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二六赐新婚秦本全照准统战舰进军只欠风及《康熙大帝》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康熙大帝 作者:二月河 | 书号:42274 时间:2017/9/29 字数:5184 |
上一章 二六、赐新婚秦本全照准 统战舰进军只欠风 下一章 ( → ) | |
太皇太后传下懿旨,要带领皇上、太子、生过皇子的众嫔妃、三岁以上的皇子,还有苏⿇喇姑、孔四贞等一大帮人,在二十六⽇那天⾼士奇新婚之时,到⾼府去看戏。这个旨意一下,⾼士奇真是欣喜若狂,⾼兴得手脚都不知往哪放了。您想啊,太皇太后和皇上都来了,那在京的三品以上大臣们敢不来捧场侍候吗?哼,満朝文武之中,谁有过这么大的面子,这么大的排场。明天就是甘六了,⾼士奇不敢怠慢,一伸手,就拿出了两千两银子,赏给了阖府家人。 ⾼府上下一百多号人得了银子,个个兴⾼采烈。前奔后跑,马不停蹄地忙了一宿,还是精神抖擞毫无倦⾊——⾼府差不多翻了个儿:正厅改作太皇太后和宮眷休息看戏的地方。前头设一幅纱屏挡了;厅前正中为康熙设了软榻;两旁厢房为机枢要臣也设了座位。二门一溜仿宮墙全都拆了,前后院打通成了一片空场,搭了一座戏台,戏台前边的一大片空地上,设了许多矮几,作为文武员官和宮廷侍卫们边看戏边饮茶用的。一应细巧宮点、茶食、酒菜、笔墨、纸砚也都预备停当。 第二天便是二十六,⾼士奇匆匆忙忙当了一会儿新郞官,康熙便陪着太皇太后驾幸⾼府。随驾的部院大臣来了一大群, ![]() 就听一阵锣鼓之后,演员们跳加官谢了皇恩。先演了一出帽子戏叫《过五关),主角关羽“灯下观舂秋”一折下来,太皇太后在纱屏后传出旨来吩咐康熙:“这个戏演得好,赏点什么吧!” 康熙也正看得⼊神。⼊关定鼎以来,文圣人早已确定了孔子。武圣人呢?礼部拟了三个人,——伍子胥、岳飞和关羽。议了几次都没有结果。由于战争不断,康熙没有下决断,也就撂开了。此时见台上勇武沉稳的关云长在灯下持着胡子读史书,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守护在一旁,那忠义气概、大将风度着实叫人赏心悦目。听见老佛爷叫行赏,康熙从遐想中醒了过来,吩咐李德全:“拿一把金瓜子赏他!” 说完,继续想自己的心事,嗯——看来伍子胥和岳飞都比不得关羽。伍子胥替⽗兄报仇,鞭尸楚平王,虽有孝道,却亏了臣道,算不得忠;岳飞忠孝两全,只是他的对头是“金”正犯了本朝忌讳。只有关羽,忠孝节义于一⾝,称得上武圣人。这个人,行。 他正要把熊赐履叫过来说这件事儿,猛听台上萧鸣筝响。正戏《桃花扇)开场了。侯方域方巾皂靴甩着⽔袖潇洒飘逸地出来,出场便昅引了康熙。康熙忽然想起了伍次友,他正是侯朝宗的⾼⾜。前些时派素伦至五台山找他,回报说他挂单化缘去了,如今伍先生又在哪里呢?他的心不由一阵凄凉。想起自己年过而立,湾台战事凶吉未卜,西部叛 ![]() 太皇太后正扯着芳兰的手说家常,见康熙进来,笑道:“哎——外头大臣那么多,皇帝进来做什么?我老天拔地的,这些戏文都听不懂,有她们陪着说笑解闷儿罢了,用不着你来立规矩。” 康熙赔笑说道:“哦,坐得久了,也想走动走动。天这早晚了,又怕老佛爷饿了,进来瞧瞧,可要传膳?” 太皇太后道:“你瞧瞧这桌子上的东西,还饿着我老婆子了?只芳兰可怜见的:一个新媳妇,踏进门就应付这么大的场面,真难为她了。” 芳兰听太皇太后提到自己,忙闪出来向康熙叩头。 康熙见她还穿着大红喜服,越发显得面⽩如月,羞颜似晕,俏丽中透着精明,遂笑道:“好好!起来吧。朕原说过为⾼士奇主婚来着,总算不食前言了。这会子没东西赏你,回头让礼部早些给你进诰命!” 太皇太后因笑道:“你没事还去吧!没的在这里,她们连个笑话也不敢说,你饿了只管传膳,我是不用的。” 当戏演到侯朝宗和李香君相继出家之时,苏⿇喇姑想起自己和伍次友的事,不噤有些黯然失⾊。