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第五章学术与政治上1及《新宋》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 书号:34625 时间:2017/7/20 字数:5758 |
上一章 第五章 学术与政治(上)1 下一章 ( → ) | |
暴力或许可以摧毁问题,但是永远也不能解决问题。 ——《⽩⽔潭纪闻》扉页题词 跃⼊眼帘的是一前一后两辆马车,从马车的布置和车夫的动作来看,应当是在车行租来的。看着马车朝自己急驰过来,⽩袍青年拉了一下缰绳,把自己的马让到一边。那两驾马车却在他⾝边,前面的马车內有人掀开厚厚的车帘,温声问道:“小哥,你可知道⽩⽔潭学院还有多远吗?”此人四十来岁的样子,穿着绿⾊长袍,很是平易亲切。 ⽩袍青年朗声笑道:“这位先生请了,在下也是第一次去⽩⽔潭。” “哦?如此天寒地冻,何不下马上车,一同前往?”中年人温言相邀。 “多谢先生美意,不过在下习惯了这种天气。”⽩袍青年抱拳谢道。 “如此⽩⽔潭学院再见。小哥,请了。” “那在下就先行一步了。”⽩袍青年挥鞭驱马,踏雪而去。 一两柱香的功夫,就可以看到前面有几个果林茂密的土丘,因下着大雪,琼枝⽟树一般,颇有清雅之意。于林丘之间,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其碧如⽟的⽔潭,虽是严冬,亦未结冰,可见⽔潭之深,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于潭⽔之上,稍触及化。就在果林与⽔潭之间,有几条⽔泥小路蜿蜓而⼊,不知道通向什么所在。举目眺去,在林木之后,可以看到一层层建筑的屋顶。 “多半到了吧。”⽩袍青年暗自忖道“真是世外桃源呀。”为了表示尊敬之意,连忙翻⾝下了马,牵着马缓缓而行。一路欣赏着这沿途的景致。绕过几个丘林之后,读书的声音隐约传来,他侧耳听去,却是“…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那是《论语》里的句子,只是这声音稚嫰,却让人颇为不解。 循声而往,⽩⽔潭的全景渐渐跃⼊眼帘。声音是从一排红⾊砖房中传出,此时走得近了,越发清楚,这明明是十二三岁的稚童读书的声音。⽩袍青年心里纳闷:莫非我走错地方了? 小心的牵着马走了过去,却见红⾊砖房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潭学院附属蒙学”几个大字,这才恍然大悟。从这排砖房顺着⽩⽔潭边转过一个弯,才看到第一道横门,横门之上,是当今熙宁皇帝亲笔手书:“⽩⽔潭学院”瞻仰了一会儿,才去看左右立柱上的对联,右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耳”左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是苏轼的书法。 ⽩袍青年默读良久,自言自语的叹道:“好一个事事关心!”牵着马顺着⽔泥小路继续前进,这路两旁都种了竹子,慢慢离开⽩⽔潭,渐行渐远,往更深处去了。那竹林之下,不多远就有一个石椅,显是给学子们平时小憩所用。有时可以看到分出一两条小路通往林中,路之尽头,依约是一些亭子。 他也不能一一观赏,只顺着⽔泥道一路前行,走不多久,终于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学子在雪中走来走去,有些人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昑诗唱和,有些人则在屋檐下倚栏唱着小曲儿,也有人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凡是老师走过时,生学们都会自觉的让到一边,躬⾝问好。 见他牵着马进来,便有几个打杂的人过来,帮他把马牵到马厩,有人便问他:“这位公子,是来求学还是访友?” ⽩袍青年笑道:“自然是求学。” “那就不太巧了,学院每年九月份,方招收新的学员。此时来的,可以随班就读,学院虽然只收很少的学费,但也不发书本,不提供住宿。若是求学,只能住到附近村民家了。”那个人笑着说道。 “不过公子不用担心,书本西边的⽩二老书店就有得买,和东京城价格一样,住宿若是能找到一处村民家,一个月只要三百五十文,很便宜的。如果想清静一点,住东头的⽩氏客栈和北头的群英客栈,一个月也只要三贯钱,比东京城便宜多了。像我们这里的马厩,草料钱只要东京城的一成。”这些人热情的向他介绍着。 