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四讲易见及《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作者:卡尔维诺 | 书号:40216 时间:2017/9/14 字数:11242 |
上一章 第四讲 易见 下一章 ( → ) | |
4。易见(Visibility) 但丁的《神曲》(《炼狱》[Purgatorio],XVII。25)中有这样的一行:“然后如雨般飘落到⾼度的想象之中…”今天晚上我就从这句话谈起:想象是一个有雨飘落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看《炼狱》中这一行的上下文。这里是忿怒圈,但丁正在思考在他脑海里直接成形的形象,描绘着经典与圣经中受到责罚的忿怒的例子。他意识到这些形象是从天上如雨般降下,亦即是上帝把它们送到他面前的。 在炼狱各圈中,除了景⾊的细节和天的拱顶,除了但丁和忏悔罪人的灵魂与超自然物的会面以外,还有一些场面起着关于罪与德的范例的语录与体现作用,首先像低浮雕一样显得就要活动起来,说出话来,然后又如影象似的投 ![]() 但是,首先必须给想象力下一个定义;但丁在两段三韵句(XVII。13-18)中这样说: 啊想象力,你间或会让我们远远 脫离外界的一切,纵使锣鼓喧天, 我们也必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感官对你毫无贡献,是谁推动着你? 是天上形成的光明引导着你。 或者是上帝的意志把你导向下界。 不用说,这里涉及的是“⾼度的想象”:也就是说,涉及的是想象力的较为⾼超的一部分,有别于如在梦中混 ![]() 但丁谈到展现在他面前的景象(亦即诗中作为演员的但丁),似乎这些景象就是电影或者荧光屏上的电视形象,和他地外旅行中的客观现实有相当差距。对于作为诗人的但丁而言,演员但丁的全部旅途的 ![]() ![]() 我们可以区分这两种想象过程:一种始于词语,达到视觉形象;另一种始于视觉形象,达到语言表现。第一种过程一般见于阅读之时。例如,我们读一本小说中的一个场景或者读报刊上关于某一事件的报道,依据本文感染力的大小,我们就可以“目睹”那场面,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一样,或者至少可以看到被挑选出来的某些片段或者细节。 我们在电影院屏幕上看到的形象也是经过了文字描述阶段的,在导演的头脑中被“视觉化”然后又经过实地重现。最后在影片中固着。因此,一部电影片是几个阶段过后的成果,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阶段,但在全过程中形象逐渐获得了表现形式。 在这一过程中,想象力主导的“脑海中的电影院”的作用之重要不亚于序列片段的实际制作,而且这些片段要由摄影机记录,然后衔接合成。这种脑海中的电影院总是在我们每一个人想象中活动的;甚至在电影技术发明之前。而且,它不停地在我们心智之眼前投映形象。 很有意义的是,罗耀拉(IgnatiusofLoyola)《神 ![]() ![]() 往下,在第二个星期的第一天,神 ![]() 第一点:第一点是要看见人,每一种人;首先是地面上⾐着,姿态各式各样的⽩人和人黑;有的享受和平,有的参加战争,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健康,有的生病,有的正在出生,有的正在死亡,形形⾊⾊的人。 第二点:要看到在王位或神圣宝座上的三神位,看到他们是怎样地俯瞰着大地表面各处和全部如此盲目的人们,这些人是怎样死亡和下地狱。 摩西的上帝不能容忍被表现为视觉形象的观念看来没有及于依纳爵·罗耀拉。相反,可以说他在为每一个基督徒称言他们有权利享有但丁或米开朗基罗的那些宏伟的视觉才能,甚至毫无保留地认为但丁似乎应该在面对天堂的天上景观时利用他自己的视觉想象力。 在罗耀拉次⽇的神 ![]() 第一点是要看到有关的人,也就是说,要看见圣⺟、约瑟、使女和生新的圣婴耶稣,同时使我自己成为一个可怜的人,一个低下的奴隶,凝望着他们,观察着他们,为他们的需要服务,而且毕恭毕敬,如同就在现场;然后再考虑我自己,以求得到某些益处。 当然,反宗教改⾰派的天主教具有一种基本的手段,这就是使用视觉传播办法的能力:通过宗教艺术的情感刺 ![]() ![]() 现在我们再回到纯文学问题上来。