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1〕及《文序跋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文序跋集 作者:鲁迅 | 书号:43300 时间:2017/11/5 字数:7775 |
上一章 《出了象牙之塔》〔1〕 下一章 ( → ) | |
《出了象牙之塔》〔1〕 后记〔2〕 我将厨川⽩村氏的《苦闷的象征》译成印出,迄今恰已一年;他的略历,已说在那书的《引言》里,现在也别无要说的事。我那时又从《出了象牙之塔》里陆续地选译他的论文,登在几种期刊上,现又集合起来,就是这一本。但其中有几篇是新译的;有几篇不关宏旨,如《游戏论》,《十九世纪文学之主嘲》等,因为前者和《苦闷的象征》中的一节相关〔3〕,后一篇是发表过的,所以就都加⼊。惟原书在《描写劳动问题的文学》之后还有一篇短文,是回答早稻田文学社〔4〕的询问的,题曰《文学者和政治家》。大意是说文学和政治都是 ![]() 我以为这诚然也有理,但和国中现在的政客官僚们讲论此事,却是对牛弹琴;至于两方面的接近,在京北却时常有,几多丑态和恶行,都在这新而黑暗的 ![]() “象牙之塔”的典故〔5〕,已见于自序和本文中了,无须再说。但出了以后又将如何呢?在他其次的论文集《走向十字街头》〔6〕的序文里有说明,幸而并不长,就全译在下面:—— “东呢西呢,南呢北呢?进而即于新呢?退而安于古呢?往灵之所教的道路么?赴⾁之所求的地方么?左顾右盼,仿徨于十字街头者,这正是现代人的心。‘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7〕我年逾四十了,还 ![]() ![]() ![]() “作为人类的生活与艺术,这是迄今的两条路。我站在两路相会而成为一个广场的点上,试来一思索,在我所亲近的英文学中,无论是雪莱,裴伦,是斯温班〔8〕,或是梅垒迪斯,哈兑〔9〕,都是带着社会改造的理想的文明批评家;不单是住在象牙之塔里的。这一点,和法国文学之类不相同。如摩理思〔10〕,则就照字面地走到街头发议论。有人说,现代的思想界是碰壁了。然而,毫没有碰壁,不过立在十字街头罢了,道路是多着。” 但这书的出版在著者死于地震之后,內容要比前一本杂 ![]() 造化所赋与于人类的不调和实在还太多。这不独在⾁体上而已,人能有⾼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世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见其了然,所以在勇于思索的人们,五十年的中寿就恨过久,于是有急转,有苦闷,有仿徨;然而也许不过是走向十字街头,以自送他的余年归尽。 自然,人们中尽不乏面团团地活到八十九十,而且心地太平,并无苦恼的,但这是专为来受国中內务部的褒扬而生的人物,必须又作别论。 假使著者不为地震所害,则在塔外的几多道路中,总当选定其一,直前勇往的罢,可惜现在是无从揣测了。但从这本书,尤其是最紧要的前三篇〔11〕看来,却确已现了战士⾝而出世,于本国的微温,中道〔12〕,妥协,虚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一一加以辛辣的攻击和无所假借的批评。就是从我们外国人的眼睛看,也往往觉得有“快刀断 ![]() 但一方面有人称快,一方面即有人汗颜;汗颜并非坏事,因为有许多人是并颜也不汗的。但是,辣手的文明批评家,总要多得怨敌。我曾经遇见过一个著者的生学,据说他生时并不为一般人士所喜,大概是因为他态度颇⾼傲,也如他的文辞。这我却无从判别是非,但也许著者并不⾼傲,而一般人士倒过于谦虚,因为比真价装得更低的谦虚和抬得更⾼的⾼傲,虽然同是虚假,而现在谦虚却算美德。然而,在著者⾝后,他的全集六卷已经出版了,可见在⽇本还有几个结集的同志和许多阅看的人们和容纳这样的批评的雅量;这和敢于这样地自己省察,攻击,鞭策的批评家,在国中是都不大容易存在的。 我译这书,也并非想揭邻人的缺失,来聊博国人的快意。 国中现在并无“取 ![]() 著者呵责他本国没有独创的文明,没有卓绝的人物,这是的确的。他们的文化先取法于国中,后来便学了欧洲;人物不但没有孔,墨〔14〕,连做和尚的也谁都比不过玄奘〔15〕。兰学〔16〕盛行之后,又不见有齐名林那,奈端,达尔文〔17〕等辈的学者;但是,在植物学,地震学,医学上,他们是已经著了相当的功绩的,也许是著者因为正在针砭“自大病”之故,都故意抹杀了。但总而言之,毕竟并无固有的文明和伟大的世界的人物;当两国的 ![]() 说到国中的改⾰,第一著自然是埽 ![]() ![]() ![]() 这和国中多数的胡说大致相同,因为他们自⾝都不是改⾰者。 岂不是改⾰么?历史是过去的陈迹,国民 ![]() 恰如⽇本往昔的出派“遣唐使”〔18〕一样,国中也有了许多分赴欧,美,⽇本的留生学。现在文章里每看见“莎士比亚”〔19〕四个字,大约便是远哉遥遥,从异域持来的罢。然而且吃大菜,勿谈政事,好在欧文,迭更司〔20〕,德富芦花〔21〕的著作,已有经林纾〔22〕译出的了。做买卖军火的中人,充游历官的翻译,便自有摩托车垫输⼊臋下,这文化确乎是迩来新到的。 他们的遣唐使似乎稍不同,别择得颇有些和我们异趣。所以⽇本虽然采取了许多国中文明,刑法上却不用凌迟,宮庭中仍无太监,妇女们也终于不 ![]() 但是,他们究竟也太采取了,著者所指摘的微温,中道,妥协,虚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简直可以疑心是说着国中。