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校释》第十七章及《道德经校释》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道德经校释 作者:必学课 | 书号:39902 时间:2017/9/8 字数:1805 |
上一章 第十七章 下一章 ( → ) | |
太上,下知有之; 谦之案: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郑注:“太上,帝皇之世,其民施而不惟报。”老子所云,正指太古至治之极,以道在宥天下,而未尝治之,民相忘于无为,不知有其上也。“下知有之”纪昀曰:“‘下’,永乐大典作‘不’,吴澄本亦作‘不’。”今按焦竑老子翼从吴澄本。又王注旧刻附孙矿考正云:“今本‘下’作‘不’。”作“不”义亦长。 其次,亲之豫之; 严可均曰:御注、河上作“亲之、誉之”王弼作“亲而誉之” 谦之案:傅奕本作“其次亲之,其次誉之” 其次,畏之侮之。 严可均曰:河上“畏之”下有“其次”字。 李道纯曰: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或云“畏之、侮之”者非。 于省吾曰:何氏校刊,诸本无下“其次”二字。纪昀谓大典“侮之”上无“其次”二字。按作“其次畏之、侮之”者,是也。上句“其次亲而誉之”河上本“而”作“之”是也。诸石刊本同(景龙本“誉”作“豫”二字古通)。二句相对为文。“畏”应读作“威”二字古通,不煩證。广雅释诂:“侮,轻也。”“威”与“侮”义相因,上句“亲”与“誉”亦义相因也。 信不⾜,有不信! 严可均曰:“信不⾜”河上、王弼“⾜”下有“焉”字。“有不信”王弼“信”下有“焉”字。 王念孙曰:案无下“焉”者是也。“信不⾜”为句“焉有不信”为句。“焉”于是也,言信不⾜,于是有不信也。吕氏舂秋季舂篇注曰:“焉,犹于是也。”聘礼记曰:“及享发气焉盈容。”言发气,于是盈容也。…晋语曰:“焉始为令。”言于是始为令也。三年问曰:“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言先王于是为之立中制节也。管子揆度篇曰:“民财⾜,则君赋歛焉不穷。”言赋歛于是不穷也。…后人不晓“焉”字之义,而误“信不⾜焉”为一句,故又加“焉”字于下句之末,以与上句相对,而不知其谬也。谦之案:王说是也。惟王知下“焉”字当衍,不知上“焉”字亦疑衍。御注、邢玄、庆![]() ![]() ![]() ![]() |
上一章 道德经校释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必学课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道德经校释(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道德经校释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