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十五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0119 |
上一章 粤西游日记二十五 下一章 ( → ) | |
初四⽇自驮朴〔取道至太平。〕西南行一里,有石垣东起江岸,西属于山,是为左州、崇善分界。由垣出,循山溯江南行,三里,越一涸涧,又四里为新铺,数家之聚。江流从正南来,陆路遂西南转。 四里,复过一涸涧,涧底多石,上有崩桥,曰冲登桥。其內有堡。 从此南上,盘陟冈⾩三里,复与江遇。其上有营房数家,曰崩勘。又南五里,转一山嘴,其后山中有村曰驮竺。 盘其东垂,乃循山南西向行,于是回崖联蹁,上壁甚峻拔,下石甚玲珑。二里,路南复突一危峰,遂⼊山夹。 盘之而西又一里,转南二里,登媚娘山。其处峰峦四合,中悬一土⾩为脊。越之而南下,东南三里,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其內⽔声潺潺,路遂昏黑。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处,一石柱细若碧笋,中悬其间,上下连属,旁有石板平庋guǐ置放,薄若片云,声若戛jiá击金树。至其洞,虽不甚宏而奇妙,得之路旁,亦异也。其上有一亭,将就圮。〔自驮朴陆行至太平,辄见冈陀盘旋,四环中坠,深者为井,浅者为田,上下异⽳,彼此共窞。盖他处⽔皆转峡出,必有一怈⽔门,惟此地明怈涧甚少,⽔皆从地中透去,窍之直坠者,下陷无底;旁通者,则底平可植五稼即五⾕,泛指粮食作物。路旁大抵皆是。惟龙井下陷犹有底,故得坠玩焉。〕 由此西南出山,又四里,而江自壶关东垂北向而至。溯之复南二里,升陟冈⾩又二里,抵壶关。关內旧惟守关第舍四、五间,今有菜斋老和尚建映霞庵于左,又盖茶亭于后。余以下午抵庵,遂留憩于中。菜斋,北人,年六十一岁,参访已遍海內。所食惟淡菜二盂,不用粒米,见此地荒落,特建庵接众,憩食于庵者数十人,虽久而不靳焉。菜斋法名如喜,徒名海润。 壶关在太平郡今崇左县城北一里余。丽江西自龙州来,抵关之西,折而南,绕城南,东转而北,复抵关之东,乃东北流去。关之东西,正当⽔之束处,若壶之项,相距不及一里。 属而垣之,设关于中,为北门锁钥。其南江流回曲间,若壶之腹,则郡城倚焉。城中纵横相距亦各一里,东西南三面俱濒于江。城中居舍荒落,千户所门俱以茅盖。城外惟东北有民店阛闠huánhuì环绕,余俱一望荒茅舍而已。 青莲山在郡城北二十余里,〔重峦北障天半。其支南向,东下者即媚娘岭,西下为〕碧云洞。 〔洞〕在壶关正西二里,青莲山南下之支也。 〔石峰突兀,洞穿峰半,门东向。先从北麓上三折坂,东向透石隙曰天门,得平台焉。洞门屿其上。门狭而⾼,內南转,空阔深暗,上透山顶,引光一线空濛下。光下有大士龛,北向,中坐像,后有窞深陷,炬烛之沉黑;又一⽳南去,不知其底。此下层也。其上层隔窞之南,复辟为门;门前列双柱,上平庋两盆曰“宝盆”先出大士像右壁,穿小⽳南下窞侧,由双柱中抵宝盆下。