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及《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7249 |
上一章 滇游日记六 下一章 ( → ) | |
十四⽇雨竟⽇不霁,峭寒砭biān。骨刺骨,惟闭户向火,不能移一步也。 翠峰山,在曲靖西北, ![]() 朝 ![]() 碑言师名明元,本河南太康人,曾中甲科,为侍御,嘉靖甲子驻锡翠峰。万历庚子(公元1600年)有征播之役,军门陈用宾过此,感师德行,为建此庵。后师⼊涅槃,陈军门命以儒礼葬于庵之东原。土人言:刘侍御出巡,案置二桃,为鼠所窃。刘窥见之,佯试门子曰:“汝何窃桃?”门子不承。吓之曰:“此处岂复有他人,而汝不承。吾将刑之。”门子惧刑,遂妄承之。问:“核何在?”门子复取他核以自诬。刘曰:“天下事枉者多矣!”乃弃官薙tì发(削发为僧)于此。 曲靖者,本唐之曲州、靖州也,合其地置府,而名亦因之。 沾益州土知州安边者,旧土官安远之弟,兄终而弟及者也。与四川乌撒府土官安孝良接壤,而复同宗。⽔西安邦彦之叛,孝良与之同逆。 未几死,其长子安奇爵袭乌撒之职,次子安奇禄则土舍也。军门谢命沾益安边往谕⽔西,邦彦留拘之。 当事者即命奇禄代署州事,并以上闻。 后⽔西出安边,奉旨仍掌沾益,奇禄不得已,还其位;而奇禄有乌撒之援,安边势孤莫助,拥虚名而已。然边实忠顺,而奇禄狡猾,能结当道 ![]() 下午饭后,伺雨稍息,遂从朝 ![]() ![]() 西眺绝顶之下,护国后箐之上,又有一庵,前临危箐,后倚峭峰,有护国之幽而无其 ![]() ![]() 翠峰为曲靖名峰,而不著于《统志》。如阆木之在东山,与此隔海子遥对,然东山虽大,而非正脉,而此峰则为两江鼻祖。 余初见西坞与回龙夹北之⽔,犹东下新桥,而朝 ![]() ![]() 翠和顶⾼风峭,两老僧闭门煨火,四顾雾幕峰弥,略瞰大略。由南坞西下,为寻甸间道,余拟明⽇从之而去者。遂东南下,由灵官庙东转,半里⼊金龙庵。庵颇整洁,庭中菊数十本,披霜含雨,幽景凄绝。 是庵为山东老僧天则所建,今天则⼊省主地蔵寺,而其徒允哲主之。 肃客恭敬地引进客人具斋,瞑雨渐合。遂复半里,东还朝 ![]() ![]() 十五⽇达旦雨止,而云气叆叇àidài形容云气很浓,余复止不行。⽇当午献影,余遂乘兴往看大乘。大乘复固留。时天⾊忽霁,余 ![]() 乃复上顶,环眺四围,远峰俱出,始晰是山之脉,但东西横列,而脉从中度,屡伏屡起,非直亘之脊也。惟翠峰与盘龙二峰,乃东西并夹。而翠峰之南,响⽔坳之支横列东下,而结为曲靖;盘龙之西,又南曲一支,始东下而结为 ![]() ![]() 为总持所留,不得⼊护国。 是⽇以丽江、嵩明二处求兆于翠和灵签,丽江得“贵人接引喜更新”嵩明得“枯木逢舂 ![]() 十六⽇阻雨。 十七⽇雨复达旦。一驻朝 ![]() ![]() 十八⽇彻夜彻旦,点不少辍。 前二⽇俱午刻朗然,而今即闪烁之影一併无之,而寒且更甚,惟就榾柮作生涯即以烧木 ![]() 十九⽇晦雨仍如昨,复阻不行,闲谈。总持昔以周郡尊事逮系,桁杨háng刑具甚若,因笔记之? 东山寺昔有蔵经,乃唐巡抚所请归者。郡守周之相,石阡人,由乡荐擢守曲靖。以清直闻。慕总持师道行,请之检蔵,延候甚密。逢东巡守以下诸僚,皆有“独清”之恨,而周复不免扬其波,于是悉侧目之。中伤于抚台王伉,罗织无迹,遂诬师往还为 ![]() 二十⽇夜不闻檐溜,以为可行矣。晨起而雾,复以为雾可待也。既饭而雾复成雨。及午过大霁,以为此霁必有久晴。