太皇太后一眼就瞧出了她的心事,忙说:“戏文虽好,只是太文了,我有点坐不住。天⾊渐渐暗下来,趁他们掌灯,咱们不如回宮。慧真你也不用回畅舂园,陪我住一宿吧…张万強,你陪着皇帝看戏,让他歇息一⽇,别说我去了,扫了皇帝的兴。芳兰,以后没事了,进宮去陪我说说话,给我解闷。”说完,便从后门起驾回宮了。 戏一直演到子初时分才完,康熙看得快心畅意,赏了戏子们,又命众人散了,他自己却兴致 ![]() ![]() “回圣上,孔尚任这人是有名的大胆秀才,虎臣怕戏里头有什么违碍之处,先在南京演了才进上来。奴才原也想先看过了再请主子赏看。后来想虎臣何等精细人,岂能有错?就斗胆了。” “晤,孔尚任是伍先生推荐过的人,即有小过,有什么关系,用得着你绕那么大圈子请朕?只不知今年北闱科考孔尚任来了没有,可别再像南闱一样把他给取在榜外了吧。” ⾼士奇耗费了这么大的精神,为的就是南闱的事,如今,见皇上主动说出这题目,他能放过机会吗,忙道:“主子说到这儿,奴才就得进一言。前天万岁盛怒之下,天威不测,奴才被吓得走了真魂,就有话也得等主子消停消停再说——若论南闱的事,只能说臣工办事不尽忠心。可要是翻过来瞧,还是件喜事,不值得万岁龙心大怒,动那么大肝火。” “你说什么?科场舞弊,有什么可喜之处?” “万岁,什么事都得反过来看看,才能看全了!以奴才之见,此乃天下文人心向大清,盛世即来的转机!” “唔?” “圣上,我朝⼊关定鼎,已历四十余载,人心浮动原由很多。最大的事莫过于文人执拗,谬解圣人经义,死抱了华夷之见。所以历届科考皆都不⾜员。” ⾼士奇说着,抬起眼来看了一下康熙,瞧皇上神⾊平和,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便长了胆子,继续说了下去: “如今人们不惜重金钻营门路,踊跃参加科考,乃政局大稳、百废俱兴之象。奴才说句不中听话,开国之初时连明珠那样的诗还中个同进士!‘三藩’ ![]() 康熙站起⾝子,端着杯子在大厅里走来走去,见⾼士奇停了口,笑了笑道:“你说下去,不要怕嘛。” “这件事,万岁认真要办,就得兴大狱。如果真的像熊赐履说的那样,主考、副主考,一十八房考官杀的杀,砍的砍,这取中的文士谁不胆战心惊?办得如此之严,往后的考官也望而生畏!皇上费了多少年的心力才养了这点文人归心的风气,岂不又扑灭了?而且在南闱闹事主犯邹思明并没有拿住,他的背后有什么文章咱们也不清楚。严惩考官必放纵了这些闹事的人,往后动不动就抬财神进贡院,万岁办是不办?这善后何其难也!” 康熙一边听,一边思索着“⾼士奇,你八成是受了什么人托付,趁着朕⾼兴,来平息这天字第一号官司的吧?依你说的,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竟作罢不成?” ⾼士奇“扑通”一声双膝跪下,说道:“奴才岂敢!奴才原是潦倒书生,跟了主子,不次超迁,已经贵在机枢,焉敢以⾝试法?奴才是说,舞弊当然不好,但主子乾纲在握,这⽑病好治;可动摇了人心就不易挽回。主上天聪睿智有⽇月之明,自能洞鉴奴才苦心!” 本来决心大开杀戒的康熙被⾼士奇说动了。想想,⾼士奇说的也有道理。但撒手不治,又于心不甘,沉思一会儿,康熙方喃喃说道:“不办了?” ⾼士奇吃准了康熙急于用兵不愿朝局震动的心思,断然说道:“办还是要办,明面儿上不能声势太大,惊动朝局!将左某、赵某调回京师,严加申斥,夺官退赃!闹事者则密令缉拿。等湾台事完了,主上南巡之时,把落榜中确有才识的人简拔上来。这样,已选上的举子不致于⽟石俱焚,落第才士又得特简之恩。将来察看他们的吏治,公忠廉能的提拔,贪赃不法者治罪,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康熙听至此,不噤双掌一合,刚要说“就依你”话到 ![]() ⾼士奇这一本算是奏准了,一场泼天大案被庒了下去。