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带厚礼的农村姑娘及《钟鼓楼》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
|
八毛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 书号:42146 时间:2017/9/26 字数:7302 |
上一章 带厚礼的农村姑娘 下一章 ( → ) | |
一位农村姑娘带着厚礼走来。 郭杏儿手腕上有表,可她还没养成伸腕看表的习惯。再说她双手都拿着东西,想看也费力。她习惯 ![]() 冬⽇温柔的 ![]() 郭杏儿一大早就抵达了京北站。光是出站通过的那条镶着瓷砖的长长地道,就给了她一种新奇而神秘的感觉。那条地道的尽头处装有⽇本精工表的灯光告示箱,上面有一行四方四正的黑字:“ ![]() ![]() 郭杏儿落生以后直到如今,不光是头一回进京北,而且是头一回进城。当然,如果把到过只有一条“大十字”街的县城也算作进城的话,那么勉強可以算是第二回。其实村里跟她那么大的姑娘,没进过城的多矣,本没什么好惭愧的,问题在于郭杏儿的⽗亲郭墩子是1960年打城里返回村里去的,而且,严格来说,郭杏儿是她娘在城里就怀下的,她得算是城里的姑娘落生在了乡村。自打她懂事以后,她就不断听⽗亲讲起城里的事——而且不是一般的城里,是首都京北!⽗亲经常这样开口讲话:“这事要是到了京北呀…”“这东西要搁到京北去呀…”“这⼲部要跟京北的⼲部比呀…”“这个理要拿到京北去论呀…”使得郭杏儿在意识里不仅觉得京北的人和物非同一般,就是道理,好像也另有一个,更神圣,更伟大。 但是郭杏儿命苦。她娘生下她以后,就一直是病病歪歪,隔一年生下她弟弟枣儿以后,更是整整有一年卧病不起,虽有她爹拼命地挣工分,生产队对他们也算相当照顾,但是整个村的生产始终上不去,连没灾没病的人家都受紧,他们那⽇子穷窘得就更没法提了。好容易她娘缓过劲来了,她爹那茁壮的⾝子,有一天却突然垮了下来——他全⾝浮肿,一直肿到连眼睛也睁不开,终于在杏儿9岁、弟弟枣儿7岁的时候合了眼。那正是“文化大⾰命”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们那个村里也闹腾了一番什么“夺权”、“反夺权”把生产队的⼲部也挂牌子斗了一通;⾼音喇叭就安在杏儿她家墙外的电线杆上,整天哇啦哇啦吵个不停…后来杏儿、枣儿大了,她娘告诉他们说:“你们爹生是让那⾼音喇叭气死的!”娘又叹息说:“亏得你们爹脾气倔,回村以后指派也好、选举也好,让他当那队⼲部他死活不⼲,要不,病成那样说不定也得揪出去斗…” 有人来劝杏儿、枣儿娘改嫁,她给人家沏上茶,还留人家吃饭,可任凭人家千言万语,她只是一句话:“俺一个人能把杏儿、枣儿拉扯大。”杏儿早 ![]() 杏儿争強好胜。当她只能拿“娃娃分”(即队里给未成年的劳力定的低值工分)时,她去找队长争辩:“俺⼲的一点不比大嫂大姐们少,⼲吗少给俺工分?”可是当她14岁上终于拿到“妇女分”(即队里给妇女壮劳力定的低于男劳力的工分)时,她又去找队长争辩:“俺⼲的比哪个大小爷儿们差?⼲吗不给俺満分?”所以“批林批孔”那阵,公社把她树成了“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典型。结果却使得队里⼲部对她极度反感,于是专派她去⼲那最脏最苦最累、而且往往是妇女不适于⼲的活。