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第十四讲精忠岳飞及《两宋风云》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两宋风云 作者:袁腾飞 | 书号:43615 时间:2017/11/9 字数:8947 |
上一章 第十四讲 精忠岳飞 下一章 ( → ) | |
宋金![]() 岳飞这个人,在国中古代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武将,在民间传说当中,他的地位是非常⾼的,就他的实际军事才能而言,他也应该在国中古代算得上是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我个人认为,跟他的能力不相上下的,大概只有明朝的戚继光。一般来讲,我们看在民间,总是把岳飞跟关羽相提并论。京北就有一个关岳庙,供奉这两位相当于咱国中的军神战神。但实际上,我们看三国的关羽,他的武功有多⾼,他的文化修养有多⾼。当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恐怕不好衡量。我看三国时的小说、演义,关王爷读书,夜读《舂秋》,什么时候关王爷读书,都在读一本《舂秋》,好像关王爷一辈子,就读过这一本《舂秋》。那么岳飞他留下的《満江红》《小重山》这些词,是豪放派词人的风格,⽔平是相当⾼的。岳王庙,他的一幅真迹“还我河山”那几个字写得,那个气势。关岳庙把这两个人并称,大概在一点上,我觉得这两个人是可以比一比的。甭管是文治还是武功,其实岳飞呢,我觉得在国中历史上,不能说绝无仅有,反正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岳飞出⾝于一个河南农家,他是今天河南汤 ![]() ![]() ![]() ![]() 岳飞投军的时候,据说他的⺟亲在他的后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现在也有人说,刺的是尽忠报国。当然这个只能是传说了。⽗⺟对他的这种影响,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对他一生也是非常有作用的。 岳飞是一位名将,由于家境贫寒才被迫投军。起初在宗泽帐下只是一名小兵,因为御敌有功,所以宗泽提拔他做了军官。但是后来却发生了一件事,让岳飞连这个小小的下级军官都做不成。那么,岳飞当时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岳飞这个时候就给⾼宗皇帝上疏,他就跟⾼宗皇帝讲,不要南迁,要北上,要 ![]() 当时王彦出兵的时候,有七千人去攻击金军,金军有五六万。所以仗打了几天几夜下来,宋军非常吃力。本来当时金军战斗力正盛。因为王彦的部将是河北义军,保家卫国,同仇敌忾,凭着一股士气,跟金军僵持这么几天几夜,再打下去很困难了。王彦害怕被金军合围,所以王彦准备撤军,命令手下的部将,咱们趁夜或者趁着金军的空挡,咱们突围。结果岳飞拒不听令。你让他撤他不撤。他率领自己的部将五六百人,又杀⼊金军的阵营,跟金军又打了起来。据说岳飞很厉害,史籍记载,大英雄手执丈八铁 ![]() ![]() 岳飞突围了之后,知道王彦恨自己,因为他不听将令,怕回到王彦那儿,没好果子吃,于是他又改投宗泽,我现在立了战功了,我还是找我的老上级去吧,改投宗泽。宗泽非常⾼兴,就让岳飞担任东京留守司的统制。 我们可以看岳飞这个人。从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 ![]() ![]() ![]() ![]() ![]() ![]() 正因为岳飞这种刚毅果敢、坚強不屈的 ![]() 建炎三年,完颜兀术率大军南下,⻩天 ![]() ![]() ![]() ![]() 岳飞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岳飞的能战之名也渐渐远播,不仅宋朝的百姓记住了他,而且当朝的皇帝宋⾼宗也很欣赏他,并且要提拔他。但是岳飞却对皇帝封给他的官职很不満意,那么皇帝封岳飞做的是什么官呢? ⾼宗皇帝把他提拔到镇抚使兼知泰州,让他在泰州做知州。结果岳飞一看,给了我这么一个官职,镇抚使兼知泰州,他很不満意。史书上没有说他为什么不満意,可能知州是文官,岳飞本人是武将。他很不満意,他就给⾼宗皇帝写了一道奏疏:“若蒙朝廷允飞今来所乞,乞将飞⺟、 ![]() ![]() 这封奏疏一上去,岳飞的这种,你说是他很勇敢啊,很勇猛啊,还是他政治敏感程度太低啊,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啊,反正这个人的 ![]() 岳飞上疏的本意是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但是他的这封奏疏,却道破了朝廷的潜规则,置皇帝于尴尬境地。如此一来,皇帝怎能再信任岳飞?那么像岳飞这样的人,一腔热⾎、精忠报国、忠肝义胆、天地可鉴,但为什么就是得不到宋⾼宗的认可呢? 岳飞这个人堪称完人,皇帝害怕的就是这种人。