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快活半年及《牛棚杂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牛棚杂忆 作者:季羡林 | 书号:44547 时间:2017/12/2 字数:6210 |
上一章 快活半年 下一章 ( → ) | |
大家都知道,泰山上有一个快活三里。意思是在艰苦的攀登中,忽然有长达三里的山路,平平整整,走上去异常容易,也就异常快活,让爬山者疲惫的⾝体顿时轻松下来,因此名为“快活三里” “文化大⾰命”无疑是一场艰苦的攀登,其艰苦惊险的程度远远超过攀登泰山南天门。我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这一场⾰命的攀登者。可是从一九六六年下半年至一九六七年上半年,大约有半年多的一段时间,我却觉得,脚下的路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平坦,可走上去比较轻松了。尽管国全和全校正为一场惊天动地大巨无比的风暴所席卷,我头上却暂时还是晴天。在经过了第一阵艰险的风暴以后,我得到了一个 ![]() 我从前只知道,有一些哲学家喜 ![]() ![]() ![]() 在“文化大⾰命”中,我当然非常关心自己的地位。我在上面谈到的帽子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地位问题。我的地位长期悬在空中,心里老是嘀嘀咕咕,坐卧不宁。后来我逐渐发现,自己还没有被划归敌我矛盾。有这一点,我就放心了。我仍然是“民人”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事情。我于是打着民人的招牌,逍遥起来了。要知道,在当时,在敌我矛盾与民人內部矛盾之间,在民人与所谓“反⾰命分子”之间,横着一条其宽无比其深无比的鸿沟。如果处在鸿沟这一边,在民人的这一边,许多事情都很好办,即使办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这都算是一时不小心所犯的错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如果被划到对岸去,成为敌人,那就会有无限的⿇烦,即使夹起尾巴,处处谨小慎微,决不敢 ![]() ![]() 但是划分敌我,划分两类不同 ![]() 我原来是东语系的系主任。这时当然已经不再是了。是免职?是撤职?谁也搞不清楚,反正也用不着搞清楚。“⾰命无罪,造反有理”这就是当时的行动方针。至于什么叫“⾰命”什么又叫“造反”?也没有人去追问。连堂堂的家国主席,也不用经过任何法律就能够拉出来批斗。我这个小小的系主任,不过等于一粒芝⿇、绿⾖,当然更不在话下了。但是,我虽然失掉了那一顶不值几文钱的小小的乌纱帽,头上却还没有被戴上其他的帽子,这就可以聊以慰自了。 这时候,学校里已经派来了“支左”的军宣队。每一个系都有几个解放军战士和军官。系里的“造反派”也组成了一个导领班子。造反派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专就东语系而言,情况大概是这个样子:一些自命为出⾝好的教员和生学,坚决贯彻“阶级路线”组成了造反派,在自己胳臂上 ![]() ![]() ![]() 所谓反对陆平,是指一九四六年在社教运动中,北大一部分教职员工和生学,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当时的 ![]() ![]() 到了“文化大⾰命”正如我在上面已经谈过的那样,我经过了首次冲击,比较顺利地度过了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这个阶段。后来军宣队进了校,东语系⼲队部伍重新组合。我曾经是反过陆平的人,按理说也应该归⼊“⾰命⼲部”队伍內;但是,据说我向陆平投降了,阶级立场不稳,必须排除在外。那几个在际国饭店坚持立场,坚决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错误的人,此时成了真正的英雄。有的当了东语系⾰命委员会的头头,有的甚至晋升到校⾰命委员会中,当了导领。我对此并无意见。但是,我仍然关心自己的地位。一位同我比较要好的⾰命小将偷偷告诉我。他看到军宣队的內部文件,我是被排在“临界线”上的人。什么叫“临界线”呢?意思就是,我被排在敌我矛盾与民人內部矛盾中间那一条界线的民人这一边。再往前走一步,就堕⼊敌我矛盾了。我心里又惊又喜。惊的是自己的处境真是危险呀。喜的是,我现在就像是站在泰山上 ![]() ![]() 此时,国全⾰命大串联已经开始。反正坐火车不花钱。于是国全各地的各类人物,都打着“⾰命”的旗子,到处旅游。