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舂期》第一章及《青舂期》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青舂期 作者:张贤亮 | 书号:39091 时间:2017/9/5 字数:3267 |
上一章 第一章 下一章 ( → ) | |
一 到八十年代初,我已活了五十多岁,才知道有“青舂期”这个词。过去只知道有个词叫“青舂”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刚刚六岁,不懂得是什么意思。给我启蒙的老师是重庆南岸乡下的一位老秀才,但他并不是重庆人,⺟亲说他跟我们一样,也是从江浙一带“逃难”逃到“陪都”来的,被四川当地人称为“下江人”的一类。如今我想起他,就不由得佩服连环画家和影视化妆师再现历史面貌的本领,现在画面中凡出现过去的私塾先生,都与我这位启蒙老师十分相像,包括那顶古典的瓜⽪帽,因而也使我总忘记不了他的模样。他只教我家族中的几个弟子,开学就念《唐诗三百首》,不像一般私塾先生以《千字文》《家百姓》《幼学琼林》为教材。他好像很喜 ![]() ![]() ![]() ![]() ![]() ![]() 然而,就因为他的启蒙,我自幼就受到诗歌的熏陶,长大后不幸曾当了一回诗人,使我⾝陷囹圄二十余年。除此之外,我仍久久不忘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是我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的一位真正会沉浸到诗赋里的读书人,可说是位“诗痴”不管别人怎样看,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什么印象,全⾝心投⼊睡锹悠扬的声调中,头摇晃脑地放纵自己的情怀,敢哭敢笑敢于痛快地宣怈自我。虽然他和无数“下江人”一样被⽇本人赶得离乡背井,穷居一隅,但越往后我越敬佩他仍然保持着精神上的立独;仅以他当着孩子的面痛哭一例,我可以断定他属于国中最后一代有风骨的文上。后来我跑遍国中和世界,再没有见过哪个人有那份凭借某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心情的真诚,再没有见过哪个人被某件艺术品打动得如此酣畅淋漓。世界不一样了,人心也变硬了,所有自称为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即所谓“ ![]() 可是,我仍然没有弄懂“青舂”是什么意思,私塾先生向来是不解词的。“蓟北”“巴峡”“巫峡”“襄 ![]() ![]() 后来上了正规学校,上了初中,课本里“青舂”这个词更接跤而至。可是,哪个老师都不具体讲解“青舂”的词义,好像“青舂”和“吃”这个动词一样,不用讲人人都会明⽩的。尤其到上中学“把青舂献给祖国”成了每个年轻人必须奉行的口号。中生学“只缘⾝在庐山中”并不觉得“青舂”特别可贵,以为大概仅仅是人一生中的一段时间吧。但是,是不是一个人只把人生的这段时间献给祖国就够了呢?到了中年和老年,那光 ![]() 进人八十年代,国中人才突然开始发现还有个“自我”在政治钳制逐渐松动的社会氛围中,对人本体的认识,也逐渐从“阶级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方面,转移到注意起人本⾝的心理理生上面来。首先,社会普遍感到在 ![]() ![]() ![]() ![]() ![]() ![]() 导领嘲流的学者认为“青舂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与人的童年时期相同,会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心理、 ![]() 这引起我自我分析的趣兴,然而自我分析的结果却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的青舂期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丝毫没有觉得什么时候我的青舂期就算结束了。好像我一辈子从来就没有过青舂期,又好像青舂期单薄地平铺在我一生的全过程,所有的⽇子都像一块青灰⾊的铁板,硬坚、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潦草地过到今天。 我想我应该和别的任何人一样都有“青舂期”的,我怎么可能从幼年就一下子跨到中年直到老年了呢?不找到人生这段时间,总不太甘心;别人都有谁独我没有的,除非是疾病,那可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而有点用心去寻找那 ![]() 现在回忆,如果算作今天人们常说的“青舂期”的萌动,即“发情”的表现,还是应该在我五、六岁时与小同伴们玩“猫捉老鼠”那次开始有点迹象。 地点仍在重庆南岸乡下。我的印象是在一所很大的院子中的一间很大的房子,院子和房子都弥漫着古旧的气味, ![]() ![]() ![]() ![]() ![]() ![]() 然而,那⾁感至今仍十分丰润、温暖而柔软,与 ![]() ![]() ![]() ![]() ![]() |
上一章 青舂期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张贤亮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青舂期》在线阅读,《青舂期(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青舂期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