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文及翻译》召旻及《诗经原文及翻译》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 书号:39935 时间:2017/9/8 字数:4812 |
上一章 召旻 下一章 ( → ) | |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內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之疚不如兹。彼疏斯粺,胡不自替?职兄斯引。 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 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辟国百里,今也⽇蹙国百里。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注释 (1)旻( ![]() ![]() (2)笃:厚,重。 (3)瘨(diān):灾病。 (4)居:国中。圉(yǔ):边境。 (5)罪罟(gǔ):罪网。 (6)昏椓(zhuó):昏, ![]() (7)溃溃:昏 ![]() ![]() (8)靖夷:想毁灭。靖,图谋;夷,平。 (9)皋皋:欺诳。訿(zǐ)訿:谗毁。 (10)孔:很。填(chén):长久。 (11)贬:指职位低。 (12)溃:⽑传:“遂也。”马瑞辰《⽑传笺通释》:“遂者草之畅达,与‘茂’义相成。” (13)苴(chá):枯草。 (14)相:察看。 (15)止:语气词。 (16)时:是,此,指今时。 (17)疚:贫病。 (18)疏:程瑶田《九⾕考》以为即稷,⾼粱。粺(bài):精米。 (19)替:废,退。 (20)职:主。兄(kuàng):“况”的假借。斯:语助词。引:延长。 (21)频( ![]() (22)溥(pǔ):同“普”普遍。 (23)弘:大。 (24)烖(zāi):同“灾” (25)先王:指武王、成王。 (26)召(shào)公:周武王、成王时的大臣。 (27)蹙(cù):收缩。 (28)于(wū)乎:同“呜呼” 译文 老天暴 ![]() 天降罪网真严重,蟊贼相争起內讧。谗言 ![]() 欺诈攻击心蔵奷,却不自知有污点。君子兢兢又业业,对此早就心不安,可惜职位太低 ![]() 好比⼲旱年头到,地里百草不丰茂,像那枯草歪又倒。看看家国这个样,崩溃灭亡免不了。 昔⽇富裕今⽇穷,时弊莫如此地凶。人吃耝粮他⽩米,何不退后居朝中?情况越来越严重。 池⽔枯竭非一天,岂不开始在边沿?泉⽔枯竭源头断,岂不开始在中间?这场祸害太普遍,这种情况在发展,难道我不受灾难? 先王受命昔为君,有像召公辅佐臣。当初⽇辟百里地,如今国土⽇受损。可叹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満朝人,是否还有旧忠臣? 鉴赏 《召旻》是《大雅》的最后一篇,它的主题,《⽑诗序》以为是“凡伯刺幽王大坏也”与前一篇《大雅·瞻昂》的解题一字不异。这种情况在《⽑诗序》中并不多见,说明《召旻》与《瞻昂》的內容是有关联的。从诗的开头看,读者多少也能发现一些共同点,《瞻昂》首两句是“瞻昂昊天,则不我惠”仰望茫茫上空,慨叹老天没有恩情,《召旻》首两句是“昊天疾威,天笃降丧”悲呼老天暴 ![]() ![]() ![]() 此篇共七章,句式基本为四字句,但也有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乃至七字句穿揷其间。首章一开始就责天,责天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指斥。因为周人的天命观已有天人感应的⾊彩,家国的最⾼统治者天子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天的意志,天子政治清明,自然风调雨顺,天子昏庸暴 ![]() 第二章逐渐进⼊主题。“天降罪罟”义同上章的“天笃降丧”变易其词反覆陈说老天不仁,当然仍是意在斥王。这一句与前一篇《瞻昂》的“天之降罔(网)”也是同义的,这多少也可见出两章內容上的相关 ![]() ![]() ![]() 在上章不遗余力地痛斥奷人之后,第三章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继续进行抨击,并感叹自己职位太低无法遏制他们的气焰。上章有带叠字词的“溃溃回遹”句,这章更进一步又用了两个双叠字词组“皋皋訿訿”、“兢兢业业”一毁一誉,对比鲜明,不啻有天壤之别。“曾不知其玷”问那些小人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缺点?可谓明知故问,是在上一章強弓硬弩般的正面进攻之后转为匕首短剑般的旁敲侧击,虽方式不同,但照样刺得很深。而“我位孔贬”又糅⼊了诗人的⾝世之感,这种⾝世之感不是单纯的位卑权微之叹,而是与伤幽王宠信奷人败坏政事的家国之恨密不可分的。⾝为士大夫,哪怕是地位最低的那一层次,也有尽心竭力讽谏规劝君王改恶从善的责任与义务,这虽尚不如后来顾炎武所标举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境界那么⾼,却也不乏时代的光辉了。 第四章的描写又回应第一章,以天灾喻人祸。引人注意的是两个“如彼…”句式,一般来说,下一个“如彼…”句之后,应该也有说明 ![]() ![]() ![]() 第五章诗人作起了今昔对比,前面两句,是颇工整的对偶,这两句也有人点作四句“不如时”、“不如兹”单独成句,亦可。“富”与“疚”的反差令人伤心,更令人对黑暗现实产生強烈的憎恨,于是诗人再一次针砭那些得势的小人“彼疏斯粺,胡不自替”斥责别人吃耝粮他们吃细粮,却尽⼲坏事,不肯退位让贤。这两句令人想起《魏风·硕鼠》的名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第六章开头四句也是对偶,是全诗仅有的比兴句(“如彼岁旱”、“如彼栖苴”当然也可视为用了“比”的手法,可是也不妨解为天灾之实象,虽有“如”字而无“比”意),陈奂《诗⽑氏传疏》以为“池竭喻王政之 ![]() ![]() ![]() ![]() ![]() ![]() 于是,末章怀念起当朝的前代功臣,希望像当初召公那样的贤明而有才⼲的人物能出来匡正幽王之失,挽狂澜于既倒,而这又是与此篇斥责奷佞小人的主题是互为表里的。这一章中,昔⽇“辟国百里”与今⽇“蹙国百里”的对比极具夸张 ![]() 孙鑛评此诗:“音调凄恻,语皆自哀苦中出,匆匆若不经意,而自有一种奇峭,与他篇风格又别。淡烟古树⼊画固妙,却正于触处收得,正不必具全景。”(陈子展《诗经直解》引)他看出了诗人其心苦、其词迫而导致全诗各章意思若断若连,但全诗“不经意”中自有“奇峭”的特⾊。他的意见还是很可取的。但这样一篇好诗的作者凡伯到底是怎样的人,古代学者却聚讼纷纭。当从李超孙《诗氏族考》之说,认《大雅·板》之凡伯与《瞻昂》、《召旻》之凡伯为两人,后者为前者世袭爵位的后裔。最后,谈一谈此篇何以取名为《召旻》,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此篇的题解说:“比较合理的说法是最后一章提到召公,所以取名‘召旻’,以别于《小旻》(《小雅》中的一篇)。”这种看法比《⽑诗序》解“旻”为“闵(悯)”要圆通。 wWW.bAmXs.cOm |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佚名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诗经原文及翻译》在线阅读,《诗经原文及翻译(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诗经原文及翻译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