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不寻常的食客及《钟鼓楼》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6 时间:2017/9/26 字数:10725 |
上一章 不寻常的食客 下一章 ( → ) | |
婚宴上来了一位不寻常的食客。你知道当年京北的“丐帮”吗? 京北市民的嫁娶风俗,到了1982年,还是薛纪跃、潘秀娅式的居多。“旅行结婚”主要还是流行于⼲部和知识分子子女之中“集体婚礼”虽经报上一再宣传提倡,参加者在嫁娶的总人数中所占比例究竟寥寥。当然,正像每棵柳树都不仅不同于杨树、桑树、榆树…它们与别的柳树又有所不同,薛纪跃潘秀娅式的嫁娶一般都分下列步骤:一、小轿车 ![]() 在这同一流派中自然又有对各个环节的不同处理方式:有的 ![]() 薛纪跃成亲这天,不算担负 ![]() 薛纪跃看见卢宝桑不仅扫兴,而且厌恶,但他无可奈何,只好強颜 ![]() 卢宝桑不仅穿得邋邋遢遢,而且胡子拉碴,毫不掩饰他对主人尊严的漠视,一庇股歪坐在新沙发上,望望茶几上的糖果碟,甩着嗓门说:“谁他妈吃你这破糖!送我包烟是正经。” 薛纪跃扔给他一包过滤嘴的“礼花”他接到手里一看,撇撇嘴,把那整包烟往茶几上一撂,伸直脖子议抗:“就他妈给我菗这个?去去去,把你那三五牌的掏出来,我知道你小子有,你他妈不给我菗留着给谁菗?” 薛纪跃确实有几包三五牌的英国烟,是潘秀娅的娘家人捣腾外汇兑换券买来的,可他实在不愿意拿出来招待卢宝桑,便沉下脸说:“你别嘴里不⼲不净的好不好?就这个,不爱菗你别菗!” 卢宝桑瞪了薛纪跃一眼“扑哧”一声乐了,歪头又从茶几上抓过那包“礼花”烟来,打开取出一支,从兜里掏出个打火机来“吧嗒”打出老⾼的火苗儿,点燃了那支烟,遂舒舒服服地仰脖靠在沙发上,小孩嘬 ![]() 卢宝桑那么大模大样、心安理得地坐在沙发上,带着最佳竞技状态的食 ![]() 卢宝桑的⽗亲叫卢胜七,卢胜七的妹妹嫁给了薛纪跃大姑妈的小叔子,所以卢宝桑也管薛纪跃的大姑妈叫姑妈。依此类推,他管薛纪跃的⽗亲叫大爷,管薛纪跃的⺟亲叫大妈,他跟薛纪徽和薛纪跃也就是平辈的兄弟了。自家兄弟今儿个结婚,他难道不该来吗? 还不光是这么一层关系,如今他跟薛纪徽、孟昭英在一个单位,所以他又是薛纪跃兄嫂的同事——还不光是一般的同事,薛纪跃、潘秀娅置办家具时,他这个搬运工可尽了大力,往这屋里搬那三开大立柜时,摆放时,都是他吆喝着指挥的。难道他还不够哥儿们吗? 卢宝桑今年已经29了,还打着光 ![]() 似乎还没有哪个社会学研究者,来研究过京北的市民。这里说的市民不是广义的市民——从广义上说,凡居住在京北城的人都是京北市民;这里说的市民是指那些“土著”就是起码在三代以上就定居在京北,而且构成了京北“下层社会”的那些最普通的居民——这“下层社会”自然是一个借用的语汇。在新国中成立以后,京北城的任何一个居民,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并且已不存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庒迫者和被庒迫者的层次区分,因此,要准确一点地表述,就应当这样概括他们的特点:一、就政治地位来说,不属于⼲部范畴;二、就经济地位来说,属于低薪范畴;三、就总体文化⽔平来说,属于低文化范畴;四、就总体职业特征来说,大多属于城市服务 ![]() ![]() ![]() ![]() 但他们的存在及其素质,实在是強有力地影响着京北城的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所以倘全面致力于京北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就不能不研究他们、体察他们,从而引导他们、开化他们。请每一个自我感觉是外在于“小市民”的“大市民”考虑一下:你的生活离得开“小市民”吗?