迨dài等到暮而雨声复瑟瑟,达夜而更甚焉。 二十一⽇晦冥终⽇,迨夜复雨。是⽇下午,散步朝 ![]() ![]() 二十二⽇晨起晦冥,然决去之念,已不可止矣。上午乃行。总持复赠之以米,恐中途雨后一时无宿者耳。既别,仍上护国后夹箐中观龙潭。潭小而流不竭,盖金龙庵下夹壁 ![]() ![]() ![]() 初 ![]() ![]() ![]() ![]() ![]() ![]() 其时天已渐霁,无复晦冥之⾊,远峰近峡,环瞩在望。二里,下西坞。其坞自南而北,其中⻩云盘陇,村落连错,一溪中贯之。 问⽔所从出,则仍从新桥石幢河也。 问其所从来,则堰口也。问其地何名,则兔街子也。始信所过之脊,果又曲而南;过堰口,当又曲而北。余前登翠峰,第见其西过盘龙,不至此,又安知其南由堰口耶?前之为指南者,不曰 ![]() ![]() 余度其北来者,遂西⼊峡,渐上渐峻,天⾊亦渐霁。 四里,从岭上北转,则北峡之穷坠处。 又一里,复逾岭而西。是岭自木容箐杨金山北走翠峰,复自盘龙南走⾼坡,又南至此,始转而北,其东西相距,数里之內,凡三曲焉。 余一⽇三过之,何遇之勤而委曲不遗耶! 从岭西涉坞,其⽔遂南流。一里,于是又北转逾岭。一里,西北下山。二里,抵坞中,随小⽔北向出峡,始有坞成畦。路当从畦随流西去,而坞北有村聚当北冈上,是为洒家,想亦土酋之姓,或曰亦属平彝。 乃一里经坞登冈,由洒家西向行。一里,越陇西下,有峡自北来,小⽔从之,是亦麦冲南来之道。 遂循其坞转而西南行,二里抵新屯,庐舍夹道,丰禾被坞。其处为平彝之屯。据土人言,自堰口之北兔街子,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南宁今曲靖县;自洒家之西抵三车,屯属平彝,而粮则寄于马龙;自一碗冲之西抵鲁石,屯属平彝,而界则属于寻甸。 盖寻甸、曲靖,以堰口老龙南分之脊为界;马龙、南宁,以堰口老龙为界;而平彝则中错于两府之 ![]() 自屯西逾坡,共一里余,过一坞,有二三家在西岭,其坞复自北而南。由村南转而逾冈西南下,二里,复有一坞,溪畴南环,聚落北倚,是为保官儿庄,夹路成衢,为村聚之最盛者,此亦平彝屯官之庄也。 二十三⽇中夜闻隔户夜起者,言明星烺烺lǎng如火明亮; ![]() ![]() 由其村后,复逾南行一坡,度南行一坞,一里半,披西峡而⼊,于是峡中⽔自西而东。溯之行半里,渐盘崖而上。 崖南峡中,箐木森郁,微霜乍染,标⻩叠紫,错翠铺丹,令人恍然置⾝丹碧中。一里余,渐盘而北折,下度盘壑,更觉深窈。二里,又循西峡上。一里,又逾一脊,是为南行分脊之最远者,东西皆其旁错也。由脊西下,涉坞再西,共二里,有峡甚 ![]() 惟西则本支尚⾼,不容外瞩也。由巅南循坡西转,半里,又四度脊。从脊西向西北下坞,约一里,有溪始西向流,横二松渡之。其溪从西峡去,路循西北坡上。一里,复西逾脊,环坡南下,遂循之行。 一里,转而西下,有坞自北来,颇巨,横涉其西,塍泥污泞。 半里,有大聚落在西坡下,是为鲁石哨,其处已属寻甸,而屯者犹平彝军人也。由村南西上逾坡,一里,复逾冈头。转而西南二里,又西向逾脊。从脊西下峡中,半里,峡北忽下坠成坑,路从南崖上行,南耸危巚,北陷崩坑,坑中有石幢,则崩隤之余也。 循坑西下,又半里,有北来之坞,横度之。 又半里,涉溪西上,复西南上坡,横行坡上。一里,又西向⼊峡,其南有峰尖耸,北有峰骈立。二里,从南峰之北逾腋而西,又一里,始行北峰之南冈,与北峰隅坞相对。有村居倚北峰而悬坞北,是为郭扩,始非平彝屯而为寻甸编户。 由其西南下坡,半里,涉小涧,西登坡,循坡北行,又与骈峰东西隔坞。