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公子》谭嗣同4及《清末四公子》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末四公子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0 时间:2017/9/8 字数:3760 |
上一章 谭嗣同(4) 下一章 ( → ) | |
“肃毅侯”是李鸿章的爵号。⻩诗共七律四首,第一首云: 骆胡曾左凋零尽,大政多公独主持。万里封侯由骨相,中书不死到期颐。弧卒挽周衰德,华衮优增汉旧仪。官牒牙牌书不尽,盖棺更拜帝王师。 按:颔联谓李鸿章封侯,不无运气在內。“中书不死到期颐”意思是李鸿章只要不死,永远是宰相,不会有退归林下之时,亦微讥其恋栈。 颈联上句用国语“(周)宣王时有童谣曰:‘弧箕服,实亡周国。’”的典故,记李鸿章在北洋练兵,而“卒挽周衰德”则以⾝在清朝,不得不如此说法,不然用此典在雍乾年间一定构成文字狱。下句汉书旧仪下自注: 赐方龙补服,历来汉官所未有。他如赏紫缰、三眼花翎,于京师建专祠均异数也。 按:督抚的“导子”、官衔、荣典,都写在“⾼脚牌”上。以李鸿章头衔之多,恩遇之厚,故谓“官牒牙牌书不尽”结句则指李殁后赠“太傅”而言。 连珠巨炮后门 ![]() “后门 ![]() ![]() 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故后人凡桥路要冲之处,必以石刻其志,书其姓氏,以捍民居。 此言淮军诸将皆以李鸿章为石敢当。朝廷倚重,言无不听,倘有过失,亦可得庇护而无事。 至于“平生自诩杨无敌”不知道李鸿章在什么时候自拟于“杨老令公”?用一“诩”字,则⾜以杨业为可慕。但杨业一世英名,终于有陈家⾕口之败,竟以⾝殉,然则李鸿章难道不嫌丧气忌讳。如说此在甲午以后,则又不当用“诩”字。兹先引《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三“契丹和战”叙杨业兵败事: 潘美既败于飞狐,副将杨业引兵护云应寰朔吏民內徙,时耶律斜轸已陷寰州,兵势甚盛,杨业遇之, ![]() ![]() ![]() 美遂与帅麾下阵于⾕口,斜轸闻业且至,遣副部署萧挞览伏兵于路。业至,斜轸拥众为战势,业麾帜而进,斜轸佯败,伏兵四起,斜轸还兵前战,业大败,退趋狼牙村。自寅至巳不得业报,使人登托逻台望之,无所见,以为契丹败走, ![]() ![]() 业且战且行,自午至暮,果至⾕口,望见无人,抚膺大恸。再率麾下力战,⾝被数十创,士卒殆尽,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匿深林中,耶律溪底望见袍影, ![]() 李鸿章的境遇,在某些部分来看,与杨业相似,不可战而被 ![]() 凡对湘军派系及离合升沉的情形,以及李鸿章御将的方法有了解的,应知“杨无敌”与“石敢当”两典并用,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惟其李鸿章自诩为杨无敌,所以诸将夸他是石敢当;一种是惟其诸将夸他是石敢当,李鸿章就不能不自诩为杨无敌。前者为了固结军心,后者则为了维系军心了。临敌如何不可知,在平时李鸿章一方面必须让朝廷深信,他能绝对控制他的部下,惟言是从,临危效命;一方面又必须让他的部下深信,他能替部下挡灾谋福,化险为夷,才不会见异思迁,甚至想取而代之。 结句典用张雨(元朝的道士,杭州人)⻩蜀葵诗“金铜仙人雨中立,铅泪恰如辞汉时”表明此千行之泪,是在马关议约时所流。 毕相伊侯久比肩,外 ![]() ![]() “毕相”指德国“铁⾎宰相”俾士麦;“伊侯”则⽇本伊藤博文侯爵,连李鸿章在內,为际国上公认最有权力的三政治家。但此时不独际国上不明国中的政治行情,即使是当时的朝士,亦看不出后帝暗斗⽇趋严重。李鸿章一面不为帝 ![]() ![]() ![]() ![]() ⻩遵宪当然是知道的,颔联即颇有讥刺之意,而起句中一“久”字,不可轻轻放过。惟其“久比肩”故有虚声;亦惟其“久比肩”不甘于就此勇退。奉使环海十万里之行,是李鸿章破釜沉舟之举,而究其实际,不过利用其“虚声”作孤注一掷。说“抚心国有兴亡感”则前此于家国兴亡,并无责任感。此则匹夫之不逮,何论于与国休戚之老臣?“量力天能左右旋”则必是引用李鸿章的论调,犹如自诩杨无敌,非自诩有力旋天,不⾜以歆动朝廷及朝士,故所谓“量力”正讥其不量力。 “老来失计亲豺虎”则犹为恕词。李鸿章一生毁于甲午,而李鸿章的千古,则毁于“亲豺虎” 何以说“失计”是恕词?因为失计只是失算,本心无他。而李鸿章之“亲豺虎”动机即不纯正,第一是修⽇本之怨;第二是要借助外国来打开他的困境,另开一个局面,进而重掌洋务。及至到俄,经俄国对华政策的设计及主要执行人财务大臣微德的设计,俄皇尼古拉二世在离宮单独接见李鸿章及李经方⽗子,据说行贿即在此时有了成议。据国医陈存仁告诉我,张作霖封闭俄国馆使,以后接华俄道胜行银,曾经查到李经方在该行支领巨额的支票,清理官为之讳隐其事。陈先生所言自有 ![]() 九州人士走求官,婢膝奴颜眼惯看,満箧谤书疑帝制,一 ![]() 起首两句,言李鸿章的“中堂脾气”与总督派头“満箧 ![]() 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颜师古注:言诸侯皆 ![]() 是则“満箧谤书”皆言李鸿章有不臣之心。但慈禧太后经多少年观察,相信他不致出此。此“満箧谤书”自出于朝士,尤其是言官的手笔。所以李鸿章亦如汉⾼祖那样“一 ![]() 颈联深致感慨,骂尽淮军。至于结句是挽诗例应有的写法,否则从头到尾讥弹,成何话说? 徐仁涛及其⽗致靖,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至为密切。徐致靖与徐致祥常为人误会为一家,甚至有以徐致靖为徐致祥者,大损清誉。按:徐致祥江苏嘉定人,咸丰十年庚申会元。是科题为“大学之道”全篇抄套张之洞中解元的那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其后以怨报德,竟参劾张之洞,刻画张之洞有名的两句话:“起居无节,号令不时”即出于徐折。 近代名人小传记徐致靖、徐仁铸⽗子云:康有为乙未上书,名満海內,翁同虽举其贤能,而特戾密陈,其露章有为宜大用者,则致靖也。致靖浙人,⼊宛平籍,同治乙丑进士,授编修,历官至侍读学士,初不 ![]() ![]() 按:此记大致翔实,惟籍贯有误。徐致靖江苏宜兴人。他有两个侄子,谈掌故负盛名,即徐一士及其胞兄凌霄汉阁主人徐彬彬。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清末四公子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高阳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清末四公子》在线阅读,《清末四公子(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清末四公子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