你不可避免地要在商店里遇见他,在共公电汽车上遇见他,在人行道上遇见他,在公园里和影剧院里遇见他,在饭馆里和冷饮部里遇见他…一句话,你其实是离不了他。你之所以能保持一种“大市民”的优越感,恰恰是由于有许许多多的“小市民”在社会上为你以及你引以为同类的人,填补着你以及你引以为同类的人所不甘、不屑去填补的社会空隙——并且绝非小而无碍的空隙。 人们总是一再抱怨:服务行业的一些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怎么总是不好?工厂的一些青工“小市民”弟子,怎么总是那么耝野、颟顸、放纵?通过思想教育、批评表扬、奖励惩罚乃至于“严肃处理”等手段,当然也解决了不少问题,然而,人们似乎还需要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社会属 ![]() 当然,他们当中的情况又人各有异。 卢宝桑是怎么个情况呢? 卢宝桑的⽗亲和⺟亲,都属于京北城內世代的城市贫民。 到晚清时候,京北城內最下层的贫民大体上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內城的钟鼓楼一带,所谓丐帮(乞丐集团),大体上就麇集于此,每天⽩天由此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推进,四处求乞,晚上再返回钟鼓楼附近的“营盘”(门洞、街檐、穿堂、窝棚);另一个区域就是外城的天桥一带,天桥虽然也有乞丐,但其主体却是各⾊耍把式的人物,他们不大流动,一般就居住在龙须沟、储子营一线往南的杂院破屋中。 卢宝桑还记得他的爷爷,他爷爷1957年才得病死去。他记得最清楚的一点,就是爷爷晚上有穿着鞋觉睡的习惯——等他长大了他才知道,那是因为当年一到冬天,乞丐们难以生存,晚上便聚集到“火房子”中去过夜。所谓“火房子”就是摇摇 ![]() ![]() ![]() 卢宝桑的爷爷一度当过“杆头”即“花子杆儿”如今有出京剧《⾖汁记》还经常演出,戏里面那金⽟奴的⽗亲金松,便是个“杆头”而且是个好人。所以卢宝桑由《⾖汁记》而对京剧好感,又由《⾖汁记》而对跟薛大爷他们同院的澹台智珠好感,并由此又使他那耝粝的灵魂中增添了一点朦胧的温柔——这且不去说它。 卢宝桑爷爷那一辈的乞丐,是把求乞当做一种职业的,同当年钟鼓楼的当铺以苛酷著名一样,当年钟鼓楼的乞丐也有“刁民难惹”的声威。逢到官商富民有婚嫁寿喜的红事,丐头便率先跑去“祝贺”门房、账房倘若不予理睬,甚而驱赶叱骂,那么过不了多久,在丐头指挥下,众乞丐便会轮番跑去 ![]() 当年的乞丐有“软乞”、“硬乞”、“花乞”、“惨乞”诸种不同的求乞方式,大有京剧分生、旦、净、末、丑不同行当的意味,而同一行当中则又分化出不同的门类,如京剧旦行中又有正旦、青⾐、花旦、闺门旦、泼辣旦、玩笑旦、武旦、刀马旦等等,各种行乞行当中又分出许多种不同的求乞花样。所谓“软乞”多为老弱妇女乞丐,以哀求哭喊达到目的,针对不同的对象,口中数来宝式地吐出诸如此类的话语:“太太给我两个钱,太太长寿万万年。”“乌⻳上门来,老板大发财。”“老爷大施恩,抱子又抱孙。”…“软乞”中又分“坐乞”和“叫街”两种“叫街”在游动中有时也收起哭腔露出凶相,喊出诸如“不给财,我不来,你剩下残钱买棺材!”“你不给,我不乞,看你子死急不急!”一类的怪话,但毕竟还属于软磨的范畴,与“硬乞”不同。“硬乞”的多为青壮年男子,嘴上不一定有那么多功夫,主要靠动作、行为取得效果。一般又把他们的求乞方法称为“做街”如手执两把长刀或两块整砖,不断拍击裸露的 ![]() ![]() ![]() ![]() 同薛家同院的荀兴旺师傅,小时候也跟着⺟亲要过饭,但那是农村荒年穷苦农民临时 ![]() ![]() 卢宝桑的⽗亲卢胜七,成年以后大体上属于“硬乞”的行当;京北解放的时候他已经36岁,还没成亲,直到1950年被府政救济安置,当了蹬平板三轮车的工人,才算有了个真正能有益于社会的固定职业;1952年他奔40岁去的时候,才娶上了卢宝桑的娘,而她当时也已经35岁了。