当然也不能只派她一个去,每次总要搭配上几个其他的女劳力,这样又弄得那几个女劳力对她不満:“让杏儿一个人去‘典型’吧,俺们不要这路同工同酬!”事实证明“大锅饭”形式的“同工同酬”除了具有理论上的某种瑰丽⾊彩而外,并不能真正调动起农村妇女的劳动积极 ![]() 杏儿想多挣工分,早点让家里富裕起来,确实并不是为她自己,她是为了枣儿,为了枣儿也就是为了娘。她知道娘的心思,娘再疼她,也跟疼枣儿有区别。她早晚是要离开家的,而枣儿却必须永远留在娘的⾝边。她和娘供枣儿上完小学,又供他上中学。她和娘为枣儿攒着一笔钱,从一块钱起头,慢慢地往上增添… 村里有的姑娘,七竿子八 ![]() ![]() ![]() ![]() ![]() 杏儿打那天起就下决心一定要进城。1977年麦秋以后,听说县里设了自由市场,杏儿就挽上一筐 ![]() ![]() ![]() ![]() ![]() 杏儿的头一回⼊城经历给她心灵上带来的不是慰藉而是屈辱。她一边往家走一边重整她的自尊心。如果说她爹给予了她一笔可贵的遗产,那么这遗产就是一种⾼度的自尊,而同自尊相联系的便是一种甘愿为比自己弱小的人提供援助的豪慡。她想那耝暴斥责她误上三楼的人才是真正的不懂事——她爹跟她讲过,她印象很深,京北有条大街叫王府井,王府井当中有座百货大楼,百货大楼从一层到三层都卖货;准是那关于京北百货大楼的印象使得她朝三楼走去,只怪这县里的“百货大楼”没气派,也是暴露出这县里的人没见识——在京北王府井的百货大楼,人人自然都一直要逛到三楼的! 当她路过城边的自由市场时,只见围了一大群人,她本能地挤过去看,只见当中是一个比娘还老的妇人,在那儿向围着的人哭诉——她好不容易卖出了两只活 ![]() ![]() 她扬长而去。人们在背后望着她,以为她会武术;那老妇人手里攥着那两块钱,比丢了钱时还发懵,竟忘了追上去向她道谢。 可杏儿走 ![]() ![]() ![]() 终于,绕了好大一个弯子,她才认准了回村的路。天眼看就要黑下来了,杏儿的心像吊桶一般上上下下。她突然感到她18年所生活的村落是那么渺小,离开城市竟有那么遥远。她从未有过的那么一种孤独感、空虚感袭上了心头。她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个趔趄没立住,摔倒在地,筐子滚得老远。她爬起来,就势坐在一个土埂上,慡 ![]() 就在这时,有一个声音传⼊她的耳中:“郭——杏——!”“杏儿——姐!” 这亲切的声音给了她无限的温暖,无限的力量,她一下子跳起来, ![]() 当杏儿终于和枣儿汇合到一起时,她见到的是枣儿一张惶急烦怨的脸。当她和枣儿进到家门时,娘二话没说,伸手就给了她脸上一巴掌。这是多少年来娘头一回动怒打她,可她觉得这一巴掌是那么甜藌,蕴含着那么多深切的关怀和难以形容的挚爱。她迫不及待地扑进了⺟亲的怀抱,尖着嗓子大叫了一声:“娘!” 第二天娘原谅了她的一切,包括那舍出两块钱的慷慨行为。 1980年麦秋后,他们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20岁的杏儿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枣儿⾼中毕业,试着考了大学,没考上——原也没指望考上,但杏儿一定要枣儿去试试,结果那回他们那个区没有一个人考上,所以大家都心平气和。杏儿和枣儿不让娘再下地⼲活,杏儿把地里的活儿包了,由她做主,让枣儿在家里养上了鹌鹑。枣儿有文化,买了养鹌鹑的书,能看懂,能照办,还能针对当时当地的情况灵活掌握,结果成了村里的小专家,带动起五六户一块儿养起鹌鹑来。