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第二十五章及《钟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钟声 作者:史铁生 | 书号:43228 时间:2017/11/4 字数:5431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下一章 ( → ) | |
⻩土地情歌 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呢,跟20几岁的人在一起玩不觉得有什么障碍,偶尔想起自己已经40岁,倒不免心里一阵疑惑。 某个周末,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都是20出头的小伙子。小伙子们没有辜负好年华,都大学毕了业,并且都在谈恋爱,说起爱情的美妙,毫不避讳,大喊大笑。本该是这样。不知怎么话题一转,说起了揷队。 可能是他们问我的腿是怎么残疾的,我说是揷队时生病落下的。他们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个说:我爸我妈常给我讲他们揷队时候的事。 我说,什么什么,你再说一遍!他又说了一遍:我爸我妈,一讲起他们揷队时候的事,就没完。 “你爸和你妈,揷过队?” “那还有错儿?” “在哪儿?” “山西。晋北。” “你今年多大了?” “21。知青的第二代,我是老大。” “你爸你妈他们哪届的?” “六六届,老⾼三。今年45了。” 不错,回答得 ![]() ![]() ![]() “你哪年出生?”我愣愣地看他,还是有点儿不信。 “70年。”他说“我爸我妈他们68年走的,一年后结婚,再一年后生了我。” 我还是愣着,把他从头到脚再看几遍。 “您瞧是不是我不该出生?”他调侃道。 “不不不。”我说。大家笑起来。 不过我心里暗想,他的出生,一定曾使他的⽗⺟陷⼊十分困难的处境。 “你爸你妈怎么给你讲揷队的事?” 他不假思索,说有一件事给他印象最深:第一年他爸他妈回京北探亲,在农村⼲了一年连路费都没挣够,只好一路扒车(扒车,就是坐火车不买票或只买一张站台票,让列车员抓住看你确实没钱,最多也就是把你轰下来)。没钱,可那时年轻,有一副经得起摔打的好⾝体,住不起旅馆就蹲车站,车上没你的座位你就站着,见查票的来了赶紧往厕所躲,躲不及就又被轰下去。轰下去就轰下去,等一辆车再上,还是一张站台票。归心似箭,就这样一程一程,朝圣般地向京城推进。如此⽇夜兼程,可是把他爸他妈累着了。有一次扒上一趟车,谢天谢地车上 ![]() 我说他的出生一定曾使他的⽗⺟陷⼊困境,不单是指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舆论。20年前的国中,爱情羞羞答答的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得不犯的错误;尤其一对知识青年,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尚未大有作为,先谈情说爱,至少会被认为⾰命意志消沉。⾰命、进步、大有作为、甚至艰苦奋斗,这些概念与爱情几乎是⽔火不相容的;⾰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那时候,爱情如同一名逃犯,在光明正大的场合无处容⾝;戏里不许有,书里不许有,歌曲里也不许有。不信你去找,那时国中的歌曲里绝找不到爱情这个词。所以,我看着我这位年轻的朋友,心里不免佩服他⽗⺟当年的勇敢,想到他们的艰难。 但是20岁上下的人,不谈恋爱尚可做到,不向往爱情则不可能,除非心理有⽑病。 当年我们一同去揷队的20个人,大的刚満18,小的还不到17。 我们从京北乘火车到西安、到铜川,再换汽车到延安,一路上嘻嘻哈哈,感觉就像是去旅游。冷静时想一想未来,浪漫的诗意中也透露几分艰险。但“越是艰险越向前”大家心里便都踏实些,默默地感受着崇⾼与豪迈。然后互相鼓励:“咱们不能消沉。”“对对。”“咱们不能学坏。”“那当然。”“咱们不能无所作为。”“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咱们不能菗烟。”“谁菗烟咱们大伙菗谁!”“更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唏——”所有人都作出一副轻蔑或厌恶的表情,更为 ![]() ![]() ![]() 首》,大家先被歌词昅引。譬如:“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 ![]() 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透过淡淡的薄雾,青年看见,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烁着灯光。”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好,说一点都不⻩,说不仅不⻩而且很⾰命。于是学唱。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认真地学唱,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学《⽑选》。推开窑门,坐在崖畔,对面是月⾊中的群山,脚下就是那条清平河,哗哗啦啦⽇夜不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 ![]() ![]() “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当然。”“听他胡说呢。”“嘿,谁胡说谁不是人!”“你看见的?”“废话。”