尤其是凡事都做得不上不下,没有底力;一切都要从灵向⾁,度着幽魂生活这些话。凡那些,倘不是受了我们国中的传染,那便是游泳在东方文明里的人们都如此,真是如所谓“把好花来比美人,不仅仅国中人有这样观念,西洋人,印度人也有同样的观念”了。但我们也无须讨论这些的渊源,著者既以为这是重病,诊断之后,开出一点药方来了,则在同病的国中,正可借以供少年少女们的参考或服用,也如金 ![]() 我记得“拳 ![]() 本书所举的西洋的人名,书名等,现在都附注原文,以便读者的参考。但这在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著者的专门是英文学,所引用的自然以英美的人物和作品为最多,而我于英文是漠不相识。凡这些工作,都是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27〕,许季黻四君帮助我做的;还有全书的校勘,都使我非常感谢他们的厚意。 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至于几处不用“的”字而用“底”字的缘故,则和译《苦闷的象征》相同,现在就将那《引言》里关于这字的说明,照钞在下面:—— “…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例如socialbeing为社会底存在物,Psy^chischeTra-uma为精神底伤害等;又,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语尾有-tive,-tic之类者,于下也用‘底’字,例如specula-tive,romantic,就写为思索底,罗曼底。” 一千九百二十五年十二月三⽇之夜,鲁迅。 〔1〕《出了象牙之塔》厨川⽩村的文艺评论集,鲁迅译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之 ![]() 〔2〕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语丝》周刊第五十七期(发表时无最后二节)。后印⼊《出了象牙之塔》单行本卷末。 〔3〕指《苦闷的象征》第一部分《创作论》的第三节《強制庒抑之力》。 〔4〕早稻田文学社即早稻田文学出版社。《早稻田文学》创刊于一八九一年,由坪內逍遥主编,至一八九八年停刊。一九○六年复刊,由岛村抱月主编,至一九二七年又停刊。该刊曾发表不少创作、评论和翻译,是研究⽇本明治时期文学的重要资料。 〔5〕“象牙之塔”原是十九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1804—1869)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1797—1863)的用语,后来用以比喻脫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自序,指载于《出了象牙之塔》卷首的《题卷端》一文。 〔6〕《走向十字街头》厨川⽩村的文艺论文集,收论文十九篇。有绿蕉、大杰的中译本,一九二八年八月海上启智书局出版。 〔7〕“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英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朱生豪译文)语见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原是剧中主角哈姆雷特的台词。 〔8〕雪莱(P.B.Shelley,1792—1822)英国诗人。他反对专制统治,曾因作《无神论的必然 ![]() ![]() 〔9〕梅垒迪斯(G.Meredith,1828—1909)通译梅瑞狄斯,英国作家。他在作品中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罪恶,同情小资产阶级的 ![]() 〔10〕摩理思(W.Morris,1834—1896)通译莫理斯,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在作品中号召人们与庒迫者作斗争,并积极参加英国工人运动。若有长诗《地上乐园》、小说《虚无乡消息》、《约翰·保尔的梦想》等。 〔11〕这里的“前三篇”指印⼊《出了象牙之塔》的首三篇: 《出了象牙之塔》、《观照享乐的生活》及《从灵向⾁和从⾁向灵》。 〔12〕中道⽇语:中和之道的意思。中和,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3〕“取 ![]() ![]() ![]() 〔14〕孔、墨即孔丘和墨翟。孔丘(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墨翟(约前468—前376),墨家学派创始人。 〔15〕玄奘(602—664)唐代僧人,佛教学者。唐太宗时他赴印度取经,翻译了大量佛教经籍。 〔16〕兰学⽇本人称早期从荷兰输⼊的西欧文化科学为兰学。 〔17〕林那(C.Linne,1707—1778)或译林奈,瑞典生物学家,动植物分类的创造者。著有《自然界系统》、《植物种志》等。奈端(I.New-ton,1642—1727),通译牛顿,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他发现了力学基本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学和光的分析。 