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侠文集》王圆箓·道士塔及《陈思侠文集》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短篇文学 > 陈思侠文集 作者:陈思侠 | 书号:4491 时间:2016/11/1 字数:3115 |
上一章 王圆箓·道士塔 下一章 ( → ) | |
这篇文章的开头,我想还是由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说起。尽管我每年都有10多次到莫⾼窟的经历,但由于起先读了他的文章,又深信不疑,结果出了小小的岔子。 余秋雨先生在文章的开篇中点明了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圆寂塔的位置:“莫⾼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 ![]() 这条河,叫宕泉河。余秋雨先生对于王圆箓圆寂塔的位置描述是不确切的,自然过河寻找肯定找不着。其实王圆箓的圆寂塔就在莫⾼窟大门的边上。由于深信不已,我独自脫离参观队伍过了宕泉河,在对面的沙丘间,在一座座没有碑文的圆寂塔林中,顶着正午的炎炎烈⽇,踩着滚烫的明沙找寻了好半天,竟没有一点儿影子。意失地回过头来进莫⾼窟的大门,一不小心,就发现了一座有碑文的圆寂塔。 在莫⾼窟,只有三清宮主持王圆箓的圆寂塔是有碑文的,且这碑文凿刻在黑⾊的大理石上,因而即使它镶嵌在沙砖⽩泥垒就的圆寂塔上,也与一般的圆寂塔格格不如,现出了一股奢华和霸气。 1900年6月22⽇,举世闻名的敦煌莫⾼窟蔵经洞被发现。发现者一个是道士,叫王圆箓;还有一个是英国籍的匈牙利人,考古学家,叫斯坦因。这两个人将敦煌文明推到了前台,推到了一个辉煌的境地。敦煌学家们说:在清权政风雨飘摇的时期,敦煌莫⾼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蔵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国中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大巨、內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后经英、法、⽇、美、俄等国探险家的盗窃掠夺,蔵经洞绝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仅剩下少部分留存于国內,造成国中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斯坦因在著作中写到:“在这黑洞里任何事情都不能考察。但是等到道士取出几捆,允许我们到新建的佛堂一间房子里,用帘幕遮起来以防外人窥见。”这个黑洞即蔵经洞,今编号第17窟,而“新建的佛堂”即新建的三清宮。其时,三清宮正在兴建当中,王道士急于筹钱,很快与斯坦因一拍即合,达成出卖文物的 ![]() ![]() 我们现今耳 ![]() 1905年10月,俄国人 ![]() 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1911年10月,⽇本人吉川小一朗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重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面对被窃走的经卷、书画、织绢深蔵在异国他乡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內,我们对此所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去年,一支韩国新闻记者采访组来到敦煌,他们向陪同的一位当地府政 员官提问:“你怎么评价王圆箓这个人?”看似轻巧的一个话题,却暗蔵了政治观点和学术方向的风云。导游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玄机,打断了员官的回答,抢先说:“王圆箓是一个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物。”对于王圆箓,后人的评价十分繁杂。但我们不能够撇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去看待一个特殊的人物。它出售经卷、彩塑所得的银子,并未用于为自己购置花园别墅,或像敦煌的土财主纳得三 ![]() “新世纪”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9课是《寻访丝绸之路》。将莫⾼窟的文史知识列⼊教科书,这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对其保护与开发是极有意义的事。 “哪里有宗教,哪里就有艺术。宗教是灵魂的寓所,艺术是精神的托盘。我们歌唱我们祈祷,我们绘画我们雕刻,只为一个超现实的梦想。” 莫⾼窟又俗称千佛洞,开凿于六世纪,十四世纪结束,前后延续约1000余年,时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从北魏到元期间各代492个洞⽳,公塑像2415⾝,壁画45000余平方米,是华中民族艺术史上最大的艺术宝库。莫⾼窟自北魏开始,隋唐均大规模开凿。后来,吐蕃、西夏也开凿了一些石洞,但规模有限,又因佛教实力渐衰,莫⾼窟从此失去了往⽇的辉煌。特别是明代修筑嘉峪关后,敦煌被放弃,敦煌也逐渐被风沙埋没,并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莫⾼窟在无声无息中度过了好几百年,直到蔵储了稀世珍品的蔵经洞被发现。但是,不仅愚昧的王圆箓不识货,连清廷的员官也同样无知,因不愿出五、六千两运往兰州的 ![]() 在今年夏末⽩银市举行的乡洽会上,一位曾国全知名的长市说:没有去过敦煌的国中人,是不完整的。这惊世核俗的话语,留存在我们每一个敦煌人、酒泉人、国中人的心中。我们今天说:敦煌不是敦煌的敦煌,不是酒泉的敦煌,不是国中的敦煌,而是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每一次游览莫⾼窟,都会为国中古代辉煌的艺术所陶醉,仿佛翻开了沉沉的岁月,置⾝在一个纯净的⾊彩、线形、对话和歌声 ![]() 回到道士塔下,黑⾊的王圆箓的生平文字,由凹槽中凸现出来:“风骨飘然当有出世之想嗣…”这大书了“功垂百世”的三清宮的修建者、住持王道士,由徒子徒孙立了泱泱数百字的业绩,却不能够在今天的 ![]() 我在今年3月份的《星星诗刊》上,发过一首《道士塔·王圆箓》的诗歌—— 允许一线 ![]() 从三危山上走下来 借着亮 我们看 一帖帖经卷 其敏感部位 已翻不出朗朗书声 暗灰⾊的袍影 莫⾼窟的一 ![]() ![]() 把经卷捆得有点儿紧 又有点儿懈怠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陈思侠文集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陈思侠最新创作的免费短篇文学《陈思侠文集》在线阅读,《陈思侠文集(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陈思侠文集的免费短篇文学,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