透门⼊,始颇隘;连进门两重,渐转东上,则穹然⾼张,天光下进,一门南向出为通天窍。历级上,出洞门外,亦有台甚平,下瞰平壑,与东向门无异。由大士像左壁西穿小⽳曲折⼊,两壁狭转,下伏为隘门;透门进,忽上盘如覆钟;凡进四门,连盘而上者,亦四五处,乃出。于大士像左壁稍北,又西穿小⽳,渐北转,则岈然中通,山影平透,裂一门北向,号曰盘龙窟。此洞中胜也。北门外,崖石横带山 ![]() 顾乃华亭人,松江县人。 ⽩云岩在壶关正东四里,路由郡城东渡江,是为归龙村峒今作归垅。在江东岸,太平隔江即江州属。是村昔有怪出没江谭,为害江州、太平,人俱莫能制,而思明独来时而杀之,其害乃息。 故江州以此一峒思明,为思明属,今此峒东南北三面俱届江州,而西抵于江,为太平府,近太平城者惟此一村,而又远属思明,亦用异也。 石门塘在壶关外东北半里。 老虎岩在壶关內西南半里。 铜鼓在郡城內城隍庙,为马伏波遗物,声如吼虎,而状甚异。 闻制府各道亦有一二,皆得之地中者。土人甚重之,间有掘得,价易百牛。 初五⽇晨餐后,即独渡归龙,共四里,西循⽩云岩。 荒坡草塞,没顶蒙面,上既不堪眺望,下复有芒草攒⼊袜 ![]() ![]() 〔穹崖⾼展,下削如屏,⾊莹洁逾⽟。 崖南峭壁半列洞四、五,大小不一,皆西向。南面一洞较大,下复叠一洞,不甚深昧,而上洞中空外削,望之窈窕,竟不得攀憩。再南半里,有洞甚大,亦西向,前俱大石 ![]() 其北更耸层峰,西瞰江流城堞,俱在⾜底。再北直出⽩云岩顶,其坳中洼窞虽多,然〕棘藤蒙密,既不得路,复无可询,往返徘徊,⽇遂过午,〔终不能下通岩半洞也。此处岩洞特苦道路芜阻,若能岩外悬梯,或叠磴中窦,其委曲奇胜,当更居碧云上。〕仍西二里,出归龙,南溯江岸三里,抵金柜、将军两山之间。 〔金柜瞰江峙,崖洞中空,大容数百人。茅棘湮阨ài险要〕,竟金柜山岩洞不得,三周其北东南三面,又两越其巅,〔对瞩江城,若晰须眉于镜中。东即将军山,片崖立峰头 ![]() 初六⽇余以归顺、南丹二道未决,余 ![]() 趋班氏神庙求签决之。 庙在大西门外,临江。 其神在郡极著灵异,家尸而户祝之〔每家都祭祀〕,有司之莅其境,靡不严事焉。 求签毕,有儒生数人赛祭祀庙中,余为询归顺道。一年长者辄 ![]() 名佐。居城中千户所前。余乃期造其家,遂还饭于映霞庵。携火炬出壶关,西溯江岸,一里抵演武场北,又西一里,探碧云洞,出⼊回环者数四,还抵映霞。见⽇⾊甫下午,度滕已归,仍⼊城叩其堂。滕君一见倾盖,即为留酌。 其酒颇佳,略似京口,其茶则松萝之下者,皆此中所无也。 坐中滕君为言:“ ![]() 滕曰:“无已,作一书可乎?”余颔之。期明⽇以书往,乃别而返壶关。 初七⽇雨⾊霏霏,酿寒殊甚。菜斋师见余⾐单,为解夹⾐⾐我。始可出而见风。晨餐后,滕君来。既别,余作畀参戎书。饭而抵其家,则滕自壶关别后,即下舟与乃郞他棹,将暮未返,雨⾊复来,余不能待而返壶关。雨少止,西觅老虎岩,坠洼穿莽,终不可得。 初八⽇余再抵滕,以参戎书畀之。参戎姓章,名易,为会稽今之绍兴人。其有名正宸者,合在户科,为辛未年家。滕复留饭,网鱼于池,池在门前。鱼有大小二种,大者乃⽩鲢,小者为鲶鱼。鲶鱼味淡而不腥。问所谓“香鱼”无有也。 