县里的食品公司跟他们订了合同,他们不但提供鹌鹑蛋,还提供种鹌鹑和⾁鹌鹑。娘在家里专管做饭,还喂了一口猪、十来只 ![]() ![]() 是秋收后一个天⾼气慡的⽇子,娘、杏儿和枣儿坐在院里柳树下吃饭,杏儿问起枣儿:“你究竟想把谁娶到娘⾝边来啊?要是红⽟,俺可别扭。”红⽟是红桃的妹子,随红桃到石家庄去给⼲部当过保姆,杏儿觉得她们姐俩都太张狂,过去一心想嫁个城里人,如今红桃嫁了村里 ![]() 枣儿红着脸,笑着说:“姐你放心,她是剃头匠的挑子…”说到这儿,朝杏儿望望,脸更红了,终于,把憋在肚子里多少天不好意思说出来,可又不能不说的话吐出了口:“姐,不办完你的事儿,俺的事儿说啥也不能办。” 娘也望着杏儿,叹出了一口气来。 杏儿心里热烘烘的。娘早私下跟她盘算过。娘也曾提出来,先把她风风光光地送出去,再把枣儿的媳妇风风光光地接进来。杏儿跟娘表⽩过:“俺不是还没恋上哪个人儿吗?再说,不把枣儿的事从头到尾 ![]() ![]() ![]() 杏儿越来越成为一家之主,她早用不着在娘和枣儿面前害臊,这天枣儿既然当着姐姐面提起了姐姐的婚事,她便慡 ![]() ![]() 娘和枣儿听她说一句点一下头。就这样,杏儿进京了。她提了老大一个旅行袋,旅行袋里有十盒鹌鹑蛋。按说她出了火车站该直奔钟鼓楼那边去,可是走到共公汽车站一看,站牌上写着的站名里净是让她心 ![]() ![]() ![]() ![]() ![]() ![]() 她在热心的人们指引下,来到了8路汽车站,并且恰好遇上了一辆不算太挤的车,又顺利地坐到了鼓楼跟前。剩下的事,就是找那条胡同和那个院门了。 啊,这就是鼓楼。鼓楼比她想像的还大,这让她⾼兴。在鼓楼后⾝她发现了一口大铁钟。那一定是打钟楼上取下来的。大铁钟也没个亭子存⾝,就那么暴露着,让她觉着可惜。她看见了钟楼。她觉得钟楼真秀气。不知为什么,她觉得可以把钟鼓楼比作一对夫 ![]() ![]() 当她走进那条胡同时,她不噤有些惊讶,原来京北不尽是那么宏伟壮丽,也有这种狭窄、灰暗的地方…她找到了那个院门,院门口站着一群人,其中不少是小孩子,有个孩子用一 ![]() “你是贺喜来的吧?”挑着鞭炮的小竹主动跟她搭话“快进去吧,新娘子这就快到啦!” 这时薛纪跃的大姑一家早已到达,并站在了等候 ![]() 杏儿回过神来,对她说:“俺找荀家,荀兴旺是俺大爷…” “啊,你是荀师傅的侄女呀?对对对,是这个院,你进门往右边拐,你大爷就住右边那个小偏院。” 杏儿便进院去了。她仍未从误会中解脫出来,但她已经恢复了自尊。她想她一定不能透露出半丝不自然的神情,她一定要大大方方、诚心诚意地给磊子哥贺喜,并且她决心给磊子哥补上一份厚礼。 在那古老的门洞里,两只毫无用处但又舍不得毅然扔掉的藤椅吊在上方,在那个位置上,今天早晨里院北屋纤秀的大生学张秀藻曾经有过短暂的停留,并产生过剧烈的感情波动;此刻却又是另一个姑娘——从几百公里外的乡村来到的耝壮的郭杏儿,右手提着沉甸甸的旅行袋,左手拎着三盒捆在一起的花蛋糕,止步凝神,心头掀动着风风雨雨… 劈劈啪啪,门外猛地响起鞭炮声。 ![]() |
上一章 钟鼓楼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刘心武最新创作的免费综合其它《钟鼓楼》在线阅读,《钟鼓楼(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钟鼓楼的免费综合其它,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