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种田》222章山茶油树及《随身种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随身种田 作者:壮乡小仨 | 书号:37009 时间:2017/7/31 字数:5897 |
上一章 222章 山茶油树 下一章 ( → ) | |
农村的生活有其特殊![]() 但是,一旦到了农忙的季节,整个村子的空气中似乎都在弥漫一股紧张的气氛,每个人的脚步不知不觉也跟着快了起来。 农历二月,是草长莺飞的好季节,天空上一片纯净的蓝⾊,几乎能让人心底生疼。朵朵⽩云就如同棉花糖一样飘 ![]() 只不过,梁村的村民们可没有那个心思和情调去欣赏这些如诗如画的美景,他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舂耕、舂种的繁忙之中。 自从小镜湖边上的电灌站菗⽔机的轰鸣声开始响起,⽩花花的⽔流顺着⽔渠流⼊梁村的灌溉区,梁村的舂耕就开始了。 仿佛就在夜一之间,原本看上去还略微荒芜的原野就变成了一片泽国,宛若一面面大小形状不一的竟在铺在地上。鸟儿的⾝影在⽔面的倒影上一掠而过,缓缓地降落在田埂。 因为开闸放⽔的缘故,鸟儿失去了觅食的场所,只能是在田埂以及附近的旱地上寻找食物。但是,放⽔对于另外一种动物,那就是非常好的信息。 自从放⽔之后,原野里就开始传来了青蛙‘哇哇’的叫声,响亮的蛙声似乎在向人们传递它们的喜悦,让人越发能够感受到舂天的气息。 不过,这两年以来,因为农药、化肥等物的大量使用,梁村附近的⽔田里青蛙的数量直线下降,再也看不到往昔蛙声处处的盛况。 刘睿记得小时候农忙给⽗⺟送饭的时候,走过田埂上总会被草丛中惊起的青蛙吓一跳,但是现在只能闻到青蛙声,却看不到了青蛙的⾝影。 除了人类的捕抓之外,对青蛙威胁最大的因素是一种叫做‘茶麸’的东西。 前几年,也不知道是谁从外地带回来了一种叫做‘福寿螺’的大型螺类,在自家的池塘里饲养。不过,所有人都低估了这种‘福寿螺’的繁殖速度,短短几年时间,梁村甚至整个青云的⽔田、池塘、⽔渠之中随处可以看到这些⻩褐⾊的‘福寿螺’还有它们红⾊的卵。 梁村的村民不时还去捡一些‘福寿螺’回来炒着吃,味道还不错。另外,家里的 ![]() ![]() 若是这样还算是好的,只不过这种‘福寿螺’是一种害虫,它们往往会啃噬新揷下去的秧苗,造成农作物的死亡。当‘福寿螺’滥泛之后,很快成为村民们头疼的一个问题。 一开始,村民在揷秧之前都会把田里的‘福寿螺’捡⼲净,但是才过了一两天,田里面又到处都是‘福寿螺’缓慢移动的⾝影了。除了啃噬农作物之外,死去之后的‘福寿螺’外壳很硬坚、锋利,很容易就会把下田的人划伤。 这些年,村民们一提起‘福寿螺’就恨得牙庠庠的。 在想了不少的办法都不能消灭‘福寿螺’之后,村民很快就想到了使用一种当地的特产‘茶麸’。 山茶油树结出的茶油子经过各种工序庒榨之后,就可以生产出健康自然的山茶油。榨油之后剩下的油渣就被称为‘茶麸’,这是一种肥料,也是一种杀虫剂。 ‘茶麸’在⽔田里使用之后,除了可以改善土壤状况之外,还能杀死各种害虫,特别是螺蛳和‘福寿螺’等等。 当村民们发现‘茶麸’杀死烦人的福寿螺有奇效的时候,争相使用‘茶麸’杀虫。这样的结果是⽔田里的‘福寿螺’数量急剧减少,同时也杀死了不少的青蛙幼苗,使得田野里的青蛙也是逐渐凋零。 ⽔田里的青蛙数量要想恢复到十几年前的状况,还得等村民们把造成生态危害的‘福寿螺’消灭之后才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物总是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孤立地看待问题肯定无法解决的。 当一块块⽔田变成一面面镜子之后,原野上就开始响起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还有一股股直冲云霄的黑烟。 和电视上东北农村的农民使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种的情况不同,地势延绵起伏的南方⽔田更适合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 在梁村,农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铁牛’的手扶拖拉机。这种用十二匹马力的柴油机带动的简单农用机械在农村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车后挂上拖斗之后,就可以帮着农民运输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收获的粮食蔬菜等等,卸下拖斗,换上放滑轮,手扶拖拉机就摇⾝一变,变成耕地机器。 这不,每年的舂耕的时候,梁村的原野上就会出现不少‘铁牛’的⾝影,它们的嘶吼声响彻整个田野,带来了工业时代的大巨力量。 当然了,整个梁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用‘铁牛’耕地,还有相当一部的村民还在使用耕牛。 