剖柑于树,其柑如香橼,瓤⽩而⽪不厚,片剖而共食之,瓤与⽪俱甘香,异众柑。 因为罄其生平。 滕君少年廪lǐn,领取官粮于学宮。 其人昂蔵有侠骨,夙与中表谢孝廉有隙。 谢死,其家以毒诬滕,藤求检以⽩其诬,谢遂大窘。时孝廉之弟为南宁司李掾,而孝廉之房考(即房考官)赵,为闵漳州人,方当道,竟罗织于宪访,且中以讪府道、殴卫所诸(莫)须有事,遂被黜戌钦州。未几归,复为有司齮齕(yǐhě)中伤不已,雄心竟大耗,而须鬓俱皤然矣。 其乃郞亦青年游泮,为此中铮铮出颖者,此中亦共以⽩眉推之。 且谓余何不暂馆于此,则学宮诸友俱有束脩即读书人的薪奉之奉,可为道路资。余复谢不敏。透出壶关,已薄暮矣。有僧自南宁崇善寺来,言静闻以前月廿八子时回首指逝世,是僧亲为下火而来。其死离余别时才五⽇,云⽩竟不为置棺,不知所留银钱并⾐箧俱何人⼲没也?为之哀悼,终夜不寐。 初九⽇午饭后,再⼊城候所进参戎书。而滕氏⽗子犹 ![]() 其书立为一初贡方姓者拆。 书初录,展转携去,久索而后得之。乃复缄之,嘱其速进,必不能留此也。 初十⽇晨餐后出游石门。上午抵滕君处,坐甫定,滕宾王持参戎招余柬来,余谢之。已参府中军唐⽟屏名尚珠,全州人。 以马牌相畀。余为造门投刺,还饭于滕。雨竟不止,是夕遂宿于滕馆。 十一⽇雨。食息于滕。 十二⽇雨。 食息于滕。迨暮,雨少止,乃别,抵壶关映霞庵。是夜夜雨弥甚。 十三⽇阻雨壶关。 十四⽇仍为雨阻。余 ![]() ![]() 十五⽇雨如故。有远僧三人自壶关往驮朴,始得寄字顾行,命其倩夫以行李至郡。 十六⽇夜雨弥甚,达旦不休。余引被蒙首而睡,庵僧呼饭乃起。饭后天⾊倏shū忽然开,⽇中逗影,余乃散步关前,而顾行至矣。异方两地,又已十余⽇,见之跃然。即促站骑觅挑夫,期以十八⽇行。 十七⽇早寒甚,起看天光 ![]() 译文 初四⽇从驮朴取道到太平府。向西南走一里,有石墙起自东面的江岸向西连接着山,这是左州、崇善县的分界线。由石墙出来,沿山溯江往南行,三里,越过一条⼲涸的山涧,又走四里是新铺,是个几家人的村落。江流从正南流来,陆路于是往西南转。四里,再次过了一条⼲涸的山涧,涧底石头很多,涧上有座塌倒了的桥,叫冲登桥。〔桥以內有城堡。〕从此向南上走,盘旋爬升在冈峦土⾩间三里,再次与江流相遇。江岸上有个几家人的营房,叫崩勘。又向南五里,转过一个山嘴,〔它后面的山中有个村庄叫驮竺。〕绕过它的东垂,就沿着山南向西行,在这里回绕的山崖连续不断,上面的崖壁非常陡峻 ![]() ![]() ![]() 壶关在太平府城北一里多处。丽江从西面自龙州流来,流抵壶关的西边,折向南,绕过城南,在城东转向北流,又抵达壶关的东边,于是向东北流去。关隘的东西两头,正当江⽔束拢之处,好像茶壶的脖子,相距不到一里。筑起城墙把两头连起来,在中间设了关隘,是北门的军事要地。关隘南面江流弯曲回转之间的地方,好像茶壶的部腹,府城就依傍在那里。城中纵横相距也各有一里,东、西、南三面都濒临江流。城中居室房屋荒凉冷落,千户所衙门都用茅草盖顶。城外唯有东北角有民居街市,其余都是一眼望去荒芜的茅屋而已。 青莲山在府城北面二十多里,重重山峦在北面遮住半边天。它的支脉向南延伸,往东下延的就是媚娘岭,向西下延成为碧云洞。