这一对晚婚的夫 ![]() 曾经在京北市內的货运事业中起过重大作用、并至今仍起着一定作用的平板三轮运输业,长期以来属于合作社即集体所有制 ![]() 但是,把他们完全消化、改造为新人绝非易事,须知改造溥仪、改造战犯也有他较易人手的一面——他们有文化,可以作哲理 ![]() 有一回在鼓楼边烟袋斜街里的鑫园浴池,卢胜七、薛永全、荀兴旺仨人恰好遇到了一块。仨人在最烫的池子里泡够了⾝子以后,就都到外头卧榻上躺着歇息。这时候如果有人注意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尽管一眼望去都不属于⼲部、知识分子,而属于劳动群众范畴,但各自在体貌、气质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荀兴旺师傅⽪肤黧黑、耝糙,但肌⾁ ![]() 薛永全师傅⽪肤⽩中透⻩,体态略偏肥胖,但又处处显露出艰辛生活所留下的痕迹——他把两块雪⽩的大浴巾那么一围、一披,再往卧榻上那么一躺,你就是不知道他当过喇嘛,也能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寺院中的卧佛,那形象很难说美,却也绝不丑陋,也就是说,望去还是顺眼的。 卢胜七的⽪肤是一种很难形容的土褐⾊,脑门上有个畸形的⾁疙瘩,那是当年搞“硬乞”时,有意培植起来以供铁钉揷⼊的;右 ![]() ![]() ![]() 他们的气质就更加不同。荀兴旺要了壶茶,就用浴池的茶叶,服务员来冲⽔时,他亲切而自然地同服务员搭话;从他的表情上可以明⽩无误地看出,他觉得服务员同自己是阶级兄弟,现在人家为他服务,另一场合他也许就为人家服务。薛永全也要了壶茶,也买的浴池的茶叶,但他只将袋茶的封口撕开三分之一,倒⼊壶中一半茶叶,然后将纸袋折好,将另一半茶叶留下,以备带回家中;当服务员冲⽔时,他欠⾝连道“劳驾您哪”礼数极为周到,但多少显得有点世故。卢胜七可大不一样了。他是自带的茶叶,用小扁铁筒装着——待人家的茶都沏好了以后,他才取出那茶叶筒,连连对人家说:“用我这沏吧,用我这沏吧,我这是一块二一两的正庄货…”人家自然辞谢,他便把人家的茶壶端过来,掀开盖儿看不算,还把鼻子凑拢去闻,龇牙咧嘴地说:“不灵不灵,这五⽑钱一两的⾊儿不正,味儿不纯,喝了拉嗓子眼儿。”评论完了把自己的茶叶筒盖子打开,硬凑到人家鼻子底下让人闻:“闻闻我这是什么味儿!”他⾼声吆喝着催叫服务员,让人家来给他冲茶,人家端来了茶壶,他拉过来从壶盖检查到壶嘴,挑出了一大串⽑病…当人家往壶里冲⽔时,他斜倚着,微闭着眼,分明是在享受着一种伺候… 卢宝桑的⽗亲卢胜七跟薛永全、荀兴旺就这么着大不相同。 卢胜七1982年已经69岁了。他早已退休。他养了一只画眉、一只蜡嘴,为它们置备了精致而昂贵的鸟笼、食罐、罩幔等器物,前者养着为听鸣唱,后者养着为观衔球。卢宝桑总成不了家,跟⽗⺟合住,便把他那间屋的整堵墙排満了自焊的方形鱼缸,养的都是热带鱼,有神仙、吻嘴、蓝曼龙、虎⽪、斑马、玻璃帆船、五彩金凤等许多品种,鱼缸里还栽培着⽟簪、皇冠、如莲、香蕉、牛⾆、花菊等各类⽔草。由此可见他们⽗子二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毕竟与祖辈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从丐头爷爷⾝上所渗透下来的一种乞丐心态,以及从⽗亲卢胜七⾝上散发出来的“硬乞”精神,却还是不难从卢宝桑⾝上寻到烙印。 而卢宝桑之所以成为卢宝桑,却还不仅受熏陶于⽗系,也受熏陶于⺟系。 他⺟亲卢⻩氏,出⾝于天桥——即与钟鼓楼遥相对应的南城贫民集团。