你没短,你没有短握在皇帝的手里,他要是想揪你的小辫子,没法揪。最后我们知道,⾼宗、秦桧君臣定计把岳飞害死,风波亭惨死,最后给他的罪名是“莫须有”也许有吧,可能有吧,听说有吧,就这个意思。莫须有,就是你连真凭实据都找不着。 你说岳飞好什么?岳飞什么也不好。吴玠好⾊,听说岳飞的威名之后,吴玠很想跟岳飞结 ![]() ![]() ![]() ![]() ![]() ![]() ![]() ![]() ![]() ⾼宗皇帝很为难。有这样一个臣子,搁谁都很为难。所以为什么⾼宗对岳飞始终是若即若离,从来没有真正地信任过他,这道理就在这儿。 岳飞自投军以来,屡立战功、颇多斩获,朝廷自然还要仰仗岳飞,但是岳飞一门心思是要收复失地、 ![]() 岳飞是真的铁了心了,一门心思要北上收复中原。朝廷一看怎么办呢?既然你不是爱打仗吗?这样,朝廷说,我们如果要想对付外敌,先得消灭內鬼。这个內鬼是怎么回事呢?当年徽宗皇帝在东南搞花石纲,二十几年举国 ![]() ![]() ![]() 岳飞果然是将才啊,他领着队部很短的时间,削平巨寇,特别是平定钟相、杨么洞庭湖⽔军,对于岳飞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岳飞平了他们之后,钟相、杨么的战船是很先进的。据说他这个战船采用了机械动力,我估计原理可能跟今天的自行车差不多,就是说他人脚踩,战士不用划桨了。脚踩,脚上的劲儿当然比手上的劲儿大多了。踩,带动机械转动,船就能够前进。古代的船主要是帆船,帆船必须在顺风的时候才能行驶,如果是逆风或者无风的时候,这个战船行驶很困难。现在他发明机械船,即使在没风的时候、在逆风的时候,我也能够出击。你如果没有这个装置的话,你跟他打仗就很困难。所以他缴获了这样的战船。另外就是钟相、杨么的战船上安有拍杆和抛石机。那会儿的战船之间,其实跟陆战差不了很多的,⽔战跟陆战是差不了太多的,远了用弓箭 ![]() ![]() ![]() ![]() 为了孝敬他的老导领、老上级,为了团结那几位武将,他把缴获的战船,配上全套装备,给韩世忠、刘光世、张俊送去,一人送一个,这是我缴获的,请大人笑纳。你们看看我这个东西,好不好? 岳飞与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被称为中兴四将。他们虽然同朝为官,但是以岳飞的 ![]() 在南宋的中兴四将里面,岳飞年纪最轻。他比张俊小17岁,比韩世忠和刘光世小14岁。当苗刘兵变被平息的那一年,也就是建炎三年,韩世忠和张俊已经做到了节度使。节度使应该是二品大员,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正大区军级,而岳飞当时只是东京留守司统制,是正七品,按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县团级⼲部。所以岳飞的资历比这些人晚得多。张俊是岳飞的老上级,一直在提拔重用岳飞,当然后来害岳飞的也是这个张俊。刘光世他⽗亲就是大将,当初跟着童贯去打辽国的就是刘光世的⽗亲,所以刘光世等于是将门之后,资历比岳飞要老得多。韩世忠这个人比较直慡,因为韩世忠跟岳飞出⾝很相似的,岳飞是河南农家,人家好歹是清⽩弟子出⾝,因此两个人可能容易产生共鸣。所以韩世忠收到了岳飞的礼物之后,哈哈一笑“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不嫉妒你了,你立下战功,你还知道心里想着我, ![]() ![]() ![]() 岳飞不被朝廷所重用,又遭到同僚们的妒嫉陷害。但是这一切都没能改变岳飞精忠报国的志向。此时金军利用新建立的傀儡权政伪齐,一次次挥师南下,发动战争,南宋权政岌岌可危。岳飞再次上疏,主动请缨抗击金军。那么,这一次朝廷会同意岳飞的请命吗? 这个时候,朝廷就派岳飞去收复襄 ![]() ![]() ![]() 岳飞领军北上,跟齐军 ![]() ![]() ![]() ![]() ![]() ![]() ![]() ![]() ![]() 这样一来的话,朝廷非常⾼兴,封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节度使我们前面讲过,就相当于正大区军级了,当时的岳飞只有32岁,就开府建置,成了除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之后,南宋第五个开府建置的大将,⾼宗皇帝御笔亲书“精忠岳飞”四个大字,让岳飞把这个做成旗子,做成长条的旗子,挂在岳家军的军旗上。只要岳家军一出兵,看见岳家军军旗的端顶,⾼宗皇帝御笔亲书,精忠岳飞。⾼宗皇帝的书法,那是相当神逸的,继承了他⽗亲徽宗的特点,他长于书法、骑 ![]() ![]() |
上一章 两宋风云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袁腾飞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两宋风云》在线阅读,《两宋风云(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两宋风云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