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第一章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及《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作者:曹昇 | 书号:44460 时间:2017/11/26 字数:7047 |
上一章 第一章 一个普通青年的觉醒 下一章 ( → ) | |
第一节平庸有罪 公元前254年,李斯第一次登上了国中历史的大舞台。 李斯此时的角⾊,只不过是扮演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在楚国上蔡郡里做看守粮仓的小文书, ![]() 上蔡郡是一座小城。李斯生于斯,长于斯,并一直认为自己将和自己的祖⽗、⽗亲一样,死于斯,葬于斯。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并没有清晰的概念。李斯有一个幸福美満的家庭,房子不大,但已⾜够居住,薪俸不⾼,但尚算⾐食无忧。老实说,就这么过一辈子也是蛮好的一件事情。在投胎人世的时候,阎王爷如果也肯给你这样一份合同,我相信,十个人里头有七八个都会毫不犹豫地签字画押的。不知不觉间,青舂年华在悠闲缓慢的生活中渐渐逝去,意志在平淡无奇的⽇子里悄悄消磨。总之,在此时的李斯同学的⾝上,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将在未来的二十多年里,占据在国中历史舞台的央中,扮演着显赫的男二号,享受着最好的灯光和机位,拥有着最多的特写和对⽩。 然而,一件偶然而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就是这件小事,改变了李斯的一生,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国中历史的进程。 李斯多少有些洁癖,几乎从不在吏舍的共公厕所內方便。这天,他忽然內急,忍,強忍,再忍,继续忍,忍了又忍,直到不敢再忍,只得捧着肚子,弯 ![]() 有些人上厕所只是为了清空肚腹,有些人却可以在清空肚腹之余,还能悟出来一番道理。这不,李斯在畅快淋漓地解决了內急问题之后,一边系着 ![]() 李斯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他决定将厕鼠和仓鼠的贫富差距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此,他作了一个实验。实验很简单:他把仓鼠抓住,关在厕所里,再把厕鼠抓住,关在粮仓里。三天之后,他来检查实验成果。结果如下:曾经的仓鼠现在也开始“食不絜,近人⽝,数惊恐之”曾经的厕鼠现在则“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之忧。” 此情此景,李斯不由百感 ![]() 通过这次实验,李斯明⽩了一个道理:“鼠在所居,人固择地。”他开始反省自己迄今为止的一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活了二十多年,都活了些什么?看看自己⾝边,尽多是庸庸碌碌之徒。难道我也要和他们一样,朝生暮死,无声无息?一想到此,李斯浑⾝泛起一阵神圣的战栗。他趴在地上,一阵⼲呕。 大丈夫于人世间,有两个问题必须问问自己:活着时怎样站着?死去时怎样躺着?留在上蔡郡,他将注定一事无成。他将被胡 ![]() ![]()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一股熊熊的野心之火燃烧在李斯死寂了二十余年的心中。他感觉到,名利的野兽正在他的体內苏醒,并向他发号施令。而他,也将乐意遵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于是,李斯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到能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果断和决绝是李斯一贯的作风。他在同事们的一片惋惜声中,辞去了为众多乡亲羡慕的公务员一职。他要到兰陵去,他听人说过,兰陵有当代的一位圣人——荀卿荀老夫子。他要去投奔他,学习帝王之术。“工 ![]() 李斯辞完职之后,才将他的决定告诉了他那可怜的 ![]() ![]() ![]() 李斯歉疚地望着 ![]() 李斯摸了摸儿子的脑袋,以为告别。最小的儿子刚学会说话不久,他仰望着自己的⽗亲,脆声说道:“阿⽗,等你回来了,我们再到城外逮兔子去。” 李斯眼眶一热。