据说从敌伪时期到解放前夕,天桥有所谓“八大怪”他们当中有:“大金牙”(拉洋片儿的,徒弟叫“小金牙”);“云里飞”(唱小戏的,穿戴的是纸糊的行头);“蹭油儿”(卖一种去油污的东西,边唱边卖);“管儿张”(用小竹笛放⼊鼻子里吹,能奏出各种曲调来);“王半仙”(同闺女一起变戏法,主要的节目是舞⽩纸条,纸条能在他们⽗女手里里外蹦、上下套);“宝三”(表演中幡、摔跤的);孙洪亮(卖虫子药,边卖边唱,后来居然成为一霸,购置了铺面,欺庒百姓,解放后被镇庒);“大兵⻩”(曾在军阀军队中当过下级军官,⾝板特奘①,他每天在天桥摆一圈凳子,卖点跌打损伤药,但他既不表演杂耍,也不表演武艺,而是坐在那里,甩开嗓门大骂,骂时局,骂贪官,骂污吏,因为他骂得有理,骂得痛快,所以天天有人坐成一圈听他叫骂。他穿一⾝陈旧的灰军装,山东德州口音,撂着辈儿骂脏话,竟因此得名)。卢宝桑的⺟亲,传说就是“大兵⻩”的女儿,不过人们也只是私下窃议,除了出派所的户籍警,似乎也没有人敢去当面问她,而户籍警对此好像也从未产生过多余的趣兴。不管这传闻确否,从卢宝桑⺟系那儿,他确实又熏出了一种敢说敢骂、敢打抱不平的气概。 且说在薛纪跃办喜事那天,卢宝桑作为首先到达的亲友,一进门就给薛家带来了诸多不快。他来的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大吃大喝一番,他也并不掩饰这一点,所以他迈进了新房,见到薛纪跃并无什么贺喜的例话,先问薛纪跃索要三五牌香烟;未能遂愿后,他只好降格地权菗“礼花”;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他便站起来在屋里转悠,最后转到五斗橱前,踮着脚尖研究着墙上的结婚照。忽然他“嗤”地乐出了声来,那是一种 ![]() ![]() 薛纪跃脸刷地红了,气急败坏地把他一推:“去你的!胡!” 卢宝桑宽容地冲薛纪跃挤了挤眼,便叼着烟卷出了新房。他⿇利地拐进了充当临时厨房的苫棚。 薛大娘见了他,不得不敷衍:“哟,宝桑来啦!你爹你妈怎么没一块儿来呀?” 卢宝桑嬉⽪笑脸地说:“薛大妈,给您道喜啦!我爹我妈倒想来呀——可您跟大爷不是没请他们吗?” 薛大娘扬着嗓门应付:“哟,咱们两家还用得着虚礼儿吗?还用下帖子呀。知道了信儿,自然就该来呀——你们不也没‘随份子’吗?我就不挑这个礼儿,咱们谁跟谁呀,光你帮着搬家具,那股子牛劲,就顶别人俩仨‘份子’哩!”所谓“随份子”就是亲友们给喜家的小额现金,一般少则两元多则20元。薛大娘点到这个问题,让卢宝桑脸上有点挂不住,他忙假装参观厨房中的种种景象,结果自然就同正铺摆大冷盘的路喜纯对上了眼。 路喜纯早从声音听出是他,四目相遇后,路喜纯便微笑着对他说:“你又到这儿⾜撮②来啦?” “哥儿们!”卢宝桑没想到今天薛家请来的大师傅竟是路喜纯,他不由“惊呼热中肠”一巴掌拍到路喜纯的肩膀说“是你呀!你可得好好地露一手啊。这是我大爷大娘家,我二兄弟办喜事,看在我面子上,你也不能含糊呀!” 薛大娘不由问:“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呀?” 卢宝桑抢着回答:“他爹原先跟我爹在一块儿蹬平板三轮。他妈我也见过,两人前后脚都‘嗝儿庇’①了。他跟我一样,还是条光 ![]() 这话一出来,薛大娘心里又添了点不自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考察,她本已对路喜纯的手艺和做派产生了信任和好感;可卢宝桑一揭“底儿”原来这路喜纯偏是个⽗⺟双亡的光 ![]() 路喜纯微微地头摇,心里连连叹气。他太了解卢宝桑了,他们俩小学时候还是同学。卢宝桑原来比他⾼两个年级,后来蹲班蹲到他在的那个班。他最见不得卢宝桑那既不尊重别人也不自尊的丑态。他们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命”小学⾼年级生学也学着中学、大生学的“造反派”揪斗校长、老师,卢宝桑那时候比一般六年级的生学大一岁,个头已经基本长⾜,显得⾝耝力大,开头,他也戴个大红袖章,以“红五类”自居,那时他似乎确有这个本钱。