所有的车站上都是人山人海。只要有劲,再耍上一点野蛮,就能从车窗子里爬过人墙,爬进车厢,走到愿意到的地方去。上面有人号召说,这就是⾰命,这就是点燃火炬。结果国全一团混 ![]() ![]() ![]() ![]() 京北大学本来就是“文化大⾰命”的发源地。到了此时,更成了⾰命圣地。每天通过大串联到燕园来朝圣的,比“文化大⾰命”初起时,更多了不知多少倍。来的这一批人据说是什么人的客人。不但来看,而且还要来住,来吃。北大人怎敢怠慢!各系都竭诚招待,分工负责一座住満了“客人”的楼。我自己既然被恩准呆在临界线的这一边,为了感恩图报,表示自己的忠诚,更加振奋精神,昼夜值班。“客人”没有棉被,我同系里的其他人,从家里抱去棉被。每天推着⽔车,为“客人”打开⽔。我看到“客人”缺少脸盆,便自己掏 ![]()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的,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快活得太早了,太过分了。⾰命小将,当然也有一些中将,好像并不领情。新被子,只要他们盖上几夜,总被弄得面目全非,棉花绽了出来,被面被撕破。回头再看脸盆,更让人气短。用了才不过几天,盆上已经是疮痍満目,惨不忍睹。最初我真是出自內心地毕恭毕敬地招待这些“客人”然而“客人”竟是这样,我的头上仿佛狠狠地给人打了一巴掌,心里酸甜苦辣,简直说不出是什么味道了。 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到京北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停产旅游,再不抓,就会出现极大的危机了。上头不知道是哪一个机构做出决定,劝说盲流到京北来的人回自己的原地区,原单位去,在那里“抓⾰命,促生产”北大的军宣队也接受了这一项任务。东语系当然也分工负一部分责,到校外外地人住得最多的地方去说服。我们在军宣队的带领下,先到离学校最近的西颐宾馆去劝说。那些尝到甜头的外地人哪里会自动离开呢?于是劝说,辩论,有时候甚至有极其 ![]() 从西颐宾馆转移到稍稍远一点的家国气象局。在这里仍然劝说,辩论,展开 ![]() ![]() ![]() 气象局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又挥师远征,到离开北大相当远的一个机关,去⼲同样的工作。此时已是一九六六年的冬天,天气冷起来了。我每天从学校骑车到现场去,长途跋涉,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遇上雪天,天寒地滑,要走两个小时。中午就在那里吃饭。那里 ![]() 这样过了一些⽇子,外地来京串联的⾼xdx嘲渐渐过去,外地来京的“⾰命群众”渐渐都离开了京北。我们劝说的任务可以说是胜利完成,于是班师回校。 回到学校以后,仍然有让我忆念难忘,也颇值得⾼兴的事情。首先是海淀区民人代表的选举。在国中,民人代表大会是级三制,最下一级是区、县的民人代表大会,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而组成的。再由区、县民人代表大会选出省、市民人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由省、市民人代表大会选出代表,组成最⾼一级的国全 民人代表大会。区、县代表名义上虽低,但是真正由选民选出的,最能体现真正的主民,竞争也最 ![]() ![]() ![]() 还有一件事情也带给我了极大的快乐,给我留下的回忆永世难忘。在一个麦收季节。东语系的“⾰命”师生奉派在军宣队率领下到南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去协助麦收。记得那一年雨比较多。在那里住了十多天,几乎天天下雨。雨下不长,几乎是转眼就过。可也制造了不少⿇烦。我们⽩天从麦田里把捆好的麦子背回村里,摊在麦场上,等候晒⼲,再把麦粒打出来。一阵雨一来,我们就着了慌,用油布把麦子盖上。雨一过,太 ![]() ![]() 我混迹“民人”之中,积极 ![]() ![]() 我就是这样度过了快活半年。 wwW.baMxs.cOm |
上一章 牛棚杂忆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季羡林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牛棚杂忆》在线阅读,《牛棚杂忆(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牛棚杂忆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