他不许自己犹豫,背上包袱,夺门而去。 第二节万世师表 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李斯,心里忐忑不安。 ![]() ![]() 涉过了三千道⽔,问过了十万回路,李斯⽇夜兼程,终于在大半个月之后,到了兰陵。进城之前,他就着溪⽔洗了一把脸,只见⽔中的人儿,⽪肤憔悴,満眼红丝,面容平静,无悲无喜。 兰陵的繁华富丽,远非上蔡郡所能比拟。马可波罗惊羡于我华中天朝的锦绣河山和风流人物时的心情,想来也只不过和此时的李斯差相仿佛。李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和前后左右那些⾐冠华丽、外貌潇洒的兰陵市民比较起来,他是那么的寒酸和不起眼。然而,每当有人对他这个乡下人投来惊异的一瞥时,李斯都会強硬地以目光和他们对视,同时在心里对自己说道:“这些人也不过尔尔,只如粮仓里的老鼠,寄生在一个好地方而已。倘把他们置于茅厕之中,也就是食不洁的厕鼠罢了。”如此一想,李斯的头颅便在光天化⽇之下骄傲地昂了起来。 李斯找人打听荀卿的住处。那荀卿乃是一代学术宗师,全兰陵城的荣耀,问谁谁知道。有几个好心人见李斯是从外地来的,还硬是把他一直领到荀卿的家门口,弄得李斯非常不好意思。 这个时候,荀卿已经从兰陵令的导领岗位上退了下来,专一心思,著述育人。他和孔子一样“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是以,尽管囊中涩羞的李斯 ![]() 跟随荀卿学习的弟子,虽然不及孔子门下的三千之数,但千八百人还是有的。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荀卿将这些弟子按知识⽔平分成不同的等级,类似于今天的中专、本科、硕士、博士。李斯安顿好了之后,荀卿对他进行了一次摸底试考,看看到底将他分到哪个等级。然而,李斯并不是一个试考型的生学,出来的成绩甚是糟糕。尽管他那一手妙绝人寰的小篆书法看得荀卿三月不知⾁味,但是荀卿还是将李斯分到了最低级别的中专班。 至此,李斯遇到了他出门远行以来的第一次挫折。 其实,论智慧和武功呢,李斯一直都比荀卿的那些门下弟子们⾼那么一点点,无奈一次试考考砸了,便沦落到最受歧视的中专班去了。更要命的是,由于荀卿先生的精力所限,中专班的任课老师并不是荀卿先生本人,而是他带的那几个博士生。博士生懂个啥啊! 李斯灰心丧气,几次想回上蔡郡拉倒。然而,他觉得就这么不明不⽩地走了,实在太没有志气。他酝酿着滔天的怒火,寻觅着滥泛的发怈。 这一天,机会来了,荀卿先生开大课,所有的弟子聚集一堂,聆听教诲。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一个大院子,黑庒庒地坐満了人, ![]() 荀卿先生清清喉咙,登台开讲道:“人之初, ![]() ![]() 荀卿先生又道:“先有 ![]() 李斯道:“先有蛋。” 荀卿先生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为之,而寒于⽔。” 李斯道:“青,取之于蓝,而蓝不及蓝;冰,⽔为之,而温不如⽔。” 遇上这么位抬杠的,课是没法上了,荀卿先生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李斯则浑⾝上下被一种复仇的感快包围,他克制住不让自己仰天狂笑。他挑衅地看着⾝边的同学,往宿舍走去。包袱早已收好, ![]() 荀卿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被李斯当庭顶撞之后,气很快就消了。在李斯⾝上,他看到了其他生学所不具备的立独思考的可贵品质。他深知,只会人云亦云的人,注定一辈子没有出息。他追上李斯,两人在和平而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了一番长谈。荀卿大悦,当即拍板将李斯升⼊博士班。所谓一逢风雨便化龙,李斯在荀卿的悉心教导下,学业大进,才华尽显。很快,其文章、经术、谋略、辩论,在荀卿门下已是无人能及。荀卿叹道:⽇后能继承我⾐钵的,当为李斯也。 话休絮烦,且不表李斯在饕餮精神食粮的同时,物质食粮却时常断档,不表李斯在孤独的异乡对 ![]() ![]() ![]() 李斯到宿舍收拾好包袱,哼着小曲,心情雀跃而狂野。他正准备出门,却从门外进来了一个陌生人。李斯好奇地打量了陌生人一眼,而就是这一眼,让他下定决心在荀卿门下又多待了三年。那么,这个陌生人是谁呢?他⾝上又有着怎样的魔力? 第三节一生之敌 必须承认,有些人一望而知即为非凡人物。李斯仅仅打量了陌生人一眼,便断定他是自己今生遇见的第二个注定不朽的重要人物。第一个自然是他的老师荀卿。陌生人⾐冠华丽,俊美优雅,提着贵重的⽪箱,看样子像是刚来报到的生新。