碧云洞在壶关正西二里处,是青莲山南下的支脉。石峰突兀,山洞穿透山 ![]() ![]() ![]() ![]() ![]() ![]() ![]() ![]() ![]() ![]() ![]() 石门塘在壶关外东北半里处。老虎岩在壶关內西南半里处。铜鼓在府城內的城隆庙中,是伏波将军马援的遗物,鼓声如虎吼,而形状十分奇特。听说总督下属各道也有一两个,都是从地下获得的。当地人十分看重它,间或有人挖掘到,价值可以换一百头牛。 初五⽇早餐后,马上独自渡江到归龙村恫,共走四里,向西沿⽩云岩走。荒坡上茅草塞路,没过头顶蒙在脸上,上方既不能眺望,脚下又有草上的刺钻⼊袜子 ![]() ![]() ![]() ![]() ![]() ![]() ![]() 初六⽇我因为归顺州、南丹卫两条路没有决定,〔我想走归顺到富州,众人劝我必须经由南丹到贵州,原来贵州远而富州近,贵州可以通行而归顺被⾼平夷阻住了。〕赶到班氏神庙求签决定走哪条路。〔神庙在大西门外,面临江⽔。那神灵在府中极其灵验,家家户户都崇拜祭祀他,官府有到这地方任官的,无不尊敬地供奉。〕求完签,有几个儒生在庙中祭神,我打听去归顺的路。一位年长的立即想替我写信,送给相识的土司。我问了他的姓名和表字,是滕肯堂。〔名叫柞昌。〕其中年纪最轻的,是他的儿子滕宾王。〔名叫佐。〕住在城中千户所前边。我于是约定拜访他家,就返回到映霞庵吃饭。带上火把出了壶关,向西溯江而行,一里到达演武场北面,又向西一里,探了碧云洞,出⼊环绕了四次,回到映霞庵。见天⾊刚到下午,估计滕肯堂已归回城中,仍然进城在他的厅堂里叩见了他。滕君一见倾心如故,立即挽留饮酒。他的酒很美,略似京口酒,他的茶却是松萝茶中的下品,都是这一带所没有的。坐谈中滕君发话说:“想要从归顺走,必须得到参将的一个调马的兵符才好。明早何不同我儿子去叩拜他一次呢?"’我辞谢不敢当。滕肯堂说:“不得已,写一封信总可以吧?”我点头同意了他。约定明天把信送给我,于是分手返回壶关。 初七⽇雨⾊霏霏,寒气久积冷得特别厉害。菜斋禅师见我⾐服单薄,就脫下夹⾐给我穿,这才可以出门。早餐后,滕君到来。分别之后,我写了递 ![]() ![]() 初十⽇早餐后出门游览石门。上午到达滕君那里,刚坐定,滕宾王拿着参将招请我的柬帖来了,我谢过了他。不久参将府的中军唐⽟屏〔名叫尚珠,是全州人。〕把马牌送给我。我为此登门投递了名帖,回来在滕家吃了饭。雨始终不停,这天夜里便留宿在滕家的客馆里。 十一⽇下雨。在滕家吃饭休息。 十二⽇下雨。在滕家吃饭休息。到傍晚时,雨渐渐停了,于是告别滕君,抵达壶关映霞庵。这天夜里雨更大。 十三⽇被雨阻在壶关。 十四⽇仍被雨所阻。我想前去驮朴招唤顾行,道路泥泞荒草 ![]() 十五⽇雨依然如故地下着。有三个远道而来的僧人自壶关前往驮朴,这才能够寄了字条给顾行,命令他请脚夫带上行李到府城来。 十六⽇夜雨更大,通宵达旦不停。我拉被子蒙住头大睡,庵中僧人呼唤吃饭才起 ![]() ![]() 十七⽇早上非常寒冷,起 ![]() ![]()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