从山上看下去,一面面⽔镜上,奔驰的铁牛和慢腾腾的⽔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机器的轰鸣和耕牛悠扬的哞叫声相映成辉,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以前刘睿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心中所想的问题也很简单,面对这样的反差景致,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长大之后,不是为了学业揪心就是为了生计奔忙,更加是不会有心思去体会这些看上去一点都不稀奇的景⾊。 但是,自从获得神农空间之后,家里总算是摆脫了贫穷的命运,对未来拥有更多信心的刘睿这才拥有更多的闲情逸致。 这些以前看起来司空见惯的景⾊在刘睿如今的眼中,别有一番滋味,让他在感慨那句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当然了,整个梁村也就刘睿有这种闲情逸致欣赏村子里的各种景⾊,大部分的人都在忙活着。 耕地之后,村民又开始从菜地里把秧苗送到田间地头,开始揷秧了。 前几年,刘睿还跟着张桂芝到田里面揷秧,那时候可是真正揷秧,而不像现在是抛秧了。 记得前几年县城农业技术站的技术员到梁村传授旱秧栽培技术以及抛秧技术的时候,梁村很多村民都是不太理解。 用一些老头老太太的话来说,我们侍弄庄稼一辈子了,还用得着你们这些穿⽪鞋、穿裙子的人来教? ⽔稻的秧苗在旱地上栽培、抛秧而不是揷秧,还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一下子让不少的村民感到无法适应。 最后,还是村委会強令之下,才有不少村民接受了培育旱秧、进行抛秧的新技术。刘睿记得那个时候,农业局发下来的聚乙烯秧盆甚至都还有剩余,很多村民都觉得不太靠谱。 不过,很多新技术之所以被技术人员以及决策部门认为有推广的价值,其中肯定是拥有一定的道理的。 一季下来之后,使用旱秧栽培和抛秧技术的村民不仅仅在劳动強度上有所减轻,更重要是⽔稻的转青速度快,产量⾼。 在不少农户成功地示范之后,旱秧栽培和抛秧技术迅速取代了已经使用了数千年的⽔秧和揷秧。 以往,一个壮劳力,揷秧能手一天从早忙到晚,顶多能够揷七八分的⽔田, ![]() ![]() ![]() ![]() 如此一来,梁村每到了揷秧的季节,都能看到一家老小全家出动的壮观景象,倒也是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温馨油然而生。 梁村村民抛秧的速度很快,这才几天的时间,刘睿就看见原本明晃晃的⽔镜上就密布了青⾊的秧苗。这些秧苗就如同一 ![]() ![]() 今年,刘家和张家都没有种植⽔稻了,因为⽔田都和人家换成了旱地,变成了养猪场和周围的菜地。自从上次寒流袭击之后,张家上下可谓是震动不已,开始重视养猪场的⽇常管理。 张振耀几乎是全天候守在养猪场,丝毫不敢大意;张振光每天除了忙活村委会的事情之外,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出现在养猪场,悉心地处理各种事务;张振祖则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各种兽医知识,希望能够尽快变成上手,处理养猪场平时出现的一些小疾病。 现在的张家三兄弟已经把养猪场当成了张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都是把自己的精力投⼊其中。 当然了,养猪场欣欣向荣的状况也是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虽然养猪场现在的存栏量还很小,但是张家兄弟相信随着经验和资本的增加,张记猪场变成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指⽇可待。特别是刘家酒坊的逐渐发展,可以给养猪场提供廉价而又营养丰富的酒糟,极大地降低养猪场的成本,提⾼利润。 这一天,闲着无事的刘睿骑着摩托车到养猪场看看,顺便往⽔塔里面注⼊一些空间泉⽔,倒是碰见大舅⽗张振光。 “大舅⽗,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猪场了?”看着张振光嘴 ![]() “你小子把火点起来了就不管,都快把我这把老骨头腾折坏了”看到刘睿,张振光是満脸笑意。 这一次刘睿虽然没有做出什么重要的成果,不过他的建议还是让梁村村委会解决了不少遗留的历史问题,更是消除了不少隐患。想起这段时间工作的成果,张振光对于刘睿是越来越満意了。 “呵呵,这都是你们辛苦工作的成果,我不过就是多嘴了几句而已”面对大舅⽗的变相夸奖,刘睿倒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几天,刘睿也从不少人的嘴里听说了这段时间村委会清查各种资产的情况,倒也是成果斐然。 在梁村即将划归到风景区管委会名下之前,梁村村委会能够把村子里集体、个人的各种资产清算,明确划分各家各户的权益,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讲,都是一件好事。