在文学己不再把某一权威或某一传统视为其渊源或者目标,而是追求新颖、独创 ![]() ![]() 雨⽔般注⼊我们遐想中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呢?但丁当然有理由⾼度评价他自己,甚至毫无顾忌地宣称他的景观直接源于神 ![]() 探讨这个问题的不仅有诗人和小说家。研究智能 ![]() 例如:请考虑一下一位设法表达装载在他智慧形象中的某些思想的作家,这些形象在他的头脑中是怎么配置的,他不大清楚,于是他做各种试验,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事物,最后决定某一稿本。但是,他是不是知道这个稿本从何而来呢?只是隐隐约约地知道。而源泉的大部分,就像冰山一样,是在⽔下的、看不见的——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一九八○年,第713页) 但是,大概我们还是应该先来看看这个问题在过去是如何提出的。关于想象力概念的最详尽、全面而且清晰的历史,我发现是让·斯塔罗宾斯基(JeanStarobinski)的一篇论文,《想象的王国》(收进《批评的关系)[Larelationcritique],1970)。从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派的变化中产生了关于想象力的观念,即与世人灵魂 ![]() ![]()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我应该把我自己的想象力观念放在斯塔罗宾斯基所勾勒出的两种倾向中的哪一种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回顾一下我自己作为作家的经验,特别是涉及到“想象”叙事写作的部分。我开始写作幻想的故事的时候,是没有考虑理论的问题的;我只懂得我全部的故事的源头是一种视觉的形象。有一个形象是一个人被分割为两半,每一半都还继续立独地活着。另外一个形象是一个男孩爬到树上,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不下地面。还有一个是一套空的甲胄,它行走、说话,好像里面有人似的。 因此,在构思一个故事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出自某种原因,我觉得某一形象具有某种意义,即使连我自己也不能够从推论上或概念上规定出这种意义来。一旦这个形象在我的头脑里变得鲜明清晰,我就着手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故事;或者,更确切些,是形象本⾝发挥了它內在的潜能,托出了它本⾝原本就包容着的故事。围绕着每一个形象,其他形象也逐渐出现,从而形成一个由类比、对称和对抗组成的场地。这种素材已不再是纯视觉的,而且也是观念上的了;在素材的组织中,现在又增添了我有意给予故事发展的某种秩序和含义;换言之,我致力于确定哪些含义可能符合我为故事所做的总体设计,哪些不符合,但总要为可能的选择留出一定的余地。与此同时,写作本⾝和文字的成品,其重要 ![]() 在《宇宙的滑稽》(Cos摸comics,1965)中,程序稍有不同,因为出发点是摘自科学语言的一个命题;视觉形象的立独的戏剧必须从这一概念 ![]() ![]() 我写的第一篇宇宙滑稽故事,《月亮的距离》,很可能是最“超现实主义的”;我指的是,从重力物理学中得到的启发打开了通往一个梦境般的想象世界。在其他的宇宙滑稽故事中,情节受到更加符合科学出发点的观念的引导,但是总是披着想象和情感的装扮,有一个或两个声音代言。总之,我的程序目标在于把形象的自发 ![]() ![]() ![]() ![]() ![]() 关于《宇宙的滑稽》中的神人同形论,我有一点说明:虽然科学因为致力于逃脫神人同形论知识而令我感趣兴,但是我依然深信不疑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只能是神人同形论 ![]() 现在我应该来回答我向自己提出有关斯塔罗宾斯基两种思维方式的问题了。这两种方式是:想象力是一种知识工具呢,还是对世人灵魂的认同。我选择哪一种呢?从上文中我说的话来看,我应该是第一种倾向的坚定拥护者,因为对我来说,一篇故事乃是形象自发 ![]() ![]() 还有另外一个定义,我觉得十分贴切,这就是:想象力是一个贮蔵室,储存着一切潜在的、假设中的事物,它们虽然并不存在、从未存在也许也将不存在,但是可能存在过。