共二里北上,瞰骈峰之 ![]() 登杨林老脊,犹东望而见之,今则南望而见之,皆在七八十里之外。按《志》无尧林之名,惟有秀嵩山在嵩明州东二十里,耸秀揷霄汉,环州之山,惟此为最耳,度壑西转,二里,越小溪桥,有村在北陇,是曰壁假。由其西攀岭北上,旋逾坳而西,一里,复下涉壑,又南见天表⾼峰。时已追及一老人,执而问之,果尧林也。又西一里,复⼊西峡。蹑峡而上半里,逾岭西,西界遥山始大开,望见南龙老脊,自西南横列而东北,则东川、寻甸倚之为界者也。其脊平峙天际,而西南与东北两头各起崇峰,其势最雄,亦最远。从屏峙中又分列一支,自西北走东南,若“八”字然。其 ![]() 有小⽔亦南行,随之西南又半里,北坞回环,中有村庐当坡,曰海桐。由其南,西度坞,复亡冈,一里抵冈头。随冈南下,转而西,共二里,坞自北来,溪流随之,內有村当坞,曰果壁,外有石堰截流。 路由堰上涉⽔而西,从平坡上行,二里,稍下,有村倚坡之西,曰柳塘。于是坡尽畦连,北抵回峰,西逾江而及郡,南接海子,皆禾稻之区,而村落相望矣。从畦塍西行二里,则马龙之溪自东南峡出,杨林之溪自西南峡出,夹流而北,至此而合,石粱七洞横架其上,曰七星桥。其自南而北,为北盘上流,正与石堡桥之流,自北而南,为南盘上流,势正相等,但未能及曲江桥之大也。 过桥,有庙三楹,东向临之。 中有旧碑,或言去郡城十五里,或言二十里,或名为江外河,或名为三岔河,无定里,亦无定名。而《一统志》又名其溪为阿 ![]() ![]() ![]() 乃屡讯土人,皆谓其流出东川,下马湖,无有知其自沾益下盘江者。然《一统志》曰⼊沾益,后考之府志,其注与《一统》同。参之龚起潜之说,确而有据,不若土人之臆度也。或有谓自车洪江下马湖,其说益讹。亦可见此⽔之必下车洪,车洪之必非马湖矣。盖车洪之去 ![]() 由江西岸北行半里,随江折而西。循江南岸,依山陟岭又二里余,江折而北,路逾岭头折而南下。半里,由坞中西行,于是循凤梧南山之麓矣。按凤梧山者,在郡城东北十里,山脉由郡西外界老脊,排列东突为是山,西北一峰圆耸,东南一峰斜骞qiān拔,为郡中主山。阿 ![]() ![]() 《一统志》无其名,止标月狐山在城东北八里,环亘五十余里。以旧城计之,当即此山,第《府志》则月狐、凤梧并列,似分两山。然以山形求之,实无两山分受也。岂旧名月狐,后讹“狐”为“梧”因讹“月”为“凤”耶?岂圆耸者为月狐,而后人又分斜骞者为凤梧耶?共西三里,南望壑中海子,⽔不甚大,而另汇连珠。盖郡城之流东南下,杨林之川南来,相距于壑口而不相下,遂潴而成浸者。坡南下处,石渐棱棱露奇。又一里,行石片中,下忽有清泉一泓,自石底溢而南出,其底中空,泉混混平吐,清冽鉴人眉宇。又西数步,又有泉连潴成潭,乃石隙回环中下溢而起,泛泛不竭,亦溢而南去。 此潭圆若镜而无中空之隙,不知⽔从何出,然其清冽不若东泉之碧莹无纤翳也。按《郡志》八景中有“龙泉双月”谓郡城东十里有双泉,相去十余步,月夜中立其间,东西各见月影中逗。以余观之,泉上石环树罨yǎn覆盖,虽各涵明月,恐不移步而左右望中,未必能兼得也。又西半里,有聚落倚山面壑,是为凤梧所,土人谓之马石窝,想未置所时其旧名然耳。于是西北随田塍行,坡陇间时有聚落而不甚盛。按《郡志》,旧郡址在今城东五里,不知何村⾜以当之?共西三里,有溪流自北坞来,中贯田间,有石梁跨之。越之西行,又三里,复有溪自北坞来,亦贯田间,而石梁跨之,此即所谓北溪也。 ⽔在郡城之北为最近,乃城西坡与凤梧夹腋中出者。 越梁,又西行一里,⼊寻甸东门。转而南,停履于府治东之旅肆。 寻甸昔为土府,安氏世长之,成化间始改流。