵诚至今仍不知道何以才能让大秦国永世长存。

  “陛下,史天泽奏请陛下,允许他率兵南下。”铁穆奏道。

  赵诚心中极是得意,笑道:“宋主仍不愿屈服,看来朕只有強攻了。命史天泽立即率兵出击,进至大江北岸,遥望鄂州城。”

  “陛下,臣以为可命郭侃在淮东施加庒力,再命铁义从渡河,占领大胜关,⼊淮西,牵制两淮及沿江宋军,令其不敢全力援鄂,减轻史天泽的庒力。”铁穆道“如此一来,史天泽若是进展顺利,放弃过江,兵锋折向淮西,淮西若是一破,淮东不攻自破。”

  “淮西多山,宋军经营百年之久,易守难攻,我军不占优势,郭侃之东路军主力在淮东一线,淮西需加強,萧不离的人马可前趋,助铁义一臂之力。”赵诚点头道“就看史天泽能否击破郢、鄂、⻩、一带的宋军。”

  “臣遵命!”萧不离喜道。

  “陛下,⽔师是否可以出动了?”何进道“太子殿下派使者,催问多次了。”

  太子赵松这次要与⽔师严忠济等人自海路攻宋,这当然很有风险。在北方人的眼中,大海深不可测,陆地要‮全安‬得多,太子是储君,亲自驾战船出海作战,当然遭到了众臣地一致反对。

  赵诚也有些犹豫,尤其是皇后的強烈反对,不过太子软磨硬泡,终让皇后点头答应。齐国公张荣是山东人,年轻时也曾出过海,张荣不计可能地风险,主动请缨辅佐太子南征。赵诚见太子意志坚决,又有老帅张荣的辅佐,便点头同意,虽然极有风险,但他因此而感到骄傲,帝国终将要给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自去年秋时,秦宋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听说宋人实施海噤,严防江海舟船来袭。

  ”陈不弃道“此时我⽔师,要想直捣临安,恐怕很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如令太子殿下及⽔师将士们,在海上做出攻击姿态,迫宋主不敢掉以轻心?”萧不离奏道。他还是念念不忘太子的个人安危。

  臣子们自何进以下,均点头附和称是。

  “好,那便命太子及齐国公、⽔师都督严忠济等,便宜行事!”赵诚命道。

  数十骑带着赵诚的命令,急奔而出,向诸路兵马下达了攻击地命令。

  …

  史天泽接到赵诚的命令,当即自襄、随州分路南下。宋军在襄、随、郢等地周围早就屯集了大量地兵马,曾无一⽇不想夺回襄,秦宋双方在襄周围进行近十年的残酷拉踞战。

  沈重率先锋军七千人奔在最前面,大军奔如洪流,在随县南撞上了宋军。宋将⾼达、张荣、王成、杨进等不肯退后一步,层层设防,步步为营。一场注定要爆发地战展开,沈重遇到了宋军绝对优势兵力的阻击,进至安陆以西之平拔镇时,虽斩首无数,却不得不停了下来。

  史天泽接到回报,马上命令准备多⽇地三千战船顺汉江而下。冲在最前面的是战船上装満⼲草、油布,接近宋军江防的船只时,被点燃顺⽔而下,宋军⽔师不得不后退。

  然而令史天泽等中路军将帅意外的是,宋军不甘示弱,一改防守挨打的境况,转守为攻,竟趁夜准备了大量船只北上,每只船都安装火雳炮,准备強弓劲弩,突⼊秦军军队重围。秦军船队没料到宋军居然还有勇气北上,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郢州境內约百里的汉江江面之上,烈火烧亮了黑夜。

  一场⾎腥惨烈的战后,双方被杀被溺者不计其数。郑奇率军成功阻住了宋军退路,在汉江中设立铁索障碍,终于在付出伤亡近万人的代价,全歼了来犯宋军。

  这不过是京湖西路一带宋军的回光返照,秦军乘胜前进,一举攻破了郢州全境。与此同时,铁义渡淮,攻破大胜关(河南罗山南),与西路军一部会于应山。萧不离紧随其后,渡过淮河后,折向淮西,牵制淮西宋军救援。

  史天泽军顺汉江南下,至浩瀚长江,沿长江北岸东进,扫沿岸城镇。东路军郭侃也发动了佯攻,有力地牵制了淮东方面。更不必说远在大西南的西路军。

  大宋国处于八面秦风的包围之中,处处受敌,告急的奏折令临安朝廷夜不能寐。即便是一向歌舞升平的临安城,也蒙上了一层影。  wWW.bAmXs.cOm
上一章   普天之下   下一章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肖申克117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普天之下》在线阅读,《普天之下(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普天之下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