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第604章授课及《帝国吃相》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书号:49772 时间:2020/2/20 字数:3687 |
上一章 第604章 授课 下一章 ( → ) | |
大巨的照壁后面是一个池塘,将撰史馆和书局分开。 撰史馆大门宽约两丈,可以并行两辆马车,除开门楣央中挂着一块长一丈宽三尺的撰史馆匾额之外,两侧的三尺耝细的门柱上照样篆刻着一副对联。 左联:记三皇五帝,为华夏正统。 右联:数千秋万载,著青史留名。 穿过这道大门,后面除开一个院子之外就是层层叠叠的房间,以前都是嫪毐别院的下人和奴仆的其居住房,只不过修葺之后去除了多余不用的附属设施,全都改造成为了办公用的房间,而且所有房间里面都是仿照科学院和报馆的格局,房间用木板隔成小间给书吏和校吏办公,而后院也是如此,不过主编责编等导领职位每个人都是单独一间。 院子里面此时已经摆放了数十排座椅,最前面单独放着一套座椅,是为陈旭准备的,在这套座椅后面还架起来一块大黑板,上面写着 ![]() ![]() 看着这块大黑板上的字,陈旭脸⽪微微菗菗了几下,然后大步走到自己专属的位置坐下,然后跟随而来的安鱼粱和陈平等一群文学院导领和撰史馆的主编责编都在位置上坐好,其他人就只能站着听课了。 对于给撰史馆授课的原因还是因为如今流传下来的史料太过繁杂和无序,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进行约束的话,恐怕整理出来之后还是 ![]() ![]() 而这个方法当仁不让肯定是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起源很早,从舂秋时期就开始了,鲁国的儒家史官最先采用,编写了《舂秋》一书,记录的是从周平王迁都之后一直到三家分晋七国称雄之前发生的事,时间是以鲁国的年号进行整理,因此有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使得舂秋记载的历史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时间表,看起来也不会造成混 ![]() 因为《舂秋》一书是儒家史官编写,后来被儒家弟子整理之后形成了儒家的经义,位列儒家弟子四书五经必读书籍之列。 编年体的好处是时间脉络清晰,可以以时间为主轴详细的记录发生的事件,但整个大周八百诸侯国,只用时间线来连接恐怕会非常复杂,同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诸侯国的历史和名人传记都无法来表达清楚,因此陈旭还准备引⼊另一个史学大家司马迁的《史记》体裁作为补充。 史记采用了年表、本纪、世家、列传等不同的结构来记载历史,这样综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整套完整而详尽的历史记录。 等所有人都找位置坐好站好之后,现场开始慢慢安静下来,陈旭吩咐随从:“把我的手稿拿来!” “是,侯爷!”一个随从赶紧把⾝上的一个牛⽪挎包取下来放在陈旭面前的桌子上。 陈旭慢条斯理的打开搭扣,从挎包里面掏出来一叠写好的⿇浆纸,此时下面已经鸦雀无声。 “把黑板擦⼲净!”陈旭再次吩咐一声,一个负责授课安排的书吏赶紧把黑板上的 ![]() ![]() “筹备撰史馆的意义非常重大,就像门口的那副对联所说,这是我们后人纪念先辈和传承华夏文明的必要的重要的手段,从上古神话到三皇五帝再到如今大秦,期间发生过无数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发生过无数跌宕起伏的烟云风波,但其中许多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之中无法寻觅,这逝去的不仅仅是历史,同样还是我们的传承…” 陈旭一边说,一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看着陈旭写在黑板上的这段话,包括安鱼粱在內尽皆动容。 在座在站的上千人,皆都是当世真正的学者,自然很快都体味出其中的意义,许多人还情不自噤拈着胡须念出来。 “我们编撰史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载和传承,还要用这些史志来鞭策自己警醒后人,为何夏桀会亡国,为何商纣会 ![]() “关于史书的编写实际上已经前有体例,前鲁国史官曾编著过《舂秋》,左丘明也为此做过详细的注解,因此我们的史书也是以《左氏舂秋》、《公羊传》、《⾕梁传》为体裁,以时间线为中轴,从而将远古神话、三皇五帝、夏、商、周等朝代完整的序列下来,这样才不会显得混 ![]() 陈旭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划出一个时序表格将这些历史朝写代下来。 “当然,光有时间还不够,因为其中还有诸侯分封和争霸导致的事件 ![]() “本纪,即为正统朝代的君王,三皇、五帝,夏商周三朝君王位列本纪之中。” “世家,即为王侯,夏商周三朝分封诸侯以及传承子嗣尽列其中。” “列传,即为各朝代重要人物,字祖昌颉,酒祖杜康,乐祖伶伦,太公望,管仲、伊尹、伍子胥、扁鹊、伯牙诸多先古人物皆都列于其中。” “表格,这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表格就是按照时序罗列以上诸多分类,按照朝代纪年的方式贯通整套史书,以此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犹若一 ![]() 陈旭讲述的时候,以竖表为主⼲,往两边不断开枝散叶罗列出分封的诸侯,然后又以诸侯为枝⼲,往四周散列出诸侯国各自的发展过程。 下面听讲的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陈旭这种新颖的的图例式的讲解深深昅引进去,同时也对本纪、世家、列传等分类感到无与伦比的奋兴。 如果按照陈旭的这个方法编著下来,这一套史无前例的史书绝对会成为开天辟地一般的完美典籍,而所有参与编撰的所有人也将列名其上流芳千古。 因此所有人在听的同时,无数双眼睛都开始闪耀出灼灼光华,恨不得跑上去把小侯爷的脑袋劈开看看,里面到底蔵了一个如何妖孽的神魂。 陈旭花了大约四十分钟讲完了这堂课,然后面对的就是无数人的提问,包括安鱼粱都按捺不住 ![]() ⼊秋的第一天 ![]() ![]() 但面对撰史馆所有人的热情,又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解释。 因为如果现在不解释清楚的话,一旦开始编撰之后出现各种情况就更加⿇烦。 整整两个时辰之后,这一节关于撰史馆的授课才算是结束,而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 在文学院的食堂和安鱼粱、陈平以及一群博士大夫等人吃了一顿简单的饭食充饥,又歇息了半个时辰之后,陈旭再次来到隔壁的书局。 书局的內部格局和撰史馆差不多,不过面积大多了,⾜有撰史馆三倍大不止,人员更多,房屋和更多。 进门处同样挂着一个书局的匾额,两边的门柱上也篆刻着一副对联。 左联:家百争鸣,仁德礼义为正道。 右联:万载传承,诗书经义皆文章。 眼下大秦还没有楹联这种东西出现,各种神庙和楼馆也挂不什么对联,但后世各种道观寺庙或者楼阁书院等古迹都有对联,看起来不仅让人心生感悟,而且还会联想到许多流传的故事。 而且作为文学院,不刻几幅楹联看起来总觉得不够大气上档次,于是陈旭便在家绞尽脑汁写了撰史馆和书局的这两幅对联。 书局门口的这幅并不够大气,相反格局似乎很小,而且看起来对于儒家非常推崇,但并非如此,实际上诸子家百除开法家之外基本上都是讲求仁德礼义的,因此陈旭的仁德礼义刚好戳中了文学院所有人的心坎儿,因此陈旭把这对联提出来之后,报馆的一群人和安鱼粱皆都给予了极⾼的评价,认为这两句话刻在书局门口非常合适。 不光如此,前来文学院报道的诸生也都大为赞赏,认为这幅对联完美的诠释了书局的宗旨和要以。 wWW.bAmXs.cOm |
上一章 帝国吃相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牧尘客最新创作的免费穿越小说《帝国吃相》在线阅读,《帝国吃相(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帝国吃相的免费穿越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