若不然,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留得越久,将来要想解决的话,就更加⿇烦 “小睿,通过这一次的清查,我们才发现整个村子拥有两万多亩的山茶油树,这可是一笔大巨的财富呀”张振光下意识地征询刘睿的想法,问道:“你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让村子里的山茶油树创造更加的价值?” 刘睿这段时间以来的表现⾜以让张振光把他当成了可以平等 ![]() “两万多亩?”刘睿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梁村背靠小青山,山里面气候宜人、降⽔丰富,昼夜温差比较大,是山茶油树生长的最佳环境。自古以来,梁村村民就一直有在山里面种植山茶油树的传统,山茶油树的⾝影几乎是随处可见。 在刘睿的印象之中,基本上几乎每家每户在山里面都会有一大片山茶油树。 就连刘家在山里面也有一个山头种植了山茶油树,只是现在年限还不够,暂时没有出产山茶油。 不过,刘睿没有想到每家才几亩、十几亩的种植量,算起来竟然有这么大的面积 “除了各家各户,村集体还有镇上、县上各个单位在小青山之中都有不少的山茶油树林,算下来面积就不少了”看到刘睿一脸震惊的模样,张振光解释道。 “这茶树油还能怎么样?不就是拿来榨油吃吗?”听到舅⽗要自己想办法提⾼山茶油树的价值,刘睿有点奇怪。 从小到大,刘睿都只是看到村民们从山上采下茶油子,经过各种工序之后榨油。金⻩⾊的茶油香倒是香,只不过因为很常见,刘睿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我听县上的人讲,这种山茶油很珍贵的,在城市里很受 ![]() ![]() “有这回事?”这一下,刘睿倒是觉得有点惊讶了。 其实,刘睿只是⾝在此山中,无法得之其中的缘由罢了。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在我国已经拥有2300多年的种植、使用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山茶油长期以来都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除了产地附近的人之外,外地很少了解山茶油,也没有食用的习惯。 以前,山茶油都是场地附近的群众在食用,销路不广,名声也不显。 其实,由于山茶油树都是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平时的管理也很简单,不用打农药和化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纯天然的绿⾊食品。 再加上山茶油无论是采收、剥壳、晒⼲、粉碎和庒榨都是物理过程,不会有化学药剂污染,更加健康。经过科学检验,山茶油之中含有的不 ![]() “这茶树油还能怎么样?不就是拿来榨油吃吗?”听到舅⽗要自己想办法提⾼山茶油树的价值,刘睿有点奇怪。 从小到大,刘睿都只是看到村民们从山上采下茶油子,经过各种工序之后榨油。金⻩⾊的茶油香倒是香,只不过因为很常见,刘睿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我听县上的人讲,这种山茶油很珍贵的,在城市里很受 ![]() ![]() “有这回事?”这一下,刘睿倒是觉得有点惊讶了。 其实,刘睿只是⾝在此山中,无法得之其中的缘由罢了。 山茶油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食用植物油,在我国已经拥有2300多年的种植、使用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山茶油长期以来都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除了产地附近的人之外,外地很少了解山茶油,也没有食用的习惯。 以前,山茶油都是场地附近的群众在食用,销路不广,名声也不显。 其实,由于山茶油树都是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平时的管理也很简单,不用打农药和化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纯天然的绿⾊食品。 再加上山茶油无论是采收、剥壳、晒⼲、粉碎和庒榨都是物理过程,不会有化学药剂污染,更加健康。经过科学检验,山茶油之中含有的不 ![]() 其实,由于山茶油树都是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平时的管理也很简单,不用打农药和化肥,可以算得上是一种纯天然的绿⾊食品。 再加上山茶油无论是采收、剥壳、晒⼲、粉碎和庒榨都是物理过程,不会有化学药剂污染,更加健康。经过科学检验,山茶油之中含有的不 ![]() |
上一章 随身种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壮乡小仨最新创作的免费都市小说《随身种田》在线阅读,《随身种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随身种田的免费都市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