这倒是个不坏的消息,是件值得回味的事,让人微微地 ![]() 不久,我们听见女生们也唱起“⻩歌”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 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那赶车的人…” 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就是这样起源。或者说一切艺术都是这样起源。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数不完的⽇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民歌尤其是这样。陕北民歌尤其是这样。“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三年两年忘不了你。有朝一⽇见了面,知心的活儿要拉通。”“蛤蟆口灶火烧⼲柴,越烧越热离不开。” “ ![]() ![]() ![]() ![]() ![]() ![]() ![]() ![]() 和“骡子儿哟”之后可以自由地延长,直到你心里満意了为止。 ![]() ![]() 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原就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从不试图揪过耳朵来把你训斥一顿,更不试图把自己装点得那么⽩璧无瑕甚至多么光彩夺目,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颠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 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真诚而素朴的忧愁,真诚而素朴的爱恋,真诚而素朴的希冀与憧憬,变成曲调,贴着山走,沿着⽔流,顺着天游信着天游;变成唱词,贴着心走沿着心流顺着心游信着心游。 其实,流行歌曲的起源也应该是这样——唱平常人的平常心,唱平常人的那些平常的牵念,喜怒哀乐都是真的、刻骨铭心的、魂牵梦萦的,珍蔵的也好,坦率的也好,都是心灵的作用,而不是喉咙的集市。也许是我老了,怎么当前的流行歌曲牟打动我的那么少?如果我老了,以下的话各位就把它随便当成什么风刮过去拉倒,我想,几十几百年前可能也有流行歌曲,有很多也那么旋风似地东南西北地刮过(比如大跃进时期的、文化⾰命时期的),因其不是发源于心因而也就不能留驻于心,早已被人淡忘了。我想,民歌其实就是往昔的流行歌曲之一部分,多少年来一直流传在民间因而后人叫它民歌。我想,经几十甚至几百年而流传至今的所有歌曲,或许当初都算得流行歌曲(不能流行起来也就不会流传下去),它们所以没有随风刮走,那是因为一辈辈人都从中听见自己的心,乃至自己的命。“门前有棵菩提树,站在古井边,我作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不管是异时的还是异域的,只要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就必定能够流进心里去。可惜,在此我只能例举出一些歌词,不能让您听见它的曲调,但是通过这些歌词您或许能够想象到它的曲调,那曲调必定是与市场疏离而与心⾎紧密的。我听有人说,我们的流行歌曲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恰当的唱法,港台的学过了,东洋西洋的也都学过了,效果都不好,给人又作偷儿又装阔佬的感觉;于是又有人反其道而行,专门弄土,但那土都不深,扬一把在脑袋上的肯定不是土壤,是浮士要么⼲脆是灰尘。“我家住在⻩土⾼坡,大风从门前刮过。”虽然“⾼”和“大”都用上了,听着却还是小气;因而您再听:“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 这无异于是声称,他对生活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他没心没肺。真要没心没肺一⾝的仙风道骨也好,可那时候“风”里恰恰是能刮来钱的,挣钱无罪,可这你就不能再说你对生活没有什么看法了。假是终于要露马脚的。歌唱,原是真诚自由的诉说,若是连歌唱也假模假势起来,人活着可真就绝望。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満,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我不懂,不敢瞎说。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 写到这儿我怀疑了很久,反省了很久:也许是我错了?我老了? 一个人只能唱他自己以为真诚的歌,这是由他的个 ![]() 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沟不是坏东西,有山有⽔就有沟,地球上如果都是那么平展展的,虽然希望那都是良田但事实那很可能全是沙漠。此文开头说的那位21岁的朋友——我们知青的第M 代,他喜 ![]() ![]() ![]() 一九九二年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钟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史铁生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钟声》在线阅读,《钟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钟声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