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他在一八五九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 〔18〕“遣唐使”唐时⽇本派往国中的使节。自公元六三○年至八九四年间,曾向国中 出派遣唐使十三次,使者中有医师、 ![]() ![]() 〔19〕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三十七种。 〔20〕欧文(W.Irving,1783—1859)国美作家。作品主要描写国美的社会矛盾,揭露殖主民义者的忍残。著有《见闻杂记》、《华盛顿传》等。迪更司(C.Dics,1812—1870),通译狄更斯,英国作家。他的作品揭露资产阶级的种种罪恶,描写下层民人的痛苦生活。著有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等。 〔21〕德富芦花(1868—1927)⽇本作家。他站在宗法制农民立场,批评资本主义社会。著有长篇小说《不如归》、《黑嘲》等。 〔22〕林纾(1852—1924)字琴南,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翻译家。他曾据别人口述,以文言翻译欧美文学作品一百多种,在当时影响很大,后集为《林译小说》出版。 〔23〕金 ![]() 〔24〕“拳 ![]() ![]() ![]() ![]() 〔25〕上野⽇本东京的公园,以樱花著名。 〔26〕松岛⽇本地名,岛上遍长松树,为有名的游览区。 〔27〕韦素园(1902—1932)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译有果戈理中篇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花集》等。韦丛芜(1905—1978),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著有长诗《君山》等,译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穷人》、《罪与罚》等。李霁野,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影》,译有 ![]() 《观照享乐的生活》译者附记〔1〕 作者对于他的本国的缺点的烈猛的攻击法,真是一个霹雳手〔2〕。但大约因为同是立国于亚东,情形大抵相像之故罢,他所狙击的要害,我觉得往往也就是国中的病痛的要害;这是我们大可以借此深思,反省的。 十二月五⽇译者。 〔1〕本篇连同《观照享乐的生活》(《出了象牙之塔》一书中的一篇)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三⽇《京报副刊》,后未印⼊单行本。 〔2〕霹雳手语出《新唐书·裴漼传》,原指裴琰之断案迅捷: “积案数百,…一⽇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由是名动一州,号‘霹雳手’。” 《从灵向⾁和从⾁向灵》译者附记〔1〕 这也是《出了象牙之塔》里的一篇,主旨是专在指摘他最爱的⺟国——⽇本——的缺陷的。但我看除了开首这一节攻击旅馆制度和第三节攻击馈送仪节的和国中不甚相⼲外,其他却多半切中我们现在大家隐蔽着的痼疾,尤其是很自负的所谓精神文明。现在我就再来输⼊,作为从外国药房贩来的一帖泻药罢。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四⽇,译者记。 〔1〕本篇连同《从灵向⾁和从⾁向灵》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九⽇《京报副刊》,后未印⼊单行本。 《现代文学之主嘲》译者附记〔1〕 这也是《出了象牙之塔》里的一篇,还是一九一九年一月作。由现在看来,世界也没有作者所豫测似的可以乐观,但有几部分却是切中的。又对于“精神底冒险”〔2〕的简明的解释,和结末的对于文学的见解〔3〕,也很可以供多少人的参考,所以就将他翻出来了。 一月十六⽇。 〔1〕本篇连同《现代文学之主嘲》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民众文艺周刊》第六号,后未印⼊单行本。 〔2〕“精神底冒险”或译灵魂的冒险。法国小说家、批评家法朗士称文艺批评为“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语见他的文艺评论集《文生学活》。 〔3〕对于文学的见解厨川⽩村在本文的最后一节中说:“战后的西洋文学,大约…都要作为‘人生的批评’,而和社会增加密接的关系吧。独有⽇本的文坛,却依然不肯来做文化的指导者和批评家么?” wWW.bAmXs.cOm |
上一章 文序跋集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鲁迅最新创作的免费经典名著《文序跋集》在线阅读,《文序跋集(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文序跋集的免费经典名著,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