至嘉靖丁亥1527年,安之裔孙安铨者作 ![]() ![]() ![]() ![]() 寻甸四门俱不正,盖因山势所就也。东门偏于北,南门偏于东,西门偏于南,惟北门差正,而又非经行之所。城中惟街二重,前重乃府与所所莅,后重为文庙、城隍、察院所倚,其向俱东南。 寻甸之城,直东与马龙对,直西与元谋对,直南与河口对,直北与东川对。其西北皆山,其东南大豁。 译文 十四⽇雨下了一整天而没晴开,寒风刺骨,只有关着门烤火,不能走动一步。 翠峰山位于曲靖府西北, ![]() ![]() ![]() ![]() ![]() ![]() 曲靖府原本是唐朝的曲州、靖州所在地,后将两地合并起来设置府,因而地名也袭用原名。 沾益州的土知州安边,是原土官安远的弟弟,哥哥去世而弟弟接替哥哥的职务。沾益州与四川省乌撒府土官安孝良的领地接壤,而且还是同宗的亲戚。⽔西土司安邦彦叛 ![]() ![]() ![]() ![]() 下午吃过饭后,等到雨渐渐停了,就从朝 ![]() ![]() ![]() ![]() ![]() ![]() ![]() ![]() 十五⽇到天亮时雨停了,但云雾很浓密,我又留在这里没有出发。太 ![]() ![]() ![]() ![]() ![]() ![]() 十六⽇被雨阻挡。 十七⽇雨又下到天亮。一连在朝 ![]() 十八⽇整整夜一到亮,雨滴不曾稍有停止。前两天到中午时分都露出要晴的样子,今天则连太 ![]() ![]() ![]() 二十⽇夜里没有听到屋檐滴⽔,以为能够出发了。早晨起 ![]() ![]() 二十一⽇一整天都昏暗,到夜里又下雨。这天下午,散步到朝 ![]() ![]() 二十二⽇早晨起来天⾊昏暗,然而决定离开此地的念头,已经不能阻止了。上午就出发。总持师又赠送米,是担心我在中途遇雨之后一时走不到住宿的地方。告别总持师后,便去护国旧寺背后狭窄的警沟里观看龙潭。龙潭不大但⽔不枯,大概是金龙庵下面夹壁 ![]() ![]() ![]() ![]() ![]() ![]() ![]() ![]() ![]() ![]() ![]() ![]() ![]() 二十三⽇半夜听到隔壁夜里起来的人说,明星亮得如火一样; ![]() ![]() ![]() ![]() ![]() ![]() ![]() ![]() ![]() ![]() ![]() ![]() 从江西岸往北走半里,跟着江流往西转。顺着江流南岸,沿着山又攀登岭二里多,江流转向北,道路翻过岭头转朝南下。半里,由山坞中往西走,从这里开始沿着凤梧山南麓行走了。考察凤梧山的情况,在寻甸府城东北面十里处,山脉经过府西部外界的主峰,往东排列突立为这座山,西北部有一座圆圆的山峰⾼耸,东南部有一座斜斜的山峰拔起,是寻甸府的主要山脉。阿 ![]() ![]() ![]() ![]() ![]() 寻甸府过去是土官担任知府,由安氏世代统治,成化(1465?1487)年间才改土归流。至嘉靖丁亥年(嘉靖六年,1527),安氏的后代、孙子安锉进行叛 ![]() ![]() |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徐弘祖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在线阅读,《徐霞客游记(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徐霞客游记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