那个⽩袍青年几时见过这样的学院,店铺和学院浑然一体,虽然觉得 ![]() 原来⽩⽔潭学院的生学一天比一天多,教室和管理倒还无所谓,但是生学住宿与生活问题,就很难解决了。石越又不想把这些生学拒之门外,就和⽩⽔潭的族长们一商议,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让⽩⽔潭的村民到学院里开书店、客栈、酒楼、成⾐店、洗⾐店、车马行、马厩等等服务设施。⽩⽔潭学院几个月来已经有两千多生学,比原来的翻了个倍还不止,因为凡是那些游学京师的学子,无不知道⽩⽔潭这里生活成本低,而且学术气氛好,便是原本不想来这里读书的人,也愿意 ![]() ⽩袍青年曾经在应天府的应天书院读过书,但是那里的规模和气度,又怎么能和这⽩⽔潭相比呢?而这里虽然有着极为其齐全的商业服务,却偏生和这个学院的气氛显得极为谐和,一点也没有市侩气,倒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一样。正和那个马厩的人闲聊的时候,又有人牵着马过来了,只听那人 ![]() ![]() ⽩袍青年斜眼望去,却正是自己路上所遇到的马车的车夫,此时车夫解了马套,正牵着马进马厩。远处几个人往学院內走去,其中走在前面的一个,正是在路上和自己搭话的中年人,和他并排行走的,也是一个年纪仿佛的中年人,不过面容呆板,表情严肃。两个人⾝后都跟着一群青年士子,和自己说过话的中年人⾝后的书生们表情轻松,显得开朗活泼;而那个严肃的中年人⾝后的士子,却和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个个表情严肃,倒似庙里出来的菩萨。两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看看学院里突然钟鼓齐鸣,两个年青人带着一大群教授、助教 ![]() ![]() ![]() ![]() ![]() 他正在奇怪间,却听到那马厩的伙计低声咂⾆道:“这两个人是什么来头,石山长和桑公子带着所有教授亲自出来 ![]() 那两个洛 ![]() ⽩袍青年吃了一惊,眼见当今天下学术宗师自己一下子见了三位,如果不吃惊?他对那两个马车夫抱了抱拳,低声问道:“那两个先生就是伊洛学派的明道先生程颢程大人和伊川先生程颐程先生?” 两个车夫也认出⽩袍青年来了,还了一礼,笑道:“除他们俩位老人家,天下还有谁敢称明道先生和伊川先生吗?方才在路上和公子打招呼的,就是明道先生,另一位,是伊川先生。” “明道先生不是被王丞相贬到洛 ![]() 正如那两个车夫所说的,这两个中年人就是程颢和程颐,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程朱理学的创造人,曾经配享孔庙,曾经成为天下士子的宗师,也曾经被骂得一无是处,把天下的罪过都栽到了他们俩人的头上。但是历史上的伟人,无一不是这样的,那些崇拜他们的人,未必真的了解他们;那些辱骂他们的人,也 ![]() 不去管后世如何看待程朱理学,在熙宁三年的时代,二程在读书人之中享有崇⾼的威望,自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天下的学问,分为石越的石学,王安石的新学,以及理学的周敦颐派、邵康节派、二程的伊洛学派、张载的关学,另外还有苏轼为代表的蜀派、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学派。 这是以理学为代表的儒、释、道三教经典互相解释的时代,也是以石学、新学为代表的对儒家经典重新解释的时代,同样,也是石学提出许多有⾼度创见的哲学理论,创立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哲学思想的时代。 而达成这一切,石越的功劳绝不可没。趁着青苗改良法被皇帝采用,赵顼对他信任有加的时候,他谢绝了皇帝对他的赏赐,而是要求皇帝把被贬斥的程颢、在西京讲学的程颐,因弹劾王安石被贬、对《舂秋三传》的解释连王安石也自愧不如的孙觉、自王安石为相后呆在洛 ![]() ⽩袍青年并不知道,自己当时所看到的,是在人类历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一件事情。他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楚名震天下的石公子的长相,石、桑二人就携着二程走进学院內部的尊师居了。 尊师居是一个院落群,就在文庙附近,教授和助教,都是一样的,三间房,卧室、书房、客厅。