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文及翻译》烈文及《诗经原文及翻译》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2106 |
上一章 烈文 下一章 ( → ) | |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于乎,前王不忘! 注释 ⑴烈:光明。文:文德。辟公:诸侯。 ⑵锡(cì):赐。兹:此。祉(zhǐ):福。 ⑶封:大。靡:累,罪恶。 ⑷崇:尊重。 ⑸戎:大。 ⑹序:通“叙”业。皇:美。 ⑺竞:争。维:于。 ⑻训:导。 ⑼不(pī):通“丕”大。 ⑽百辟:众诸侯。刑:通“型”效法。 ⑾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译文 文德武功兼备的诸侯,以赐福享受助祭殊荣。 我蒙受你们无边恩惠,子孙万代将受用无穷。 你们治国不要造罪孽,便会受到我王的尊崇。 思念先辈创建的功业,继承发扬无愧列祖列宗。 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四方悦服竞相遵从。 先王之德光耀天下,诸侯效法蔚然成风。 牢记先王楷模万世传颂。 鉴赏 灭纣之后,周室所采取的一个巩固权政的重要措施便是分封诸侯:“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尚书·洪范》后附亡书序)孔颖达《尚书正义》对此的解释是:“武王既已胜殷,制邦国以封有功者为诸侯;既封为国君,乃班赋宗庙彝器以赐之。” 在武王⾰命中助战的诸侯受到分封,同时也享有周王室祭祀先王时助祭的政治待遇,《烈文》便是这种情况的一个记录。《⽑序》说:“《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即政,当是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正式掌权之时。武王灭商后二年去世,即位的成王年幼,由叔⽗周公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 ![]() 《烈文》一章十三句可按安抚与约束之意分为两层:前四句和后九句。前四句是以赞扬诸侯的赫赫功绩来达到安抚的目的。这种赞扬可以说臻于极至:不仅赐予周王福祉,而且使王室世世代代受益无穷。助祭的诸侯都是周王室的功臣,被邀来助祭本⾝就是一种殊荣,而祭祀时周王肯定其功绩,感谢其为建立、巩固周权政所作的努力,使诸侯在祭坛前如英雄受勋,荣耀非常,对周王室的感 ![]() 但是,周王为君临四海的天子,对诸侯仅有安抚,只让诸侯怀感 ![]() ![]() ![]() 后九句的指令、训戒,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正名。《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里所正的君臣名分,与《烈文》所表达的完全一致。后者虽然没有点出“君臣”二字,含意却更加深刻:诸侯的功绩再大,也不过是尽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这么做下去;周王的号令诸侯,乃是行君临天下的威权,并将绵延至子孙万代。 《烈文》的巧妙构思可说是天⾐无 ![]()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佚名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诗经原文及翻译》在线阅读,《诗经原文及翻译(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诗经原文及翻译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