李斯作为一个老生,对这位生新却丝毫也不敢轻视。他知道,若小觑了此人,只会是他自己的损失。 李斯的第六感告诉他,眼前此人必将是自己一生的劲敌。 陌生人注意到李斯,也是眼前一亮。“韩非,韩非的韩,韩非的非。”陌生人自我介绍道。他说话有些口吃,因此,说了这么短短的几个字,已是费了他不少力气。 李斯哪里有心情在乎这些⾁体上的细微缺陷。他已完全为这个年轻人的名字所震惊。他把自己的脑袋伸进自己的肚子里,在里头一阵狂喊:“我没看错人。天啦,韩非!他就是韩非!” 李斯近乎癫狂的奋兴,不是没有来由的。韩非,韩国公子,弱冠之年便已才⾼四海、名动天下。崇拜英雄是人类的本能需要,韩非,便是为当时无数读书人崇拜的英雄。李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有幸和传说中的韩非同窗读书。因此,一时的失态也在情理之中。两人坐下摆了会儿龙门阵,均有相见恨晚之意。韩非想不到的是,在兰陵这么个小地方,除了荀卿先生之外,居然还有李斯这么一位智慧之人。李斯想到的却是,韩非我不如也,我将从而游之,从而学之,从而过之。李斯撂下包袱,不走了。 韩非的到来,在荀卿的弟子中间引发了不小的轰动。韩非所到之处,总会被狂热的同学们包围,向他提些五花八门的问题。韩非为人口吃,每由李斯代答。李斯虽为代答,却总能暗合韩非的心意。很快,李斯和韩非便成为一对死 ![]() ![]() ![]() ![]() ![]() 看见李斯和韩非如此相得,最⾼兴的莫过于荀卿老先生了。他苍老的心灵如同秋⽇的田野,沉浸在丰收的金⻩之中。他不无自豪地在孔子画像前祝曰:吾道之光,吾道之倡,又岂在门人之寡众?视韩非李斯二人,较圣门七十二贤人孰如? 回到李斯,他在韩非⾝上学到的知识不会比他从荀卿⾝上学到的少。韩非以他独特的贵族视角和超凡的天才,将李斯领⼊了一片全新的天地。韩非带来的珍贵典籍、对际国形势的分析判断、对历朝得失的深⼊见解,都使李斯受益匪浅。李斯像一块贪婪而⾼效的海绵,能迅速把他所接触到的知识昅⼲消化。⽇后,李斯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求学岁月时,这样评价他和韩非的关系:不遇李斯,韩非不失为韩非,不遇韩非,李斯不得为李斯。这话多少有些谦虚。我愿意做这样一个比喻,即把李斯和韩非比拟成两个生产知识的家国。韩非国通过“口吃牌火车”向李斯国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李斯国却也通过“抬杠号货轮”向韩非国反倾销了大量的知识产品。除了荀卿国之外,韩非国和李斯国互为最大的“知识贸易伙伴”只不过最终结算下来,韩非国是贸易顺差国,李斯国是贸易逆差国。当时就是这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过了三年,名利的野兽在李斯的体內再度苏醒,他感觉到时机已经成 ![]() ![]() 李斯对未来的行止早已成竹在 ![]() ![]() 荀卿老先生又问:“汝为楚人,何不事楚?” 李斯道:“楚不能用子,而况斯乎?”这话勾起了荀卿的伤心往事。荀卿长叹一声,闭上双眼,不再说话。李斯给荀卿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去了。 李斯为什么要去秦国呢?当时,六国皆弱,秦国独強。六国皆弱,但还不至于弱得没有一点翻本的机会,秦国独強,但也没有強到敢拍 ![]() ![]() ![]() ![]() ![]() 纽约人吹嘘自己的城市有多牛的时候,通常会说:Youcanmakeithere,youcanmakeitanywhere(你在这里做到了,在一切地方就都能做到)。那时的咸 ![]() ![]() 李斯再来告别和他朝夕相处三年的兄弟韩非。哥俩个年纪差不多, ![]() ![]() ![]() ![]() ![]() ![]() 李斯顺路回了一趟阔别七年之久的家乡,一家人恍如隔世,相见无言,只是抱头痛哭。儿子们见到李斯,一时间还不太习惯,显得很是生分。倒是那条⻩狗还在,一见李斯,便头摇晃脑,奋兴得不得了。李斯带着儿子,牵着⻩狗,出上蔡东门,到野外追逐狡兔,重温往⽇的温馨记忆。这样一来,两个儿子才又和李斯 ![]() ![]() 不着边际地写了这么多,接下来终于轮到了正题。且看李斯如何在咸 ![]() |
上一章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曹昇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在线阅读,《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上册)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