石越已经让人在⽩⽔潭附近建四合院了,那是准备将来给带着家眷的教授与助教住的。但是此时,室內的布置,却是相当的简陋,一个书架、几张桌子, ![]() ![]() 安置完二程,桑充国笑着对石越说道:“今天是去张八家还是去八仙楼?这鬼天气,实在太冷。” 石越笑道:“算了吧,长卿,今晚上还要给二程接风洗尘呢。” “呵呵,程颢还好,程颐只怕难得有一个笑脸,给他们接风,估计是最没有意思的。”桑充国取笑道。 “嘘…这种话你还是少说,万一传出去,⿇烦就大了。程颐这个人的 ![]() 桑充国奇道:“你很了解程颐吗?” 石越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后悔不迭,只好想办法圆谎:“你看他这个外表就知道了。” “也是。不过说起来,他和邵康节住在一起,邵康节是个喜 ![]() 石越看着桑充国,长叹一声,道:“他们理学家內部的矛盾,他们自己解决吧。” “子明,你和李丁文呆久了,真是近墨者黑也。” “哎,你冤枉我了,难道我能够跑过去对邵康节说,那个程颐是开不得玩笑的,你老多节制,避其锋芒吗?”石越苦笑道。 “也是,反正邵康节精通周易,他肯定能未卜先知,我们不用替他担心。”桑充国略带恶意的说道,不知道为什么,受蜀派影响的桑充国,对于程颐这种类型的人,实在有点不兼容。 “说到算命,沈括请的算学老师来了吗?”石越问道。这一段时间请老师的事情,他伤透了脑筋。 “算学倒不用担心,你的算术初步和几何初步,对沈括请来的这些人来说,只是略有启发,但是內容实在太简单了。我和沈括商议好,准备印刊新的教材,沈括说贾宪和刘益都答应帮忙了,另外那个蒋周和卫朴,特别是卫朴,一个盲人,算起题目来连沈括都自叹不如,邵康节也是佩服不已。新教本可能要到明年三月才能出来,但最迟到上元佳节一过,《周髀》、《孙子》、《五曹》、《缉古》、《海岛》、《九章》、《夏侯 ![]() 石越听桑充国如数家珍的说着,头立即大了。这等事情, ![]() ![]() 不料没得意一会,就听桑充国抱怨道:“算学不是问题,格物和博物就大有问题了,博物还好说,国子监就能找到先生来兼课,格物就只能靠着沈括和你了,现在虽然有一些算术先生对格物学很有趣兴,但远⽔解不了近渴。” “不用急,到明年九月份才有二年级,到时候问题早就解决了。”石越觉得桑充国是杞人忧天,他从来都不怕国中没有人才的。 “算了,你记得回家一趟,唐二叔来信,把你又赞了一回,说今年他的棉纺行赚大了…还有,我妹子带了几张画给你,等一会我送到你那里去。” … 冬去舂来,天气依然寒冷。 熙宁四年最初的几个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对于年轻的皇帝赵顼来说,这半年来的⽇子实在比以前有意思得多。天章阁侍讲王雱实在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言辞答对,机变无双;不过若以对时政的看法和能力而言,自然远在石越之下。自己的⾝体一直不是太好,石越劝自己多活动,还教了自己一套太极拳,每⽇早晚一次,现在整个人果然⾝体清慡许多了。想想这两个人都是年轻人,真是天佑大宋,送这等人材到自己手里。 赵顼一直坚信,刘备没有诸葛亮,不能创其基业;唐太宗没有魏征,不能成其圣主。虽然王安石的意见正好相反,但是他这一点还是更相信自己的。自己能得到王安石、吕惠卿这样的奇材,又有石越、王雱这样年轻俊杰,看来做一番大事业,并不是难事。不过石越也有其迂腐的地方,他老劝自己不要那么早就上朝,说应当把早朝改到太 ![]() 而且这朝政,一想到朝政,赵顼就头痛。⾝上这担子实在太重了!西北用兵,先胜后败,渝州又有夷人造反,好不容易平息,庆州兵变,又要讨平,国库好不容易积累一点钱帛,一要用兵,⽔一样的向外流。枢密使文彦博和参知政事冯京借机攻击新法,要求废除免役法、保甲法、屯田法。文彦博以前和王安石关系极好,举荐王安石时他最有力,现在连他都开始反对王安石,哎…如这免役法,着人查访附近的百姓,明明百姓都很拥护的。 真想哪一天自己微服出宮去看看,但是自己始终是皇帝呀。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阿越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新宋》在线阅读,《新宋(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新宋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