在斯塔罗宾斯基对这一题目的讨论中,在他提及乔达诺·布鲁诺的时候,令人想到这一点。据布鲁诺认为,想象精神是“形式与形象的永远填不満的世界或鸿沟”既然如此,那么,我就相信,对于任何形式的知识而言,依凭这道鸿沟中潜在的多样內容是不可缺少的。 诗人的心智,还有某些具有决定 ![]() 我还要解释一下间接(indirect)的想象在这想象的鸿沟里起了什么作用;我指的是文化所提供的形象,无论是大众文化还是任何其他种类的传统。这也引发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在通常所说的“形象的文明”之中,个人想象力的前途是什么呢?在人类⽇益受到预制形象大洪⽔淹没的同时、那种引发出对于不存在(notthere)事物的形象的力量还会继续发展吗?有一段时间,个人的视觉记忆是局限于他直接经验的遗产的,是局限于反映在文化之中的形象的固定范围之內的。赋予个体神话以某种形式的机会,来源于以出人意表的、意味深长的组合形式把这种回忆的片断结合为一的方法。今天,我们受大量形象的疲劳轰炸,我们已经不再能够把我们的直接经验和我们哪怕在几秒钟之內看到的电视內容区分开来。记忆中被塞満了 ![]() ![]() 如果说我把可见 ![]() ![]() 这种教学法我们当然只能够施用于我们自⾝,依据为此目的设计的步骤,当然结果是无法预计的。我小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形象文明”的儿童了,虽然这种文明还幼稚,还远不及今⽇⾊彩缤纷。就这么说吧,我是初期的产物,当时图书、周刊中的彩⾊揷图,还有玩具都是我们儿时的伴侣,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我想,那段时期的生活给我后来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首先影响了我想象世界的是当时流行最广的儿童月刊《儿童邮报》(Corrieredeipiccoli)中的揷图。我指的是我三岁到十三岁的生活,十三岁以后才 ![]() ![]() 在二十年代的意大利,《儿童邮报》常常刊印当时国美最有名的连载漫画:快乐的恶 ![]() 我识字以后,得到的好处却很少。那些缺乏內容的双行韵文没有起什么启发 ![]() 不管怎么样吧,我当时没有顾及那些文字,却继续在图画及其系列范围之內(within)不断地⾼⾼兴兴地作⽩⽇梦。不可否认,这个习惯推迟了我专心阅读的能力的发展,我是在以后一个阶段通过努力才学会专心阅读的。但是,看没有文字说明的画肯定也是一种学习,学习编写故事、叙事风格和营造形象。例如,派特·欧萨里文(PatOSullivan)善于在一小方块漫画纸范围之內画出背景,表现出猫咪费利克斯的黑⾊侧影,因为它在暗黑天空上挂着圆月的田野中 ![]() 以后年月里我做的工作就是从纸牌上神秘形体中汲取故事,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个人物;其 ![]() 这种想象的图象学变成了我表达我对绘画的热爱的习惯 ![]()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文学想象力视觉部分形成过程中,融汇了各种因素: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察、幻象的和梦境的变形、各种⽔平的文化传播的比喻 ![]() ![]() 在二十一世纪预制形象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描述幻景的文学依然是可能存在的吗?现在看来似乎有两条路可走。一、我们可以回收利用已经用过的形象,在新语境中改变其意义。后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倾向,讽喻地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库存形象,或者把对于文学传统中继承下来的奇异因素的趣味注⼊強调其疏离化的叙事技巧之中。二、我们可以把石版擦拭⼲净,⽩手起家。撒姆尔·贝克特通过把视觉因素和语言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办法取得了最为超凡绝伦的成果,好像是⾝处世界终结之后的另一个世界。 所有这些问题同时出现的第一篇作品大概是巴尔扎克的《无名的杰作》(Lechefdoeuvreinconnu)。