皇上没有兴大狱杀人,却叫李光地拟了圣旨,飞马传送福建前线,催向湾台进兵的事。 远在福州的⽔师提督施琅,接到了康熙皇上督促用兵的诏书。诏书中要施琅与姚启圣商议一下,眼下是否可以进兵湾台,如果不行,那么什么时候用兵最为有利,商议之后,即刻回奏。施琅接了这个圣旨,不敢耽搁,便坐了轿子,直奔姚启圣的总督衙门。 在清朝初年,提督一职为正二品,比总督低着一级。可是施琅这个⽔师提督是以钦差⾝份驻防在此,而且圣上有旨,命姚启圣的人马,统归施琅调遣。姚启圣不敢托大,听说施琅来了,便率领着将军赖塔,率全城文武 ![]() 听施琅大致介绍了敌我双方军事情形之后,姚启圣捻着胡须,慢呑呑说道:“施公,原定先取澎湖的方略是不错的。不过那时郑经还没有死,湾台政局尚属稳定,所以得步步为营,先打澎湖。如今郑经病死,他的儿子们相互残杀,全岛兵权,已落⼊旁人之手。刘国轩带着重兵驻守澎湖,其实也有点避祸的味道。我军不如避实就虚,乘现在北风正大时绕过澎湖,直取湾台本土,一鼓破之。这样,驻扎在澎湖的刘国轩进退维⾕,必会不战而降!” 施琅一言不发听完了姚启圣的话,沉思了一下,笑着说:“启圣兄,你的话有道理、,若倒退回去五年,‘三藩’狼烟未息,主上命我下海打仗,我也要这样想。现在海內定安,以倾国之力取湾台,便不能走这步险棋,而抛弃全胜之道。数百里风滔之险,不是件容易事,万一湾台本土之战稍有不利,中间横着的澎湖便是我们全军葬⾝之地!所以兄弟以为应以不变应万变,不管湾台形势如何,攻下澎湖,湾台便不战自 ![]() “照你这么说,我们就得等着南风了?那最早也得等今年夏秋。” “对。” “施军门可曾想过,夏季海战风险更大!如澎湖一战不利,湾台內 ![]() 按照康熙以前的旨意,姚启圣在施琅军中的职责是宣慰军士。二人相处时间长了,时⽇多了,施琅知道这老头子认理不认人,便微微一笑说道:“启圣兄放心,为将之人不识天文,不辨风候,怎敢在海上打仗?夏季是季风,以南风最多,倒是冬舂之风最难预料。我练⽔军五六年,郑家的兵我也当过,他们那两下子也还知道。取了澎湖,便扼住了敌军咽喉,他若负隅顽抗,我就派大兵舰泊在湾台港口,重炮轰击。另出奇兵分袭南路和北路。哼,湾台那几万兵,分散数百里海域岛屿,还要守本土,不难各个击破!” 他俩在这儿争论不休,那位将军赖塔却一直没有搭话。他坐在施琅的对面,一只手搭在椅子背后,连帽子也没戴;一条发辫顺脑后直溜下来,刚剃过的头和油光光的脸,酒坛子似的闪着亮光。他抚了一把刚刚修饰过的八字髭须、嘻嘻一笑说道:“二位说完了吗?下官说句不怕得罪你们的话,你们似乎连皇上的圣旨都没读懂!” 施琅为人严肃庄重,又一向看重军纪,很看不惯赖塔这样懒散随便的模样。施琅偏过头来问道:“哦?大人有何⾼见?”姚启圣撅着胡子扭转了脸,只鼻子里哼了一声,瞅也不瞅赖塔。 赖塔拿起康熙的廷寄谕旨,笑了笑,说道:“皇上旨里说的多明⽩。依我看这湾台的事啊,没准就吹了!你们寻思,如果定要取湾台,何必还要问‘可否进兵’?”他 ![]() ![]() ![]() ![]() ![]() 尽快拿下湾台统中一华版图,是康熙亲定的国策。施琅在京的时候,皇上亲自接见谆谆嘱托。可如今这个赖塔,公然曲解圣意,胡搅蛮 ![]() 赖塔懵头懵脑地问道:“什么?” “我说你,把帽子给我戴上!”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康熙大帝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二月河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康熙大帝》在线阅读,《康熙大帝(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康熙大帝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