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文及翻译》庭燎及《诗经原文及翻译》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2221 |
上一章 庭燎 下一章 ( → ) | |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注释 ⑴其(jī):语尾助词。 ⑵央:尽。 ⑶庭燎:宮廷中照亮的火炬。 ⑷鸾:也作“銮”铃。此为旂上的铃。《尔雅·释天》:“有铃曰旂。”将(qiāng)将:铃声。 ⑸艾:尽。 ⑹晣(zhé)晣:明亮。 ⑺哕(huì)哕:铃声。 ⑻乡(xiàng):同"向"。 ⑼言:乃,爱。煇:较暗淡的光。旂(qí):上面画有 ![]() 译文 已是夜里什么时光?还是半夜不到天亮。庭中火炬熊熊闪光。早朝诸侯开始来到,旗上銮铃叮当作响。 已是夜里什么时分?黎明之前夜⾊未尽。庭中火炬一片通明。早朝诸侯陆续来到,旗上銮铃叮咚齐鸣。 已是夜里什么时辰?夜⾊消退将近清晨。庭中火炬光芒渐昏。早朝诸侯已经来到,抬头同看旗上龙纹。 鉴赏 关于这首的主题,《⽑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脫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郑玄笺云:“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 ![]() ![]() ![]() ![]() ![]() 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內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朱熹说:“煇,火气也,天 ![]() 昧慡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此诗为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官》及杜甫、王维、岑参的和诗所效法。但贾至等人之作主要渲染宮廷的庄严华丽,朝仪的肃穆壮观,君王的尊严神圣及大臣的雍容闲雅,稍嫌铺张堆砌。此诗则着重表现了君王急于早朝的心情和对朝仪、诸侯的关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写人写景结合在一起,颇能传神。两类诗都作于 ![]()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佚名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诗经原文及翻译》在线阅读,《诗经原文及翻译(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诗经原文及翻译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