我们所说的先知洞察力源于巴尔扎克这一点不是偶然的,虽然他处在文学史的一个 ![]() ![]() 他是在一八三一到一八三七年写作《无名的杰作》的,最初的副标题是“幻想故事”(contefantastique),而最后的定稿则化为“哲学研究”(etudephilosophique)。在这几年之內发生的事,正如巴尔扎克在另一篇短篇小说中所说的,是文学扼杀了幻想。在这篇作品第一版(于一八三一年发表在杂志上)中,年迈画家弗伦费尔(Frenhofer)的完美画作中只有一只女人的脚从混 ![]() ![]() 在一八三一年单行本的第二版中又增添的几段对话,显示出弗伦霍费尔的同事缺乏理解,他依然是一个为理想而生活的、有灵感的神秘人物,然而注定要忍受孤寂。最后的定稿(一八三七年)增加了几页绘画技巧评论和一个结尾:弗伦霍费尔是一个狂人,连同他被信以为真的杰作一起被关起来,后来他把画烧毁,然后杀自了。 《无名的杰作》常常被评论为关于现代艺术的寓言。我在阅读这些研究著作中最新的一篇(胡贝尔特·达米什(HubertDamisch:《闪闪的⻩窗》【Fenêtrejaunecadmium】,1984)的时候意识到,这篇短篇小说也可以当作关于文学的寓言来研读,其所指是语言表达与感 ![]() ![]() 在以后的年代中,巴尔扎克放弃了对他而言原来曾是关于万物神秘知识的艺术的幻景文学,而转向对于世界本来面目的详细描写;但他依然确信他是在表现生活的秘密。正像巴尔扎克本人长时间不能确定是把弗伦霍费尔造就成一个预言家或者一个狂人那样,他这篇小说也一直包含有一种歧义,而其最深刻的实真也就寓于其中。艺术家的想象力是一个包容种种潜能的世界,这是任何艺术创作也不可能成功地阐发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是另外一个世界,适应着其他形式的秩序和混 ![]() 一个作家——我所指的是像巴尔扎克那样具有无限雄心的作家——所进行的创作活动,涉及他的想象力的无限 ![]() ![]() ![]() ![]() ![]() 作为一名描写幻象的作家,巴尔扎克力求用在无限数量的想象中的一个单一的象征来把握世界的灵魂;但是,为达到这一目的,他被迫让文字载负內容过量,结果文字所指已经不是它本⾝之外的世界,正如弗伦霍费尔的⾊彩和线条那样。巴尔扎克在到达这个境地的时候,便止步而改变成整个的计划:由密集描写转向广泛的描写。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要通过写作来拥抱充溢着人群、生活和故事的、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然而,艾舍尔图画中的情况会不会在这里再现呢?——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评论那些画是戈德尔怪圈的图示。在一个画廊里,一个人正在凝望一座城市的风景,而这片风景又扩展开来,包容了含有画廊和观望风景的人。在说不完、道不尽的《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必定也包括了他现在或者过去充当过的幻象作家及其无穷尽的幻象;而他必定也包含了他现在或者过去充当过的那位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企望在他的“人间喜剧”中捕获无限的现实世界(尽管也许正是幻象作家巴尔扎克的无限的內心世界包含了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內心世界,因为前者的无限幻象是和《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无限 ![]() 然而,全部“现实”和“幻象”只有凭藉写作才能体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外在 ![]() ![]() |
上一章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卡尔维诺最新创作的免费经典名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在线阅读,《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免费经典名著,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