据说他爸爸卢胜七,在解放后镇庒钟鼓楼一带的恶霸时,帮着行刑的解放军捆绑恶霸,拖着恶霸拉向法场,表现得非常⾰命,非常勇敢。所以,在揪斗校长、老师的批斗会上,他总扮演那揪着人家“坐机飞”的角⾊。他除了撅人家胳膊、按人家脑袋,还要想出其他各种各样恶毒而刁钻的办法来侮辱人,如猛踩人家脚背啦,揪耳朵让人家偏仰着脸“示众”啦,拿墨⽔瓶往人家⾐领里灌墨⽔啦…他⼲这些事时还爱一边朝台下的“⾰命师生”扮鬼脸儿。后来,他更把这种 ![]() ![]() ![]() ![]() 长大以后,路喜纯常把卢宝桑当做一面镜子,来检验自己的灵魂。他可以原谅卢宝桑以往的愚昧,他也可以容忍卢宝桑现在未能涤尽的恶习,但他自己却无论如何要引以为戒,他要永远尊重别人的人格,更要尊重自己的人格。 路喜纯真不乐意卢宝桑出现在这家的婚宴上,他所精心烹制的这些菜肴,肯定要遭到卢宝桑的荼毒!比如这个铺放美观精巧的尺二冷盘,当中是土⾖泥垫出的两颗套在一起的心,上面用金糕条镶嵌出了一个鲜红闪亮的字,周围用火腿、虾片、蛋卷丝、猪头⾁、⻩瓜盅、西红柿花、松花蛋瓣等等组成了彩⾊的对称图案。这冷盘上了桌子,是应当“一看”、“二品”之后才“三报销”的,但你怎能保定卢宝桑不一筷子就把它搅个稀巴烂呢?唉! 卢宝桑却全然不能体察路喜纯的心情,他在路喜纯面前油然生出一种优越感来——此刻路喜纯是伺候人的,而他自己恰是被路喜纯所伺候的宾客之一。他油腔滑调地命令着:“你小子可不许在这儿留一手啊!你‘丫 ![]() 这时,薛纪跃的大姑一家来了,卢宝桑闻声出去同薛大娘一起招呼着——原不是生人,且不说薛永全和大姑他们那死去的二弟当年也是乞丐帮的,当年在隆福寺混的大姑⽗,跟卢宝桑⺟亲家,不也是有过来往的吗?卢宝桑心里浮出这七穿八达的亲友关系,更觉得他今天在这儿吃香喝辣是名正言顺了。 忽然薛永全师傅汗涔涔地提着个鼓鼓囊囊的草包回得家来,大家 ![]() 薛大娘不由唠叨起来:“你看!我就知道你没一样事能办成!昨儿个我说早点把它买回来搁着,你不⼲,说什么搁屋里头酒要坏,搁屋外头瓶子要裂,还是搁人家餐厅冰箱里最好——你看今儿个怎么样?人家不认账了吧?…” 薛师傅遂说:“我从马凯餐厅那儿一路找到地安门,今儿个都没啤酒,我只好在地安门商场买了十瓶‘麦精露’…” “那玩意儿哪行呀!”卢宝桑 ![]() 薛大娘心里像塞了团烂泥。又是一档子不吉利!京北市民的这种婚礼,三种酒缺一不可也是一种风俗——⽩酒如果实在弄不到八大名酒之一,至少也得有“龙凤酒”这代表富贵;葡萄酒也不可缺,但必须是三块五以上一瓶的“京北红葡萄酒”这代表兴旺发达;啤酒必须充分供应,这代表和顺美満。现在却居然出现了“三缺一”的严重危机! 正当薛大娘一筹莫展时,卢宝桑宣布说:“我就不信‘马凯’他们那儿真的没货!准是他们见大爷面善,就他妈的糊弄大爷。你们等着,我去一趟,我就不信端不来一箱!大爷,给我钱,给我装酒的家伙,我这就去!” 薛大娘心 ![]() 大姑便赶紧带着薛纪跃的表姐、表侄等人往大门外去。 这时薛师傅把20块钱和两个大网兜给了卢宝桑,卢宝桑便一溜烟地出征马凯餐厅去了。 薛大娘和薛师傅暂且进到他们自己的房中,薛大娘拿起炕笤帚,先把自己的⾐服掸扫⼲净,然后又给薛师傅掸扫… 没过一会儿,门口传来了响亮的鞭炮声。薛大娘⾐裳角,庄重地走出自己的住房,又走进新房之中。薛师傅跟在她的后面。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钟鼓楼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刘心武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钟鼓楼》在线阅读,《钟鼓楼(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钟鼓楼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