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的人生》自己的文章及《都市的人生》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都市的人生 作者:张爱玲 | 书号:39172 时间:2017/9/5 字数:4293 |
上一章 自己的文章 下一章 ( → ) | |
我虽然在写小说和散文,可是不大注意到理论。近来忽然觉得有些话要说,就写在下面。 我以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恐怕也是如此。倘要提⾼作者的自觉,则从作品中汲取理论,而以之为作品的再生产的衡量,自然是有益处的。但在这样衡量之际,须得记住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品与理论乃如马之两骖,或前或后,互相推进。理论并非⾼⾼坐在上面,手执鞭子的御者。 现在似乎是文学作品贫乏,理论也贫乏。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谐和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谐和的一面才斗争的。 強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全安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 ![]() ![]() 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強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但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许多強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奋兴,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 斗争是动人的,因为它是強大的,而同时是酸楚的。斗争者失去了人生的谐和,寻求着新的谐和。倘使为斗争而斗争,便缺少回味,写了出来也不能成为好的作品。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两者不能立独存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 ![]() ![]() ![]() ![]() ![]() ![]() ![]() 我喜 ![]() ![]() 我知道人们急于要求完成,不然就要求刺 ![]() 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坏,新的在滋长中。但在时代的⾼嘲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是感觉⽇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地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实真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了望将来要更明晰、亲切。于是他对于周围的现实发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疑心这是个荒唐的,古代的世界, ![]() ![]() MichaelAngelo的一个未完工的石像,题名“黎明”的,只是一个耝糙的人形,面目都不清楚,却正是大气磅礴的,象征一个将要到的新时代。倘若现在也有那样的作品,自然是使人神往的,可是没有,也不能有,因为人们还不能挣脫时代的梦魇。 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我存着这个心,可不知道做得好做不好。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战争与⾰命,由于事件本⾝的 ![]() 我喜 ![]() ![]() 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实真些。 还有,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 ![]() ![]() ![]() ![]() ![]() ![]() ![]() ![]() ![]() ![]() 姘居的女人呢,她们的原来地位总比男人还要低些,但多是些有着泼辣的生命力的。她们对男人具有一种魅惑力,但那是健康的女人的魅惑力。因为倘使过于病态,便不合那些男人的需要。她们也 ![]() 这种姘居生活国中比外国更多,但还没有人认真拿它写过,鸳鸯蝴蝶派文人看看他们不够才子佳人的多情,新式文人又嫌他们既不像爱,又不像嫖,不够健康,又不够病态,缺乏主题的明朗 ![]() 霓喜的故事,使我感动的是霓喜对于物质生活的单纯的爱,而这物质生活却需要随时下死劲去抓住。她要男 ![]() 霓喜并非没有感情的,对于这个世界她要爱而爱不进去。但她并非完全没有得到爱,不过只是摭食人家的残羹冷炙,如杜甫诗里说:“残羹与冷炙,到处潜酸辛。”但她究竟是个健康的女人,不至于沦为乞儿相。她倒像是在贪婪地嚼着大量的榨过油的⾖饼,虽然依恃着她的体质,而⾖饼里也多少有着滋养,但终于不免吃伤了脾胃。而且,人吃畜生的饲料,到底是悲怆的。 至于《连环套》里有许多地方袭用旧小说的词句——五十年前的广东人与外国人,语气像《金瓶梅》中的人物;赛珍珠小说中的国中人,说话带有英国旧文学气息,同属迁就的借用,原是不⾜为训的。我当初的用意是这样:写海上人心目中的浪漫气氛的港香,已经隔有相当的距离;五十年前的港香,更多了一重时间上的距离,因此特地采用一种过了时的辞汇来代表这双重距离。有时候未免刻意做作,所以有些过分了。我想将来是可以改掉一点的。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都市的人生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张爱玲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都市的人生》在线阅读,《都市的人生(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都市的人生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